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有多少

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08 14:43:57

1. 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山西省平遙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發源於山西中部的平遙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山西省平遙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山西中部的平遙縣,傳布至北方廣大地區。

以此種技藝製作的漆器遠在唐代開元年間已遐邇聞名,明清兩代由於晉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5月20日,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51。

3.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梁祝傳說

祝傳說,流行於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的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是一側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傳說、牛郎織女傳說、白蛇傳傳說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

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

咸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200餘年不衰。

4. 請問最近剛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有哪些新上榜的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form:http://www.lygtzy.gov.cn:8080/lygtj/zong_he/xwqj/szyw/940.html
一、民間文學 (共計31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台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
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
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
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
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
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間音樂(共計72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2 Ⅱ—1 左權開花調 山西省左權縣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縣
34 Ⅱ—3 蒙古族長調民歌 內蒙古自治區
35 Ⅱ—4 蒙古族呼麥 內蒙古自治區
36 Ⅱ—5 當塗民歌 安徽省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寧德市
39 Ⅱ—8 興國山歌 江西省興國縣
40 Ⅱ—9 興山民歌 湖北省興山縣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縣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廣東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鹹水歌 廣東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亞市
45 Ⅱ—14 儋州調聲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兒調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49 Ⅱ—18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51 Ⅱ—20 花兒 甘肅省康樂縣、和政縣、岷縣
(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
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 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 縣、樂都縣
里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山花兒)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齋俚曲 山東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55 Ⅱ—24 川江號子 重慶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號子 重慶市黔江區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慶市巴南區
58 Ⅱ—27 川北薅草鑼鼓 四川省青川縣
59 Ⅱ—28 侗族大歌 貴州省黎平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縣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
61 Ⅱ—30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壯族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64 Ⅱ—33 澧水船工號子 湖南省澧縣
65 Ⅱ—34 古琴藝術 中國藝術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68 Ⅱ—37 嗩吶藝術 河南省沁陽市
甘肅省慶陽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四川省茂縣
70 Ⅱ—39 遼寧鼓樂 遼寧省、遼陽市
71 Ⅱ—40 江南絲竹 江蘇省太倉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宮調 江蘇省連雲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鑼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樂 福建省龍岩市、福州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茶亭十番
音樂)
76 Ⅱ—45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省嘉祥縣
77 Ⅱ—46 板頭曲 河南省南陽市
78 Ⅱ—47 宜昌絲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79 Ⅱ—48 枝江民間吹打樂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廣東音樂 廣東省廣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樂 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
82 Ⅱ—51 廣東漢樂 廣東省大埔縣
83 Ⅱ—52 吹打 重慶市巴南區、萬盛區
(接龍吹打、金橋吹打)
84 Ⅱ—53 梁平癩子鑼鼓 重慶市梁平縣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樂 河北省永年縣、撫寧縣
87 Ⅱ—56 晉南威風鑼鼓 山西省臨汾市
88 Ⅱ—57 絳州鼓樂 山西省新絳縣
89 Ⅱ—58 上黨八音會 山西省晉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樂 河北省固安縣、淶水縣、霸州市
(屈家營音樂會、高洛音樂會、
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
91 Ⅱ—60 銅鼓十二調 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貞
豐縣
92 Ⅱ—61 西安鼓樂 陝西省
93 Ⅱ—62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陝西省藍田縣
94 Ⅱ—63 回族民間器樂 寧夏回族自治區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縣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樂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樂 山西省五台縣
98 Ⅱ—67 千山寺廟音樂 遼寧省鞍山市
99 Ⅱ—68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江蘇省蘇州市
100 Ⅱ—69 武當山宮觀道樂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 地區、麥蓋提縣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間舞蹈(共計41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門頭溝區
105 Ⅲ—2 秧歌 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膠 山東省商河縣、膠州市、海陽市
州秧歌、海陽大秧歌、陝北秧 陝西省綏德縣
歌、撫順地秧歌) 遼寧省撫順市
106 Ⅲ—3 井陘拉花 河北省井陘縣
107 Ⅲ—4 龍舞 重慶市
(銅梁龍舞、湛江人龍舞、汕 廣東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滾地金龍、浦江板凳龍、長 浙江省浦江縣、長興縣、奉化市
興百葉龍、奉化布龍、瀘州雨 四川省瀘縣
壇彩龍)
108 Ⅲ—5 獅舞 河北省徐水縣
(徐水舞獅、天塔獅舞、黃沙 山西省襄汾縣
獅子、廣東醒獅) 浙江省臨海市
廣東省佛山市、遂溪縣、廣州市
109 Ⅲ—6 花鼓燈 安徽省蚌埠市、鳳台縣、潁上縣
(蚌埠花鼓燈、鳳台花鼓燈、
潁上花鼓燈)
110 Ⅲ—7 儺舞 江西省南豐縣、婺源縣、樂安縣
(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
舞)
111 Ⅲ—8 英歌 廣東省揭陽市、汕頭市
(普寧英歌、潮陽英歌)
112 Ⅲ—9 高蹺 山西省稷山縣
(高蹺走獸、海城高蹺、遼西高 遼寧省海城市、錦州市
蹺、苦水高高蹺) 甘肅省永登縣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縣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縣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陝西省安塞縣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陝西省洛川縣
118 Ⅲ—15 蘭州太平鼓 甘肅省蘭州市
119 Ⅲ—16 餘杭滾燈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120 Ⅲ—17 土家族擺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葉兒嗬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區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縣
123 Ⅲ—20 鍋庄舞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迪慶鍋庄舞、昌都鍋庄舞、玉 西藏自治區
樹卓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熱巴舞 西藏自治區
(丁青熱巴、那曲比如丁嘎熱巴)
125 Ⅲ—22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區
126 Ⅲ—23 苗族蘆笙舞 貴州省丹寨縣、貴定縣、納雍縣
(錦雞舞、鼓龍鼓虎-長衫龍、滾
山珠)
127 Ⅲ—24 朝鮮族農樂舞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象帽舞、乞粒舞) 遼寧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貴州省台江縣
(反排苗族木鼓舞、滄源佤族木鼓舞)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129 Ⅲ—26 銅鼓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雲南省瑞麗市
131 Ⅲ—28 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亞市
136 Ⅲ—33 卡斯達溫舞 四川省黑水縣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溝縣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雲南省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139 Ⅲ—36 彝族葫蘆笙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煙盒舞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諾大鼓舞 雲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區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縣
144 Ⅲ—41 塔吉克族鷹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
塔吉克自治縣

四、傳統戲劇(共計92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45 Ⅳ—1 崑曲 中國藝術研究院
江蘇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園戲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戲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劇 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陽腔 江西省弋陽縣
150 Ⅳ—6 青陽腔 安徽省青陽縣
江西省湖口縣
151 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陽縣
(西安高腔、松陽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縣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湖南省辰溪縣、瀘溪縣、常德

152 Ⅳ—8 新昌調腔 浙江省新昌縣
153 Ⅳ—9 寧海平調 浙江省寧海縣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戲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戲 福建省屏南縣、政和縣
156 Ⅳ—12 川劇 四川省
重慶市
157 Ⅳ—13 湘劇 湖南省衡陽市
158 Ⅳ—14 廣昌孟戲 江西省廣昌縣
159 Ⅳ—15 正字戲 廣東省陸豐市
160 Ⅳ—16 秦腔 陝西省
161 Ⅳ—17 漢調桄桄 陝西省漢中市
162 Ⅳ—18 晉劇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黨梆子 山西省晉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劇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內鄉縣
169 Ⅳ—25 懷梆 河南省沁陽市
170 Ⅳ—26 大平調 河南省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71 Ⅳ—27 越調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劇 中國京劇院
北京市
天津市
遼寧省
山東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劇 安徽省、黃山市
江西省婺源縣
174 Ⅳ—30 漢劇 湖北省武漢市
175 Ⅳ—31 漢調二簧 陝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寧梅林戲 福建省泰寧縣
177 Ⅳ—33 閩西漢劇 福建省龍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戲 湖南省岳陽市
179 Ⅳ—35 荊河戲 湖南省澧縣
180 Ⅳ—36 粵劇 廣東省文化廳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
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182 Ⅳ—38 宜黃戲 江西省宜黃縣
183 Ⅳ—39 亂彈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縣
184 Ⅳ—40 石家莊絲弦 河北省石家莊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兒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靈丘羅羅腔 山西省靈丘縣
187 Ⅳ—43 柳子戲 山東省
188 Ⅳ—44 大弦戲 河南省滑縣、濮陽縣
189 Ⅳ—45 閩劇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壽寧北路戲 福建省壽寧縣
191 Ⅳ—47 西秦戲 廣東省海豐縣
192 Ⅳ—48 高甲戲 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193 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義市
(孝義碗碗腔)
194 Ⅳ—50 四平調 河南省商丘市、濮陽市
195 Ⅳ—51 評劇 天津市寶坻區
河北省灤南縣
遼寧省沈陽市
196 Ⅳ—52 武安平調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劇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滬劇 上海市
199 Ⅳ—55 蘇劇 江蘇省蘇州市
200 Ⅳ—56 揚劇 江蘇省揚州市
201 Ⅳ—57 廬劇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劇 湖北省
203 Ⅳ—59 荊州花鼓戲 湖北省潛江市
204 Ⅳ—60 黃梅戲 安徽省安慶市
湖北省黃梅縣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陝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戲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戲 山東省棗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戲 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
209 Ⅳ—65 採茶戲 江西省贛州市
(贛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
210 Ⅳ—66 五音戲 山東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東省高密市、膠州市
212 Ⅳ—68 曲劇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戲 甘肅省敦煌市、華亭縣
(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
214 Ⅳ—70 秧歌戲 河北省隆堯縣、定州市
(隆堯秧歌戲、定州秧歌戲、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縣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215 Ⅳ—71 道情戲 山西省右玉縣、臨縣
(晉北道情戲、臨縣道情戲、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縣
情戲、藍關戲、隴劇) 山東省萊州市
甘肅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縣、青縣
217 Ⅳ—73 二人台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縣
河北省康保縣
218 Ⅳ—74 白字戲 廣東省海豐縣
219 Ⅳ—75 花朝戲 廣東省紫金縣
220 Ⅳ—76 彩調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1 Ⅳ—77 燈戲 重慶市梁平縣
(梁山燈戲、川北燈戲)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燈戲 貴州省思南縣
(思南花燈戲、玉溪花燈戲) 雲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東省臨邑縣
224 Ⅳ—80 藏戲 西藏自治區
(拉薩覺木隆、日喀則迥巴、日喀則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則仁布江嘎爾、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瓊結卡卓扎
西賓頓、黃南藏戲)
225 Ⅳ—81 山南門巴戲 西藏自治區
226 Ⅳ—82 壯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7 Ⅳ—83 侗戲 貴州省黎平縣
228 Ⅳ—84 布依戲 貴州省冊亨縣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30 Ⅳ—86 傣劇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231 Ⅳ—87

5.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幾級構成

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

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范化,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

要求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1、國家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省級: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3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市級: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菏澤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334個市級非遺名錄。

4、縣級: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崑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衡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2853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有多少擴展閱讀:

一種文化的形成並不是零散的,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代表性,因此在保護的時候要注重其整體性。

非物質文化具有多種多樣的藝術形態和文化內涵,並且根據不同的環境也呈現不同的狀態,這些不同方面綜合在一起就是一種文化的整體表現形態,因此,在保護的時候要倡導多方位、多層次的進行保護,確保文化的整體性可以最大程度得到保護,以最全面的形態傳遞下去。

非物質文化是一種發展著的文化形式,其載體是人,因此為了真正做到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工作,就要加強其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

這就要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支持遺產的傳承人以合理合法的形式組織的傳習活動,經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外要做到的就是盡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發展成為團體的形式,這樣一來可以增大文化的傳承性和影響力,使得文化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6. 山西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哪些項目適合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民間文學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董永傳說 運城市萬榮縣

2 Ⅰ-2 民間傳唱史詩《楊家將》山西大學

3 Ⅰ-3廣武傳說朔州市山陰縣

二、民間音樂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 Ⅱ-1左權開花調﹡ 晉中市左權縣﹡

9 Ⅱ-2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縣﹡

10 Ⅱ-3五台山佛樂﹡ 忻州市五台縣﹡

11 Ⅱ-4晉南威風鑼鼓﹡ 臨汾市﹡

三、民間舞蹈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0 Ⅲ-1 獅舞(天塔獅舞)﹡ 臨汾市襄汾縣﹡

21 Ⅲ-2 走獸高蹺﹡ 運城市稷山縣﹡

22 Ⅲ-3翼城花鼓﹡ 臨汾市翼城縣﹡

23 Ⅲ-4 臨縣傘頭秧歌呂梁市臨縣

24 Ⅲ-5稷山高台花鼓運城市稷山縣

25 Ⅲ-6踢鼓秧歌朔州市

26 Ⅲ-7平定武迓鼓陽泉市平定縣

27 Ⅲ-8 壽陽愛社 晉中市壽陽縣

28 Ⅲ-9汾陽地秧歌呂梁市汾陽市

四、雜技與競技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1 Ⅵ-1撓羊賽忻州市

62 Ⅵ-2 心(形)意拳晉中市

山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1、蒲劇

2、晉劇

3、河曲民歌

4、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5、雁北耍孩兒

6、鑼鼓雜戲

7、民間社火

8、中陽剪紙

9、臨縣道情戲

10、朔州秧歌戲

11、翼城花鼓

12、左權開花調

13、河曲二人台

14、晉北道情戲

15、上黨梆子

16、孝義碗碗腔

17、五台山佛樂

18、晉南威風鑼鼓

19、上黨八音會

20、文水鈲子

21、天塔獅舞

22、高蹺走獸

23、北路梆子

24、靈丘羅羅腔

25、孝義皮影戲

26、潞安犬鼓

27、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28、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

29、清徐老陳醋釀制技藝

30、董永傳說

31、絳州鼓樂

32、繁峙秧歌戲

7.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由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並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聯合國有《保護非物質遺產公約》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前者管「非物質」,後者管「物質」。

《保護非物質遺產公約》生效之前,作為試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於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命名了三批世界非物質遺產,共90項,其中中國4項,即崑曲、古琴、新疆的木卡姆民族歌舞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長調民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申報條件

一、國務院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名錄予以保護。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本行政區域內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名錄予以保護。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從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向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推薦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項目。

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提出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建議。

四、相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形式和內涵在兩個以上地區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時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8.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京西太平鼓,北京市門頭溝區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施傳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劉三姐歌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河曲民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魯西南鼓吹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京西太平鼓

9. 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8項)

一、民間文學 (共計31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貴州省台江縣、黃平縣
2 Ⅰ—2 布洛陀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雲南省梁河縣
4 Ⅰ—4 牡帕密帕 雲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貴州省施秉縣
6 Ⅰ—6 白蛇傳傳說 江蘇省鎮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傳說 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上 虞市
江蘇省宜興市
山東省濟寧市
河南省汝南縣
8 Ⅰ—8 孟姜女傳說 山東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傳說 山西省萬榮縣
江蘇省東台市
河南省武陟縣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傳說 浙江省諸暨市
11 Ⅰ—11 濟公傳說 浙江省天台縣
12 Ⅰ—12 滿族說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寶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酒泉 市肅州區
14 Ⅰ—14 耿村民間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溝民間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間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7 Ⅰ—17 走馬鎮民間故事 重慶市九龍坡區
18 Ⅰ—18 古漁雁民間故事 遼寧省大窪縣
19 Ⅰ—19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 自治縣
20 Ⅰ—20 譚振山民間故事 遼寧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間歌詩 河北省河間市
22 Ⅰ—22 吳歌 江蘇省蘇州市
23 Ⅰ—23 劉三姐歌謠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產調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瑪納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 蘇柯爾克孜
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民間
文藝家協會
26 Ⅰ—26 江格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
治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
聯民間文藝家協會
27 Ⅰ—27 格薩(斯)爾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雲南省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格薩(斯)爾》辦
公室
28 Ⅰ—28 阿詩瑪 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
29 Ⅰ—29 拉仁布與吉門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30 Ⅰ—30 畲族小說歌 福建省霞浦縣
31 Ⅰ—31 青林寺謎語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間音樂(共計72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2 Ⅱ—1 左權開花調 山西省左權縣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縣
34 Ⅱ—3 蒙古族長調民歌 內蒙古自治區
35 Ⅱ—4 蒙古族呼麥 內蒙古自治區
36 Ⅱ—5 當塗民歌 安徽省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寧德市
39 Ⅱ—8 興國山歌 江西省興國縣
40 Ⅱ—9 興山民歌 湖北省興山縣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縣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廣東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鹹水歌 廣東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亞市
45 Ⅱ—14 儋州調聲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兒調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49 Ⅱ—18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51 Ⅱ—20 花兒 甘肅省康樂縣、和政縣、岷縣
(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
兒會、二郎山花兒會、老爺山 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兒會、丹麻土族花兒會、七 縣、樂都縣
里寺花兒會、瞿曇寺花兒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山花兒)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齋俚曲 山東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55 Ⅱ—24 川江號子 重慶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號子 重慶市黔江區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慶市巴南區
58 Ⅱ—27 川北薅草鑼鼓 四川省青川縣
59 Ⅱ—28 侗族大歌 貴州省黎平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縣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貴州省榕江縣、黎平縣
61 Ⅱ—30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壯族民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64 Ⅱ—33 澧水船工號子 湖南省澧縣
65 Ⅱ—34 古琴藝術 中國藝術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68 Ⅱ—37 嗩吶藝術 河南省沁陽市
甘肅省慶陽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四川省茂縣
70 Ⅱ—39 遼寧鼓樂 遼寧省、遼陽市
71 Ⅱ—40 江南絲竹 江蘇省太倉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宮調 江蘇省連雲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鑼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樂 福建省龍岩市、福州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茶亭十番
音樂)
76 Ⅱ—45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省嘉祥縣
77 Ⅱ—46 板頭曲 河南省南陽市
78 Ⅱ—47 宜昌絲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79 Ⅱ—48 枝江民間吹打樂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廣東音樂 廣東省廣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樂 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
82 Ⅱ—51 廣東漢樂 廣東省大埔縣
83 Ⅱ—52 吹打 重慶市巴南區、萬盛區
(接龍吹打、金橋吹打)
84 Ⅱ—53 梁平癩子鑼鼓 重慶市梁平縣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樂 河北省永年縣、撫寧縣
87 Ⅱ—56 晉南威風鑼鼓 山西省臨汾市
88 Ⅱ—57 絳州鼓樂 山西省新絳縣
89 Ⅱ—58 上黨八音會 山西省晉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樂 河北省固安縣、淶水縣、霸州市
(屈家營音樂會、高洛音樂會、
高橋音樂會、勝芳音樂會)
91 Ⅱ—60 銅鼓十二調 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貞
豐縣
92 Ⅱ—61 西安鼓樂 陝西省
93 Ⅱ—62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陝西省藍田縣
94 Ⅱ—63 回族民間器樂 寧夏回族自治區
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縣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樂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樂 山西省五台縣
98 Ⅱ—67 千山寺廟音樂 遼寧省鞍山市
99 Ⅱ—68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江蘇省蘇州市
100 Ⅱ—69 武當山宮觀道樂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 地區、麥蓋提縣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間舞蹈(共計41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門頭溝區
105 Ⅲ—2 秧歌 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膠 山東省商河縣、膠州市、海陽市
州秧歌、海陽大秧歌、陝北秧 陝西省綏德縣
歌、撫順地秧歌) 遼寧省撫順市
106 Ⅲ—3 井陘拉花 河北省井陘縣
107 Ⅲ—4 龍舞 重慶市
(銅梁龍舞、湛江人龍舞、汕 廣東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滾地金龍、浦江板凳龍、長 浙江省浦江縣、長興縣、奉化市
興百葉龍、奉化布龍、瀘州雨 四川省瀘縣
壇彩龍)
108 Ⅲ—5 獅舞 河北省徐水縣
(徐水舞獅、天塔獅舞、黃沙 山西省襄汾縣
獅子、廣東醒獅) 浙江省臨海市
廣東省佛山市、遂溪縣、廣州市
109 Ⅲ—6 花鼓燈 安徽省蚌埠市、鳳台縣、潁上縣
(蚌埠花鼓燈、鳳台花鼓燈、
潁上花鼓燈)
110 Ⅲ—7 儺舞 江西省南豐縣、婺源縣、樂安縣
(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
舞)
111 Ⅲ—8 英歌 廣東省揭陽市、汕頭市
(普寧英歌、潮陽英歌)
112 Ⅲ—9 高蹺 山西省稷山縣
(高蹺走獸、海城高蹺、遼西高 遼寧省海城市、錦州市
蹺、苦水高高蹺) 甘肅省永登縣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縣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縣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陝西省安塞縣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陝西省洛川縣
118 Ⅲ—15 蘭州太平鼓 甘肅省蘭州市
119 Ⅲ—16 餘杭滾燈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120 Ⅲ—17 土家族擺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葉兒嗬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區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縣
123 Ⅲ—20 鍋庄舞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迪慶鍋庄舞、昌都鍋庄舞、玉 西藏自治區
樹卓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熱巴舞 西藏自治區
(丁青熱巴、那曲比如丁嘎熱巴)
125 Ⅲ—22 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區
126 Ⅲ—23 苗族蘆笙舞 貴州省丹寨縣、貴定縣、納雍縣
(錦雞舞、鼓龍鼓虎-長衫龍、滾
山珠)
127 Ⅲ—24 朝鮮族農樂舞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象帽舞、乞粒舞) 遼寧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貴州省台江縣
(反排苗族木鼓舞、滄源佤族木鼓舞)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129 Ⅲ—26 銅鼓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雲南省瑞麗市
131 Ⅲ—28 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亞市
136 Ⅲ—33 卡斯達溫舞 四川省黑水縣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溝縣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雲南省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139 Ⅲ—36 彝族葫蘆笙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煙盒舞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諾大鼓舞 雲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區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縣
144 Ⅲ—41 塔吉克族鷹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
塔吉克自治縣

四、傳統戲劇(共計92項)

序號 編 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45 Ⅳ—1 崑曲 中國藝術研究院
江蘇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園戲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戲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劇 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陽腔 江西省弋陽縣
150 Ⅳ—6 青陽腔 安徽省青陽縣
江西省湖口縣
151 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陽縣
(西安高腔、松陽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縣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湖南省辰溪縣、瀘溪縣、常德

152 Ⅳ—8 新昌調腔 浙江省新昌縣
153 Ⅳ—9 寧海平調 浙江省寧海縣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戲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戲 福建省屏南縣、政和縣
156 Ⅳ—12 川劇 四川省
重慶市
157 Ⅳ—13 湘劇 湖南省衡陽市
158 Ⅳ—14 廣昌孟戲 江西省廣昌縣
159 Ⅳ—15 正字戲 廣東省陸豐市
160 Ⅳ—16 秦腔 陝西省
161 Ⅳ—17 漢調桄桄 陝西省漢中市
162 Ⅳ—18 晉劇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黨梆子 山西省晉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劇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內鄉縣
169 Ⅳ—25 懷梆 河南省沁陽市
170 Ⅳ—26 大平調 河南省濮陽縣、滑縣、延津縣
171 Ⅳ—27 越調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劇 中國京劇院
北京市
天津市
遼寧省
山東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劇 安徽省、黃山市
江西省婺源縣
174 Ⅳ—30 漢劇 湖北省武漢市
175 Ⅳ—31 漢調二簧 陝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寧梅林戲 福建省泰寧縣
177 Ⅳ—33 閩西漢劇 福建省龍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戲 湖南省岳陽市
179 Ⅳ—35 荊河戲 湖南省澧縣
180 Ⅳ—36 粵劇 廣東省文化廳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
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182 Ⅳ—38 宜黃戲 江西省宜黃縣
183 Ⅳ—39 亂彈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縣
184 Ⅳ—40 石家莊絲弦 河北省石家莊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兒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靈丘羅羅腔 山西省靈丘縣
187 Ⅳ—43 柳子戲 山東省
188 Ⅳ—44 大弦戲 河南省滑縣、濮陽縣
189 Ⅳ—45 閩劇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壽寧北路戲 福建省壽寧縣
191 Ⅳ—47 西秦戲 廣東省海豐縣
192 Ⅳ—48 高甲戲 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
193 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義市
(孝義碗碗腔)
194 Ⅳ—50 四平調 河南省商丘市、濮陽市
195 Ⅳ—51 評劇 天津市寶坻區
河北省灤南縣
遼寧省沈陽市
196 Ⅳ—52 武安平調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劇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滬劇 上海市
199 Ⅳ—55 蘇劇 江蘇省蘇州市
200 Ⅳ—56 揚劇 江蘇省揚州市
201 Ⅳ—57 廬劇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劇 湖北省
203 Ⅳ—59 荊州花鼓戲 湖北省潛江市
204 Ⅳ—60 黃梅戲 安徽省安慶市
湖北省黃梅縣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陝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戲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戲 山東省棗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戲 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
209 Ⅳ—65 採茶戲 江西省贛州市
(贛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
210 Ⅳ—66 五音戲 山東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東省高密市、膠州市
212 Ⅳ—68 曲劇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戲 甘肅省敦煌市、華亭縣
(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
214 Ⅳ—70 秧歌戲 河北省隆堯縣、定州市
(隆堯秧歌戲、定州秧歌戲、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縣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215 Ⅳ—71 道情戲 山西省右玉縣、臨縣
(晉北道情戲、臨縣道情戲、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縣
情戲、藍關戲、隴劇) 山東省萊州市
甘肅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縣、青縣
217 Ⅳ—73 二人台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縣
河北省康保縣
218 Ⅳ—74 白字戲 廣東省海豐縣
219 Ⅳ—75 花朝戲 廣東省紫金縣
220 Ⅳ—76 彩調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1 Ⅳ—77 燈戲 重慶市梁平縣
(梁山燈戲、川北燈戲)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燈戲 貴州省思南縣
(思南花燈戲、玉溪花燈戲) 雲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東省臨邑縣
224 Ⅳ—80 藏戲 西藏自治區
(拉薩覺木隆、日喀則迥巴、日喀則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則仁布江嘎爾、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瓊結卡卓扎
西賓頓、黃南藏戲)
225 Ⅳ—81 山南門巴戲 西藏自治區
226 Ⅳ—82 壯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7 Ⅳ—83 侗戲 貴州省黎平縣
228 Ⅳ—84 布依戲 貴州省冊亨縣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230 Ⅳ—86 傣劇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231

閱讀全文

與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