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企業文化。能舉幾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嗎
什麼是企業文化
作者:北京同創 來源:網路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企業文化的概念,由很多不同的認識和表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企業界和學界對企業文化的定義多達300個!在這么多定義中,比較有影響的有:
1、企業文化是指導企業制定員工和客戶政策的宗旨(威廉大內,1981,《Z理論》;查理帕斯卡爾和安東尼阿索斯,1981,《日本企業管理藝術》)。
2、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信奉的主要價值觀(特雷斯?迪爾和艾倫?肯尼迪,1982,《企業文化》)。
3、企業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設所構成的模式,這些假設是企業在探索解決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和內部的結合問題的過程中創造和形成的,它們行之有效,是新成員在認識、思考和感受問題時必須掌握的正確方法(埃德加?沙因,1985,《企業文化與領導》)。
4、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約翰?科特,1992,《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
5、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發展戰略、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企業道德觀及其行為規范(國內的一般定義)。
我們認為:從內涵上看,文化包括兩個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為方式。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為方式的總和。理念是關於如何創造利益和分配利益的價值主張,是企業希望員工接受的(有時是強制其接受的)最基本的觀念,它們反映企業高層對企業有效經營的基本看法。而行為方式是落實價值觀所應有的態度和所需要做事方式,是企業希望員工接受的(有時是強制員工接受的)行為規范,它包括員工做事的態度傾向和具體的行為方式,這些行為規范基本上來自於企業的基本理念,是理念落實在具體行為上的表現。
二、企業文化的結構
從外延上講,企業文化通常分為四層: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如下圖所示:第一層是表層的物質文化,第二層是幔層的行為文化,第三層是中層的制度文化,第四層是核心層的精神文化。
1、企業文化的物質層
企業文化的物質層也叫企業的物質文化,它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表層企業文化。
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它是企業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其次是企業創造的生產環境、企業建築、企業廣告、產品包裝與設計等,它們都是企業物質文化的主要內容。
2、企業文化的行為層
企業文化的行為層又稱為企業行為文化。如果說企業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最外層,那麼企業行為文化可稱為企業文化的幔層,或稱第二層,即淺層的行為文化。
企業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包括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它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折射。
從人員結構上分,企業行為中又包括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範人物的行為,企業員工的行為等。
3 、企業文化的制度層
企業文化的制度層又叫企業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企業領導體制的產生、發展、變化,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領導體制特別是領導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風格對企業文化的影響極大,在埃德加?沙因看來,領導和文化原本就是同一硬幣的兩個面。企業組織結構,包括正式組織結構和非正式組織,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在阿爾弗雷德?錢德勒看來,戰略是第一位的,它決定了企業的組織結構,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組織構建的結果andler,1966)。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管理時所制定的、起規范保證作用的各項規定或條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制度在企業文化特別是行為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企業制度文化作為企業文化中人與物、人與企業運營、理念與行為的中介和結合,是一種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規范性文化,它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中處於良好的狀態,從而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
4、 企業文化的精神層
企業文化的精神層又叫企業精神文化,相對於企業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來說,企業精神文化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現象,在整個企業文化系統中,它處於核心的地位。
企業精神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它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它是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的升華,是企業的上層建築。
根據上述結構理論,我們企業文化的四層分解如下圖所示:
精神層:包括企業使命、戰略目標、服務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等;
制度層:主要包括基於文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前台營銷和網路運維等各項管理制度以及文化的變革和調整機制,如正在進行的「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企業運營模式創新、「五項機制創新」和「五項集中管理」等,都屬於文化制度層的內容;
行為層:主要包括員工行為規范、企業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等;
物質層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視覺識別系統(VI)、企業形象口號、企業招貼、業務品牌等。
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
在研究了世界上200多家大企業後,約翰?科特與詹姆斯?赫斯科特發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業績密切相關:
考察指標
重視企業文化建設
有優秀文化的公司 不重視文化建設
1、導向功能
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企業成員的價值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的思想和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經營管理起導向作用。這是因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范標准,如果企業成員在價值和行為的取向與企業文化的系統標准產生悖逆現象,企業文化會進行糾正並將其引導到企業的價值觀和規范標准上來。
2、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於企業的企業文化氛圍、群體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群體意識、社會輿論、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企業成員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後,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業中的人際關系受到多方面的調控,其中既有強制性的「硬調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說服教育式的「軟調控」,如輿論、道德等。企業文化屬於軟調控,它能使全體員工在企業的使命、戰略目標、戰略舉措、運營流程、合作溝通等基本方面達成共識,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人際關系的和諧性、穩定性和健康性,從而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正是由於有著堅定的「集體主義」價值觀,使得日本大財團三井公司在經歷二十多年的分崩離析後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資料:企業文化讓三井公司重新集結
1945年美國佔領日本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解散日本的大財團。作為日本首屈一指的大財團—三井公司被分割成170家企業,並被禁止使用原來的商號。這些企業都有獨立經營的條件,但是兩年後,這些企業就開始了為集聚在一起的努力,試圖重新集結在原來三井的旗幟之下。經過長達20多年的時間,原來被分割的企業又重新變成一個公司開始對外運作,並恢復使用「三井」的商號。為什麼過了二十多年,三井仍能重聚?阿里?德赫斯(「學習型組織」概念的提出者),在他的《長壽公司》一書中,對此做了解釋。他說,其原因是三井公司的共同價值觀在起作用,而這種價值觀的核心正是集體主義。
4、激勵功能
企業文化具有使企業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進取精神的效應。企業文化把尊重人作為中心內容,以人的管理為中心。企業文化給員工多重需要的滿足,並能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各種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積極向上的理念及行為准則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員工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一旦員工真正接受了企業的核心理念,他們就會被這種理念所驅使,自覺自願地發揮潛能,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本企業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企業文化的傳播將幫助樹立企業的良好公眾形象,提升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將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6、品牌功能
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個由以產品服務為主的「硬體」和以企業文化為主的「軟體」所組成的復合體。優秀的企業文化,對於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能產生巨大的品牌效應。無論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微軟」、「福特」、「通用電氣」、「可口可樂」,還是國內知名的企業集團,如「海爾」、「聯想」等,他們獨特的企業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設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品牌價值是時間的積累,也是企業文化的積累。
從哲學范疇上講,本質高於特性。本質一般隱藏於事物表象之下,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它與事物同在並貫穿事物發展的始終;而特性則不一樣,它會隨著事物發展的階段、事物所處的外部環境等變化而變化。中國這些年來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突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社會主義特性如按勞分配、公有制等層面上,廓清並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即「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企業文化也一樣,在上述眾多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特性背後,其本質是一種建立在心理契約基礎之上的交易工具。與赤裸裸的金錢交易和物物交易不同,這種交易是基於心理契約的,因而蓋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顯得端莊典雅而高貴!
之所以說企業文化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交易工具,是因為:
1、從本質上講,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基於利益的交易關系
雖然很多人很難從感情上接受這一觀點,但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的大環境中,在勞動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還不是一種享受的條件下,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的確是一種交易關系:企業通過薪酬福利吸引和保留員工,以滿足其由生產經營所派生的勞動力需求;而員工則以自己的勞動,換取在企業的工作機會及其由此而衍生的薪酬福利、培訓發展等。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交易內容及其由此決定的交易重點是不相同的:
時期 交易內容 強調重點
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前期 金錢(Cash)——勞動(Labor) 服從
工業經濟中後期 保障(Security)——績效(Performance) 忠誠
知識經濟 機會(Opportunity)——知識(Knowledge) 承諾、合作
推而廣之,即使在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企業及同一企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交易內容和交易重點都是不相同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全面把握企業和員工關系的基礎上採取正確的對策,因時而變、因勢而變,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增強企業的交易能力,從而擴大企業邊界、提升企業競爭力。
2、從功能上講,企業文化能大大降低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交易費用
要交易,就得有交易工具,就會產生交易費用。常見的交易工具包括以金錢為代表的物質利益、以合同為代表的正式契約、以企業文化為代表的心理契約等。交易費用包括的范疇極廣,不僅包括薪酬,而且還包括談判成本、簽約成本、監督執行等等。
由於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交易不是一次性地完成的,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里,我們很難准確地衡量和界定知識型員工的績效和能力,這就決定了,企業和他們之間的交易關系根本就不可能像「貨到付款」和「預付訂貨」一樣一次性地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基於心理契約的文化而相互斤斤計較,那麼就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雙方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交易,二是由於企業和員工之間無休止的談判使得交易成本高得不可估量。無論是那種情況,對企業和員工而言都是不利的。而基於心理契約的文化則不同(比如說,你好好乾,我一定不會虧待你。在實踐中,企業也的確是這么做的,這就強化了心理契約),它能使雙方的關注點從各自狹隘的「利」升華,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使交易順暢地進行下去。
除了上述原因外,團隊生產方式的盛行也是基於心理契約的文化在企業中越來越重要的主要原因。企業是一個由很多人組成的組織,這些人以團隊的方式,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或服務。團隊生產有兩大特點:一是團隊總產出並非個人產出的簡單總和,二是很難准確地衡量團隊成員對團隊產出的具體貢獻。而人從本質上講,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這種利益既可以表現在收入上,也可以表現在休閑上;既表現在物質上,也表現在精神上。總之,付出越少,收益越大,其利益就越大。團隊生產的這兩個特點,加上人的本性,就必然會產生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何保證團隊成員不偷懶,或者說,怎樣激勵員工在團隊中努力工作?方法有很多種。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加強監督,一旦發現有人偷懶就予以懲罰。但監督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即使是最強的監督,也不可能完全解決偷懶的問題。所以應當考慮其它的辦法,在這之中,文化無疑是非常好的。好的企業文化能行不言之教,不令而行、不禁而止,使「上下同欲」,而「可以與之生,可以與之死,而不畏危」。
強調企業文化這一無形的交易工具,並不是說我們可以因此而忽略或貶低有形的交易工具,如薪酬福利、發展機會等。相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有形的交易工具。因為這兩者是相互影響、互為補充的,偏廢任何一方,都將在實踐中產生災難性後果,這一點已經而且將繼續為許多案例所證明。這就要求我們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統籌兼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使兩者相互促進、交相輝映,從而使企業更健康、更長壽。
B. 企業文化內容及定義
1、什麼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准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 企業文化是企業中形成的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准則等企業的意識形態,企業領導者把文化的變化人的功能應用於企業,以解決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就有了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理論和企業文化管理理論都追求效益。但前者為追求效益而把人當作客體,後者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覺應用於企業,把具有豐富創造性的人作為管理理論的中心。這種指導思想反映到企業管理中去,就有了人們稱之為企業文化的種種觀念。 2、什麼是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一詞來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改革所要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因此中國所要建設的企業文化只能是社會主義的企業文化。正是根據這種邏輯,我們出版的許多企業文化專著,都冠以"社會主義企業"的名稱。 3、應該怎樣認識、理解企業文化? 首先,要有哲學的方法,從中國企業文化的現實出發,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把握企業文化各種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依據實踐經驗,從感認認識到理性認識,進行科學的概括、總結。其次,要通過實踐把所認知的企業文化的本質及一般的特徵去偽存真,從而確定企業文化的本質。第三,要認識到企業文化不是單一的因素構成的,找出企業文化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及其與諸因素的關系。第四,要看到企業文化這個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發展中形成,並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豐富和變化。 4、對企業文化涵義的片面認識常有哪些? 企業文化這個名詞,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而人們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在企業內搞的各種文體活動,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形象設計,也就是CIS戰略;也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自己辦廠刊廠報,為職工提供一個文化園地,還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些說法都不夠全面。上述種種只是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企業文化的載體,並不能等同於企業文化。應該明確的是:企業文化不是企業加文化,也不是企業與文化嫁接,更不是企業家與文化人的聯誼會。 5、企業文化的涵義是什麼? 企業文化的內涵具體包括如下一些因素:價值觀、行為准則、企業經營管理哲學、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等構成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企業為生產經營管理而形成的觀念的總和。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管理理論,它強調管理中的軟要素,其核心涵義是企業價值觀。 6、什麼是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態。 7、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的異同之處是什麼? 相同處是它們都屬於人的意識形態方面的范疇。不同處是企業文化除理念文化那部分內容外,還有其他的內容,如組織制度化,物質文化等。意即企業文化的內涵要大於企業精神。 8、構成企業文化的要素有哪些? 構成企業文化的要素有5個方面: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典禮儀式、文化網路。 9、企業文化的三大結構要素是什麼? 其三大結構要素,即企業物質文化要素、企業制度文化要素、企業精神文化要素。
C. 企業文化是什麼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能夠長期推動企業發展壯大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
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企業內外部環境、企業經營行為、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的產品和形象等,其中體現企業價值觀的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不僅是觀念形態的東西,而且是物質形態的,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
(一)企業文化的由來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史上最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過於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一個資源匱乏、疆域狹窄的東方島國,在短短二三十年內,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迅猛發展,一躍撤女工委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後來成為第二大工業國),這一事實使整個世界大為震驚。 於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管理學界掀起了一場日美管理比較的研究熱潮。學者認為,美國的管理注重「硬」的方面,強調理性管理;而日本管理不但重視「硬」的方面,更注重「軟」的方面:注重企業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業全體職工所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念;注重強化職工對本企業的向心力和忠誠度;注重企業中的人際關系。學者們將這些「軟」的特點認為是一種企業的文化。1982年,以泰倫斯.狄爾和愛倫.肯尼迪撰寫的《企業文化》一書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面世,標志著企業文化研究的興起。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發打破了大鍋飯的企業制度,我國企業才真正開了從壟斷走向競爭的進程,「企業文化」才開始被我國的理論界與企業界所關注。1984年海爾公司的張瑞敏在企業虧損147萬元的情況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業理念先行,為中國企業界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注入了強心針。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
下面從以下幾個角度闡釋企業文化的內涵:
1、企業文化從形式上看是屬於思想范疇的概念。
企業文化屬於人的思想范疇,是人的價值理念。這種價值理念和社會道德屬於同一種范疇的。我們提出治理社會,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國,人們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時候。法律失效了靠什麼約束?靠社會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國,同時也要以德治國。管理企業也是一樣,首先依靠企業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會有失效的時候,企業制度失效了靠什麼約束?靠文化約束。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是和社會道德一樣,都是一種內在價值理念。都是一種內在約束。即人們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約束,因而都是對外在約束的一種補充,只不過社會道德是對社會有作用,而企業文化是對企業有作用,它們發生作用的領域不同而已。所以從形式上看,企業文化是屬於思想范疇的概念。
正因為如此,所以企業文化是極為重要的。例如:財務制度失效了,但是一個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錢就不拿的價值理念,那麼即使企業制度對他沒有了約束,他也不會拿不是他自己的錢。相反,如果一個人有著不拿白不拿的價值理念,那麼財務制度一旦失效,他就會去犯錯誤。
2、企業文化從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在內容上:是對企業的現實運行過程的反映。具體講,就是企業的制度安排,以及企業的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說,企業的所有的相關活動,都會反映到人的價值理念上,從而形成了企業文化。
由此可見,從內容上講,企業文化是與企業的活動有關的價值理念,而不是別的方面的價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業現實運行過程的全部活動的價值理念,是企業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個企業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開人的收入差距,那麼這個企業在企業文化上就應該有等級差別的理念;又例如,一個企業要在經營戰略上擴大自己的經營,那麼這個企業就要在企業文化上有誠信的理念,等等。
總之,企業文化在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3、企業文化從性質上看是屬於附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
價值理念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一類就是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既屬於企業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又屬於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真正的約束員工的行為,是真正的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起作用的價值理念。
因此,我們在談到企業文化的時候,就應該明白,它其實是已經對企業發生作用了。企業文化沒有付諸實踐就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就是一紙空文。
4、企業文化從屬性上看是屬於企業性質的價值理念。
文化可以說是與物質相對應的范疇,因而文化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也就是說,對於價值理念來說,如果從其擁有的主體上劃分類別的話,可以分為自然人的價值理念,民族的價值理念,國家的價值理念,法人的價值理念和企業的價值理念,而企業文化則是屬於企業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的靈魂。
5、企業文化從作用上看是屬於規范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真正發揮作用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行為以及員工行為起到非常好的規范作用。例如:企業文化中關於責、權、利對稱性管理理念,規范著員工的責權利關系;企業中的共享、共擔、理念、規范著企業與員工在風險承擔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關系。
總之,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價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
(三)企業文化的構成
綜合國內外各種定義和經驗,企業文化主要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理念層、制度層、行為層和物質層,根據分層,建立的四層同心圓模型如下:
理念層——也叫道德層,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層面,它明確了企業的指導理念、目的、願景和使命,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口號、企業風貌等,是公司社會價值的主要體現。高尚的社會價值能夠獲得公司幾乎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認同,並對股東、公司高管、公司員工具有持久的激勵作用。如《企業文化》的作者迪爾和肯尼迪發現,在他們所調查過具有明確信念的公司中,2/3的公司不以利潤目標而以一些崇高的信念作為最高目標。
制度層——它明確了如何去實現企業的目標,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方面。具體來說包括企業的經營規模、運作方式、治理形式、人際關系、管理制度、激勵機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內容。
行為層——它明確了企業成員實現目標的行動規范和要求,包括企業家行為、企業模範人物的行為、企業員工群體行為。
物質層——它明確了企業目標的外在表現,包括企業所提供的產品、企業環境和企業容貌、企業生產環境、技術設備的現代化與文明程度。
D. 企業文化的概念和定義
企業文化?什麼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定義是什麼?按照官方的概念來說,企業文化也叫做組織文化,是由一個組織有其價值觀、處事形式,符號等組成的特有文化,並且企業文化是已經融合了企業員工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不是很拗口,完全不知道這是在講什麼,沒錯如果按照企業文化的概念來理解「什麼是企業文化的話」的話確實很拗口。
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常識來解釋這個概念,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企業文化。
按照常識來說,企業文化的定義就是上級在沒有安排也就是無行政命令的情況下,員工還可以自發的實行的做事風格。
舉例來說,當上級領導沒有強制加班安排的情況下,員工還會自發的加班,這就是一種企業文化。當然也有些企業的員工從來不習慣加班,他們更崇尚自由的上班環境,這同樣是一種企業文化。同時當員工每天都自覺的穿著企業文化衫展現企業精神時,這是一種文化,但是有的企業員工就從來不穿企業規定的服裝,每個人的服裝都是個性張揚,這也是一種企業文化。由於這些都是是自發的,所以這些都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完全是依據企業的前期情況和員工本身決定的。
換句話說,企業文化就和人一樣,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所有的企業更加希望企業文化能往對公司有利的方向發展。這就需要企業在前期進行適當的宣傳指導。
同時企業管理人員的價值觀對於公司的影響也是非常大,要知道管理層的價值觀對企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企業建設的企業文化和管理人員的價值觀不和,那麼這個企業文化建設方法,
E. 什麼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並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准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企業文化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是藉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可以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一個沒有自己企業文化的企業其經營往往是隨波逐流的,其員工也沒有主人翁意識,這樣的企業是長不了的。縱觀國內外現代化企業管理已經從以物為中心的管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從而越來越突出人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作用和力量。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共有的哲學、意識形態、價值觀、信仰、假定、期望態度和道德規范。企業文化代表了企業內部的行為指針,它們不能由契約明確下來,但卻制約和規范著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
企業文化的類型分為:權力導向型、角色導向型、任務導向型和人員導向型等。
F. 企業文化的定義是什麼
最早提出企業文化概念的是美國的管理學家威廉·大內。他於1981年出版了自己對日本企業的研究成果的著作《Z理論——美國企業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戰》。在這本書里,他提出:
日本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它們獨特的企業文化。這一觀點引起了管理學界的廣泛重視,吸引了更多的人從事企業文化的研究。
美國學者約翰·科特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企業高層管理者們共同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
從管理學原理的角度上說,企業文化是指組織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並且為組織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組織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總和。
從管理心理與行為的角度上說,企業文化是組織中決定個體和群體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是組織成員共有的一整套假定、信仰、價值觀和行為准則。
因此,企業文化是企業習慣,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行為模式,以及企業經營管理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其核心是企業價值觀,特別是作為企業心理習慣的企業價值。
G. 什麼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
職工文化,也稱企業職員文化,是與企業文化相對應的文化形態,職工文化以職工為本,是一種素質文化,企業文化以企業為本,是一種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所秉持的價值觀念。
(7)哪個企業文化定義最准確擴展閱讀
企業文化由三個層次構成:
(1)表面層的物質文化,稱為企業的「硬文化」。包括廠容、廠貌、機械設備,產品造型、外觀、質量等。
(2)中間層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領導體制、人際關系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等。
(3)核心層的精神文化,稱為「企業軟文化」。包括各種行為規范、價值觀念、企業的群體意識、職工素質和優良傳統等,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被稱為企業精神。
H. 什麼叫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的定義:
八十年代以後,「企業文化」才開始被我國的理論界與企業界所關注,並逐漸升溫,因為那個時候我國企業開始了真正從壟斷走向競爭。1984年海爾公司的張瑞敏在企業虧損147萬元的情況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業理念先行,為中國企業界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注入了強心針。中國企業逐漸開始關注「企業文化」這個名詞,至今已經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然而,在我國企業逐漸探索的這20年中,企業文化建設成功的案例還並不多,比較國外企業幾十年近百年的企業文化探討和建設歷史來說,我國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還剛剛開始。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經營目的、經營方針、價值觀念、經營行為、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的
總和。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它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如果把一個企業比做人,那麼,如果只有財富,沒有
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圍,這個企業就會萎靡不振,當然決不可能成為一流企業。
要建設企業文化,首先應該清楚什麼是企業文化。
讓我們先來看看企業文化的定義。關於企業文化的定義,國內外的學者有各種不同的表述,據統計,國內外關於企業文化的定義大概有180多種,也就是說,幾乎每個管理學家都有企業文化的定義。我國學者魏傑在《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生命常青藤》中這樣總結企業文化的定義:「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並附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企業信奉和倡導並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從分析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文化現象都是以人為載體的現象,而不是以物質為中心的現象,由一個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業某些人特有,並且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
二、企業文化的構成
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引用魏傑先生的理論。魏教授對於企業文化的內涵從幾個角度進行了闡釋,這是目前國內關於企業文化內涵最全面的解釋。
1、企業文化從形式上看是屬於思想范疇的概念。
企業文化屬於人的思想范疇,是人的價值理念。這種價值理念和社會道德屬於同一種范疇的。我們提出治理社會,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國,人們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時候。法律失效了靠什麼約束?靠社會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國,同時也要以德治國。管理企業也是一樣,首先依靠企業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會有失效的時候,企業制度失效了靠什麼約束?靠文化約束。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是和社會道德一樣,都是一種內在價值理念。都是一種內在約束。即人們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約束,因而都是對外在約束的一種補充,只不過社會道德是對社會有作用,而企業文化是對企業有作用,它們發生作用的領域不同而已。所以從形式上看,企業文化是屬於思想范疇的概念。正因為如此,所以企業文化是極為重要的。例如:財務制度失效了,但是一個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錢就不拿的價值理念,那麼即使企業制度對他沒有了約束,他也不會拿不是他自己的錢。相反,如果一個人有著不拿白不拿的價值理念,那麼財務制度一旦失效,他就會去犯錯誤。
2、企業文化從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在內容上:是對企業的現實運行過程的反映。具體講,就是企業的制度安排,以及企業的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說,企業的所有的相關活動,都會反映到人的價值理念上,從而形成了企業文化。
由此可見,從內容上講,企業文化是與企業的活動有關的價值理念,而不是別的方面的價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業現實運行過程的全部活動的價值理念,是企業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個企業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開人的收入差距,那麼這個企業在企業文化上就應該有等級差別的理念;又例如,一個企業要在經營戰略上擴大自己的經營,那麼這個企業就要在企業文化上有誠信的理念,等等。
總之,企業文化在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3、企業文化從性質上看是屬於附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
價值理念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一類就是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既屬於企業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又屬於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真正的約束員工的行為,是真正的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起作用的價值理念。
因此,我們在談到企業文化的時候,就應該明白,它其實是已經對企業發生作用了。企業文化沒有付諸實踐就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就是一紙空文。
4、企業文化從屬性上看是屬於企業性質的價值理念。
文化可以說是與物質相對應的范疇,因而文化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也就是說,對於價值理念來說,如果從其擁有的主體上劃分類別的話,可以分為自然人的價值理念,民族的價值理念,國家的價值理念,法人的價值理念和企業的價值理念,而企業文化則是屬於企業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的靈魂。
5、企業文化從作用上看是屬於規范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真正發揮作用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行為以及員工行為起到非常好的規范作用。例如:企業文化中關於責、權、利對稱性管理理念,規范著員工的責權利關系;企業中的共享、共擔、理念、規范著企業與員工在風險承擔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關系。
總之,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價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
三、典型企業文化構成理論
根據「同心說」將企業文化的構成分為三個層面(也有分為四個層面的):
1、精神文化層
企業精神文化的構成包括: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企業論理、企業道德等。
2、制度文化層
制度文化包括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及這些規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人力資源理念、營銷理念,生產理念等。
3、物質文化層
企業物質文化的構成包括:廠容、企業標識、廠歌、文化傳播網路。
企業的精神層為企業的物質層和制度層提供思想基礎,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制度層約束和規范精神層和物質層的建設;而企業的物質層為制度層和精神層提供物質基礎,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
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形成為企業文化的全部內容
文章引用自:
評論(7) 引用 閱讀(4138) 圈子 編輯 列印 有獎舉報
I. 企業文化的定義
有教養;
有知識;
懂專業;
懂禮貌;
講道理;
是為人
J. 企業文化指的是什麼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所秉持的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由三個層次構成:
1、表面層的物質文化,稱為企業的「硬文化」。包括廠容、廠貌、機械設備,產品造型、外觀、質量等。
2、中間層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領導體制、人際關系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等。
3、核心層的精神文化,稱為「企業軟文化」。包括各種行為規范、價值觀念、企業的群體意識、職工素質和優良傳統等,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被稱為企業精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