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西文化如何重新開始交流

中西文化如何重新開始交流

發布時間:2022-03-05 00:00:30

『壹』 中外文化交流是如何開端的

位於亞洲大陸東部的中國,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逐漸由近及遠地與別國接觸聯系,進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員的往來,物產的移植,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的相互影響,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等的傳播。交流的途徑多種多樣,如政府使節、留學學生、宗教、商業與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戰爭與俘虜,也曾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

『貳』 如何處理中西文化沖突

怎樣交流的:西方傳教士東來,以傳教為目的,並且宣傳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深入封建社會上層,積極爭取開明的封建士大夫,展開平等的文化溝通交流與合作,西學東漸開始形成。 影響: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以徐光啟為代表的開明士大夫,積極引進西學,合譯西方科技書籍,為中國科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中國傳統的古典科技,擴展了中國人的視野。如何認識:中國的科技文化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而到明朝中後期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差距在不斷的縮小,甚至有些領域落後於西方。明朝中後期西方近代科學已經產生,而中國的傳統科技在專制主義統治下停滯不前,這與雙方的政治體制是分不開的。中國封建統治日益加強日益腐朽,極力維護封建思想,八股文取士的政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得中國傳統文化缺乏新思想的沖擊,因此近代科學的產生缺乏必要的政治思想條件;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使得自然經濟難以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緩慢,與之相適應的近代科學缺乏產生的經濟土壤。而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且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維護封建制度的思想和經濟條件都得到一定的瓦解,資產階級的力量日益壯大,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資本原始積累;西方的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大大沖擊了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使人們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因而西方知識和科技得到了進步和發展。

『叄』 如何正確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回顧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不經意間你會注意他們的身影——傳教士,近代歷史長河裡,他們充當了先鋒,為傳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積極奔走,穿梭於各大場合,給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筆難於抹去的重彩。西方傳教士,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學界對西方傳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並希望以此為借鑒,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今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進一步促進中西文化繁榮和發展。那如何辨證地看待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及其作用則顯得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一枚硬幣分正反二面,而作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鋒——傳教士,他們的傳教對中西文化交流也存在利弊這方面。而這篇文章討論的主旨是為需求當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部分借鑒,以此在看待近代傳教士對中西文化的影響方面,主要側重於積極影響。 一、 中西接觸的先鋒。 西方傳教士向中國人傳播基督教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這里既有西方政治上的對峙、軍事上的沖突等顯性背景原因,也有佛儒文化熏陶下的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對異域文化的排外性影響等內隱性原因。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由來已久。清初由於羅馬教廷與清政府的「禮儀之爭」,康熙帝遂下令禁教:「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傳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此後清政府又進一步強化禁教令,因此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可謂舉步維艱。 從16世紀到19世紀上半葉,中國的大門緊緊關閉著,西方傳教士雖屢遭摒棄,但仍不斷來輕叩關門。代表人物有:利馬竇、湯若望、馬禮遜、洪若翰、羅德先、李損摩太等。以利馬竇、湯若望和馬禮遜為例。 1577 年利瑪竇被派到東方傳教,一開始利馬竇為傳教而傳教,結果到處碰釘,相當不順利。後來他改變了策略,決定採取曲線傳教的方針,先向公眾開放圖書室、展示地圖、宣傳西方科技等,然後再伺機行事,馬上就改變了處境。利瑪竇的這些行動不僅吸引了很多平民百姓,而且也招來了很多知識分子,招至大批中國士大夫的親徠,影響也越來越大。先是瞿太素跟隨他,瞿學會並親手製作了天球儀、星盤。[3]後來向利瑪竇學習數學的人多起來:有知名學者顧起元、知府王泮、著名學者李心齋的兒子及他的兩個學生和當時的翰林王肯堂的學生張養默等。而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的境遇。湯若望在明朝的時候著述頗多,他參與編寫翻譯的著作有《遠鏡說》、《主制群征》、《坤輿格致》、《渾天儀說》五卷、《西洋測日歷》一卷、《民歷補注釋惑》一卷、《大測》二卷、《星圖》八幅、《恆星表》五卷、《交食歷指》七卷、《測食說》二卷、《測天約說》二卷、《新法歷引》一卷、《歷法西傳》、《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學歷小辯》一卷策:「一、《恆星出沒》、《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歷法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禎歷書》內,或和《崇禎歷書》有關。明末湯若望還撰寫了對西洋火炮的整個製造工藝的《火攻挈要》一書。 1807年,督教新教傳教士來華作新的努力。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來到中國,此後美國的美部會、聖公會、長老會、美以美會等也紛紛派員來華傳教。直到鴉片戰爭,香港割讓、五口開埠通商後,有了條約保障的傳教士們才將活動基地遷到這些地方,以後,又往內陸腹地遷移。這期間,除了傳教士們的悉心傳教佈道,直接影響信眾外,他們還出版了大量的宗教書籍。有的學者統計,僅在1843-1860年,香港、

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就有434種書籍出版,其中宗教書籍329種,占總數的75.8%。這在當時我國報刊出版業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在西方宗教文化並不為多數中國人所知的情況下,其影響是頗大的。歷史地考察我國基督教文化的淵源,西方傳教士把西方的宗教介紹到中國,不僅使中國近代宗教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更給博大浩瀚的中國近代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內容。西方傳教士的努力對我國宗教文化以至民族文化的豐富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西學東漸的實踐 19世紀以後,西方傳教士開始在中國創辦學校、出版書籍報刊,揭開了近代西學東漸的序幕。傳教士即擔當西學東漸的實踐者。教會在中國所辦學校取得驚人的發展。1889年,教會學校學生總數不到一萬七千人。到1918年,教會學校約一萬三千所,學生總數約三十五萬名。估計到1926年,教會學校總數約達一萬五千所,學生共約八十萬名。而到了1937年,教會學校在校學生估計總數約一百萬名,其中大學生約八千名,中學生約九萬名,其餘為小學生及一些神學院校學生。其中基督教重點放在大學,天主教則放在小學和神學。另據統計,在1914年,教會學校有一萬二千多所,學生約二十五萬名;當時中國官立學校共五萬七千二百六十七所,學生共約一百六十三萬名,與教會學校的比例:學校是五比一,學生是六比一,由此可見教會教育在當時的比重了。教會特別重視高等教育事業。據1917年日人統計,在外國人辦的初等學校中,學生數占當時中國學生總數的4%,中等學校佔11%,而在外人辦的高等學校中,學生數占當時中國新式學校學生總數的80%。除普通教育外,在針對殘疾人所進行的特殊教育方面,基督教會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首創之功,不可磨滅。所有這些學校的設立,為介紹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和人文學術,引進西方新式教育體制,造就一代新式人才,無疑起了開先河的作用,其對幾千年的舊式封建教育,形成巨大的沖擊力,客觀上加快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國最早的近代報刊是由外國傳教士馬禮遜創辦的。此後,各國傳教士相繼在南洋和中國創辦了一批中文報刊。鴉片戰爭後,更多的外國傳教士、商人進入中國,外人創辦的各類報刊也大量增加。據統計,1842年到戊戌變法前後,外人在華創辦的報刊達170多種,約占同時期我國報刊總數的95%。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上海創辦的《教會新報》(後改名《萬國公報》)、美國傳教士丁韙良創辦的《中西聞見錄》(後改名為《格致匯編》)、英國商人美查兄弟在上海創辦的《申報》等。這些報刊在宣傳宗教、進行殖民教育的同時,也宣傳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成為中國人接觸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基本途徑。洋務運動以後,西方的科學技術再一次傳入中國,當時的洋務人士,主要採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態度來面對西學,而主要關注的是西方的先進武器以及相關的器械運輸等,而未試圖對西方的學術思想加以習,因此在這期間學術思想方面的傳入主要由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媒體,以及洋務機構中為軍事目的順道譯介的書籍。在這時期,西學通過遍布各地的新式學堂、各種近代報刊和品種繁多的西書,得到比較廣泛的傳播,西學的影響已經逐漸從知識界擴大到社會基層。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西學的廣泛傳播,傳統的封建觀念開始受到極大的沖擊,社會價值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甲午戰爭以後,由於中國當時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命運,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更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出現了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們向西方學習大量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政治上也要求改革。這一時期大量的西方知識傳入中國,影響非常廣泛。許多人以轉譯日本人所著的西學書籍來接受西學。傳教士將西學傳入我國,客觀上對我國近代科學、文教、醫學事業的形成和發展起促進作用,也對我國知識分子的學識、思想起到
了啟發作用。徐壽、華衡芳、李善蘭、王韜等一大批科學家、思想家也正是在與西方傳教士的合作中進一步拓寬了視野,並在近代中國科技、文教事業、思想領域多有建樹,並產生重大影響。 三、傳播中學的使者 19世紀以來傳教士對中國的研究,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非儒家文化圈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的探究。借用「旁觀者清」這個說法,他們的研究中有中國人自己沒有做或者看不到的新鮮東西。傳教士在中國的語言文字方面完成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語言是傳教士佈道的基礎,早期來華傳教士不得不攀越漢語這道萬里長城。編輯了大量的西文、漢文字典,如1815年馬禮遜出版了英文版的《漢語語法》,被譽為19世紀英國中國學的奠基人之一的英國傳教士麥都思在鴉片戰爭後出版了《漢英字典》和《英漢字典》,其它研究中文語法的還有傳教士晏馬太和富善等等。出版這些字典是過去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必備之書,以利於更多的西人有興趣研究中學。傳教士的貢獻在於把中國經典介紹到西方,如翻譯了大量的中國經典,如《論語》、《老子》等譯成西文並介紹到西方;傳教士在編撰字典、翻譯中國經典的同時,也是中國問題的研究者。許多傳教士回國後,都在大學中開設了漢學講座,並擔任主講,有的則直接參加或幫助歐美學術機構建立中國學的研究中心。其中很多人如衛三畏、理雅各等還成為本國極有影響和學術地位的中國學家和中國學的泰斗;傳教士在向中國傳布福音與介紹西學時,也注意對中國社會各方面情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向西方社會作詳盡的介紹。如:裨治文赴華時,美國傳教事務局便要求他「在工作和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把有關中國人民的特徵、狀況、風俗、習慣等等,特別要求對這些情況受他們的宗教影響,向公理會做出完整的報告。」盡管這些傳教士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及其觀點帶有一定的偏見,但多數傳教士對中國儒學文化還是持肯定態度的。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外國傳教士以其特有的觀察視角和學術風格對傳統國學提出了一些較中肯的批判。也正因如此,一些初步了解中國文化的傳教士,在中國社會文化生活中曾表現得相當活躍,特別是在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中,許多傳教士成為中國改革運動的參與者,在歷史上留下了長久的痕跡。 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帶來巨大的貢獻的同時,也帶來眾多的文化問題,如沖擊傳統文化、奴役民眾思想、掠奪中國資源等等。 我們常說以史為鑒,近代傳教士所扮演的角色及對中國的影響值得我們深思,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和發展,中西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再的單方面的文化輸出,而是雙方多層次和全方位的交流,吸收以往經驗,並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渠道尤為重要。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中國崛起已成為重要的話題,而文化傳播成為我國成為大國的一個重要障礙,如何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大國的同時成為一個政治大國,文化軟實力至關重要,為此我國在全球積極推廣漢語教學,試圖通過漢語教學擴大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和地位,讓世界各國進一步了解中國,在我看來這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式,但遠遠不夠。 首先,內憂嚴重,國內思想主導近年來受到直接挑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在中國思想界影響深廣,特別的關於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面,加之自上世紀80年代對外開放的發展,國內年青一代思想經歷了深刻的變化,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嚴重泛濫,其次,國內5000年的文化精髓未能受到良好的提倡,優良文化傳統流失嚴重,在傳統文化脫節和西方文化泛濫的沖擊下,國民思想發展讓人堪憂。所以,在我看來,要推廣和發展中西文化,首先的重點狠抓自身文化塑造,而非所為的馬克思主義主導思想。讓民眾擁有精神歸宿,塑民族魂,強中國魄。
其次,在國內經歷塑魂強魄後,國家應盡心打造民族文化,5000文化過於龐雜,而能夠傳輸與國際特別是西方的更為稀少,不如畢其功於一役,提煉民族文化中的優良部分,並以此為主線,借鑒西方傳教士先輸入數學、天文、醫學等優良成分一般,同時適當吸收外來優良文化,使之與中華文化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國際化的今天,加強中西文化交流,是中西雙方加強全方位了解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崛起的一個良好契機,充分利用5000年文化底蘊,並吸收優良的西方文化精髓,以史為鑒,我相信中國文化將更為繁榮。

『肆』 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是一個民族精華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命運前途的最根本的決定性力量,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活力,民族也將面臨滅亡。 文化關乎著一個民族的生存,那麼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和定義呢? 用老百姓的理解,人讀的書多,人就有文化。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文化是指,人類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伍』 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相關知識,談談如何推進中西文化的交流

凡事一分為二,既有優秀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兼容並蓄。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立足於中國的國情看世界,實現對外來進步文化的借鑒融合,主動參與世界文明進程

『陸』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應如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三大方式
①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每個國家的發展狀況不同,並且政策也會不同,存在差異當然是很正常的,要尊重其它國家的文化。

②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能夠以正面的眼光看待外國文化的長處,取其長處而學之。

③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既要更加熱情的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柒』 如何進行文化交流

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三大方式
①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每個國家的發展狀況不同,並且政策也會不同,存在差異當然是很正常的,要尊重其它國家的文化。

②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能夠以正面的眼光看待外國文化的長處,取其長處而學之。

③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既要更加熱情的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可以讓中外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對於中外民族的共同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可以按照以上的方式來進行,相信可以為文化交流起到正面的影響作用,將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都發揮出來。

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法:更好的貢獻自己
首先,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崇尚金錢的思想日益加重,誠信危機,是非難辯,傳統道德底線被無情的突破,貪污腐化案件時有發生。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好,群眾評價高;但是個別地區基層組織渙散,公信度低,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當然,黨員隊伍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主流還是好的,我們必須予以肯定。

其次,作為一名黨員,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更是黨組織中的普通一員,要在思想觀念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要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提倡「社會主義八榮八恥」榮辱觀、正確的政績觀,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

第三,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拼搏不息的奮斗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堅定信念,相信自己,相信黨和國家的政策,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以實際行動去改造世界。

第四,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盲目崇尚拜金主義,要明確自己人生的意義在於為國家、為人民更多的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過分追求榮華富貴,迷失自己的本心。

第五,要有責任意識。不管是在家庭、在單位、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家庭中,孝敬父母,贍養妻兒;工作中,安分守己,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捌』 探討當前世界格局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當前,我國和西方各國日益頻繁的經濟交往使得文化沖突問題越來越突出,而此沖突已經逐漸進入到了社會和諧的「領地」中,如果我們不能採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影響勢必將越來越大,最終必將破壞我們的社會和諧,故此事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一些迫切需要認識和解決的問題從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是什麼?這一沖突如何對我國的社會和諧產生影響?怎樣才能減弱這一沖突的能量傳遞以降低其影響力,從而保證社會和諧?對於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的辦法。

一、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

要探討如何減緩文化沖突以保證社會和諧,就必須要探究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而要探究這一沖突的實質,就必須了解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的實質?對於這一重要問題,前代學者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作了大量、長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對文化概念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志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①泰勒第一次給了文化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將文化視作一個復雜的整體,強調的是作為一個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認為文化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揭示了文化的傳承性特點。文化功能學派的創始人、英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則從功能的角度認識和闡釋文化,認為文化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們的看法是對的,一定都是在活動著發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一切構成要素都具有各種有效的功能,並處於變化和運動中。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在總結了160多種具有影響的文化定義之後,對文化作出如下解釋:「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型式樣又包含隱型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認為文化體系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有顯型和隱型之分的行為模式,由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了群體的意識和行為狀況。另一位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則對文化有著這樣的解釋:「總之,我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從歷史上留下來的存在於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以符號形式表達的前後相襲的概念系統,藉此人們交流、保存和發展對生命的知識和態度。」④ 格爾茨認為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系統,人類學家的任務就是對每一種文化的各種意義進行解釋以達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從以上幾個對文化的「經典性」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點相似之處: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並對人們繼續發生著影響。第二,文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完整的人工體系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各構成要素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第三,某一文化為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各種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義。由此,根據以上對文化內涵的一些共同理解,並進而由這共同理解來看文化沖突,我們可以認為,文化沖突實際上就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由於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類群體所特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激烈的文化沖突必然導致不同人類群體之間的對抗和斗爭。

現今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頻繁接觸,然而雙方在接觸之前就有著各自長期獨立發展的文化史,都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其構成有著很大的差異。中國文化建立在包容著工商業等多種經濟成分的農耕經濟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環境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不用依靠對外擴張就能夠自給自足,所以文化體系幾千年來一直有著較大的內涵量和較強的內生力。西方文化則誕生於自然資源及物質條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們臨海而居,糧食不能自給,陸地交通和交往又極其困難,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開拓海洋事業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商業航海貿易十分發達。與中國農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對外擴展力較強。由於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存在著很大差異,當二者頻繁接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構成要素差異小的文化體系沖突就小,構成要素差異大的則沖突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動下,兩種構成要素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激烈的對抗與斗爭。

二、循環作用與能量傳遞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而人又是社會的主體,要探討文化沖突如何影響社會和諧,就必須要以人為出發點來理解文化與社會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社會是由社會成員共同建立的有組織的群體,某一社會的所有社會成員都共同享有一種文化體系,並處於一個共同的價值體系的持續影響下,因此每一種文化都是與某一特定社會相聯系的。實際上,人、文化與社會之間是相互循環作用的:人創造了文化,同時文化又對人產生著持續的影響;文化決定了社會存在的模式,而社會又是文化的承載者與維系者;社會是我們人類生存斗爭的單位,同時人的行為必須置於社會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沖突對社會和諧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相互作用的基礎之上。由於文化沖突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為一種文化運動。社會和諧則指的是構成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均衡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有一個比較均衡、比較穩定的關系,社會呈現出穩定有序、協調發展的態勢。正如我們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動都伴隨著能量的產生和傳遞,能量傳遞的規律則是單向趨於平衡狀態,即能量由高到低傳遞並最終達到相同為止。激烈的文化沖突使得構成文化系統的各種要素在摩擦、碰撞中處於劇烈的運動狀態,加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循環作用,沖突產生的能量必定會傳遞給整個社會系統,從而導致社會系統穩定狀態的失衡。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正是這種劇烈的文化運動,它不斷地沖擊著我國社會的底線和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有可能使社會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亂狀態。激烈且長期持續的文化沖突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最終將導致社會陷入整體的危機。我國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離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斷擴大的吸毒人數、艾滋病感染人數等就已經敲響了警鍾。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內驅作用,給西方各國帶來了巨額的利潤,而經濟力量又是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西方各國將會更為努力地開發更大的文化市場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因此,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且將很可能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繼續加強。由於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差異較大,決定了兩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僅僅依靠文化融合來減少文化沖突,實際上大多是在作無用之功。因而減少中西方的文化沖突以保障社會和諧,更需要的是盡可能地降低由文化沖突產生的能量,使之盡可能少地傳遞到社會系統中。由於無法控制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外部沖擊,如果要降低文化沖突的能量,就必須將我國文化系統的運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即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相對穩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動

如前所述,文化是組織結構嚴密的整體,那麼構成文化體系的諸要素間就有著一定的組合秩序和架構關系,各要素之間按照相對穩定的方式組織和聯結起來,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文化結構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之分:表層結構可以直接觀察到,如器物和技術;深層結構無法直接觀察到,深植於人們的頭腦之中,指揮著人們的行為,在一切文化現象的背後起著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文化系統的真正決定者是深層結構即核心結構的構成要素。這些構成要素決定了文化系統之間的異同,同時它們的穩定與否也決定了整個文化系統能否穩定。因而,要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構成要素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對於文化深層結構的認識,國內外文化人類學界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質的文化、社會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針對物質文化和社會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層結構,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羅伯等人認為每一文化體系都由顯型部分和隱型部分組成,物態的、制度的及行為的文化是顯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態的文化則是隱型文化。隱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的思想,一是與他們有關的價值⑥。懷特則將文化系統分為三個亞系統,即技術的系統、社會學的系統以及意識形態的系統。他認為技術系統由物質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儀器,以及使用這些儀器的技術組成;社會學的系統由人際關系組成,這種人際關系以個人和集體的行為方式來表現;意識形態系統由思想、信仰和知識組成,它們是以清晰的言語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意識形態系統是文化系統的核心,整個文化系統受到意識形態系統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文化結構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們決定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可以說,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則認為人必須戰勝自然進而控制自然;中國人強調群體認同,西方人注重個體自由;中國人推崇依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循序漸進,西方人則崇尚冒險進取;中國人注重內心的修煉,西方人則強調上帝的意志。

那麼,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構成要素的穩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穩定性,如此則會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而輕易改變。同時,由於文化流動是文化系統生命力的保證,各構成要素必須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在文化核心構成要素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表層結構的文化要素必須適當地流動,以保證文化系統的活力。這種系統內核不變,表層要素適當流動的文化流動實際上可稱為文化有限流動。

文化有限流動不同於文化一般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全面的流動,文化有限流動是部分的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由文化系統自然調節,文化有限流動則是文化系統在一定控制下調節。相比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沖突中,文化有限流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統的穩定。

四、加強傳統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與文化有限流動密切相關,文化認同是文化有限流動的基礎,文化有限流動是文化認同的結果。要真正實現文化有限流動,必須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的現代性更多地表現為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流動性,而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又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阻隔,因此與以往相比,人們更加需要加強文化認同以提供安全基礎。

如前面所示,文化與人的存在緊密相聯,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都是文化的產物。因而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當人們處於一種不同文化接觸、碰撞、對抗的環境中時,面對著各種不同的事實存在,會產生一種自我認同以保持自身統一的反應,如果缺乏文化認同,個體就會沒有歸屬感。一個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而如果這個中國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認同,就會感覺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則無論如何內心都會有焦慮,很有可能在行為選擇上出現問題,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種群體性反應,對社會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現今,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傳統文化體系的深層結構被部分破壞,新的文化體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認,社會上出現的所謂「文化虛無」、「文化荒漠」、「文化無根」等等說法,正反映了我們文化體系核心層面的某種缺失。再者,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人們大多不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來認識經濟和科技,反而是被動地依據經濟和科技力量來認識自己的文化,這種認識並不是建立在對文化本體的正確認識上,而此時西方文化挾經濟實力和先進科技之強勢與我國文化發生沖突時,再加以我國文化核心層面出現某種缺失,人們便很容易鄙棄自己的優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文化模式論的創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類文化的形成是因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這樣一些模式,區別著不同的文化,同時也塑造著各自所轄的那些個體,控制著個體的思維和行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維發展而來的,以儒、道兩家思想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為主流的長期形成的文化模式,兩千多年來發揮著強大的作用,規范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道德情操與價值觀念。所以,即使人們在崇拜各種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可能完全忘懷傳統文化。而今,中國經濟力量的逐漸強大,已動搖了人們認識西方文化的基礎,對西方文化的普遍認同已經逐漸受到質疑。如,美國兩大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傾盡全力宣傳本土飲食文化,使得國人趨之若鶩。而近幾年,人們開始提倡多吃中國傳統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顧客比以往明顯減少,這兩位西方快餐巨頭就都只有「入鄉隨俗」,烹制各種中國傳統食品以吸引顧客。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餐飲業,在其他各行業也已經有了相似的情況。由此簡單事例即可看出,國人的文化觀念已在回歸,所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只是在「順水推舟」而已。

五、余論:探尋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樣貌由核心結構決定,那麼與系統內核接近的文化要素進入,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小,則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大,就很難被系統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甚大,有時表現出完全對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這種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可以部分相互適應、補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則有著很大的難度。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如同人類的身體有著共同的某些特徵一樣,人類的文化也有著某些相同之處,只是它們隱藏在各種文化現象的背後,處於文化的深層結構中,經常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應,不易察覺。換而言之,人類文化應該有著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實現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基礎。我們應該把握文化的整體結構,探究人類不同行為和思考方式的內在聯系,尋找到這些隱藏於文化深層結構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類學界中有相當一批學者主張文化相對主義,他們認為:任何一種人類文化,無論多麼原始或多麼復雜,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種文化,不能由主觀好惡而決定取捨,而應根據它自身的來龍去脈以研究其現象本身。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現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沖突問題,更需要深入了解我們自己世代相傳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對方文化體系的立場上,通過對不同文化的積極理解、比較研究,從而真正地實現中西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

『玖』 如何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1)弘揚和發展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拾』 我們應該如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1,向國外介紹真實的中國,文化、人文等等,
2,組織一些中外文化的交流會,比如邀請文化屆名人參與。
3,翻譯國外和中國作品,
4,組建旅遊團互訪
5,進行合作製作中外專題片
作為個體從自身向國外展現中國文化。

閱讀全文

與中西文化如何重新開始交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