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文化
「什麼叫做文化?」
龍應台
曾經有一個特別奇怪的場合,作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的我被要求當場「簡單扼要」地說出:「文化是什麼?」
是在1999年的「議會」里。從9月開始,官員每天四五個小時坐在「議會」里接受「議員」輪番質詢。我是個「新生」,「議員」發言多半用一種怒吼咆哮的聲音,麥克風再把音量加以擴大,耳朵嗡嗡作響,一天下來,暈眩的症狀出現,我總在頭昏腦脹的狀態下回到辦公室,再看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長是學者出身,他的症狀是胃絞痛,想嘔吐。到了12月底,預算要三讀通過,第二年的政務才能執行。咆哮了四個月的「議會」為了要表現「戮力為公」,很戲劇化地總是通宵不寐地審預算,從下午兩點開始連審24或48小時。議員可以輪番上場,回去小睡一場或者吃個酒席再回來,官員卻得寸步不離地徹夜死守。我坐在大廳一隅,看著窗外冬夜的雨濕濕地打在玻璃窗上,沙沙作響,覺得全身徹骨的寒意。
就在這樣的一個濕雨而焦灼不安、黑夜透著荒謬的凌晨3時,我發現我被喚上了質詢台,為台北市的文化預算辯護。一個「議員」,剛從外面進來,可能才應酬完,滿臉紅通通地大聲說:「局長,你說吧,什麼叫做文化?」
文化?它是隨一個人迎面走來的———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長了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自賣菜小販接過找來的零錢?他,獨處時如何與自己相處?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
在一個空盪盪的議堂里,半夜三更,這樣談文化,好像只有鬼在聽。我心裡在想,我知道,你以為我會談雄偉的博物館、華麗的音樂廳和偉大的藝術家,不,如果你給我更多的時間,我會繼續說下去,即使是三更半夜寒意徹骨:
胡蘭成描寫他所熟悉的江南鄉下人。儉朴的農家婦女也許坐在門檻上織毛線、撿豆子,穿著家居的粗布褲,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為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屋裡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或穿褲代表什麼符號會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在農婦身上顯現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蘊。何謂底蘊,不過就是,沒有學問、不識字的也自然會知道的禮數,因為祖輩父輩代代相傳,因為家家戶戶耳濡目染,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於焉而形,這就是文化。農婦或許不知道仲尼曾經說過「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但是她舉手投足之間,無處不是「禮」。
希臘的山從大海拔起,氣候乾燥,土地貧瘠,簡陋的農舍錯落在荊棘山路中,老農牽著大耳驢子自橄欖樹下走過。他的簡單的家,粉牆漆得雪白,牆角一株薔薇老根盤旋,開出一簇簇緋紅的花朵,映在白牆上。老農不見得知道亞里斯多德如何談論詩學和美學,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牆邊種下一株紅薔薇,顯然認為「美」是重要的,一種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環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過任何美術館,但他起居進退之間,無處不是「美」。
在台灣南部鄉下,我曾經在一個廟前的荷花池畔坐下。為了不把裙子弄臟,便將報紙墊在下面。一個戴著斗笠的老人家馬上遞過來自己肩上的毛巾,說:「小姐,那個紙有字,不要坐啦,我毛巾給你坐。」字,代表知識的價值,斗笠老伯堅持自己對知識的敬重。
對於心中某種「價值」和「秩序」的堅持,在亂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來。今天我們看見的巴黎雍容美麗一如以往,是因為,佔領巴黎的德國指揮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徹底毀掉巴黎」的命令時,決定抗命不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保住一個古城。梁漱溟在日本軍機的炮彈在身邊轟然炸開時,靜坐院落中,繼續讀書,思索東西文化和教育的問題。兩者對後世的影響或許不同,「抵抗」的姿態卻是一致的。
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對破壞這種「價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
❷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明
關於文明我們先看看網路的解釋:
」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精神財富、發明創造。智慧生物為更好地認識世界而團結協作,就構成了文明的物質基礎。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
文明包含三要素:哲學——人類思想的薈萃;宗教——人類心靈的寄託;藝術——人類對萬物之美的詮釋。「
這個基本釋義的價值在於指出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餘由智慧生物創造出的各種現象只是文明的附屬品。至於文明的三要素,不論出處在哪裡,都一點也禁不起推敲。
文化或文明的定義,無法從歷史的詞語演變中追尋,無法從現世的紛紛萬象中找到,它是抽象的概念,只能由抽象的概念來定義。
不同時代或許會有不同的定義,而當今時代,對於文明或文化的定義,存在著相對的最終定義。
文明來源於智慧;沒有智慧就沒有文明。
所以,文明只依賴於一個重要因素:人類智慧的第一次成熟並在社會上彰顯出來。
文明只依賴於一個重要因素:人類智慧的第一次成熟並在社會上彰顯出來。
說彰顯出來來,是因為所有個人智慧都是在人類群體智慧的基礎上形成的結晶,是個人成就,更是人類社會群體智慧的努力表達。沒有人類社會群體智慧的根基和滋潤,不會存在個人智慧的突破。
什麼是人類智慧的第一次成熟?就是有一個或一批徹底的覺悟的人,這些人通過行動或文字徹底的彰顯了智慧的這一高度並巨大的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歷程。
這在較早的文明中,現代人易於看到的東方中國有老子、莊子、孔子、墨子等為代表的諸子百家智慧,印度有佛陀及其它僧團為代表的佛學智慧,西方有普羅塔戈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傳承的哲學智慧,這是顯而易見可考可證的;另外在其它的古老文明中,可能也有這樣的一群人,限於本人知識面,肯定也有,但已經不能列舉了。
我舉這一時空現象,是因為有很多直接流傳下來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這種智慧的突破都具有群體性和傳承性,具有群體性是只有社會上最高的思想認識水平群體性的達到足夠的高度,才會有破繭化蝶的第一隻蝶出世,而只要有了這第一隻蝴蝶,就極大的可能將這種突破性的智慧傳遞下去。即是傳不下去,也會成為這一社會群體的精神指引和後世代其它人突破的種子。
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在東西方文明中還有一個早期的爆發,在更早的遠古,還有三皇五帝時代的文明,還有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巴比倫文明等,但因為年代久遠,所留置存的記錄不多,但毫無疑問,這是在近似時空上人類產生以來真正的第一次智慧爆發。而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文明印記,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在這以前,談不上文明。
只有這種突破和成熟才能使人類真正與其它生物區別開來,也只有這種突破,才能使人類能夠稱為人類。只有在這種突破之後,人類社會才能留下足夠巨大的文明碎片傳承至今天。
所以,文明的版圖,最遠也不會離這種突破太遠。
基於此,對於文明我們可以定義如下:
【什麼是文明】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區別於動物界、植物界等其它非智慧生命體的精神產物,依附於客觀世界的雕刻、文字、圖畫、音像等客觀實在上展現出來。因為文明是指向人類的文明,所以是人類所區別於其它物界的產物;因為客觀物品只是精神的表達載體,所以是精神的產物。
因此,文明包括文明本身和文明的載體兩個大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是指所有智慧的產物本身的內涵,包括所有物質文明所反映出來的文明信息。
物質文明是指所有承載精神文明的本體,包括所有文明的碎片,無論是一片貝殼還是一塊石頭。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但同時精神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升華。精神文明源於物質文明而高於物質文明,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載體。
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不是看物質文明的水平,而是看物質文明所代表的精神文明的水平。
第二章 文明的核心是什麼?文明的靈魂是什麼?
無論在哪個文明的經典中,我們翻來翻去,其實都只有一個字:愛。
真正的愛,無論是愛自已、愛親人、愛身邊的人、愛同族的人、愛一國的人、愛同族的人,愛全部人類,都是真愛。如果所有人類都是我們自己靈魂的一部分,你能用愛來和每一縷靈魂共鳴嗎?不是這樣嗎?
一切智慧,從愛中彰顯;一切文明,因愛而存在。
第三章 什麼是文化?
如果有年輕學生問我如何重新推進中國文脈,我的回答是:首先領略兩種偉大——古代的偉大和國際的偉大,然後重建自己的人格,創造未來。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ustar Jung,1875—1961)說:「一切文化都沉澱為人格。文化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但也有責任通過「引導」而移風易俗。在這個動態過程中,漸漸積淀成一種「集體人格」。
中華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以上引自余秋雨《何謂文化》
余先在這本書里給出了一個鮮明的文化定義: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這是文化的使命!並提出了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亦即文化要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充滿愛和善良的集體人格!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終極使命!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位令人尊敬龍應台女士眼中的文化:
文化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行為的基因
文化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行為的基因
文化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行為的基因
在同一時空下,我們說起文化,一定還會想對文化的許多符號,比如書籍、字畫、音樂;比如各種民風民俗、比如各種地域性的口味、觀念、物品偏好等。
文化是人類產生過程中和人類產生以後在日常活動中所展現出來的所有行為態征和內在精神,並通過各種載體表達出來。
【文化的內涵】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精神意識創造型態和產品,包括一切人類精神意識形式下的創造物,無論是教育、科學、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知識體系或書本,或者流傳於各個村莊、城鎮、國家、民族、世界的習俗、群體偏好等等。
這就是各種形式的書本、觀念、習俗等相關的文化中文化的意思。
狹義的文化指一個人的道德、知識的綜合素質水平。
有文化就是說一個人具有偉岸的德行、高尚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的中「文化」的意思。
第四章 文化與文明的區別在哪裡?
當下的文化與當下的文明是一致的,而當下文化如果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存下來,就真正從文化變成為文明的一部分。
文化來源過往的傳統,卻只屬於當下;文明透通古今,古代流傳下來的是文化的遺跡,今天人們創造的是文明的未來。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創造文明的未來!
❸ 簡述文化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
直觀表述文就是知識的結構性積累;化就是教化與人。組合起來的文化含義,是最通俗的,又最容易直觀形象表述的文化概念。常見於沙龍解釋,和大學教堂的闡述。
關於文化的隨筆
朱樵隨筆《文化》
曾經在一些非常有文化氛圍的場合,總會聽到有人笑著說自己沒文化,而說此話的人,往往又是那個場合中比較顯眼的人物。這就讓大家明顯地感到,他是在調侃文化人,至少是表明他並不那麼看重文化。在這些人眼裡,文化有什麼用,不當吃不當用,不甜不咸,還酸溜溜的。而文化人呢,也就是拎拎鳥籠的白相人,或者就是孔乙己式的窮酸文人。這是一些暴發戶的心態,不管他是干什麼的,不管他有沒有文化,只要在他爆發的過程中沒文化的作用,他就不可能看重文化。當然,現在情況就不同了,文化一熱,誰要是再說自己沒有文化,那就真的是沒文化了。
有個沒上過學的老畫家,古文功底很好,對當地的文史也非常了解,新聞媒體報道時,總稱他為文化名人。有一次,文史館的人事幹事請他填履歷表,在文化程度一欄中,他猶豫了一下,想還是謙虛點填個「較高」。結果人事幹事說不對,老畫家笑了笑,就不再謙虛,填了個「很高」。人事幹事於是說,這樣填不對,這文化程度是指你上過什麼學。老畫家傻了,問道:文化程度跟上學有什麼關系?不問不要緊,一問,人事幹事也人傻了:是啊,文化程度跟上學有什麼關系呢?
那麼,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可是一個誰都知道,但誰也說不清楚的問題。有人說,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也有人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最近,又有龍應台的談文化紅了一下。總之,許多名人學者都說過文化,好像都有點道理,但似乎都沒說明白。甚至,有時候自己覺得對文化的概念比較清晰了,被他們一說,反而又糊塗了。文化的概念實在是太廣泛了,不是哪個人能隨便說清楚的。近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試圖從各自的學科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結果都令人失望。據說,目前對於「文化」定義,已經多達有兩百多種。文化,真像一團亂麻,被他們越理越亂了。
去年秋天,我在杭州參加一個學術活動。正題談好後,大家都開始談各地的情況。有人在說到嘉興時,先是說一通嘉興怎麼怎麼的好,嘉興的建設,嘉興的文化,什麼都好,就是嘉興人小富即安這點不好。意思是嘉興人容易滿足,缺乏趁熱打鐵的精神。我聽後就來氣:小富即安有什麼不好?我告訴他們,小富即安,說明人對慾望有所節制,不容易產生貪婪,也不會造成浪費,應該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同時,小富即安,也是人和自然的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不會無休無止地去破壞自然。再說,人只有在物質上小富即安,才能在精神上有所發展。小富即安是嘉興人的性格,也是嘉興的地域文化。
梁啟超先生在《什麼是文化》中稱,「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這話雖然簡單,卻很到位。其實,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還是簡單點好,文化就是文化。如果廣告是廣而告之,那麼文化就是文而化之。 文化熱現象社會學家艾君認為,當我們了解和理解了文化的本質特徵和運行規律時,再看看「文化熱」的本質,不難發現,文化這種人化的特殊的產品,不是由組織策動能達到的「熱的本質」。文化熱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思維和理論被達倒廣泛認可,讓百姓自動自願參與其中的社會現象。而因為文化和經濟的關系決定,文化有時會受到經濟驅動產生的一種「虛熱」、「內發熱」,確切講是「文化利益驅動熱」,這種熱只能說文化的內部的分子結構在開始活動,還沒有表現出熱量……
艾君曾經著文講過,關於「文化」熱之說是不贊成的。文化這種人化的特殊的產品,不是由組織策動能達到的「熱的本質」。文化熱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思維和理論被達倒廣泛認可,讓百姓自動自願參與其中的社會現象。而因為文化和經濟的關系決定,文化有時會受到經濟驅動產生的一種「虛熱」、「內發熱」,確切講是「文化利益驅動熱」,這種熱只能說文化的內部的分子建構在開始活動,還沒有表現出熱量,是一種「虛熱」、「內發熱」或者是「文化利益驅動熱」,沒有真的熱,只能說文化的內部的分子建構在開始活動,還沒有表現出熱量。媒體在說文化熱,艾君不承認「熱」說。他說,談「熱」到底熱在哪裡?領導們重視了,能叫熱嗎?文化界研討會多了,講座多了,也叫熱嗎?一些企業家為了營銷服務開始重視企業文化了,這也是熱嗎?有些組織出了一筆錢,搞了一些文化設施,也叫熱嗎?一些地方為了向相關組織申請經費,打著文化保護的幌子,修復一些寺廟、啟動一些被歷史淘汰的活動,這也叫熱嗎?這只是市場經濟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很正常的文化現象,並非是「熱」的本質。
他強調,文化熱,不是由上到下,由組織策動能達到的。熱的現象表現為一種思維和理論得到廣泛認可,讓百姓自動、自願參與其中的一個階段或范圍內的文化現象。在當今知識膨脹、信仰價值多元化化的社會,對於文化概念的詮釋和理解,我們應該本著科學的發展理念,實事求是、可操作性為出發點,廣義的也不能廣的無止境,狹義的也不能小到成點,一切不要陷入文化的機械主義觀念中,針對社會發展現狀和需求,以科學發展為出發點,去動態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才能發揮文化生產力的巨大魅力,為人類進步和發展服務。 價值本質文化是以各個配置規則的可持續協調發展為主要目的,實現對於各個生產要素配置規則的配置規則。文化以理論依據為導向,通過調整和控制各種生產要素配置規則在理論上的系統性、觀念上的認同性、意念上的連續性、情感上的可原性、數理邏輯上的相容性、自然法則上的和諧性和語義邏輯上的一致性,以規劃社會目標、統一社會意志、協調社會行為、融合社會觀念、集中社會智慧、團結社會力量,以達到財富的價值增值的目的。文化領域對於財富的間接作用所產生的增值量,通常是按照各種文化理論和宗教觀念所要求的內容來進行分配的(如宗教信仰普遍提倡的富人和強者對於窮人和弱者所實施的救助,以及對於他人錯誤所實施的寬容等),它實際上實現了新增社會財富的第三次分配。 客觀作用文化的客觀作用實際上就是調整和控制所有經濟規則與政治規則之規則,它包括各種規則的書面表達規則——文字,各種規則的口頭表達規則——語言;各種規則的媒體傳播符號(如繪畫、詩歌、音樂、舞蹈、戲劇、小說等)表達規則——藝術;各種社會行為規則的約束規則——社會科學;各種自然行為規則的約束規則——自然科學;社會利益關系調整規則的約束法則——倫理道德和宗教信仰;主體行為的約束規則——法律;等等。
❹ 人生詰問讀後感350
讀龍應台《文化是什麼》有感 一直來人們把老師稱為人類文化的傳承者,但對於「文化是什麼?」這樣的題目,雖有思考,終究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回答。看了龍應台的文章《文化是什麼》,終於找到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了。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日子怎麼過,就是文化。」「文化不過是代代積累沉澱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 但是,長期以來的教育過程,我相信大多數老師側重的是教學工作,學校、社會評價我們的標准也是教學實績,慢慢地,老師辜負了「人類文化傳承者」的稱號。近年「教書育人」「人文主義」的思想再次興盛,個體、學生越來越被重視,人的發展成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我想老師終於回到原來的職責上來了。 作為一位教師,在傳承文化,教育學生的同時,毫無疑問首先應該建設自己師德、文化品位,從
❺ 怎麼客觀看待龍應台
白蓮花式的獨善其身,自說自話。
只管提完美主義願景,至於這個願景現不現實,怎麼實現,她不管。
說白了,就是用未成年的話語體系,去忽悠同樣巨嬰思維的受眾。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翻譯一下就是,你想大國崛起,那是你的事,但是你必須照顧到我說的文明刻度。至於怎麼做,能不能做到完美,那我不管。你要是做不到,那我就罵你。
人物評價
作家李敖:龍應台在將自己的文化理念通過官僚機器的運作變成現實後,最終一塵不染地回歸文壇。
學者夏鑄九:她(龍應台)知道什麼時候該斬釘截鐵,什麼時候該動用柔軟示弱
詩人餘光中:龍應台是才學並高的性情中人,一生的作為其實都取決於自己的真性情,她同樣用直接而有力的雜文,「筆鋒常帶情感」地來揭示社會的病情。
❻ 什麼是文化
文化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為信息文化、行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語者所掌握的關於社會、地理、歷史、等知識;行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實際行為、態度、價值等,它是成功交際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藝術和文學成就,它是傳統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類學家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 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 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自20世紀初以來,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人們對「文化」一詞的理解差異之大,足以說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難度。
<原文> 什麼是文化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文化的概念.
定義:文化的定義很多,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都下過定義,曾作過統計:自1871——1951年80年裡,關於文化的定義有164條之多,人類學的鼻祖泰勒是現代第一個界定文化的學者,
他認為:文化是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它作為社會一分子所習得的任何才能與習慣,是人類為使自己適應其環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總成績.
此意義是否合理:W.H.Kelley對它提出了以下的批評:
(1)定義的方式有毛病,這種方式永遠不能將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內容都羅列出來,"其他"雖可概括未羅列出的東西,但如果沒有別羅列出來,就容易被人忽略.
例:定義中沒有列出"語言",而語言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2)整體一詞不合適,文化的組成部分之間是有矛盾的,強調整體就只突出了和諧.
(3)人類創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壞的一面,例:核武器.
這種批評是否合適
(1)如果把語言包括進去,該定義己列出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整體一詞並不排除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總體.
(3)人類創造的文化是有破壞的一面,但不要初衷,是意願與實際的偏差,文化的創造本來是為了適應和改善生活,但結果相反,因此,張凡月先生認為,如果加上語言,此概念是可以的.
美國社會學家David popenoe 則從抽象的定義角度對文化作了如下的定義:一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就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人們通過觀查和接受其他成員的教育萬而學到其所在社會的文化.此定義的前兩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對於人類來說,就象是本能對於動物一樣,都是行為的指南.
Robin FOX更進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質相通:
(1)二者都為某一種族成沒員所共有.
(2) 大部分文化行為也象本能一樣,是潛意識的,不必通過思考而才學到.將它的刺激就能引起特定的反應.
因為:個人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在不知不覺間將社會現存的生活方式及習慣保存入腦,形成文化密碼,由於這些離子的作用人就可以不經過大腦而得出種種行動,這一點上,與動物受到體能的支配一樣.
(3)後天學習而得.
二,文化的構成及社會化.
1,文化的構成.
DAvid總結文化的要素主要為3個:
符號,定義和價值觀,這些是用於解釋現實和確定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的標准:包括語言和符號.
(2) 規范准則:對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應該怎樣思想,感覺和行動作出的解釋,包括習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3) 物質文化——實際的和藝術的人造物體,它反映了非物質文化的意義,包括:機器,工具,衣服,房屋等等.
2,文化的演化.(先討論)
(1) 文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文化的發展使人類能根據它的有利條件來改變環境,以及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適應改變了的環境條件,在產生文化以前,人類只能通過生物進化來適應環境的變化,文化使人的適應過程加快了許多.
例:當一種獵物滅絕後,獵手獵另一種動物的戰術又會產生.
(2) 文化促進了人體生物進化.
例:人腦越來越發達,人手越來越靈活.
(3)文化本身成為人類環境中的一種力量,它無論是范圍上,影響上都變得和環境一樣重要,而且自己也處於動態進化過程中.
在游牧——定居——小城鎮——城市——國家——全球化經濟這一發展歷史中,文化貫穿其中:衣服,房屋,工具,商品,技術.
第二節 符號與語言
一,符號.文化的存在依賴了人們創造和運用符號的能力.
1,什麼是符號 指能有意義地表達某種事物的任何東西.
例:字,數字,一把斧頭和鐮刀
2,符號的功能
(1)傳遞和保存復雜的信息.
(2) 藉助符號人類可以創造文化和學習文化.
(3)幫助我們理解抽象概念. 如:上帝,正義,愛國主義.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在考古學上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有時文化也指文明。
雖然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就已經形成的第一次分工,產生了農業民族和畜牧民族,但早期文化都是在農業民族中產生的,因為畜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不容易產生大規模的聚居,對文字沒有迫切的需要;而農業民族容易形成大部落,興修水利需要大量協同工作的人群,所以最早的大國家和奴隸制都產生於農業民族。有了大國家和奴隸制才能產生大批聚集的有閑階級,他們發明了文字,促使形成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人類第二次分工。從而產生狹義的文化(廣義的文化指所有人類的活動,都可以叫作文化)。
目錄 [隱藏]
1 文化的概念
2 對文化的一些觀點
3 文化的特點
4 文化的分類
5 參看
[編輯] 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園藝學在英語為Horticulture),後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是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將文化定義為「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復雜整體」。此後,文化的定義層出不窮,克萊德·克拉克洪在1950年代末期搜集了100多個文化的定義。
文化在漢語中實際是「人文教化」的簡稱。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討論人類社會的專屬語;「文」是基礎和工具,包括語言和/或文字;「教化」是這個詞的真正重心所在:作為名詞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共同規范(同時這一規范在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對象化成果中得到體現),作為動詞的「教化」是共同規范產生、傳承、傳播及得到認同的過程和手段。
[編輯] 對文化的一些觀點
不同的學科對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
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了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制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家族)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另一個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觀察的方式。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號系統,如文字。各文字體系有相應的認知心理。
[編輯] 文化的特點
通過對不同文化的比較研究,才能了解文化的特點。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准。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復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參考:濡化
文化的基礎是象徵。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現方式如圖像(如圖騰旗幟)肢體動作(如握手 吐舌)行為解讀(送禮)等我們幾乎可以說整個文化體系是透過龐大無比的象徵體系深植在人類的思維之中而人們也透過這套象徵符號體系理解解讀呈現在眼前的中種種事物。因此如何解讀各種象徵在該文化的實質意義便成為人類學和語言學等社會學科詮釋人類心智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文化作為相互關系的整體而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
❼ 龍應台名字是什麼意思
其父姓龍(龍槐生),母親姓應(應美君),她生於台灣,因此取名「龍應台」。
龍應台1974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求學,後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1988年遷居德國,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歐洲》。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盪的世界》、《故鄉異鄉》在上海相繼發行。
(7)龍應台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盪的世界》、《故鄉異鄉》分別在上海、汕頭、陝西出版,再次在大陸文壇和書市被稱為「龍卷風」。
1999年,應台北市長馬英九邀請,龍應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1999-2003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親自前往德國法蘭克福,龍應台受邀出任台北市的文化局局長,為期四年,龍遂從德返台,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2003年8月,赴香港,第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其後任香港大學訪問教授。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擔任傑出人文學者(香港大學第一位終身教授)、新竹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此外,龍也積極參與到關於香港公眾議題的辯論中。在政制改革、文化保育和國際交流等話題上,都不乏龍的聲音,其專門討論香港問題的《龍應台的香港筆記》,在香港與新加坡的暢銷榜上停留長達半年。
❽ 娘想兒 流水長 兒想娘 扁擔長 標桿文
「寸草心」和「三春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孟郊看著慈母用那布滿老繭的雙手送來一針一線縫補好的衣服時,「寸草之心」感受到來自春日的光輝,那麼溫暖,可也那麼得不對等。 我們是否將父母之愛擴展的過於宏大,抑或是將自己的姿態放得過低,以至於要開始提防著『是否淪為愚孝』的地步了?看過種種關於親情、父母與孩子間愛意的表達,曾有一句話最令我動容:「其實,父母們應該珍惜,孩子亦是。因為你們的相遇,就是一場緣分。」 當我們拿去「責任、義務、親緣紐帶」的放大鏡後,竊以為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存在著平等關系的,即使在「愛」的表達形式這一樁上孩子似乎處於被呵護的狀態,位於「親情天平」的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們的心中一定懷有那最洶涌的愛意,只是形式不同,但同樣是,為了那可遇而不可求的,緣分。 其實早已有敏銳的父母親意識到這一點,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是禁錮不是壓迫,同時也就換來孩子對等的愛。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與其子安德烈之間就是一種「在允許范圍內」最大平等的體現。在《孩子,你慢慢來》及《親愛的安德烈》中,龍應台始終保持著一種「稍稍年長的一位朋友」的姿態,與兒子安德烈交流著文化、宗教、家庭乃至「性」等一些話題,而這樣的姿態換來的便是兒子安德烈無所顧慮的信任,同時養成了自我獨立、自我思考的能力與習慣,這無疑是家庭教育中的成功典例,羨煞了多少天天在與孩子爭吵的苦海中掙扎的父母們,強烈地表達愛意會使孩子們被迫的處於「不夠敬愛父母」的被動地位,而這樣的壓迫,積重難返,當初的緣分,或許遲早會變得有些「劍拔弩張」吧? 客觀一點說,相較於西方的家庭文化,我們的親情觀似乎是有些傳統和保守了。多少人感慨著「養兒方知父母恩」、作為領導幹部的兒子回鄉第一件事是給母親磕頭,為母親洗腳„„如此做法是在是讓「緣分」之感變了味。「我給你自由,你還是願意回到我身邊」,這樣理性而不失平等的愛難道不會使孩子們的身心更加健康、更加明亮而開闊嗎?「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扁擔長。」愛的尺度如果局限在種種無謂而膚淺可見的比較上,我們的目光是否狹隘了一些?最終還落了個父母倍感痛心無奈,孩子也黯然神傷的結局,實在不值。 由是父母和孩子都應該意識到,愛是平等的,而表達愛意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激烈、溫和;理性、感性„„這些都應該成為我們在「修煉」之路上最美好的風景,而不是作為要求回報的籌碼,更不應該成為絆腳石
❾ 余秋雨對文化的四句話是什麼
應該是梁曉聲說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1、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歷有多高。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文憑,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
龍應台對文化的詮釋
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❿ 文化對人的影響無影無蹤對嗎
當今世界,文化對於個人,組織,民族和國家的重要意義日益突出,當今國際局勢的較量,也終將會是文化與文化的較量。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是沒有斷層的,我們五千年都是黑頭發黃皮膚,我們是龍的傳人。應該具有文化自信,更感受到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龍應台說:文化使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義;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使個體認識到他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的經驗,自己的痛苦和喜悅,是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 ,孤立的個人因此而產生歸屬感。
文化心理學家認為,文化對人的影響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表現在對人們可觀察的外在物品的影響上,如不同文化中人們的服飾、習俗、語言等各不相同。
第二個層次:表現在人們對於價值觀的影響上,不同文化下人們的價值觀有差異,這正是目前許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三個層次:表現在人們對於潛在假設的影響上,這種作用是無意識的,但它卻是文化影響的最終層次,它決定著人們的知覺,思想過程,情感以及行為方式。
許多研究都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規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與行為特質深深地根植於當地的文化傳統之中,離開了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人類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正是文化的多樣性,才使得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盡管有著相似的生理結構,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心理與行為。
文化是一種不分國界,不分種族的關懷,只要存在於地球上的,都是人類的文明,都應該得到尊重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