『壹』 如何客觀評價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舊文化、舊思想、舊禮教,大力倡導新文化、新思想和新道德,打破了傳統的精神枷鎖,極大的鼓舞了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年探求真理的熱情,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盤否決是不對的,這是弊處.
『貳』 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盪,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准備。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即:
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後期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
『叄』 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五四運動的堅實思想基礎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的文化革命運動。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在進行帝制復辟活動的同時,還大力提倡尊孔讀經。他剛登上總統寶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親自發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學博大」。 1914年又發布《祭聖告令》,通告全國舉行「祀孔典禮」。為支持袁世凱帝制復辟活動,中外反動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逆流,1912年起,他們在全國各地先後成立了「孔教會」、「尊孔會」、「孔道會」等,出版《不忍雜志》和《孔教會雜志》等。康有為還要求定孔教為「國教」,宣揚「有孔教乃有中國,散孔教勢無中國矣」。面對這股反動逆流,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有的和封建勢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許多人則感到彷徨苦悶,找不到出路。但以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為代表的激進民主主義者卻發動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大張旗鼓地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復古思想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這個運動是從1915年9月15日《青年雜志》在上海創刊開
始的。陳獨秀任主編,李大釗是主要撰稿人並參與編輯工作。陳獨秀是一名激進民主主義者,他仇視當時的封建軍閥統治,要求實現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和倫理思想,認為要實現民主制度,必須消滅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規范。李大釗則反對復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號召青年不要留戀將死的社會,要努力創造青春的中國。該雜志於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時,遷往北京並改名為《新青年》。進步知識分子團結在《新青年》周圍,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從政治觀點、學術思想、倫理道德、文學藝術等方面向封建復古勢力進行猛烈的沖擊。他們集中打擊作為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思想基礎的孔子學說,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們還主張男女平等,個性解放。1917年起他們又舉起「文學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隨著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青年》實際上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領導中心。
1916年初,袁世凱稱帝,在此之前,美國人古德諾發表了《共和與君主論》,楊度發表了《君憲救國論》等文章,散布中國宜於實行君主制,沒有君主便要「滅亡」的謬論。《新青年》針對這種情況,發表了陳獨秀《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後之覺悟》,李大釗的《民彝與政治》、《青春》等主要論文,揭露了君主專制的危害。《新青年》從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號起改用白話文,採用新式標點符號,刊登一些新詩,這對革命思想,的傳播和文學創作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舊禮教舊道德進行了無情的鞭撻,指出隱藏在封建仁義道德後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國2000多年封建統治的歷史就是這吃人的歷史,宣告「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這篇小說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響下,一些進步刊物改用白話文。這又影響到全
國用文言文的報紙,開始出現用白話文的副刊,隨後短評、通迅、社論也都採用白話文和新式標點。所有這些文學改革,使全國報紙面貌為之一新。
1917年爆發了偉大的俄國十月社公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新青年》應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發表了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和社會主義理論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發表了李大釗同志寫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著名論文,熱烈歡呼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領導下,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民主,反對獨裁,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的新文化運動,宣傳了西方的進步文化。以後,又傳播了社會主義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階級的要求,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這一運動的深入發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特別是青年學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下,為迎接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作好了思想准備。
這次運動的主要缺點是其領導人沒有把運動普及到群眾中去,只是局限在知識分子圈子裡,他們除了一般的政治口號外,沒有提出實現民主政治的具體辦法。同時他們形式主義地看問題,不能正確地對待中國文化遺產。但這個運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了封建主義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當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列主義的時候,新文化運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一個資產階級文化革命運動轉變為一個廣泛宣傳馬列主義的運動,《新青年》也逐漸變成宣傳馬列主義的刊物。
『肆』 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愚昧;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1918年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並成為後期新文化運動的主流。
重要概念:民主、科學、舊道德的內涵;第一部白話文小說 新文化運動興起之流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激進民主主義者把矛頭直指孔孟之道。這是基於以下認識:第一,儒家學說是封建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第二,儒家學說所宣揚的封建等級制度同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及自由、平等、獨立的精神不能相容。
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民主和科學兩大口號。
『伍』 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陸』 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全面詳細)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前期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爭,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新文化運動是偉大的思想解放與民主和科學的洗禮,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但只有舉起社會主義的旗幟,才算找到振興中國的新道路。新文化運動——五四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構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3、為五四運動爆發起了思想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6、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一直影響到後來。
『柒』 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在「五四」以後,全國各地的進步報刊和進步社團,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五四」以前,倡導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評論》和《新潮》等少數幾種。「五四」後的一年裡,全國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餘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評論》、《建設》、《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北京的《少年中國》、《曙光》、《新社會》;天津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覺悟》;湖南的《湘江評論》;成都的《星期日》;武漢的《武漢星期評論》;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進步社團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國民雜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湖南的「新民學會」;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後一年中出現的進步社團,約有三四百個,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讀互助團」;湖南的「文化書社」、「俄羅斯研究會」;湖北的「利群書社」、「共存社」;廣東的「新學生社」;天津的「覺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些報刊和社團的活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捌』 如何評價五四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 「民主」和 「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 「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准備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玖』 當代人應如何看待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作用(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 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
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
[展開]
Hulda 2018-08-25 01:47:19舉報 0 評論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②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2.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2)代表: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3)前期思想:民權、平等思想和達爾文進化論。(4)主要陣地:《新青年》
。 (5)活動基地:北京大學。3.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前期實質: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
(2)前期內容(3)後期內容: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五四以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4.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
『拾』 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上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一次驚天動地的劃時代大事件。自胡適之《文學改良芻議》一文出,天下響應,中國的文言文從此便被打入了一百八十層惡獄,白話文時來運轉,已經瘋狂了近一百年。其影響之巨,令人怵然心驚。
我認為,新文化運動是當時的一批豪傑之士為積貧積弱的中國開出的一劑猛烈的濟世良方,為正處於特殊歷史階段下的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
但問題是,再好的葯也畢竟是葯,而不是五穀雜糧。在我們身體好了之後,如果再繼續吃這些「良葯」,只會再生新的疾病,產生更大的危險!
平心而論,新文化運動發生時,中國文化確實已經有了消化不良、沉積滯塞的病狀,因此胡適等人開出來的其實是一劑瀉葯。而陳獨秀、錢玄同、魯迅等人還嫌它不夠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態度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於是「廢除漢字」、「將線裝書統統丟進茅廁里」、「不讀中國書」等種種駭人聽聞的說法便一個接一個地喊出來了,而且到現在還有人為之猛拍巴掌。章太炎先生曾在1903年與梁啟超進行「革命與改良」論戰時說過,革命是「天雄、大黃之猛劑」,是「除舊布新」的良葯。錢玄同、魯迅是章門弟子,而胡適與梁啟超淵源頗深,也是師長與弟子輩的關系。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兩家雖仍然各承其統,但實際上已經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