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至縣集賢鎮的集賢古樂
集賢古樂,又稱「集賢香會」。
周至縣志載: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南集賢為東瀛和西社兩部分,當時是皇室大型宮殿區。東瀛是皇帝的行宮,西社為百姓聚居地。因中南山風景秀麗,沿途山水屈曲蜿蜒,皇族常來此遊玩、狩獵,閑時由西社人奏樂,傳留下盛唐樂舞。
唐代歌舞繁盛,按民族國家將其劃分為十部樂,即:宴樂、清商、西涼、高麗、天竺、龜茲、疏勤、安國、康國、高昌,按演出形式分為坐部伎和站會(即集賢古樂的坐樂和行樂)。
集賢古樂受隋唐宮延音樂熏陶感染,演奏形式和樂譜與唐宮廷音樂一脈相承。演奏形式分為坐樂和行樂,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器和笙、管、笛等吹奏樂器與古箏、琵琶、三弦等彈撥樂器渾然一體,構成集賢古樂龐大而復雜的配器結構。樂曲體系完整,博大精深,分「三呂四調」,曲目有念詞、打扎、耍曲、鼓段、套詞、贊、鼓拍等,並配有唐舞。被譽為「皇家梨園弟子」的歷代老藝人哎心瀝血、代代相傳千年真音旋今不絕。
集賢古樂有很高的音樂文化考古價值。國內外專家、教授實地考察、錄音整理、翻譯成冊、親臨指導,使之日臻完美,娓娓動聽。
集賢古樂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文藝調演,受到極高贊譽。1953年國家音協、陝西省音協派專家楊萌瀏、李石根來集賢研究收集、整理集賢古樂樂譜及其它歷史資料。1962年陝西音協派李石根、武文斌、何軍來集賢挖掘、搶救、整理集賢古樂。1979年分別參加咸陽地區西北五省群眾藝調演。1983年接待日本音樂專家岸邊成雄演出。1987年隨西安古樂演出團赴京參加亞太地區第五屆華夏之聲音樂會學術研計演出,並為123個國家駐華使節演出。2001年國家文化部、省文化廳領導陪同德國音樂專家來周至對集賢古樂進行學術研究、拍攝、編導節目製作。2002年5月參加西安市「紅五月音樂會」獲一等獎。11月,赴德國柏林交流演出;2003年參加「癸未年重陽節公祭軒轅皇帝」典禮活動;2004年5月,參加西安市「西安鼓樂」搶救保護領導小組舉辦的「國際博物館日——與無形遺產」「文博之夜」西安鼓樂賞聽會,獲一等獎。2004年,西安鼓樂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11月,赴江西贛洲參加「客家文化節」演出。2005年6月赴京參加原聲黃河——百名農民演繹中國古代音樂史詩暨向文化部作西安鼓樂搶救保護演出,2006年,集賢古樂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近年來,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日本等國家音樂專家前來悉心傾聽,又有十二個國家的留學生慕名而來聆聽鼓樂,交口稱贊集賢古樂為「中國古代的交響樂」、「音樂的活化石」、「中華之瑰國寶」!
為了進一步挖掘和保護集賢古樂,我們制定了發展規劃和保護措施。發展規劃:1、全面細致地開展普查工作,組織專家整理一套完整的《集賢古樂》資料和樂譜資料。2、積極籌措資金,爭取國家、企業、海外人事投資,全麵包裝《集賢古樂》更換服裝,增添樂器。3、邀請音樂專家對《集賢古樂》曲譜、舞蹈編排進行加工包裝。4、培養新古樂手100名,並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招聘。
保護措施:1、建立以集賢領導,文體局領導,集賢村領導為領導成員的整理、挖掘、保護《集賢古樂》的組織機制。2、成立「周至縣民間藝術表演團,把發展《集賢古樂》與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建立保護發展《集賢古樂》為目地的文化市場的營運機制。3、建立現有老藝人、年青人、專家步調一致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4、每年撥出一定經費用於《集賢古樂》老藝人的生活補助。5、縣政府和鎮政府每年撥出一定經費,對《集賢古樂》進行搶救、保護、包裝、使其煥發時代風彩。
近年來,《集賢古樂》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文藝表演,受到很高贊譽。1979年參加咸陽地區西北五省群眾文藝調演獲一等獎。1987年隨西安古樂演出團赴京參加亞太地區第五屆華夏之聲音樂會學術研討演出,並為123個國家駐華使節演出獲二等獎。2004年5月,參加了西安市「西安鼓樂」搶救、保護領導小組舉辦的「國際博物館日——與無形遺產」、「文博之夜」西安鼓樂賞樂聽會,獲一等獎。2004年3月被陝西文化廳授予「古樂之鄉」榮譽稱號。2005年古歷正月11-15日在大唐芙蓉園參加「區江之春文化旅遊周」演出獲得一等獎。
集賢鼓樂源於隋唐,隋時楊堅由長安去仙游寺途中經過集賢村時傳入。唐時安史之亂時,宮中一姓王樂人避亂至聖壽寺傳入集賢村。現今集賢鼓樂分東西兩社,共有樂人80餘名。原樂人均在80以上,省文化廳為將這一鼓樂保留下來,劃撥專項資金購置了樂器和服飾,培訓青年,並組織在西安、北京、深圳和德國等地上演。 集賢鼓樂的樂器分打擊和吹奏兩部分。打擊樂器有鼓、鑼、鑔和梆等。吹奏樂器有箏、阮、笙、管、笛、簘、琴等。服飾有古裝和唐裝。樂曲分行樂、坐樂和韻曲。行樂有:紅沙;路由;滿園春等。坐樂有:梢板;歌章;天發芽;霸王鞭;四季平安;南呂一枝花;破陣;群英宴等。韻曲有:柳青娘;朴燈蛾;葫蘆峪;茶葉詞;九條龍贊;四合四;點點小;深溝擔水;耍社虎;三拿業;德勝令;官門子;九九艷陽天;十板頭;坐帳;石榴花;斬狐狸;打棍;柳生芽;水龍峪;粉紅蓮;過潼關等。
② 2021年還有送戲下鄉嗎
好戲開鑼!近日,文藝、電影兩大類熱熱鬧鬧的交通安全宣傳「大戲」唱到了曲靖廣大農村地區的田間地頭。原來,曲靖公安交管部門抓住全市2020年「文化大篷車 千鄉萬里行」惠民演出活動的契機,與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緊密配合,編排包含交通安全內容的節目融入其中,讓村民在享受傳統戲曲「文化盛宴」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熏陶。此外,8月份起,曲靖交警還聯合曲靖利豐電影放映公司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公益電影下鄉」主題放映活動,讓文明交通之風吹遍農村鄉野角落。
文藝下鄉搭台 交警唱安全戲
此次演出時間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由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承演,共計60場,將在麒麟、沾益、經開、宣威、富源、會澤等多個縣、區進行。表演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包括了滇劇小劇、快板、舞蹈、小品、葫蘆絲獨奏、個人獨唱等,其中小品《在路上》和快板《交通安全靠大家》是針對農村地區群眾交通安全意識薄弱而特意新創作的節目,受到了廣大村民們的喜愛。期間,各大隊結合「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積極組織警力跟場下鄉進農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通過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片、擺放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分發交通安全宣傳資料等方式,將農村常見的酒後駕駛、無牌無證、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以及騎乘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行人亂穿公路等危害性告知村民,警示農村群眾要綳緊交通安全這根弦。此外,宣傳員還結合冬季道路交通特點,講述大霧、結冰、冰雪等惡劣天氣及夜間出行時的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自覺做到安全文明出行。
公益電影已開播 還不搬出小板凳
今年8月以來,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曲靖利豐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在全市1474個行政村(含鄉鎮社區)開展「美麗鄉村安全行 電影下鄉進萬村」活動。每次電影放映前,放映員向社區居民及村民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短片,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基礎上,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常識送到「田間地頭」,真正實現文化樂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目的,進一步深化「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進村入戶宣傳工作。
在放映現場,各大隊宣傳民警結合近年來轄區道路發生的典型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向觀影村民宣傳「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強調駕乘汽車必須按規定系安全帶、駕乘二輪摩托車要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講解麵包車超員、酒駕醉駕、無牌無證、拖拉機違法載人等農村突出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正面引導村民自覺摒棄交通陋習、自覺抵制危險駕駛行為,安全文明出行。
③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物質文化遺產有東莞可園、虎門炮台、蚝崗遺址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廣東涼茶、水草(莞香)等等。
④ 截止2021年,長沙市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哪些
長沙湘劇是湖南地方大戲中的一個主要劇種,其腔調最初以江西弋陽腔與長沙等地的民間宗教音樂結合而形成,舊稱「人戲」、「大戲」。由高腔、低牌子、崑腔、彈腔4種聲腔構成,用長沙方言演唱。其風格或粗獷、奔放,或委婉。當今湘劇缺乏青少年群眾為主的市場,逐漸走向沒落。
長沙花鼓戲是長沙地區流傳最廣的一個劇種,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長沙彈詞是長沙城市曲藝的一種,它源於道情,因用長沙方言說唱,也稱長沙道情,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⑤ 集賢鎮的集賢鼓樂
集賢鼓樂源於隋唐,隋時楊堅由長安去仙游寺途中經過集賢村時傳入。唐時安史之亂時,宮中一姓王樂人避亂至聖壽寺傳入集賢村。現今集賢鼓樂分東西兩社,共有樂人80餘名。原樂人均在80以上,省文化廳為將這一鼓樂保留下來,劃撥專項資金購置了樂器和服飾,培訓青年,並組織在西安、北京、深圳和德國等地上演。 集賢鼓樂的樂器分打擊和吹奏兩部分。打擊樂器有鼓、鑼、鑔和梆等。吹奏樂器有箏、阮、笙、管、笛、簘、琴等。服飾有古裝和唐裝。樂曲分行樂、坐樂和韻曲。行樂有:紅沙;路由;滿園春等。坐樂有:梢板;歌章;天發芽;霸王鞭;四季平安;南呂一枝花;破陣;群英宴等。韻曲有:柳青娘;朴燈蛾;葫蘆峪;茶葉詞;九條龍贊;四合四;點點小;深溝擔水;耍社虎;三拿業;德勝令;官門子;九九艷陽天;十板頭;坐帳;石榴花;斬狐狸;打棍;柳生芽;水龍峪;粉紅蓮;過潼關等。
⑥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1、緙絲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
如今只有雲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⑦ 西安鼓樂的傳承意義
西安鼓樂是中國古代音樂的重要遺存,它特有的復雜曲體和豐富的特性樂匯、旋法及樂器配置形式成為破解中國古代音樂藝術謎團的珍貴佐證;它大量的傳譜曲目豐富了中華音樂文化寶庫,將為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世界非遺
在阿聯酋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西安鼓樂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 1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西安鼓樂」傳習基地在陝西省周至縣藝術技術學校掛牌成立,並獲得陝西省文化廳5萬元的資金支持。
現狀
西安鼓樂的保護現狀非常不樂觀,在西安只有13個民間鼓樂社,總共只有200多名樂手,研究西安鼓樂的專家不超過10個,更為可怕的是,雖然流傳下來的古樂曲有1000多首,其中有近兩百首已被翻譯出來,但卻沒有一個鼓樂社能演奏超過15首曲子,傳承人也只有6個。這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為了能將「西安鼓樂」傳習下去,周至縣藝術技術學校對全校的63名學生實施全額免費教育,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陝西省文化廳廳長余華青表示,周至縣藝術技術學校為「西安鼓樂」的傳承做出了巨大努力,今後,省文化廳將會對周至縣的鼓樂傳承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鼓樂走出周至縣、走出陝西、走出中國創造更多機會。
⑧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辦公室關於組織申報2022年度山西省傳統發展資金頊目的通知
摘要 親您好高興為你解答,這個是哦附件:
⑨ 2021年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是什麼比賽有什麼項目
2021年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總共有兩個設計項目
廣告設計職業技能競賽
工業設計職業技能競賽
⑩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 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一、灘頭年畫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