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龍舟的歷史源流
龍舟(或稱龍船)是指中國、越南、日本、琉球的龍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端午節競賽活動時使用的人力船隻。龍舟上畫著龍的形狀或把舟做成龍的形狀。龍舟不單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從其引伸發展出來的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體育活動。由於龍舟競賽被推廣成為體育項目,因此龍舟也成為此體育項目的主要用品。 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為龍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端午節龍舟賽、元宵節舞龍(也稱舞龍燈、耍龍燈)及二月二龍頭節是大東亞龍文化區重要的民間活動,因為中華文化的傳播,也因為東南亞華人多,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區流行。
提起龍舟的起源,人們自然就會想起紀念屈原,
又盛傳龍船源於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說。在反映中華龍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龍船歷史淵源的《沅陵千年龍船》一書里,收編了104篇作家、學者對沅陵龍船的精闢論述。這些文章科學、系統地論證了沅陵傳統龍舟的起源,記錄了沅陵龍舟活動的參賽規模、船建等情況。沅陵龍舟起源於5000年前,所以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000多年。
『貳』 龍舟的來歷是什麼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賽龍舟將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漁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西岸河),河水為西岸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叄』 龍舟是多少年就有,龍舟的起源地
神州大地,龍的故鄉。中華民族,龍的傳人。龍,以其獨特的形態滲透在人們生活中。不論是宮殿、房屋、廟字,還是衣物。用具或是故事、傳說,乃至民間競技、游戲。節日習俗等,無不留下龍的痕跡。 古文獻中最早有龍舟記載的是公元前318一296年,相當於戰國中期的《穆天子傳》。關於龍舟竟渡的起源,傳說紛壇,流傳最廣的是源於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 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因政治主張不被採納,反遭小人誣陷,含恨抱石自沉淚羅江。楚人憐之,紛紛駕船爭逐江上相救。以後這種說法越來越多,為各種傳說中影響最大者。隨著歷史推移,龍舟競渡逐漸從民間地方習俗演變成具有官方色彩的專業競技活動,形成有章法、有規范的龍舟體育文化,並蔓延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在浩瀚的世界體育大觀園中佔有一席地位。
南宋時,廣東已有民間的大型龍舟竟渡,明清時,廣東官方和民間的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更普遍。解放後,省內各地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龍舟賽事,水平不斷提高。
『肆』 龍舟歌的歷史源流
據《佛山歷史文化辭典》記載:珠江三角洲河涌縱橫,人們都喜歡扒龍舟、賽龍舟,而且喜歡聽龍舟歌,過去,一些被稱為'龍舟佬'的賣唱藝人,手持木雕龍舟、胸前掛著小鼓和小鑼,邊唱邊敲,沿門賣唱……唱龍舟最早始於清乾隆年間,一原籍順德龍江鄉的破落子弟首創了這種說唱體的龍舟歌。 其表演形式為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鑼或小鼓作間歇伴奏吟唱,聲腔短促,高昂跌宕,詼諧有趣,富有宣洩效果。唱詞以七言韻文為基本句式,四句為一組。腔調簡朴流暢,富有鄉土氣息,宜於敘事抒情。節目內容豐富,從漢族傳統的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到時事新聞幾乎無所不包。但由於民間藝人識字不多,且多為口耳相承,流傳下來的並不多。
龍舟歌中蘊含著大量的民俗信息,影響所及,連粵劇也吸收其唱腔為演唱的重要曲牌,曲牌的名字就叫【龍舟歌】或【龍舟】。
唱龍舟的始祖叫樂,當年祖師爺給唱龍舟定下了許多規矩,比如定下了傳人的輩分,依次沿襲下來分別是善、可、施、風、韻、優、存、名、天、下,共11代。龍舟歌的唱詞基本為7字一句。唱詞的韻,可以是8韻,也可變化成16韻,若不夠最多可有36韻。最常用的韻為占、則、平、穩、悲、歡、喜、樂等,可加可退。打鼓和鑼也有技巧:打的是一長三短鼓,五大一小鑼;有單打、雙打、短點、長點之分,收放自如。唱腔有蝦吼、玉喉、貓喉、豆沙喉等。在唱詞的過程當中,藝人則會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景即興創作一些似曲非曲、似調非調的說詞。 龍舟歌的曲調與唱詞與另一說唱藝術木魚歌近似。木魚歌產生於明代晚期,又稱作摸魚歌,或沐浴歌,是上繼唐代變文、而後寶卷、彈詞,與廣東粵語地區的漢族民間文學、民間歌謠相互融合,經過長期演變而成的第一個粵語說唱曲種,一般為盲人所唱。它廣泛流傳於珠江三角洲和其他粵語地區,到清代以後極為興盛。
木魚書(木魚歌的唱本)在清代乾隆以前都是長篇的,當時被稱為第八才子書的木魚書《花箋記》,是木魚歌作品中文學價值較高的作品,一度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流傳到了外國。於乾隆初期,滿族的子弟書傳入北京,對全國產生很大的影響,當時他們的書都是短篇的,這啟發了出版木魚書的書坊,他們從長篇木魚書中摘錄精華片段,名為摘錦,零散出售。由於價格便宜,人人買得起,摘錦對木魚書的傳播起了推動的作用。
由於乾隆年間是廣東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較為繁榮興旺的時期,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亂和統一台灣之後,為了鞏固封建統一和安定社會,採取了一些有利於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形成了經濟繁榮和社會安定的局面,從而刺激了各階層對文化生活的強烈追求,人們已不滿足於形式平淡單調的木魚說唱,這為龍舟歌的面世提供了廣泛的空間。
龍舟藝人熟悉龍舟歌的腔調,在唱的過程懂得如何選材和鋪排,而且長期生活在社會下層,與之共呼吸,共命運,所以演唱時很能打動聽眾,而且深入民心,越來越受群眾的歡迎。
繼吉利龍舟與說唱龍舟後,粵劇、粵曲里的龍舟順天而生,它跟民間藝人演唱的龍舟大有不同。由於辛亥革命前後,國內開展了戲曲改良活動,便加速了粵劇粵語化進程。於是,龍舟歌從此融進了粵劇、粵曲,在形式上也起了一些變化,演唱時既不用鑼鼓,也不用其它樂器伴奏,只由演員清唱,人們把這時期的龍舟歌稱為舞台龍舟。
新中國成立之後,輕巧靈活的龍舟歌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流傳。當時,人們用這種形式來宣傳各個時期的黨的方針政策,歌頌好人好事。一些鄉村或工廠在開大會前還事先安排一兩段龍舟歌,以增強會議的效果,許多宣傳的骨幹都學會了唱。另外,人們在田間勞動,當干累了歇腳的時候,也會唱段龍舟歌解解悶。即使沒有木雕龍舟,沒有鑼鼓,也沒相干,隨手在地上拿個鋤頭、鐮刀敲擊配樂,唱詞都是順手拈來,大家都樂在其中。這時期的龍舟歌不論什麼場合都可以唱,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比較方便靈活。各地的文化中心和文藝刊物等,都紛紛組織業余作者編寫龍舟唱本,此時的龍舟歌呈現一片空前繁榮景象,作品層出不窮,曲目有《真相大白》、《接生員》、《軍屬模範劉大娘》、《英雄強登一江山》、《財禮夫妻》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20世紀50年代順德糧食加工廠李世牛自編自演的《韓大哥捉特務》,此作品參加了全國民歌匯演,獲優秀獎。
文革時期,以宣傳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為由,所有的演唱活動被遏止了,唱龍船也難逃一劫。許多龍舟藝人被打入黑文藝類,其樂器被全部砸毀,有的甚至手腳被打傷。從此,龍舟歌落入低潮。
『伍』 劃龍舟是哪裡的風俗
劃龍舟起源於江浙地區,又稱扒龍舟,是多人集體扒槳競賽,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習俗,也是漢族龍圖騰文化的代表之一。
賽龍舟是端午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每年各地各種形式的賽龍舟活動為這個傳統節日增添了許多色彩。除了比賽之外,關於賽龍舟主要還有以下一些傳統習俗:
一,祭龍首
每年五月初一就是龍舟下水的日子。一大早,人們就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焚香,以祈求取得好成績,更願風調雨順,政通人和。每條龍舟都要經過這樣的祭祀儀式後,把龍首安到龍舟上,才算龍舟正式下水。
二,龍舟點睛
一點天庭,吉星高照,鴻運當頭;二點鼻子,和諧幸福,萬家平安;三點口利,笑口常開,大吉大利;四點龍角,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點眼睛,願龍舟為我們帶來健康、吉祥、如意。
在全國各地,龍舟比賽開賽前或是龍舟下水時大多會舉行一場別具特色的點睛儀式。龍舟點睛來源於「畫龍點睛」一說,寓意平安吉祥。
『陸』 劃龍舟的由來
劃龍舟,又稱扒龍舟,是端午節一項重要習俗活動,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扒槳競賽。春秋戰國時期,劃龍舟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 ,後來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也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扒龍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劃龍船,叫做「趁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輪流在各鄉舉行,從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幾乎天天有「景」(龍船景);另一種形式是斗龍船,比賽奪標,又叫「斗標」。龍舟不僅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還蘊含著團結、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和理念。目前,劃龍舟的起源有江浙地區的吳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兩種說法。
【歷史淵源】
劃龍舟,是端午節傳統的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劃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明代萬曆《溫州府志》記載:「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永嘉水鄉用以祈賽。」南宋葉適詩:「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祈年賽願從其俗,禁斷無益反為酷」。可見溫州一帶的競渡,淵源於古代越族龍圖騰崇拜的祭祀活動,主要是用於祈求平安和豐收 。目前,劃龍舟的起源有江浙地區的吳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兩種說法。
江浙地區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的記載。我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閑時又相約劃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閑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我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才開發,端午的習俗最初只在長江下游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 。《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 。至今專家公認的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
端午節早期源頭是對龍圖騰的崇拜,這主要源自原始部族的信仰。因此,原始先民在端午節,以劃龍舟敬神而自娛,舞龍燈祭拜而自樂。因而古代又稱端午節為「龍日」。端午節標志性食俗是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葉、竹殼、茭白葉等,稻米與竹主要產區在南方地區。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指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他們不僅有「斷發紋身」的風俗,而且每年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圖騰祭。拋竹筒食物,劃龍舟祭龍,其中便有類似今日競渡的游戲,這便是端午習俗的由來。
湖南沅陵
劃龍舟源於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說,在反映中華龍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龍船歷史淵源的《沅陵千年龍船》一書里,收編了104篇作家、學者對沅陵龍船的精闢論述。這些文章科學、系統地論證了沅陵傳統龍舟的起源,記錄了沅陵龍舟活動的參賽規模、船建等情況。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船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下6兒6 女,兒女互相婚配,繁衍為苗、瑤、侗、土、畲、黎6個民族。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林密,巫師不知他魂在何處,就讓各族人打造一 條龍船,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劃船招魂的祭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於5000年前,所以比紀念屈原的說法要早3000 多年。
『柒』 賽龍舟是來自哪裡
嶺南文化、、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捌』 龍舟的由來是什麼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玖』 劃龍舟的來歷是什麼啊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為"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中國人劃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民都紛紛劃船去拯救他,這就是端午"劃龍舟的起源"。人們又有感於他的忠誠愛國,恐怕他被大魚吃了,就用竹筒裝了糯米,做成粽子,拋入江裏,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後來改用竹葉包粽子。 劃龍舟的習俗給端午節增添了許多節日的氣氛,在精彩激烈的賽程中,這傳統的習俗得以不斷延續。
『拾』 賽龍舟的來歷是什麼
賽龍舟是為了祭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祭奠他的剛正不阿、憂國憂民的賢哲風范。屈原人格中最動人的部分,是他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懷,這種情懷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維度。
從古至今,老百姓們用龍舟競賽的形式,在告訴人們愛國主義傳統在中華文化中代代延綿。龍舟就是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
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龍舟競賽的根深深的扎在老百姓的心中,龍舟賽中,選手們們頑強拼搏、百折不撓、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的的精神感動著現場的每一個人。在槳與水的搏擊中,龍舟競渡將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主體生存意志與拼搏奮進的民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不僅僅是一次端午龍舟賽精神,更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