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09 22:50:08

Ⅰ 怎麼打造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Ⅱ 如何打造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

5誤區五:企業文化僵化

有些企業片面強調井然有序的工作紀律,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把對員工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等同於企業文化建設,造成組織內部氣氛緊張、沉悶,缺乏創造力、活力和凝聚力,這就把企業文化帶到了僵化的誤區。

6誤區六:企業文化營銷化

企業在樹立自身企業文化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一種對外的文化。這種文化更多的被當成營銷的一種手段,企業文化實際上是目標、價值、信念和行為規范的綜合,企業行為的基本核心和指導思想,僅僅流於企業文化外表上的概念而忽略其核心價值,那麼企業文化對企業沒有絲毫的協助。

·企業文化層次·

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等四個層次。學習型組織的塑造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標,從而構成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物質層文化

是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加以表現的表層文化。

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是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其次企業的生產環境、企業容貌、企業建築、企業廣告、產品包裝與設計等也構成企業物質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行為層文化

行為層文化是指員工在生產經營及學習娛樂活動中產生的活動文化。指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包括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人際關系的規范和公共關系的規范。企業行為包括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的行為。

1、企業行為的規范是指圍繞企業自身目標、企業的社會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行為規范。企業行為的規范從人員結構上劃分為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範人物行為和員工行為等。

2、企業人際關系分為對內關系與對外關系兩部分。對外關系主要指企業經營面對不同的社會階層、市場環境、國家機關、文化傳播機構、主管部門、消費者、經銷者、股東、金融機構、同行競爭者等方面所形成的關系。

3、企業公關策劃及其規范。

4、服務行為規范是指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服務過程中形成的行為規范。是企業服務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

三、制度層文化

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對員工的行為給與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范要求,規范著企業的每一位員工。

1、企業領導體制是企業領導方式、領導結構、領導制度的總稱。

2、企業組織結構是企業為有效實現企業目標而籌建的企業內部各組成部分及其關系。企業組織結構的設立與企業文化的導向相匹配。

3、管理制度是企業為求得最大利益,在管理實踐活動中制定的各種帶有強制性義務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項規定,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商務管理制度等一切規章制度。企業的制度文化是行為文化得以貫徹的保證。

四、核心層的精神文化

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

·如何構建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建設的4S模型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對內,價值觀影響員工行為,員工行為決定企業氛圍,對外,企業氛圍則從另一個角度塑造了企業品牌,關繫到客戶感知。基於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價值觀,可從兩個維度分解出四個企業文化的建設方式,即4S建設模型。

Ⅲ 如何構建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

5誤區五:企業文化僵化

有些企業片面強調井然有序的工作紀律,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把對員工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等同於企業文化建設,造成組織內部氣氛緊張、沉悶,缺乏創造力、活力和凝聚力,這就把企業文化帶到了僵化的誤區。

6誤區六:企業文化營銷化

企業在樹立自身企業文化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一種對外的文化。這種文化更多的被當成營銷的一種手段,企業文化實際上是目標、價值、信念和行為規范的綜合,企業行為的基本核心和指導思想,僅僅流於企業文化外表上的概念而忽略其核心價值,那麼企業文化對企業沒有絲毫的協助。

·企業文化層次·

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等四個層次。學習型組織的塑造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標,從而構成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物質層文化

是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加以表現的表層文化。

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是物質文化的首要內容。其次企業的生產環境、企業容貌、企業建築、企業廣告、產品包裝與設計等也構成企業物質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行為層文化

行為層文化是指員工在生產經營及學習娛樂活動中產生的活動文化。指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包括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人際關系的規范和公共關系的規范。企業行為包括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的行為。

1、企業行為的規范是指圍繞企業自身目標、企業的社會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行為規范。企業行為的規范從人員結構上劃分為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範人物行為和員工行為等。

2、企業人際關系分為對內關系與對外關系兩部分。對外關系主要指企業經營面對不同的社會階層、市場環境、國家機關、文化傳播機構、主管部門、消費者、經銷者、股東、金融機構、同行競爭者等方面所形成的關系。

3、企業公關策劃及其規范。

4、服務行為規范是指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服務過程中形成的行為規范。是企業服務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

三、制度層文化

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對員工的行為給與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范要求,規范著企業的每一位員工。

1、企業領導體制是企業領導方式、領導結構、領導制度的總稱。

2、企業組織結構是企業為有效實現企業目標而籌建的企業內部各組成部分及其關系。企業組織結構的設立與企業文化的導向相匹配。

3、管理制度是企業為求得最大利益,在管理實踐活動中制定的各種帶有強制性義務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項規定,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商務管理制度等一切規章制度。企業的制度文化是行為文化得以貫徹的保證。

四、核心層的精神文化

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念、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

·如何構建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建設的4S模型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對內,價值觀影響員工行為,員工行為決定企業氛圍,對外,企業氛圍則從另一個角度塑造了企業品牌,關繫到客戶感知。基於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價值觀,可從兩個維度分解出四個企業文化的建設方式,即4S建設模型。

Ⅳ 怎樣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企業文化以尊重員工、關心、關愛員工為中心,滿足員工的多種需要,促使員工對企業形成強烈的認同感、責任心,並由此形成自我激勵、自我驅動的強烈意識,在不斷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提升其工作效率和成績。要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要營造並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

一、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員工。

企業價值觀,作為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信仰,構成了企業文化的核心。

二、用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員工。

人是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統一體,既有物質需求也有精神需求。企業文化中對員工的激勵措施也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企業文化,來對優秀和積極性高的員工給予一定的薪酬和福利獎勵;另一方面企業文化通過本身所具有的各組成要素來激發員工動機和潛在能力,例如滿足員工的精神需要,調動員工的精神力量,使員工感受到歸屬感、自尊感和成就感。

三、用良好的溝通渠道了解員工。

溝通包括信息溝通和情感溝通。搞好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對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十分重要。

四、用民主管理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民主管理是調動職工積極性的重要方式。以人為本是現代企業價值觀的核心。實施民主管理就是要落實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以消除員工思想上的困惑,政策上的迷惑,消除影響企業和諧穩定的潛在因素,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五、用豐富的活動凝聚員工。

文化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的有效載體,能夠有效地發揮教育、引導、激勵、促進的作用,調動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Ⅳ 中小企業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1、企業在剛誕生的時候,主要是靠老闆的個人魅力、願景和使命才能讓優秀人才的加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就是企業文化,所以建議從創業開始就建立企業文化,一般健康、積極、務實的企業文化才會讓企業迅速擴大中小企業的文化建設,不用做的多好看,重要的是務實,就是說到一定要做到。2、在制定好願景、使命還有核心價值觀之後,可以廣泛地徵求企業成員建議,企業員工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尤其是在核心價值觀這一方面。這是企業全體成員判斷是非、善惡的重要依據,必須得到大多數成員的認同,否則就是「偽文化」。3、老闆是企業的精神領袖,所以要帶頭做好,這樣企業員工才會重視,才能更加理解到位。當企業文化提煉出來之後,可以召集全體成員進行講解,闡述一下企業文化的意義、作用和內容等等。很多中小企業在給新員工做企業文化培訓的時候,不應該只是由人力資源相關人員講解的,由老闆講比較合適。4、當所有東西都提煉出來之後,老闆可以撰寫文章,然後通過微信、內部刊物等有效方式傳遞給員工,企業員工可以從自己。員工日常工作中提煉出與企業文化相符的事例來撰寫文章,傳遞給員工。只要企業存在,就會有企業文化,但是一般每個企業文化都應該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

Ⅵ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全員參與。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的方針,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用美好的願景鼓舞人,用宏偉的事業凝聚人,用科學的機制激勵人,用優美的環境熏陶人。搭建員工發展平台,提供員工發展機會,開發人力資源,挖掘員工潛能,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達到員工價值體現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堅持為增強綜合國力做貢獻,為社會提供優質商品和優良服務,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實現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回報股東、關愛員工的和諧一致。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堅持把領導者的主導作用與全體員工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在統一領導下,有步驟地發動員工廣泛參與,從基層文化抓起,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全員共建。努力使廣大員工在主動參與中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認同企業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務求實效,促進發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求真務實,重實際、辦實事、求實效,反對形式主義,避免急功近利,使企業文化建設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要立足企業實際,符合企業定位,將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管理緊密結合,企業文化的創新與企業改革的深化緊密結合,按照系統、科學、實用的要求,創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體系。要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牢固樹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發展思路,豐富發展內涵。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統一起來,既追求經濟效益的增長,又注重社會效益的提高,實現政治上和諧穩定,經濟上持續增長,文化上不斷進步,切實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員工利益的協調發展。

Ⅶ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1、確立企業文化內容,如價值觀(核心)、企業精神、發展願景與使命,社會責任等。
2、建立公司規章制度,講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到經營過程中,依靠制度執行逐步落實企業文化建設
3、不斷宣傳佈道,如建立企業文化宣傳欄,公司內部刊物制度等
4、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強化,如海爾砸冰箱事件、這么多年仍然刻骨銘心,體現了海爾質量管理的決心

Ⅷ 如何塑造組織文化

一、制定組織文化系統的核心內容

1、企業價值觀體系的確立應結合本企業自身的性質、規模、技術特點、人員構成等因素。

2、良好的價值觀應從企業整體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更好地融合全體員工的行為,

3、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應該凝聚全體員工的理想和信念,體現企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成為鼓勵員工努力工作的精神力量。第四,企業的價值觀中應包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社會公眾對企業產生良好的印象。

二、進行組織文化表層的建設

組織文化的表層建設主要是從企業的硬體設施和環境因素方面入手,包括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行為准則,設計公司旗幟、徽章、歌曲,建造一定的硬體設施等,為組織文化精神層的建設提供物質上的保證。

三、組織文化核心觀念的貫徹和滲透

1、員工的選聘和教育。

2、英雄人物的榜樣作用。

3、禮節和儀式的安排和設計。

4、組織的宣傳口號的設計傳播。

組織文化的特徵

1、組織文化的意識性

大多數情況下,組織文化是一種抽象的意識范疇,它作為組織內部的一種資源,應屬於組織的無形資產之列。它是組織內一種群體的意識現象,是一種意念性的行為取向和精神觀念,但這種文化的意識性特徵並不否認它總是可以被概括性地表述出來。

2、組織文化的系統性

組織文化由共享價值觀、團隊精神、行為規范等一系列內容構成一個系統,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因此,組織文化具有系統性。同時,組織文化總是以一定的社會環境為基礎的,是社會文化影響滲透的結果,並隨社會文化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地調整。

3、組織文化的凝聚性

組織文化總可以向人們展示某種信仰與態度,它影響著組織成員的處世哲學和世界觀,而且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因此,在某一特定的組織內,人們總是為手己所信奉的哲學所驅使,它起到了「粘合劑」的作用。良好的組織文化同時意味著良好的組織氣氛,它能夠激發組織成員的士氣,有助於增強群體凝聚力。

4、組織文化的導向性

組織文化的深層含義是,它規定了人們行為的准則與價值取向。它對人們行為的產生有著最持久最深刻的影響力。因此,組織文化具有導向性。

英雄人物往往是組織價值觀的人格化和組織力量的集中表現,它可以昭示組織內提倡什麼樣的行為,反對什麼樣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與組織目標的要求相互匹配。

5、組織文化的可塑性

某一組織,其組織文化並不是生來具有的,而是通過組織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逐漸總結、培育和積累而形成的。組織文化是可以通過人為的後天努力加以培育和塑造的,而對於已形成的組織文化也並非—成不變,是會隨組織內外環境的變化而加以調整的。

6、組織文化的長期性

長期性指組織文化的塑造和重塑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組織的共享價值觀、共同精神取向和群體意識的形成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在這一創造過程中,涉及到調節組織與其外界環境相適應的問題,也需要在組織內部的各個成員之間達成共識。

Ⅸ 如何重塑企業文化

導讀:「為什麼很多員工在別的企業規規矩矩的,到了我的企業就不老實了呢?」有個老闆跟我這么抱怨到,也許你會認為那是人家企業的福利待遇好,但那個老闆跟我說「我們企業的福利待遇比隔壁那個企業的福利待遇還要好」。

企業就像一個磁場,如果你企業的磁場充滿了負能量,再好的員工也會慢慢吸收負能量,變成一個「不聽話、不守規矩」的壞員工;如果你企業的磁場充滿了正能量,一些「壞員工」也會慢慢被感染,並最終做出兩個選擇,第一改變自己,讓自己充滿正能量,第二,離開這個磁場。

這個磁場就是我們常說的企業文化,它似乎不可名狀、虛無縹緲,但卻無時無刻影響著企業員工的行為。所以,現在很多老闆都熱衷於追求企業文化的打造。特別是近段時間我在很多企業走訪、調研的時候,很多老闆、高管就經常拿這個話題跟我探討:「我想建立一個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所有人在企業裡面從物質到制度、到精神形成的這么一個形態,它體現在員工的言談舉止、做事方式上面。

我想說的是,企業文化一直都是存在著的,只是說你企業原來建立的文化,不是理想當中的一種企業文化。

例如說,很多企業裡面一直存在的面子文化,我們把人與人之間、上司跟下屬之間,遇到了問題後相互包庇、不負責任理解為相互給面子。我們把遇到問題以後,大家很委婉不直接針對問題來追究責任,把它理解成為給面子,從而養成了一種面子文化、形成了一種推卸責任的企業文化。

所以,企業文化是一直在你企業存在著的,與其說打造企業文化,不如說重塑企業的文化。今天在這里,就跟你聊一聊,如何重塑企業的文化?

一、在重塑企業文化的過程中的誤區

1、錯把口號當文化。

我經常帶一些企業家出去考察,前段時間就跟很多企業家一起去了青島海爾,當我們到了海爾的博物館裡面,很多企業家拿起相機,把海爾的很多標語,張瑞敏首席講的話,把它們拍下來。然後怎麼樣呢?私下我就聽到就有人在討論說:「這句話好!回去,我也把它掛在廠裡面」。

很多企業家、很多高管就在做著這樣的事情,出去以後發現哪個標好,哪句話好,就把這些話拍下來,回到企業做成牌匾、橫幅,然後掛在辦公室、生產車間??

比如,稻盛和夫先生講過的話、張瑞敏首席講過的話、任正非同志講過的話??

這些老闆、高管錯把口號理解成了文化。那隻是文化的最淺層的一個外在的體現而已,它不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真正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每天大家都在按照這個標語下面的理念、精神去實踐。掛在牆上的標語是口號,落實到行動中的口號才是文化。

如果你的企業不是按照這樣的價值觀,按照這樣的理念在踐行的時候,其實掛這些口號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反而會成為大家拿來互相推諉、相互包庇的一些說辭。

2、試圖通過統一思想來管理行動。

很多企業家都自認為是管人的高手,「你看我企業裡面這么多人都圍著我在轉。所以,我要有一些自己的思想,我要把大家的思想統一了,然後用這個思想管理大家的行為」。

這也是一個誤區,誤區在於哪裡?

哲學上講,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我不是說這個方式方法就一定錯。但是,這種方式很大程度受制於企業的發展規模,企業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你得用與之匹配的方式。

很多人就想試圖把別人的思想改變,但是一萬個人有一萬種思想,你怎麼樣做到思想統一呢?而且每個人的心念在每一剎那都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的思想時時刻刻在變化,我們貌似覺得思想統一很簡單。所以,試圖用思想統一來管理行動的背後,是很多企業老闆、高管的懶漢的管理思想。

思想很難統一,不要有這種懶漢思想。

像新兵訓練三個月,去當兵的都知道,不是一進去就跟你講思想、講道理。而是每天進行班隊列訓練。新兵訓練的前3個月就是稍息、立正、齊步走、正步走。練一些基本的體能,通過反反復復對這些基本動作進行訓練,讓你養成守紀律、服從執行的思想,把你塑造成有紀律、有執行力、有服從性的這么一個合格的兵。

所以,我們不要首先試圖從思想上去改變一個人。我們要能夠做到從行動中來塑造思想,就像我們今天講的主題一樣――來重塑我們的企業文化。

重塑企業文化不是首先從企業文化這個外觀上,這個我們所想像的文化上去入手,而是先從我們每天每天企業裡面的事情上去入手。

3、錯把精神層面的文化當成企業文化的全部。

其實,企業文化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最淺層次的企業文化是物質層面的,包括我們廠房的規劃設計、廠區內的整理整頓、硬體設備的規范、橫幅、VI視覺系統的建立等。

其實這個是一個表層次的,我們可以稱它為物質方面的企業文化的體現。

第二個層面的企業文化是制度層面的,制度層面的就是中層次的企業文化,體現在我們企業的管理制度、組織機制建設、優勝劣汰的機制、人才晉升通道設計的機制等等。我們要通過這些來建立一套制度性的、組織機制性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第三個層面才是精神層面的。包括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的一些基本的信念、老闆自上而下的一些人生的信條、企業的信條??

第三個層面是前面兩個層面落地以後產生的,不是先有第三個層面,爾後才去填鴨式的去做所謂的「企業文化」。

我們很多時候就把最終的結果,當成了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全部。這也是一個誤區啊,這是我在企業裡面走訪調研的過程當中,跟很多企業的老闆和高管溝通的過程當中發現分析和總結出來的。

二、怎麼重塑企業裡面的企業文化呢?

1、通過統一行動來塑造思想。

行動的統一是管理團隊、純潔隊伍的最好方式。你不要想著給這個人做思想工作,給那個人做思想工作,對於整體而言,一定是行動上的統一要大過思想上的矯正。

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這么多的想法,都需要你一個一個去解釋。那麼,我想你最後可能會有能力成為思想家,但卻成為不了真正的思想家。企業裡面需要的不是這樣的思想家,企業需要的是能夠統一行動,來把企業的組織效率提升企業的執行力、公信力等等進行提升的這么一個團隊、組織、文化。

所以,不要試圖通過統一思想來管理行動,而是通過統一行動來重塑思想。就像前面我舉的新兵訓練三個月的例子一樣,不要想著先跟講多少道理啊,當然這些也要講,但是,最主要的是需要強化的訓練,通過統一行動來塑造思想。

2、企業文化機制、制度的建立。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一個好的組織文化的產生,背後一定是制度和機制在作保障的。就像公元前800多年的時候,有一個典故叫「立木為信」。

那個時候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准備就緒,但沒有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貼出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

「立木為信」,這個其實就是來打造一個說話算數,大家相互信任的這么一種文化。企業的管理需要用這些制度、用這些機制、用這些規定去讓大家相互信任、讓大家按照這個規矩來走,這就是企業文化的打造。

像前段時間我帶企業家去海爾參觀,最開始1985年的時候,張瑞敏首席做了一個規定,叫海爾13條。

「海爾13條」裡麵包括了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偷拿公司的財物等等,總共13條。

當張瑞敏首席把這「13條」拿出來的時候,很多青島電冰箱總廠的工人不以為然,以為這么多廠長之前也是這么規定的,就沒把「13條」當做一回事。沒想到沒過幾天就有一個工人因為偷拿公司財務被嚴厲地處罰,那個時候被罰款30元,在1985年那個時候的30元,相當於現在的也不少錢了。

我也可以把當時的通告給大家看一下,如下圖:

這就是當時的這樣一個公告,我們不能說「13條」出來就一定能塑造了一個很好的執行文化嗎?真正的是要你去做,你去執行,你的工作當中是按照你所講的去做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塑造一個好的企業文化。

比如,你想重塑一個執行的文化,不是憑嘴巴講你想打造執行力的文化,而是將企業裡面每一件具體的事情,每一個需要落地的動作,你去把它落地了,把它執行了。久而久之,你企業裡面就一定會養成強有力的執行力文化。

你想重塑一個信任的文化,那你就要將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管理團隊和員工之間,公司和員工之間每一個口頭的、書面的這種契約,嚴格地去執行,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在企業裡面重塑一個信任的文化。

很多企業裡面的績效考核為什麼推不下去?因為員工不信任,員工認為你在剋扣他們的工資,企業高管和老闆認為員工只做了這么多事,好像報上的數據都是假數據??這是一種相互不信任的關系。

所以,在企業裡面要想做到重塑企業的文化,就要建立相應的機制、制度,其實這個也是我講的企業文化三個層次裡面的第二個層次。

3、持續、長久的去落實。

很多企業創辦了很多年,要麼就很著急,拿一個口號、拿一個橫幅、拿一句話來試圖改變員工的思想,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企業裡面推行這樣或那樣的學習活動月。學習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哲學管理理念、學習海爾張瑞敏首席的管理理念??我並不是反對做這些動作,我認為這些只是錦上添花的事,其實,企業真正的要學的是自己,就在企業內部。

怎麼學?就是每天每天持續的按標准、規范、流程去做當下的工作。道德經有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要懂得反反復復、持續不斷的堅持的去做一件事,你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千百萬次重復的去做,那就是變成了不簡單。

不要試圖去用一個口號、一個理念去重塑好企業的文化。應該是通過千百個大家都在持續在做,堅持在做的動作,去重塑企業的文化,只有持續的去做,才能夠形成,不能夠持續的、長久的去做的動作,一定不是重塑企業文化最好的動作。

結語:企業文化不是虛無縹緲、不可名狀的東西,它直接體現在企業員工的言談舉止、做事方式上,企業要懂得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在重塑企業文化的過程當中,不要錯把口號當文化,也不要試圖通過統一思想來管理行動,更不要把精神層面的文化當成企業文化的全部。而是要通過統一行動來塑造思想,用機制、制度的建立做保障,並持續、長久的去落實。久而久之,企業將形成一個良性的企業文化。朗歐企管以精細化管理實戰助力中國製造,一直在努力,希望本文對你有幫助!

推薦閱讀:

生產管理怎麼做才有效?

掌握好此PMC方法,工廠管理無難事!(實操、收藏)

工廠管理,如何開好早會?

工廠生產管理,如何通過任務細化提升效率?

Ⅹ 如何做好企業文化建設

在經典教材《企業文化必讀12篇》中,企業文化被定義為具有組織特徵的共享價值觀、理念和態度。簡而言之,企業文化代表的是你公司的個性。它描述了你的團隊成員對他們所做工作的感受,以及他們如何與同事互動並為你的客戶提供服務。它是你組織背後的指導力量,因此做好企業文化建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吧!

閱讀全文

與如何塑造企業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