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主要具備哪些特點
文化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精神性。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徵。所謂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須是與人類的精神活動有關的,與人類精神活動無關的物質就不能稱之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體運行就不屬於文化范疇。
2、社會性。文化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它是人與人之間按一定的規律結成社會關系的產物,是人與人在聯系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在共同認識、共同生產、互相評價、互相承認中產生的。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會有文化。
3、集合性。這是指文化必須是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許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動、精神行為或它們的物化產品。它是由無數的個體組成的集合,任何個人都無法構成文化。
4、獨特性。文化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組織或一個群體的基本因素。這些民族、組織、群體的差異性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帶有獨特性,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文化存在於兩個民族或組織和群體中。
5、一致性。這是指在一個民族、一個組織或一個群體中,文化有著相對一致的內容,即共同的精神活動、精神性行為和共同的精神物化產品。這種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相對一致性是構成一種文化的基礎。正是有了這種一致性,各種文化才有了他們各自的內涵。拓展資料:文化,天地萬物(包括人)的信息的產生融匯滲透(的過程)。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
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2. 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文化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1、精神性。
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徵。所謂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須是與人類的精神活動有關的,與人類精神活動無關的物質就不能稱之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體運行就不屬於文化范疇。
2、社會性。
文化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它是人與人之間按一定的規律結成社會關系的產物,是人與人在聯系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在共同認識、共同生產、互相評價、互相承認中產生的。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不會有文化。
3、集合性。
這是指文化必須是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許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動、精神行為或它們的物化產品。它是由無數的個體組成的集合,任何個人都無法構成文化。
4、獨特性。
文化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組織或一個群體的基本因素。這些民族、組織、群體的差異性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帶有獨特性,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文化存在於兩個民族或組織和群體中。
5、一致性。
這是指在一個民族、一個組織或一個群體中,文化有著相對一致的內容,即共同的精神活動、精神性行為和共同的精神物化產品。這種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相對一致性是構成一種文化的基礎。正是有了這種一致性,各種文化才有了他們各自的內涵。
拓展資料:
文化,天地萬物(包括人)的信息的產生融匯滲透(的過程)。
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3. 文化的特徵包括什麼性
文化具有哪些特點
2020-04-14 09:17:17
文/葉丹
特徵包括人為創造性、後天習得性、共享性、象徵性、傳遞性、變遷性等。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1文化的特點
1、超生理性和超個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們後天習得的和創造的,文化不能通過生理遺傳。超個人性是指個人雖然有接受文化和創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卻不在於個人。個人只有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響文化。
2、復合性: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種文化要素復合在一起。
3、象徵性:文化現象總是具有廣泛的意義,文化的意義要遠遠超出文化現象所直接表現的那個窄小的范圍。
4、傳遞性:文化一經產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縱向傳遞(代代相傳)和橫向傳遞(地域、民族之間)兩方面。
5、變遷性與墮距(滯後):變遷性是指文化不是靜止不動的,是處於變化中的。一般認為大規模的文化變遷有三種因素引發,第一,自然條件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人口變遷;第二,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如不同國家、民族自技術、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交流;第三,發明與發現,各種發明、創造導致人類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滯後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變遷時的速度不一樣,導致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差距、錯位。
2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那麼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這就是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4. 文化的特性是什麼
異質性、多樣性和培育、呵護性是文化基本屬性。
第一異質性:異質性是文化的本質屬性,是文化存在的基礎,是一種文化之所以被稱為文化,被稱為特定的文化而不是另一種文化的根基。失去異質性也就失去了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具體到中國文化,因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異質性),是中國稱之為中國,不是美國、日本、英、法等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是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連續、不間斷發展的最古老的文化的根本原因;是中華文化極具向心力、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是中華文化幾千年歷練中積淀的精華;是中華文化在其傳遞過程中不斷加強的異質性,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失去了異質性,則失去了中華文化,失去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最後中國人消失在別的文化之中——中華龍消失了(棄龍的人願意看到的一幕出現了);在中國的土地上出現了西方人的文化,建立起了西方人的國家!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即為龍的子孫,那麼龍就是中華兒女的母親,而所謂的專家、學者中華龍都可以拋棄,母親都可以不要,還有什麼不可以拋棄的呢?必須警惕:有居心的人的惡意中傷、詆毀、攻擊我們的母親,就算是母親性格暴戾、醜陋不堪,我依然愛我的母親!況且我們的母親是多麼的勤勞、溫柔和善良。總之,拋棄了文化的異質性就等於拋棄了文化本身,就等於拋棄了國家。意味著民族的消亡。
第二多樣性:多樣性是文化的另一個屬性,是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世界的物質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適應與物質形式多樣性的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促進文化異質性的發展,沒有文化多樣性的碰撞就沒有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的發展必須立足與文化的異質性,沒有異質性作保證的文化的發展,就迷失了發展的正確的方向,必將導致文化的衰退,甚至消失。只有建立在文化異質性基礎上的,由文化的多樣性促進的文化的發展才是正確的發展和健康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文化融合,在多樣性的碰撞中,中華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和博大的胸懷吸收、融合了外來文化,對其進行提煉和升華,使其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達到了提升、豐富自己的目的。實踐證明外來文化並不可怕,它們不但威脅不了中華文化,反而成為中華文化的添加劑和助推器,有助與中華文化的發展。
第三,文化的培育性和呵護性:文化的多樣性促進異質性的發展,但文化不會也不可能自己發展自己,而是需要人的培育和呵護,沒有培育和呵護就沒有文化的發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歷代學者努力培養的結果,不努力或不進行艱苦的努力都將導致文化的衰退。在當前的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有些頂不住外來文化的壓力,拋出了棄龍、棄中醫等的言論。這是一種畏懼困難,不願承擔責任,不敢競爭的自暴自棄的表現,他們既不願在國內坐冷板凳精心的培育自己的文化,又不想作苦行僧去外國宣傳、弘揚自己的文化,而是試圖通過簡單化的拋棄,來達到文化融合的目的。欲速則不達。這種做法非但無助與文化融合反而迷失了自己,迷失了中華文化——使當前的文化虛無狀態更加雪上加霜
5. 中國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志。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閑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6. 文化的特徵包括哪些
文化的特徵:精神性,社會性,集合性,獨特性,一致性。
7. 中國文化的特質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質,第一是多元性,第二是包容性,第三是連續性。
一、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點。儒家思想是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是大傳統。但實際上要從中國文化的整體來講,儒釋道三家的思想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始終是並存的,這說明中國的學術思想具有多元的性質。
二、中華文化的另一個特質,是它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排外,儒家思想對佛道的包容和吸收是一個顯例。道教也是多方面吸收。中國人也不排外,即使是偏遠的文化不發達的窮鄉僻壤,那裡的民眾也不排外。
遇有不同國度、不同風俗的人們,他們對不同的衣著打扮會好奇、會圍觀,但是絕不嘲笑。也可以說,包容性是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
三、中國文化還有一個特徵是它的連續性。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其文化的思想和禮俗,大體上延續下來了。中間當然有變異,有時也會產生文化的斷裂,但中國文化的根脈、種姓特徵、風俗習慣,可以說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和書寫工具漢字有很大關系。
現在用的漢字,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的「書同文」,到現在過去了兩千多年,一直在使用,即使在數字化時代,也沒有感到太大的不便。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的符號。
(7)文化的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一、日本
日本武士刀是由唐刀演化而來,日本的音樂、建築學習了大量中國的古曲和建築樣式(特別是唐代)。中國的茶文化從宋代時期由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帶回日本並遍種日本,由此茶文化在日本發展起來
二、韓國
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會按照傳統方式到文廟去祭祀孔子,還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講授的主要課程就是儒家的經典《四書五經》。
8. 文化特徵有哪些
文化具有哪些特點
2020-04-14 09:17:17
文/葉丹
特徵包括人為創造性、後天習得性、共享性、象徵性、傳遞性、變遷性等。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1文化的特點
1、超生理性和超個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們後天習得的和創造的,文化不能通過生理遺傳。超個人性是指個人雖然有接受文化和創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卻不在於個人。個人只有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響文化。
2、復合性: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種文化要素復合在一起。
3、象徵性:文化現象總是具有廣泛的意義,文化的意義要遠遠超出文化現象所直接表現的那個窄小的范圍。
4、傳遞性:文化一經產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縱向傳遞(代代相傳)和橫向傳遞(地域、民族之間)兩方面。
5、變遷性與墮距(滯後):變遷性是指文化不是靜止不動的,是處於變化中的。一般認為大規模的文化變遷有三種因素引發,第一,自然條件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人口變遷;第二,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如不同國家、民族自技術、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的交流;第三,發明與發現,各種發明、創造導致人類社會文化的巨大變遷。滯後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變遷時的速度不一樣,導致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差距、錯位。
2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就像螞蟻過江。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這種文化在起作用,那麼由這種文化所確立的社會秩序就會被維持下去,這就是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下載本文word文檔
猜你喜歡
文化的社會作用
2020-04-26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
2020-04-17
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什麼
2020-04-21
文化的本質是什麼
2020-04-17
文化是什麼四句話
2020-04-22
文化的四個功能
2020-04-17
中華文化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什麼
2020-04-21
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怎麼表現
2020-04-22
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關系
2020-04-21
文化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2020-04-21
相關文章
9. 文化的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1、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准.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2、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復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3、文化是一種架構,包括各種內隱或外顯的行為模式,通過符號系統習得或傳遞;
4、文化的核心信息來自歷史傳統;文化具有清晰的內在的結構或層面,有自身的規律;
5、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動,也是前人生存活動的結果.
6、個體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經落入某種文化環境中了,這是他無從選擇的.每一個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動並參與文化的創造的.文化創造比我們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廣闊的和深刻的內涵.人類生活的基礎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習慣.
7、人與動物的區別.人與動物不同,支配動物行為的本能,是動物物種的自然特性;人的行為則是靠人自己曾獲得的文化來支配.支配人的行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於人的事物及其間的關系,但實際上,它們必須轉化為知識、價值、意義才能內在地控制人的行為 .前人、他人的生存活動對自己的影響也是如此.
8、文化一方面是正在進行、不可停頓的生存活動,另一方面是寓蘊於這種當下的生存活動中並規范、調節、控制、影響著這些生存活動的知識、價值、意義.
9、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與我們分離,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與我們分離一樣.我們無法逃脫地站立在我們創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象我們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樣;盡管文化只是源於人類,而且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為承擔者使用文化,並用文化來充實自己.但文化並非附屬於人,而是外在於人的獨立存在.事實上,文化可以與承擔者分開,並可以由一個承擔者向另一個承擔者轉化.
10.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
1、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志。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閑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
2、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
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
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
3、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
即既成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
4、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大多數的時間里,在中國儒、道、釋三種文化是同時並存的。
5、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
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中國人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就變成了一個詞兒叫變通,什麼都可以變,什麼都可以通。在中國,法律上允許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許,很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