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醫文化大廈是哪個國家的

中醫文化大廈是哪個國家的

發布時間:2022-05-06 11:28:07

『壹』 中醫學發源於哪個國家的傳統醫學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貳』 中國中醫葯大學在哪

山東中醫葯大學考研資料

鏈接:https://pan..com/s/1fu3a-9QYJCQtbJb5ebiLGA

提取碼:y5q5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叄』 第一個承認中醫的西方國家是誰

【英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也是現代醫學發源地之一,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文明和科學技術,一般引進外來文化與科技比較慎重。然而隨著人類回歸自然的影響,近十年來,中醫葯在英國的發展甚為迅速,並成為歐共體的第三大中草葯市場。
中醫是16世紀傳入英國的,17世紀被人們接受。一批國內本科畢業生出現在英國中醫隊伍中,對中醫中葯人員的技術素質提高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英國政府當局及醫學管理部分對中醫葯的態度正在逐漸變化之中,開始是歧視和限制,繼之因民眾的需要而適當放開,近幾年,因中葯療效顯著採取默認許可,中醫葯得到了英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在民眾的醫療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英國,中國的醫葯還受到皇家的信賴,女皇每次外出旅遊,總是帶著順勢療法的各種葯物,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葯治療同期性偏頭痛,皇太後也贊成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病。
或許在皇家的默許下,使中草葯、針灸等各種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英國蓬勃興起,現每年大約有250萬英國人採用順勢、中草葯、按摩、正骨和針灸療法,支付醫葯費用多達9000萬英鎊。英國現有中葯店350餘家,60%的中草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葯材品達1200餘種,其中60%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葯材量達8000萬美元,在歐洲名列前茅。但從1995年進口中葯的情況來看,英國全年進口中葯1043萬美元,其中中葯材9893噸,計1012萬美元,中成葯約31萬美元,還有很大的貿易潛力有待開發

『肆』 北京專治各種疑難雜症的醫院都有哪些最好有簡介

請看我給你歸納一下:

1、北京國濟中醫醫院是一家以中醫葯為特色的大型醫療機構,擁有獨棟大廈,坐落於西客站以西蓮花橋東南側,與美麗的蓮花池公園毗鄰而居;是處交通便利而又鬧中取靜的幽靜之所。
醫院倡導「健康維護」的理念,採用會員制管理模式,為患者及每一位來訪者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醫院總結國內名、老中醫臨床經驗,針對各種疑難雜症及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開設了專病專治、靶向治療的特色中醫門診,同時還專設了國濟名醫館、國濟健康診斷中心、國濟健康維護中心等會員制醫療機構,為亞健康人群及社會成功人士提供貼心服務。

立 業 之 源
緣 緣於弘揚博大精深國醫國葯傳承的責任
淵 感悟中醫文化的博淵
願 打造國際化的中醫品牌是我們的願景
遠 國濟中醫是這次遠征的起點

興 業 之 基
國濟中醫對內提倡「收集、總結、採納、創新、執行」的工作作風,對外倡導「健康、和諧、快樂、美麗」的人文服務,「人」與「文化」是國濟振興的基礎。

正 業 之 本
博搏共進 博大、博學與拼搏是國濟與國濟人共進的基礎
精經同輝 精品與經典在國濟同放光輝
智志立本 充滿智慧的志向是國濟立業的資本
仁人重生 仁術待人,尊重生命

特 色 服 務
國濟名醫館:名老中醫門診、特約門診、多專家會診等。
國濟健康診斷中心:團體體檢、特殊人群體檢、中高檔健康檢查及健康診斷等。
國濟健康維護中心:健康咨詢、健康評估、健康促進、保健醫生等。

如果您是一粒種子,我們為您提供適當的陽光、溫度、濕度讓您在「國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們渴望成功,期盼同樣渴望成功的您加入我們!

我們提倡「帶一個幫一個教一個」,做好團隊建設。
我們提倡「院榮我榮」的精神,比付出比貢獻,爭先進做第一。
「國濟」成功的秘密:因為有您和他人的存在,給國濟帶來的希望和力量。
讓我們一起奮斗吧,國濟一定能騰飛,能興旺發達!

網站:www.guojiyy.com
請把您的簡歷粘貼到郵件正文,不要以附件形式發送您的簡歷!
我們的「面試日」為每周的周二、周五,其它時間應聘來訪者恕不接待。

公司網站: http://www.guojiyy.com
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蓮花池東路132號
郵政編碼:100055
傳 真:(010)63961702
聯 系 人:人力資源部
電 話:(010)6396818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2、北京宣武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創建於1958年,是一所以神經病、老年醫學的臨床與研究為特色,承擔著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任務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新中國神經病學的初創基地之一。

本院是培育我國神經病學醫生的搖籃,受衛生部委託,承辦全國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放射醫師進修班。全國顯微神經外科、神經介入放射和神經病理培訓基地也設在這里。

1998,在本院成立了我國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北京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隨後,經北京市衛生局和首都醫科大學批准,先後成立北京市腦血管病中心、首都醫科大學腦血管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低氧醫學研究所、北京市神經疾病醫療中心、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這些臨床與基礎研究緊密結合的醫療研究實體,主要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神經介入放射、神經電生理、神經病理、神經葯理、神經康復、基因和細胞診斷治療、醫學影像、社會醫學、急救醫學等學科,構成了綜合實力居於國內領先地位的宣武醫院神經病學集團。此外,本院在普通外科、心血管內/外科、血液科、醫學影像學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方面也具有特色與實力。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首都醫科大學臨床性病診療中心也設在本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群的醫療保健問題日突出。因此,北京市人民政府1985年1月批准,由國家計委投資,在本院擴建並成立了北京老年病醫療研究中心。經過20年的建設,醫院各相關科室在老年疾病的臨床診療和科研、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各學科老年病專業組較健全,人才梯隊較合理,中心已成為我國開展老年醫學臨床診療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對外交流窗口。

2001年3月,北京市衛生局在宣武醫院成立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同時啟動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由中心協助政府擔負起該體系的管理任務。在中心的統籌和指導下,市各區縣目前均成立了老年病專科醫院,並輻射社區形成網路,社區老年人群的保健服務和健康宣教活動也較規范化地開展起來。

醫院開設病床近1000張,日門診量4000人次。現有職工2000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87名,32 名在學術上卓有建樹的專家獲"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本院學科設置齊全,共有 34個中西醫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其中老年神經病學、中西醫結合老年神經病學、微侵襲神經外科、神經病理、普通外科、血液科和醫學影像為北京市重點學科。還設有5個研究所、1個高科技實驗室、9個基礎實驗室、4個臨床實驗室和8個技術平台。

醫院擁有pet(正電子斷層掃描儀)、磁共振儀、64排螺旋ct、spect、雙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彩色多普勒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高檔精密診療設備。

本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的第一臨床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也設在這里,承擔著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的培養任務。

醫院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等國際組織以及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瑞典等十多個國家的醫學研究機構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電話:010-63013355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長椿街45號

專治教育疑難雜症
--郭成志創意法教育網上醫院
醫院簡介:
郭成志創意法教育網上醫院系中國教育學會專家郭成志先生全國獨家創立。其以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從教經歷為研究素材,創立了全國教育科研十五規劃課題《郭成志創意法教育》, 並獲得全國金獎。由國家教育部主管的《中國教師報》於2006年4月5日在頭版和二版以《郭成志和他的創意法教育》為題進行了深度報道。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郭老師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免費讓全國上百萬家庭受益,網上稱其為"解放中國教育的第一人"!為了進一步使廣大家庭受益,郭老師犧牲休息時間,創辦了網上醫院,從而籌措一定的經費,以保證該研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以使該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更多的共享。
醫療特色:
運用"郭成志創意法教育基本原理",對求助者進行培訓,重點關注長期被教育問題所困擾的家長。該院大膽提出"最差即最優"的全新教育理念,將讓受訓的家長恍然大悟!
醫治案例:
案例一:張女士的兒子上初中,學習成績極差,生性也懦弱,請了很多家教都不管用。通過家長培訓,並對孩子進行培訓,讓孩子掌握了"最容易最有用"的學習方法,成績不僅提高了,人也變得開朗了。
案例二:趙先生的女兒年年都是三好學生,自認為高枕無憂,後來通過讀書和學習,還是發現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問題,可問題出在哪裡,無法知道,也無法解決。通過郭成志創意法教育培訓,讓他掌握了完善的教育方法體系,既讓女兒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也沒有讓她的創意思維被扼殺。
案例三:李女士是一位多年從教的老教師,可還是被"差生"所累,經過郭成志創意法教育培訓,她的思維方法發生大的轉變,從此她的教學工作實效大大提高,工作也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操作辦法:
1、由本地代理進行宣傳,出售郭成志創意法教育人工培訓服務,根據服務的時間和次數的不同收取適當的費用。
郭成志創意法教育培訓價格表
普及版 保修時間: 一周 答疑: 一次 價格:75元
初級版 保修時間:一月 答疑: 二次 價格:175元
中級版 保修時間:一年 答疑: 三次 價格:1175元
高級版 保修時間:不限 答疑: 次數不 限 價格:11175元
(此收費服務是靠實效來維持的,所以開始時收低,一旦認為受益,則適當加大收費倍數)
2、聯系郭成志老師本人,通過QQ視頻、電話、或者面授的方式來解答疑難。
3、到創意法教育網的宣傳大廳、門診部和住院部提問,看資料,費用全免,不記入服務時間。

『伍』 中國的四大葯都是哪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醫誕生於上古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伴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中葯材和葯商也逐漸規模化。由此,我國形成了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江西樟樹,河南禹州為主的四大葯都。

安徽亳州

作為葯都之首,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00年5月,地級市亳州市正式設立,轄渦陽、蒙城、利辛和譙城三縣一區。在亳州歷史上,出現了曹操、華佗等名人。正是因為一代名醫華佗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葯的發展,到了清朝末期,亳州已經成了葯商雲集,葯棧林立,葯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葯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葯都”。在此基礎上,亳州有“中華葯都”之稱,是“四大葯都之首”。

以上是中國公認的四大葯都,歷史悠久,葯業交易發達,每年都有上千萬乃至上億元的葯品交易額,當地的葯品交易收入也都是地方主要財政收入之一。

(圖片來自網路。)

『陸』 中醫文化名稱是什麼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資訊理論內容。
中醫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中國其他傳統醫學,如藏醫、蒙醫等則也被稱為民族醫學。
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的高麗醫學、越南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葯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柒』 中國最好的中醫在哪兒里

最好的中醫大多數出自於北京中醫葯大學國內中醫業界真正的超級大家前五位排名如下:(本氣辯證大家)

NO.1 江蘇常熟 李 辛,畢業於北京中醫葯大學(醫聖級別的大家,真正的正氣辯證奠基人,臨床痊癒率極高,徐文兵的妹妹徐文波親自隨其跟診,唯一真正讀懂《傷寒論》的人)


向左轉|向右轉

『捌』 天津中研院附屬醫院、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兩個醫院的皮膚科,哪個好啊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院區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院區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54年,是天津市開設最早、建設規模最大的中醫醫療機構,全國省級示範中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天津市三級甲等醫院,天津市十佳醫院,天津市中醫醫學中心,全國中醫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和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

醫院分為南北兩個院區,建築面積總和26萬平方米,裝備3.0T MRI、寶石能譜CT等高端醫療儀器千餘台(架),設35個臨床和技術科室,103個專病門診,開放床位2600張,在職員工2340人。醫院日均門診量8000餘人次,年門診量連續6年超200萬人次,2014年實現291.5萬人次,位居天津市各醫院門診量前列。

醫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國國醫大師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專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銜專家5名,博士生導師24名,天津市名中醫23名;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專科)30個,包括針灸推拿學和中醫內科學教育部重點學科2個,兒科、腫瘤科等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專科4個,中醫心病學、中醫腎病學、中醫瘡瘍病學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血液科、風濕免疫科、內分泌科、骨傷科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科13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中西醫結合急診臨床基地1個;「針刺治療腦病研究」和「中醫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

近五年來,醫院共獲各級立項科研課題205項,取得科技成果鑒定93項,獲各級科技獎勵42項,其中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醫院先後與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瑞士、美國、俄羅斯、阿曼等40餘個國家建立醫療合作關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揚海內外,並連續兩年獲得「天津城市民生貢獻獎」,成為了天津市一道靚麗的城市名片。

多年來,醫院以「中風病」、「冠心病」兩大「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為核心競爭力,逐漸形成多學科齊頭並進、中西醫結合共同發展的良好勢頭。醫院始終堅持「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維護健康,造福人類」的宗旨,堅持「發揮中醫優勢,突出針灸特色,堅持『五專』模式,藉助西醫優勢學科,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現代化中醫醫院」的發展戰略,提出了「三個轉變」(由追求數量型醫院向提高質量型醫院轉變,由醫療型醫院向研究型醫院轉變,由經驗型管理向科學化管理轉變),著力打造一個中心(中國針灸中心)、兩個基地(中風病和冠心病兩個研究基地)、四個專科診療中心(中西醫結合腫瘤、中西醫結合腎病、中西醫結合兒科、中西醫結合骨傷4個專科診療中心),不斷增強醫療特色和優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努力建設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中醫特色鮮明的現代化中醫醫院。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院六十載巡禮(1954-2014)

堅實的腳步,光輝的歲月

這所建於1954年的「津門第一家」,是新中國成立後天津市歷史上最悠久的中醫院,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天津中醫葯事業發展的縮影。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建於1954年,是天津市開設最早、建設規模最大的中醫醫療機構,全國省級示範中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天津市三級甲等醫院,天津市十佳醫院,天津市中醫醫學中心,全國中醫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和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

醫院分為南北兩個院區,建築面積總和26萬平方米,是天津市單體面積最大的醫院。該院裝備3.0T MRI、寶石能譜CT等高端醫療儀器千餘台(架),設54個臨床技術科室,103個專病門診,開放床位2600張,日均門診量8000餘人次,年門診量連續5年超200萬人次,2013年達267萬餘人次,2014年達到291萬餘人次,門診量連續27年位居天津市各醫院門診量首位。

渤海之濱,獨領風騷六十年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中醫葯脈搏微弱的時刻,京、津、冀一批知名的中醫專家,胸懷「弘揚中醫,報效祖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堅定信念,聚集在渤海之濱的津城,扛起了振興天津中醫的鴻鵠使命,在一條以「建設路」、「多倫道」為名的路上建成了天津歷史上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中醫院。

1954年10月18日天津市中醫聯合門診部在和平區建設路41號成立,1955年12月18日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牌匾的天津市立中醫院在和平區多倫道93號成立,1958年更名為天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1978年更名為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06年更名為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天津中醫一附院)用一個甲子的時光鑄就了一座祖國醫學發展史的豐碑,同時譜寫了天津中醫一附院幾代人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輝煌篇章。

上世紀50年代醫院外景

整整60年了!從那時,到現在。天津中醫一附院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門診部現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技術門類最全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醫院之一,是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省級示範中醫院、三級甲等醫院、百姓放心醫院和「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天津市中醫醫學中心」,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60載流金歲月,天津中醫一附院已經由當年的1800多平方米的小醫院發展成為目前擁有兩個院區(南開區鞍山西道為北院區,西青區李七庄街王蘭庄為南院區)總建築面積為26萬平方米的全國單體規模最大、服務患者數量最多、擁有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最多的中醫醫院。這里有一串數字驗證了它今天在全國以及本市同行中的位置:醫院擁有兩個院區,現有54個臨床、技術科室,設有103個專病門診,門診量連續27年位居全市醫院首位,日均門診量近萬人次;設有ICU、外賓病房和24個住院病區,年住院患者超過4萬人次;醫院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學科(專科)30個……其他反映教學能力、科研水平、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指標均走在全國前列。

現如今,醫院擁有職工233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224人,衛生技術人員2075人,博士學歷125人,碩士學歷539人,正高級職稱196人,副高級職稱276人,中級職稱659人,初級職稱1091人;在高精尖人才方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國國醫大師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專家12人,天津市政府授銜專家5人,天津市政府命名的名中醫23人;針灸學科、心血管學科2008年被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確立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011年至2012年,兩個學科又入選了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六十載滄桑,杏林暖津城

建院初期

從1954年建院後的20餘年,天津中醫一附院聚集了眾多知名的中醫名家,陸觀虎、哈荔田、趙寄凡、董曉初、顧小痴、王文錦、沈金山、胡秀璋、葉希賢、陳芝圃、李少川……,作為一代名醫,他們不僅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培養了後繼人才,而且也為中醫一附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醫院由日門診量300人次增至500人次;由新醫科第一個病房成立,到病床增至251張,醫院發展初見雛形。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天津中醫一附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90年至2000年,建築面積近8萬平米的兩幢氣勢磅礴的大廈挺拔而立,醫院病床數從251張到701張再到1300張,最高日門診量逾1.5萬餘人次。醫院秉承「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維護健康,造福人類」的辦院宗旨,高舉「院興科技,科技興院」旗幟,堅持「五專」發展模式,使古老的中醫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一躍成為杏林中的佼佼者!

跨越發展

天津中醫一附院從1954年建院到今天,這期間經歷了整整60年。在這60年的光輝歲月中,天津中醫一附院歷經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醫院事業實現了三次跨越騰飛:

1983年,石學敏教授擔任了院長,他乘改革開放之春風,勇於改革,科技興院,以針灸學科的發展帶動全院的發展。1991年,醫院遷入鞍山西道新院址,病床由251張達到701張,成為科室門類齊全、專科特色突出、集醫教研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醫院,實現了醫院事業的第一次騰飛。

北院(鞍山西道)院區

進入2000年,經過10年的蓄勢發展,由醫院自籌資金建成的國際醫療康復大廈投入使用,醫院病床總數達到了1300張,最高開放床位達1902張。2001年我院被天津市政府確立為天津市中醫醫學中心,實現了醫院事業的第二次騰飛。

名醫薈萃,揚名海內外

作為天津市中醫醫學中心,該院匯聚了天津最強大的名老中醫陣容,學術影響力名揚海內外。醫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國國醫大師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專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銜專家5名,博士生導師24名,天津市名中醫23名。多年來,該院還先後與德國、法國、瑞士、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越南、阿曼等40餘個國家建立醫療、學術合作關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學習進修生數千人,中醫特色名揚海內外。

第二屆「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

石學敏教授,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屆「國醫大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政府授銜中醫針灸學專家,天津市名中醫,天津市針灸學會會長。他帶領的「針刺治療腦病」學術團隊獲得2011年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稱號。

他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取得顯著療效,該針法還用於腦外傷、多發性硬化、帕金森病、周圍神經疾病、抑鬱症、焦慮症、疼痛病症以及各種疑難雜症。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的研究於199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獲天津市科技興市突出貢獻獎,並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確立為十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2009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被列入「財政部、科技部科技惠民計劃推廣成果庫」。他率先提出針刺手法量學理論,使傳統針刺手法向規范化、劑量化、標准化發展;他提出治療中風病的「石氏中風單元療法」,開發研製了丹芪偏癱膠囊治療中風病,對中風病的治療形成系列,提高了臨床療效。他創立的「通關利竅」針法治療吞咽障礙、「活血散風,調和肝脾」治療高血壓、「調神益智」治療血管性痴呆、「經筋刺法」治療周圍性面癱等特色針法為患者解除了痛苦,在針刺治療中風病、高血壓病、針灸標准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他致力於國內外針灸學術交流和技術推廣,先後赴世界100餘個國家及地區講學,為中醫針灸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教授

張伯禮教授,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學術管理委員會主任,天津中醫葯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術帶頭人,冠心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負責人,科技部"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第十屆國家葯典委員會執委兼中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葯學會副會長。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政府授銜中醫診斷學專家,天津市名中醫。他帶領的「中醫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團隊」獲得了2012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稱號。

他創立腦脊液葯理學方法,揭示了中葯對神經細胞保護的作用機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主持開展了全國第一個中醫葯對心肌梗死二級預防的循證研究,建立了中醫葯循證評價系列方法和關鍵技術,為客觀評價中醫葯療效奠定了方法學基礎,促進了中醫葯臨床研究質量的整體提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積極推進中葯現代化研究,提出了名優中成葯二次開發理念,主持改造中成葯30餘個,提升了中成葯科技含量,在全國起到示範作用。

第二屆「國醫大師」阮士怡教授

阮士怡教授,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醫內科學學術帶頭人,第二屆「國醫大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第一批中醫葯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天津市名中醫,並榮獲天津市衛生系統「伯樂獎」。從醫70餘年,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理事、天津市中醫學會理事、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及老年醫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他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事業近70年,是我國中西醫結合領域的開拓者,他推動了天津中醫、中西醫結合學科的分化與發展,創建了天津中西醫結合學科心血管學科、老年病學科。他倡導並組織了中醫葯科學研究,提出了「心-脾-腎三臟一體」防治心血管病及老年內科病的學術思想,創造性地提出「益腎健脾、軟堅散結」法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設想,並開展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多次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獎。阮士怡老先生從醫70餘年,如今已98歲高齡的他仍然工作在臨床和教學一線,潛心研究,筆耕不輟。

保持特色,引領津門杏林

作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該院多年來始終將專科專病建設列為醫療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五專(專科、專病、專家、專技、專葯)」的辦院特色,並逐步形成優勢。病種包括中風病、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腎炎、尿毒症、糖尿病、血液病、風濕病、多臟衰竭、頸腰椎病、糖尿病足壞疽等內外婦兒各科疾病,在國內外均有廣泛的影響,專科門診量和專家門診量已佔到全院門診量的80%以上。

針灸學科學術影響和特色療效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確定為「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全國針灸專科醫療中心」,並在全國建立了48個針灸臨床分中心。心血管科學科實力規模名列全國前茅,是國家級心血管臨床研究基地,是國內最大的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科之一。兒科是全國中醫兒科專科診療中心,學術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形成了以小兒腦系疾病、肺系疾病、心系疾病為特色的診療體系。腎病科是全國知名的中醫腎臟病研究中心之一,學術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腫瘤科以「扶正抗癌,解毒祛瘀」為特色,是天津市最大中醫腫瘤醫、教、研臨床研究基地。骨傷科以創傷骨病手術治療、微創骨科治療,骨質疏鬆專科治療及傳統手法治療等中西醫治療為主要特色。推拿科是國內臨床規模最大的推拿專科,在推拿治療脊柱源性疾病和功能性胃腸病領域居國內領先地位。

大醫精誠,服務社會

多年來,該院秉承「醫乃仁術」、「大醫精誠」的價值觀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溫馨的健康服務。

自2010年天津市衛生行業開展人民滿意的「好醫生、好護士、好醫院」評選活動以來,該院已連續三屆蟬聯大滿貫,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口碑度廣受津城百姓贊許。近年來,該院緊緊圍繞「建成人民群眾滿意的醫院」這一宗旨,在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上,優化就診流程,加強服務管理,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相繼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舉措:優化就診流程,推出掛號、診療、檢查化驗、取葯、繳費、住院等就診流程一站式分布;率先在全市推出了多種預約就診模式,極大地緩解了患者掛號難、等候時間長的大難題;實行無假日專家門診,每周六日均安排專家應診,每天晚上安排晚間門診,形成了「5+2」、「白加黑」的服務模式,解決了群眾公休日看病難找不到專家的問題;成立了疑難病會診中心,對多次就診仍無明確診斷的患者由高年資的全國知名專家進行聯合會診,為疑難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採用自動化的快速出葯系統,減少患者候葯時間,同時推出中葯代煎送葯到家服務,患者看完病後只需辦理委託代送手續即可安心回家等葯上門。該院所採取的一系列惠民便民服務措施,以及廣大醫務人員的良好醫德、精湛醫術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贊許。為此,該院2011年榮獲了天津市「天津城市民生貢獻獎」, 2012年榮獲了天津市「踐行天津精神貢獻獎」,2014年又榮獲了天津市「發展貢獻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從頭邁步越新天,努力建成人民群眾滿意的醫院

邁進新世紀,醫院事業不僅實現了第二次騰飛,而且在醫、護、技、葯及科研、教學等方面的建設進一步發展壯大,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醫療業務、人才培養、醫院管理等均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興旺發展時期。

2005年天津中醫葯大學校長、醫院內科學術管理委員會主任張伯禮教授,繼石學敏院士之後又光榮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1月張伯禮院士又兼任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至此我院已擁有了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12月,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醫院終於被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為全國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成為重點研究中風病、冠心病基地,實現了醫院學科建設上的跨越發展。2014年6月,石學敏院士、阮士怡教授光榮當選了中國「第二屆國醫大師」,為天津的中醫葯事業爭得了榮譽。2014年12月,一座建築面積18萬平米的新院區已全部投入使用。至此,醫院兩個院區建築面積總合達到了26萬平米,固定床位2600張,開啟了醫院事業發展上的第三次騰飛。

南院區外景

南院區外景

南院區門診共享大廳

面對迎來第三次騰飛的大好時機,醫院現任領導班子及時提出了加快實施「三個轉變」(從單純的追求病人數量向追求高水平的醫療質量轉變;從以醫療工作為主的醫療機構向研究型醫院轉變;從粗放式、經驗型管理向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的轉變。)的發展思路,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保障。與此同時,醫院領導班子又及時制定了新的奮斗目標,爭取在較短時期內,把醫院建設成「國內一流、北方最大的以針灸為特色的現代化中醫醫學中心」。

天津中醫一附院走過了60個春秋,它與中國中醫葯界共同經歷了一個甲子。60年前的今天,它還是襁褓中的嬰兒,如今它已成長為杏林中的巨人。天津中醫一附院的發展與祖國的強盛緊密相連,同天津中醫葯事業的開拓者、建設者同呼吸,共命運。在60年的流金歲月中,天津中醫一附院所實現的三次事業騰飛,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和黨的中醫葯政策,得益於正確的辦院方向,得益於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得益於天津中醫一附院幾代人六十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和心中的夢想!

以思想而勤探究,博大精深;以智慧而啟未來,志行高遠。天津中醫一附院在黨的十八大精神引領下,正積極探索具有中醫葯特色的現代化中醫院發展

『玖』 中醫分為四大流派是哪些

中醫流派如同繪畫界流派、戲曲界流派、餐飲界流派等等,有歷史地理人文等等原因。由於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風格就是流派。

狀況

在中醫學數千年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扁鵲、張仲景、孫思邈等一大批著名醫家。他們在學術上各領風騷、獨樹一幟,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而相互之間的爭鳴與滲透,又促進了中醫學術的發展,使中醫理論不斷完善,臨床療效不斷提高,最終形成了中醫學「一源多流」的學術及文化特色,使中醫學好似一枝與眾不同而又爭奇斗艷的奇葩,綻放在偌大的世界醫苑之中。

然而,幾千年過去了,曾對中醫學的發展起過重要推動作用的學術流派現狀如何: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中華中醫葯學會新近完成的「中醫學術流派研究」,填補了建國後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但其得出的結論引人深思。課題組在總結報告中這樣概括:「當前,中醫學術特色淡化、中醫流派出現嚴重斷層和脫節,甚至逐漸湮滅、消亡。」課題組還認為,民間還存在身懷絕技、享譽一方的名醫,但他們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閱讀全文

與中醫文化大廈是哪個國家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