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柬埔寨王子到中國求學為什麼說他如果能活下去該多好
柬埔寨王子到中國求學,從北大畢業後回國:他如果能活下去該多好
柬埔寨一個中國的近鄰國家,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個國家是陌生又熟悉的,陌生在於其實我們不知道他有哪些人讓我們覺得活下去該有多好,熟悉在於太近了,我們時常會聽到這個國家的名字出現在我們耳旁。或許這個柬埔寨王子的故事會讓你對這個國家有一個不一樣的看法。
三、求學之路,並無特殊
老國王對於在外求學的子女並未有特殊的照顧與金錢提供。深知"窮養兒"的老國王希望納拉迪波體驗最普通的生活,在生活中吸取經驗與教訓,了解生活,自己去逐漸成長,自己去學會自立自強。而這點對於王子溫文爾雅的性格培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小孩子容易流鼻涕,小王子自然也不例外,納拉迪波總是擦完一次鼻涕後就把手絹扔了,老師看到後就撿起來洗干凈熨平後再給王子使用,在後來與老師的交流中納拉迪波明白,老師是想告訴他要勤儉,要學會節約。
此後納拉迪波不斷的展現自己,歷史、音樂、下鄉勞動等,不斷發揮自己的作用,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與歡樂。後王子從中學畢業,前往北大進修深造,這個在中國長大的王子,此刻已經逐漸蛻變成人民王子,了解人民所需,體會人民所感。
四、學成歸國,王子帶來新的變化
學成歸國後,受制於柬埔寨的禮儀,普通民眾見其是需要行跪拜禮的,對於中國長大的王子而言,這個禮儀他很不適應,於是王子便在電台中宣布以後見王子可以不用下跪,王子此舉得到了人民的擁戴與支持。
此外王子還是一個雷鋒精神的踐行者,有一次外出,王子遇到一名老人暈倒,王子二話不說,背上老人往醫院跑,這個故事也在柬埔寨群眾中廣泛流傳,被稱為最沒有架子的王子。
五、少年早逝,柬埔寨的遺憾
對於柬埔寨人民而言,納拉迪波謙虛、知禮數,又不拘泥古板,有眼光有學問,人們曾經無數次幻想過在他帶領下的柬埔寨會是如何的大好前景。但是事與願違,由於柬埔寨國內的政權變動,最終在1977年納拉迪波被"紅色高棉"殺害,他如果能活下去該多好啊!
② 高棉族是哪個國家的主要民族
高棉族(Khmer)是柬埔寨的主要民族,占柬埔寨1480萬人口的九成左右。
以建築成就聞名於世,越南是高棉族人口比較多的另一個國家,人口約80萬。高棉人集中居住在越南南部的朔庄、茶榮、永隆和迪石等省,以及從河仙到西寧的越柬邊境。
高棉族(越南語:người Cao Miên)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早在公元7世紀就有了自己的文字,高棉文化到11、12世紀發展到了頂峰其標志就是燦爛的吳哥文明。
實際上高棉人最早以前就是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泰國部分地區、寮國部分地區以及柬埔寨全境的主人,早在1300年前這塊土地屬於真臘國。
真臘國的疆域遼闊,包括柬埔寨(當時稱「陸真臘」)和越南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當時稱「水真臘」)。
民族文化
高棉族居民信奉佛教,佛教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
小乘佛教於公元13世紀傳入,後成為高棉族的正統宗教。
據統計高棉族居住的九龍江平原約有寺廟400座,僧侶1萬餘人。
男子成人前都要先出家和尚很受人尊敬,父母到寺廟里見到了做和尚的兒子也要下拜。
寺院不僅是誦經講道的場所,而且也是識字和傳授科學知識的學校。
寺廟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寄託,人去世後的骨灰也要送入寺廟保存。
寺廟沒有自己的土地它的一切費用,包括僧侶的生活全靠村民施捨。
高棉族的民間信仰和祭祀習俗均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 ,幾乎每個月都要組織與宗教有關的活動。
③ 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泰國哪個國家最好玩
只選一個,個人會選柬埔寨。去看了7大奇跡的埃及金字塔、神廟、約旦的佩特拉古城,覺得還是吳哥窟的美深得我心。所有我去過的古跡里,是我最喜歡的。
如果你對這些古跡沒興趣那就選泰國,旅遊業發達、美食多人民也不錯,潛潛水挺棒。
寮國,在我個人看來排在最後。
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刺激喜歡熱鬧,喜歡一大群年輕人瘋狂的人,那可以去寮國,輪胎漂流、在當地人搭建在河邊的游樂場和一群老外喝酒跳水嬉戲,去溶洞探險去叢林徒步,都是又帥又年青的金毛,很養眼。
④ 朝鮮和越南誰的民族種類多
您好。這是個很簡單,很明了。
朝鮮(包括朝鮮與韓國)都是單一民族國家。當然他們國內也有數量極少的漢族與其他東亞裔民族等等。
越南的情況則不一樣,越南的主要民族是京族,占越南總人口86%。京族大量聚集在沖積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區。京族作為一個最大的同系社會群體,控制國家的政治經濟,主導文化事業,對社會生活施加巨大影響。其實說白了,佔主導的京族不過是漢族的一支,如同客家人一樣流落到現在的中南半島的東部,由於地理環境與自然氣候的變化,形成現在的身體干癟瘦小,皮膚黝黑的品種。
越南的其他少數民族:中華族(漢族)、岱依族、泰族、芒族、高棉族、儂族人口均超過50萬。少數民族(除漢族之外)多居住在占越南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高地。華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總數約100萬(佔全國的1.5%),其中半數集中在胡志明市(佔全市的12%)。
⑤ 高棉族歷史
高棉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早在公元7世紀就有了自己的文字,高棉文化到11、12世紀發展到了頂峰,其標志就是燦爛的吳哥文明。實際上高棉人很早以前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主人。早在300年前,這塊土地屬於真臘國。真臘國的疆域遼闊,包括現在的柬埔寨(當時稱「陸真臘」)和越南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當時稱「水真臘」)。 17世紀末,越南中部的占城國並入越南的版圖,越南的疆界向南延伸,與真臘毗連。在此以後的100年間,當時越南南方的阮氏王朝在政治上和軍事上不斷對真臘國施加壓力,兩國間的戰事始終未斷,最終湄公河三角洲也並入了越南的版圖,居住在這個地區的高棉族居民成為越南的一個民族。然而越南的高棉族居民與柬埔寨居民在社會結構、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仍然是相同的。
⑥ 關於高棉王朝的簡介,最好有周達觀所著的 真臘風土記 做據!
高棉帝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柬埔寨的一個古國。高棉(Khmer)於中國古籍亦稱為吉蔑、閣蔑。 統治時期最為強盛,建立高棉國家。高棉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他們征服了周邊大多數地區。約公元400年,高棉人建立叫作真臘的國家,它在700年前後闍耶跋摩一世統治時期最為強盛。13世紀時,人們逐漸厭倦被迫為神王服勞役,高棉社會開始瓦解。1431年,入侵的暹羅軍隊強迫高棉人放棄吳哥 ,高棉帝國滅亡。興起約公元400年,高棉人建立叫作真臘的國家,它在700年前後闍耶跋摩一世統治時期最為強盛。高棉人信俸印度教,這一時期接受佛教.真臘衰落,被爪哇人短暫佔領了一段時間。802年,闍耶跋摩二世建立高棉國家,他是一位神王,在吳哥王城作為帝國首都。高棉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 ,他們征服了周邊大多數地區。1010-1150年蘇利耶跋摩一世和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統治時期,帝國步入極盛。 衰落13世紀時,人們逐漸厭倦被迫為神王服勞役,高棉社會開始瓦解。1431年,入侵的暹羅軍隊強迫高棉人放棄吳哥 ,高棉帝國滅亡,吳哥王城從此被煙沒在叢林之中。 高棉帝國是東南亞最大的連續的帝國,是現在的柬埔寨。帝國從王國脫離 Chenla時常統治或vassalised現代天的部分 寮國 , 泰國 、越南。在帝國的形成期間,帝國有密集的文化,政治和貿易關系與 Java和以後與 Srivijaya 在高棉狀態的南部的邊界之外放置的帝國。 它最偉大的遺產是Angkor是資本在帝國的天頂期間。 Angkor負擔證詞到高棉帝國的巨大力量和財富和的信仰系統品種它隨著時間的過去光顧。文化遺產吳哥窟 吳哥曾是高棉帝國的首都,周圍有上千座廟宇,這里也匯集了最好的高棉經典建築物。吳哥窟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紀念碑。 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迴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迴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後人憑吊。值得一提的是寺廟之牆壁上仍保存著豐富且生動之雕刻,舉凡古代戰爭記述、尋常百姓之生活百態、洞里薩湖之湖畔風光等皆充分透露著當時之情景,絕對是不可不看的珍貴史跡。那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壁畫彷佛訴說著一段段遙遠的故事。 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底層浮雕從東門開始順時針行進,看到的分別是:出徵佔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斗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占婆人洗劫吳哥(從情節上看,這應該是整個故事的開篇)。 從外觀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最高處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它建在兩層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識,這表示天上的佛與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圍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中心寶塔。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簡介 吳哥窟(Angkor Wat / Angkor Vat)1992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Ⅰ)(Ⅲ)(Ⅳ)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成為柬埔寨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志,展現在柬埔寨的國旗上。 12世紀時的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台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歷史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國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記載,當時的國都名字「祿厄」。祿厄(Lokor)來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 Wat」;「Angkor」,來自nagara,Wat是高棉語中的「寺廟」,「ngkor Wat」即「寺廟都城」。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使團取海路從溫州開洋,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里薩湖)至吳哥國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窟是蘇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一:與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廟朝東,面對朝陽不同,吳哥窟正門朝西,面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二:畫廊浮雕反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吳哥窟畫廊中蘇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游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綬出使真臘。尹綬從廣州出發從海道經占城,過淡水湖(今洞里薩湖)、菩提薩州、經吳哥窟抵達真臘。尹綬回國後將真臘國的山川、地理和吳哥都城所見,繪畫成圖上呈,明成祖大喜。 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後來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跡多不為世人所知。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Antonio da Magdalena)游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游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目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跡,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Emile Gsell)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1866年他發表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1907年,暹羅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跡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致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跡,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然後運用考古學家在希臘雅典和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地古跡重建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分析重建術,運用在吳哥古跡的重建上。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30年代,開始用分析重建術復原吳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須用遺址的原來材料,按原來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復原遺址,只有在原物無存的情況下才允許適當使用代替物。這項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動盪而停頓,於1990年代重新展開。吳哥寺在十四世紀中葉成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紀時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十五世紀初葉暹羅入侵吳哥之後,因暹羅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吳哥寺變為上座部佛寺。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續至今。[1]
⑦ 大家認為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哪個更好,為什麼。
先說什麼是文化和信仰吧。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范疇,可以包括文字、著作、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甚至信仰等等。所以信仰是文化的一個方面。
信仰是一種精神和內心的依靠和依託對象,其對象可以是理想、人物、精神、或者一般的「神」等。現在說的西方文化的信仰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也就是基於聖經的以耶穌上帝為對象的精神信仰。
如果來比較文化和信仰的范圍大小,信仰是文化一個小的但主要的方面。如果文化是100,信仰最多隻是其中的一個1,甚至不到。所以說影響一個文明怎麼怎麼樣,會不會因為信仰的問題而落後,這樣去考量是很片面的。
現在中國人普遍感覺自身很落後,認為自身落後是因為文明和文化的關系,是因為中華文化太落後以至於造成中國全面落後。那其實是不是這樣呢?且先不說文化,可以說中國在很多方面現在都不如西方,比如經濟的方方面面,科技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的方方面面。而這些方面經濟的發展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的,一般50年甚至不到就可以了,這在世界經濟史上是有大量實際史料可以考證的。其次是科技,科技的發展至少需要50年以上,看看韓國經濟是步入世界前列了,但是要說科技實力,還是很靠後的,而且這也受很多方面的限制;再說政治,由於冷戰的原因,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到底是所謂的資本主義制度好還是所謂的社會主義制度好,這個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但是卻意識形態化了。政治制度歸根到底是為社會服務的,不存在任何的顏色,資本主義好也是只在西方好,因為他發展了幾百年了,他好也不是因為他是資本主義好,而是因為他在不斷改進,改進了幾百年才好到如今的程度。所以,政治制度的發展就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來積累。而政治制度也只是文化的一個方面。那文化的發展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1000年的文化也只是不成熟的文化。而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當然是中華文化。當今世界只有中華文化真正的傳承了5000年以上,其他的文化為什麼都斷絕了?因為時間和實踐是最好的和最殘酷的絞肉機。沒有深度和廣度的文化,只會在歷史中被無情的淘汰。說這些的意思其實就是說,中華文化傳承下來靠的不是運氣,他的傳承有的根本原因和優勢。那政治制度的發展成熟都需要上百年時間,可想越珍貴的東西越需要時間去建立。可想而知中國的文化是多麼珍貴。
那麼現在中國人為什麼反而普遍感覺到自身文化不行了呢,甚至比西方的文化差了呢?一是因為大部分人已經失去了對自身文化的了解,這是有歷史因素的,中國的文化素質普及程度還很低。當中國文化在海外備受推崇的現在,國人卻對自身的文化一無所知。在對國外的文化也一無所知的同時,卻盲目的認為西方文化非常先進。所謂自知者明,不自知何談自明呢?二是西方更早的進行了經濟制度的變革,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萌芽產生和發展,推動利益和效率至上,催生了產業革命和經濟發展,並激發了社會在經濟科技政治制度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和騰飛,並把古老的封建主義經濟體制的中國遠遠的甩在了老後面。以至於中國在經歷上百年的追趕以後,還在各個方面落後於人。因為在經濟、科技、政治制度方面,在時間上中國已經落後與人。而再過50年,難說中國在這些方面不能超越西方。
而如今也有不少專家加入到思考和對比西方和中華文化的「終極」思考之中,其中很有看點的一種看法就是中國文化沒有信仰。最近連易中天「老先生」,都提中華文化范疇,貌似都要呼籲給中華文化來個「精神依靠」。其實中國文化發展了5000年,是不缺「信仰」的,但是現在的確沒有信仰了。如果要說信仰,中華文化比其他任何文化都不缺信仰,而且"信仰"這個時髦的東西早已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殘羹冷炙了。中國以前也是有信仰的,而且很多,後來經過文明的發展和成熟都被拋棄掉了,因為中國的文化太博大太有深度了,已經不是一個上帝幾個神仙能夠代表和頂得住這么大一個帽子了。說了這么多,其實只想說的是,中國的文化已經內涵化,精神化了。或者可以簡單的說,中國文化擁有的是精神,中國文化已經上升到一種精神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還沒有進化到可以擺脫迷茫找到自我精神寄託的程度。基督教文化也強調原罪和自我救贖。但這同時成為其擺脫罪孽的借口。歐美一貫對內寬容和對外卻極端殘忍以及雙重標準的對外政策,其實也是其文化的一個側面反映。
⑧ 柬埔寨盛產天然美女,為什麼對中國男性很有好感
在旅遊業高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也就會越來越全面,再加上如今信息渠道的發達,對於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我們都有著一定基礎的印象,就比如日本,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很尊奉禮節的國家,因為高度發達的經濟和健全的傳統保護,這里的人都很有禮貌。而談到泰國,很多人也都清楚這是一個開放的國家,境內旅遊業發達,擁有著極為發達的社會氛圍,那麼提到韓國的話,你會想到什麼呢?
不過柬埔寨確實是一個擁有讓人挺舒服的國家,如果這里的治安再好一點的話,其實是很建議前來旅遊的。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天然」的國家呢?歡迎留言評論。
⑨ 中國文化與中華文化有什麼區別
「中華文化指的是漢族文化,不包括少數民族的文化.而中國文化則指56個民族的文化.OK?」答得不好。
嚴格的說,沒有區別。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化都是指是全體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包括歷史上的中國各個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文化,在國際一般認為是古漢族創造的文化;現在來說,是全體中國人的文化。
⑩ 東南亞哪個國家分別中華文化濃厚、華人人數最多、華語流利、與我們最親近認同感
越南的是東南亞所有國家當中,歷史上受中國熏陶最深厚的一個國家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約有2000萬人,佔全世界海外華人總數的5/6.東南亞各國都有不同數量的華人,其中印度尼西亞華人數量最多,為480多萬;而新加坡是東南亞各國中唯一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占總人口的76%
與中國關系很好就是巴勒斯坦,比較好現有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等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