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黃荊山文化旅遊城在哪裡

黃荊山文化旅遊城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09 23:37:18

㈠ 西塞城是在那個省

黃石市

中國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南岸。面積1850平方千米。人口136.61萬,主要為漢族。原為大冶縣石灰窯、黃石港、道士洑三濱江集鎮。後隨采礦業興起,1948年合置石黃鎮,取石灰窯、黃石港首字命名。1950年置省轄黃石市。黃石市是一個新興的礦冶城市,以采礦、冶煉、建材為主。素有「江南聚寶盆」的盛譽,鐵、銅、煤、石灰石儲量豐富 。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是中國六大銅基地之一。「港餅」為傳統名點。中國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已發掘出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主要名勝有西塞山、飛雲洞、東方山、磁湖等。

東方山
被譽為「三楚第一山」的東方山,坐落在黃石下陸區境內,主要由曼倩堖、攬勝堖、走馬寨三大主峰組成,方圓面積18平方公里。

相傳西漢武帝太中大夫東方朔,宦途失意,浪跡江湖,約在公元前100年結廬於此,東方山便因其 姓氏而得名。東方山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中植物繁茂,已查明的草木本科植物 20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0%。在竹海樹林中,具有120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傲然屹立,獨領風騷;「道洞雲停、鐵牛懶卧、靈泉卓錫、石船高撐、月涌禪關、仙履日暄、青松倒插、白蓮頻開」等古八景風采尤存,令人流連忘返;素有「高山出平湖」的東方山水庫,碧波粼粼 ,清澈見底,更為東方山平添了幾分靈氣。

東方山歷史悠久,佛教文化淵源流長,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初年的弘化禪寺歷經千載,已傳人七十三代,千百年來,弘化禪寺高僧輩出,先後有三位高僧進京說法,受到當朝皇帝的接見,並狹題贈賞賜。成為鄂東南佛教道

東方山位於黃石市區西部,由走馬寨、曼倩堖、攬勝堖三大主峰組成。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東方山山不高而樹茂林深,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草、木本植物繁多,森林覆蓋率面積達90%以上,是黃石城區中最大的林區。
「禪關月涌、靈泉卓錫、道洞雲亭」等古八景風姿各異,蘊育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吸引著萬千遊人。東方山代遠年長,早在春秋時期東方山山脈的長江之濱就出現了一座以狩獵器具命名的小城「鄂」。西漢武帝年間一代曠古奇才東方朔曾結廬於此,采葯煉丹,布施於民,東方山也因其姓氏而得名。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建都武昌,東方山因其險要成為捍衛軍國重鎮的形勝之地,走馬寨便是當年東吳都城衛隊的營跡。
東方山目前已成為集佛教文化和風景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1997年,東方山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2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

場中心。以其為代表的東方山22座大小寺廟散座在群山峰壑之間,構成了東方山獨有的佛教文化特色。近幾十年來,東方山先後成功舉辦了四屆廟會及「祈禱世界和平大法會」「傳授三壇大戒法會」,遊客信眾遍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0餘個國家和國內包括港 澳、台在內的20餘個省、市和地區。

西塞山
西塞山風景區位於城區東部長江南岸,規劃總面積0.495平方公里,區內以西塞山險峻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紛陳的勝跡為實物主體,以道仕袱古黃石城多經滄桑的變遷史和年代久遠的古詩詞為重要文化內涵集合而成。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景點眾多。
〔西塞山又名道仕袱磯、磯頭山〕海拔176.5米長周18.5公里,歷史上就以其吳頭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險峻的地形集古戰場和風景名勝與一身。從東漢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前,發生在西塞山的戰爭達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觀賞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詩填詞近百篇,並在懸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園林部門從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著手進行游覽小道、長廊、上觀亭、桃花亭、沿江鐵鏈護欄和桃花古洞、古鉤魚台的維修建設,景點不斷得到開發利用。
〔桃花古洞〕在西塞山北側臨江的陡壁間,洞高約3米,上圓下方,形如廟門,入內2米處被鍾乳石封閉,傳說是唐代詩人張忠和隱居釣魚時休息或避雨躲風的地方。洞門刻有「桃花古洞」四個字。1985年,去古洞必經之險道「一線峽」被拓寬,並安裝了90米長的鐵鏈護欄,以保障遊客安全。洞下是古釣魚台。
〔摩崖石刻〕山體東北懸崖之中,曾有不少石刻,如「飛來船」、「鰲魚石」、「虎豹關」、「蛟龍窟」、「雲林得意」、「震標仟仞」以及「鍾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隨歲月褪去。在西塞山臨江面的一塊4米多高的碑石上,刻有每字見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個大字,為明朝進士朱其昌手書。由此東移則有明進士吳國倫的「龍蟠虎踞」摩崖石刻。在桃花洞兩側石壁眾多石刻中,當代書法家楚圖南寫的「西塞山」三個大字,鐫刻在洞左側江崖壁上,每字見方5米,甚為壯觀。
〔西塞山鐵樁〕在桃花洞右側的磯頭上有一鐵樁,高8.2厘米、寬3厘米、厚一厘米,鐵樁中間有槽,旁邊還有一鍥。傳說是吳王孫皓鐵鎖橫江的遺跡。
〔龍窟寺〕在西塞山東邊山下,是唐代遺址。1986年已部分修復。相傳寺內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來的牡丹花,該地一賈姓人家丫頭逆主人之意助一窮秀才赴京趕考後屈死,功成名就後的秀才尋恩到此,丫頭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變成潔白芳香、艷色迷人,二戰期間該花被日本人搶走。
〔北望亭〕仿古建築,位於西塞山北峰山巔,此處可俯視江濤奔騰東去,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碧綠萬傾。亭正門「北望亭」三字為樊稼生題寫。亭北面有對聯,上聯:騁懷今古千秋事;下聯:放眼乾坤萬里心。南面亦有對聯,上聯:形勝在吳頭楚尾;下聯:風流於古往今來。該亭於1998年4月16日開工建設,同年10月28日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總投資40萬元。
〔西塞山牌樓〕仿古建築,位於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動工興建,1988年12月竣工,總投資12.3萬元。牌樓上「西塞山」三個大字由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題寫。全長1.7公里的西塞山專用公路從牌樓下穿門盤山而上,直達山頂。
〔園林綠化〕從1962年起,市人民政府就有計劃地組織市民到西塞山上義務植樹,現山上遍布松、柏、桃樹等樹種。春曖時節,桃花洞四周桃花盛開,與江濤浪花相映,景色誘人。
〔道仕袱〕道仕袱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里在歷史上先後設置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袱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這里曾是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鎮。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陸、空三軍猛攻西塞險隘,使道仕袱這個千年古鎮變成了一片廢墟,古鎮雄貌現已蹤影全無。
〔古錢窖〕盡管道仕袱的古鎮雄貌現已盪然無存,但在此處的六次古錢窖發現,卻能證明其古代的繁華。
第一次,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發現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隨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發現一錢窖,方中丈余皆滿,錢貫鐵線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發現一錢窖,坎土長二三里,挖掘時間長達數月。
第四次,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發現一窖銅錢,被日寇用船滿載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鋼廠水利工程指揮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時,發現一銀窖,出土銀292錠,共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5日,維修西塞山下江堤時,發現宋代錢窖,掘出方孔銅錢串近30萬斤。
以上六次發現均在西塞山東,官至宋朝衛國公的呂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發現僅有文獻資料可查,後兩次發現則有大量實物為證。最後一次罕見的發現時值文革期間,發掘的實物除文物部門留有千餘斤外,所余部分被運到武漢冶煉廠銷毀,實為一大罕事。據長年居住在道仕袱的村民傳說,西塞山麓埋藏有九個錢窖,按此傳說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古墓葬〕解放後,在西塞附近,曾多次發現古代墓葬。
〔漢墓群〕1955年,在道仕袱取土修築江堤時,發現八座漢代磚室墓。出土文物有鑿金片、五銖錢、貨泉、銅鏡、鐵刀、四耳壺等。
〔晉墓〕1982年3月,發現兩座魏晉時期的磚室墓葬,一號墓出土青瓷碗等16件;二號墓曾被盜掘,僅存瓷碟一件。
〔元墓〕1983年9月,發現元代墓葬一座。墓內發現印有「西方凈土」、「西方極樂」字樣的「制錢」,反映死者信奉佛教。解放後在西塞山附近一共發現從東漢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護不周,存者極少。
〔古詩詞〕歷代名士六朝有江淹、何遜,唐有張志和、劉禹錫、韋應物、李白……,宋有蘇軾、黃庭堅、陸游……,明有吳國倫、王世貞、易應斗……,清有宋湘、詹應甲以及現代的董純才等共40餘人,留下吟西塞山的詩詞。
寫與戰爭有關的詩有:明代張居正的「指點吳魏爭雄處,萬軍一日蛟龍吞。至今西塞山頭色,猶是當年戰血痕」;顧澍的:「西塞山前百戰場,當年將士有輝光」等。
寫西塞山美景的有:唐張忠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陸游的:「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里鍾」等。
寫西塞山古跡的有:唐詩人王周的:「千尋鐵鎖無人問,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龍窟寺前新漲急,玉虛殿後碧峰圓」;李增榮的:「桃花洞口常盟鷺,流水聲中獨釣魚」等。
寫西塞山雄偉氣勢的有:李白的:「回巒引群峰,橫蹙楚山斷」;韋應物的:「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張文潛的:「危磯插江生,石擘青玉」等。
〔古戰場〕由於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難攻,並由綿延起伏的黃荊山作依託,成為扼守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在此出戰事一百作次。
〔孫策攻黃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孫策為報殺父之仇和向西擴張的需要,發兵攻黃祖,在西塞山激戰獲勝,再攻夏口亦勝。整個戰役獲黃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全艘,財物山積。西塞山成為孫氏轄地。
〔三國戰亂〕孫策死後,黃祖又經常侵擾西塞山,孫權也三次征伐黃祖,使西塞山狼煙不斷。吳人設置「鐵鎖橫江」重點把守。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冬,晉傾舉國之兵分道伐吳,晉將軍王睿、唐彬浮江東下,激戰西塞山後東下建業,「受皓之降」。三國分立局面終結。
〔農民起義軍血灑西塞山〕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農民領袖徐壽輝設重兵紮寨西塞山,後被卜顏鐵木兒摧毀。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敗富池口」,後取西塞山轉戰鄂南。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軍棄武昌東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戰勝清將向榮的追兵,東進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軍西征,第三年太平軍與清軍爭奪武漢均在西塞山展開惡戰。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國民黨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師,在西塞山與日寇混戰五晝夜,重創日軍。這是發生在西塞山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
此外,晉末劉裕攻桓玄,南朝宋時蕭道成戰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復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過血風腥雨。

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為楚國鄂王封地,春秋戰國屬楚。解放後,石灰窯行政區劃幾經調整,1979年黃思灣區、陳家灣區、石灰窯區合並為石灰窯區,同年底西塞山公社劃入,1994年底大冶市河口鎮劃入石灰窯區,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湖北省黃石市石灰窯區更名為西塞山區的批復》(民發2001]301號)、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1]272號和湖北省黃石市人民政府黃政文[2001]78號文件精神,石灰窯區為西塞山區,2001年12月16日正式對國內外公布。
黃石市西塞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工業歷史悠久。明代,此地以生產石灰而聞名於世;近代,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這里創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鋼鐵廠之一——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大冶鐵廠,而成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解放後,轄區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到今天,形成了採掘、冶金、機械、建材、醫葯化工、輕紡、服裝電子八種主要工業門類。擁用了冶鋼集團公司、華新水泥集團公司、黃石鍛壓機床集團公司、中國第十五冶金建設公司、黃石礦務局、美島服飾有限公司等30多家中央、省、市屬大中型骨幹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其產品特殊鋼材、堡壘牌水泥、數控鍛壓機床、球墨鑄管、美島女裝等為國內外知名產品,暢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區屬企業達200多家,產生了湖北芳通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風動機械廠等一批骨幹企業,其產品皂素、檸檬酸、風動馬達、輸送機、彈簧等產品行銷全國,皂素系列、檸檬酸等產品出口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達1000餘萬美元。進入新的千年,西塞山區這個古老的工業城區,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朝著現代化工業城區的目標闊步前進。
到2001年止,全區擁有各類學校67所(其中高校2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中學13所,小學21所,幼兒園23所,特殊教育學院1所),分屬黃石市教育局,西塞山區教育局,大型廠礦企業等不同的單位和部門。教職員工3,300餘人,在校學生3萬餘人。2001年8月,黃石市教育系統管理體制改革後,西塞山區直屬學校增至37所,在校學生23,000餘人。這些學校呈不斷發展壯大態勢,初步形成了規模適中,布局合理,種類齊全的大教育格局。
到2001年止,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在校學生鞏固率達到100%,15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9%,17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8%,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6%以上。
1992年開展義務教育達標以來,全區多方位籌措辦學經費以改善辦學條件。1992到2001十年間,累計籌措資金3千多萬元,建造教學用房和教師宿舍樓共計15棟,建築總面積達57935m2。區屬各校相繼建起了微機室、電教室,沿湖路等5所小學建立了閉路電視教學系統,部分中學建成了計算機網路,高(完)中建網率達78.6%,初中建網率達50%。此外,各校均大量添置了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教學硬體的不斷改善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的要求,也將為教育的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浙江湖州西塞山:
西塞山,在湖州西南部十公里許的弁南鄉樊漾湖村霅溪灣。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載:「吳興南門二十餘里,下菰青山之間一帶遠山為西塞山。山明水秀,真是絕境。其謂之西塞者,下菰城為(楚春申君)屯兵之處,坐西向東故也。」這就把西塞山的命名講清楚了。《湖州市地名志》亦載:「舊郡志謂嚴尚書震直墓在西塞山,尚書自號西塞翁,歿葬其山,土人至今曰西塞山。」
說起西塞山,就必然吟誦起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據《竹坡詞話》載:「當時和《漁歌子》者無算」,意即和這首詞的人多得數不清。張志和的《漁歌子》詞也曾傳入日本,日本平安朝嵯峨天皇就曾和詞五首,皇女智之內親王也有和詞兩首。這首詞同張繼抒寫蘇州寒山寺景色的《楓橋夜泊》一同被列入日本的教科書。千百年來,唐代這兩位張姓詩人的佳作,分別成了描繪湖、蘇兩州獨特風光的千古絕唱。
為西塞山傳神寫照的唐代隱逸詩人張志和,號玄真子,婺州金華人。肅宗時官待詔翰林,才高志潔,不諧於時,乃去官泛遊江湖。唐大歷七年(772),顏真卿為湖州刺史。九年,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為浮家泛往來苕霅間」。(見清同治《湖州府志》)當時,詩人就日夕泛舟徜徉於景色清麗的苕霅 兩溪一帶,以真情實感寫出了這一帶青山碧水,煙波迷濛,桃紅鷺白,風雨垂釣的美景逸情。郡志載張志和作《漁歌子》共五首,獨以第一首最負盛名。此詩色彩明麗,意境雋永。從此,「山以詩傳」,西塞山的詩情畫意,成為湖州一大勝景,明萬曆《湖州府志》中,就把「西塞晚漁」列為吳興八景之一。 南宋毗陵(今江蘇常州)太守,著名山水畫家李結(次山),也曾卜居吳興西塞山,作《西塞漁社圖卷》,並請好友范成大、周必大等題跋。著名詩人范成大於淳熙十二年(1185)題了290餘字的長跋,中有「候桃花水生,扁舟西塞,煩主人買魚沽酒,倚棹歌之」等語,筆力洞達,神態俊逸,深得米黃之神。此題跋曾歸國畫大師張大千收藏,原件現在美國紐約。

黃石特產:萬字果
「雞爪樹,萬字果,酵又甜,吃了想幾年。」這是一首兒歌,它道出了孩子們對那彎彎扭扭的果子的嚮往。

萬字果,又稱拐棗,金鉤子,雞肘子,雞爪樹,甜半夜,枳棋,大冶人俗稱「既苘」,屬鼠李科高等植物。在大冶不少地方,尤其是西部山區有這種果樹,成熟時,大冶農民中的內行者挑上街來賣,因為它有些古怪,所以現在的青少年見識得少。其實,大冶城關某校校園里原來就有這種樹。

萬字果,喬木,高達10m。幼枝紅褐色,無毛或幼時有微毛。葉互生,卵形或卵圓形,長0.8~1.6cm,寬0.6~1.0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有粗鋸齒。三出脈,上面無毛,下面沿脈和脈腋有細毛;葉柄紅褐色。葉生或頂生復聚傘花系,夏開花,花兒小,淡黃綠色,果硬肥厚扭曲,肉質,紅棕色;果實近球形,無毛,直徑0.6~2.Ocm,灰褐色。種子扁圓形,暗褐色有光澤。

在大冶和鄂東南地區均有分布,生長於陽光充足的溝邊、路邊或山谷中。果實清涼,味甜帶酸,未熟透的有點澀;種子入葯,萬字果之功能清利濕熱,人們經常用肉和種子解酒毒,肥大的果梗含糖,可生食,可釀酒;樹皮、木汁及葉均供葯用;木材堅硬,可供建築和做精細傢具。.。 ι 。 , , ~ °程`序*定;制°'.修ι..改'Q~Q° 叄6貳零零0六九四

㈡ 黃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為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

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灣,下迄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還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為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

境內岩溶地貌發育,溶洞眾多,很多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風光綺麗的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等旅遊景點。磁湖面積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區中心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

黃石依山襟江、內嵌湖泊,景色秀麗,既是一座新型的工業城市,更是一座礦冶文化古城和旅遊城市。以銅綠山為主脈,黃石地區已發現39處古銅礦冶遺址,鄂王城、五里界古垣城展現了東周時期青銅采冶管理系統的完整性;西塞山先後幾次發現金窖、銀窖、錢窖,與一百餘次兵爭以及張志和等詩人的履跡相結合,其考古意義極為深長。黃石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可供開發的旅遊景點多達上百處,現已形成西塞山懷古、東方攬勝、磁湖夕照、山洞飛雲、鹿獐朝暉、挹江聽濤、銅都鎏金等「八景」和天台、雲台、宮台等三台,景色怡人。

黃石作為革命老區,革命傳統遺址眾多,如大冶兵暴舊址、紅三軍團舊址、湘鄂贛革命烈士紀念碑等,有的被列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㈢ 黃荊山的介紹

黃荊山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區中心地段,是集游覽、觀光、會務、休閑度假和生態農業開發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總面積70平方公里,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著名詩人張志和、劉禹錫、元結等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境內溶洞、名泉、廟宇眾多。

㈣ 黃金山哪裡有

黃金山
江蘇蘇州市
景點簡介:介紹位於旅順口區南部海濱,距區中心1.5公里。黃金山景區內有中日甲午戰爭、日俄 戰爭留下的重要戰爭遺跡和唐代古跡鴻臚井等。黃金山位於旅順口口門的東側,面海背城,要塞邊關,位置十分險要。黃金山風景秀麗,海面寬闊碧藍,是良好的海水浴場。
鴻臚井,位於旅順黃金山西北麓是黃金山景區內重要古跡。當地人稱「金井」, 實際上是唐代遺留下來的重要文物遺址。兩口井,實地有一口,另一口在黃金山南麓,原址被沙俄修築軍事工程時破壞,已無跡可尋。
旅順黃金山海水浴場被譽為大連市四大浴場之一,坐落在旅順口東部黃金山區南部海濱,南朝黃海,東為模珠礁,西為黃金山。浴場上部為鵝卵石,下部是粗砂。灘塗較平緩,海水清澈無污染。浴場游泳面積達10萬平方米,沙灘2.4萬平方米。風景秀麗、環境幽雅,一年四季都可作為療養和旅遊勝地。這里建有長度為252延長米的防浪堤,面積為1050平方米並擁有8條泳道的標准游泳池,並有高度分別為1米、3米、5米的三級別跳水台。泳池四周還設有四個高架燈,在夜裡燈火通明,人們可以縱情暢游。此外,還建有面積為752平方米的餐廳一座。該餐廳建築風格高雅華麗,與濱海風光溶為一體。

㈤ 瀘州有筆架山和黃荊山嗎

筆架山在瀘州合江縣,臨著長江和赤水河,對面就是貴州赤水。黃荊山在合江縣白沙鎮。如果是旅遊的,筆架山旅遊開發的完善些。

㈥ 黃石的黃荊山在哪

荊山 大冶市愛國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重要景點。地處大冶市南部,與陽新縣三溪口鎮相鄰。距武漢市90多公里,距黃石市30公里。1997年黃石市人民政府為「南山頭革命紀念碑

㈦ 黃石去哪裡旅遊比較好

黃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軍事古塞西塞山 西塞山又名雞頭山。虎視江北,扼守長江,地勢險要,自古為軍事要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古戰場。孫策攻黃祖,周瑜破曹操,劉裕攻桓元,曹王皋復淮西、陳玉成大戰清軍等事皆於此。西塞山景色壯麗,臨江懸崖峭壁之上有「桃花古洞」現於流雲之間。此洞有6平方米,為天然石洞,洞中又有小洞與山中溶洞相通。進洞小道寬不過2尺,只能貼壁側行,頭上陡崖倚天,腳下江水喧囂。驚心動魄,人稱「一步險」(1985年建有鐵索護欄)。洞下臨江處有元真子釣魚台。洞左上側百米處臨江面有一塊4米多高的岩石,刻有「西塞山」三個陰文大字,為明代董其昌題署;在桃花洞右側磯頭上有一鐵樁,高80厘米,寬3厘米,厚1厘米,為吳王孫皓建鐵索橫江留下的遺痕。還有飛來船、佛掌、月窟、鏡岩、鵝掌、鰲魚石、過兒洞、蚊龍窟、雲林得意筆、標干仞等景觀。唐代李白、江淹、劉禹錫、皮日休、書應物、張志和、韋庄及宋代陸游、張文潛、黃庭堅等著名詩人,都曾在西塞山吟詩賦詞,抒發情懷。劉禹錫的《兩塞山懷古》:「王浚船樓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秋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龍舟會 黃石市西塞山區道士袱村民慶賀端午節的傳統盛會,主要活動有製作神舟、唱大戲、祭祀、巡遊、送神舟下水等系列儀式和活動。從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佛祖誕生之日舉行龍舟的開工儀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時由道士主持儀式為神舟開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會正式會期,整個活動歷時40天,是目前國內端午節時間較長的祈福和祭弔活動。 2009年9月30日,西塞神舟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飛雲洞飛雲洞位於西塞山區南面的獅子山(古名回山)上。晚唐文學家元結,號琦圩子,為避安祿山兵禍之亂,曾在洞前結廬讀書,寫下《異泉銘》、《石宮四詠》等詩文。故此稱琦圩洞。飛雲洞分上中下三層,各生異景,妙趣橫生。上洞出雲,縷縷如絮:中洞出風,習習宜人;下洞出水,鏘鏘悅耳(名曰異泉)。下洞又分左中右三洞,洞中怪石林立,玲瓏剔透。每當山雨欲來,洞際雲涌霧騰,瀑布獻彩,蔚為壯觀。為重點保護古跡。已闢建為飛雲公園。 東方攬勝景點位於下陸區和鐵山區交界處,距市區20公里。山勢巍峨,海拔495.2米。山「在武昌(今鄂州)東界故名東方」,即因方位得名,以聞名。山頂有弘化寺,建干唐憲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原名「寶峰招提」四字乃唐憲宗御筆寫出,並賜開山和尚德聰禪師法號「智印」。現存弘化寺古建築群為清同治年間重修。殿堂樓閣,鱗次櫛比,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山門「三楚第一山」和反面匾額「白蓮凈城」為清大學士余國柱所書。正殿門「弘化寺」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手書。寺內原有佛像千餘尊,其中有3米高銅鑄大佛像和鋼鐵合鑄大佛像3尊,有暹邏(泰國)送來的金玉石佛像一尊和大量佛經藏書,還有2噸多重的鑄鍾4口,為佛教活動較集中的場所。東方山自然景色秀麗,有「靈泉錫卓」、「仙履日喧」、「青松倒插」、「白蓮頻開」、「鐵山懶卧」、「石船高撐」、「禪關同福」、「道洞雲停」等八景。現已闢建為東方山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和省級森林公園。
鹿獐朝暉在鐵山區主城區內。鹿獐山公園依山而建,模擬古代宮苑風格建設,鹿獐閣矗立於山頂,凈高26米。西側有華藏寺。 磁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磁湖位於市區中,自然風貌秀美。北宋詩人蘇軾、蘇轍兄弟曾在此泛舟,留下「蘇公石」供人游瞻。古有磁湖寨。今在湖濱建有鯰魚墩、澄月島(魚躍鳶飛景區)、逸趣園等景點。市已闢建團城山公園,市區返往團城山的杭州路已通車目前環磁湖的八大景觀工程即將完工,一個更加秀美的磁湖即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於鐵山區東北郊,是我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擁有「亞洲第一天坑」,國家AAAA級景區。市區乘坐6路、11路公交車可到。
江灘公園中窯江灘公園已建成,昌大堤江灘公園在建中,一期工程已於2010年8月完工。 此外市區有挹江聽濤、黃荊吐月等名勝景點,章畈國際溫泉度假村、大眾山風景區、黃荊山森林公園和大冶保安湖濕地公園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大冶市旅遊景點: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小雷山風景區、三台、八景(即「天台、雲台、宮台和金湖湛月、銅海飛煙、鹿頭夕照、龍角朝暾、太和雲霧、雪嶺石林、沼開疊翠、虹經鍾靈」)。 陽新縣旅遊景點:仙島湖風景區、 陽新革命烈士陵園

㈧ 黃荊山風景區在哪裡

黃荊山風景區位於黃石市區中心地段,是集游覽、觀光、會務、休閑度假和生態農業開發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 黃荊山總面積70平方公里,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由維管束植物200種100屬3000多種,野生動物20多目200多種。景區歷史文化悠久,著名詩人張志和、劉禹錫、元結等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境內溶洞、名泉、廟宇眾多。 飛雲洞:分上洞、中洞、下洞,因洞形成似天上飛龍,當地人俗稱「龍洞」。唐朝詩人元結避安史之亂,在此隱居讀書,明朝道教陸真人在此依洞修建道觀,現名為飛雲道觀。 雲霧洞:因洞中常年有雲霧升騰而得名。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兵敗鄱陽湖逃至黃荊山,倒馬進入雲霧洞,蛛絲結網,騙過追兵。「蛛絲馬跡」之成語典故出於此。 兔兒望月:十五月圓之夜,皓月當空,在月山形成大彩環,該景點故而得名。

㈨ 黃荊山省級森林公園的三大風景區

黃荊山省級森林公園旅遊發展的布局劃分三大風景區:一是 :由飛雲洞、利華古礦車道遺址、飛雲公園、飛雲瀑布、飛雲度假村、飛雲生態陵園、白龍井民俗村、古炮台風景點、野外生存訓練基地等組成。飛雲洞分為上洞下洞,因上洞雲霧繚繞而得名,唐朝詩人元結避安史之亂,在此隱居讀書,建有草堂;明朝道教魯真人在此依洞修建道觀;古炮台建在韭菜崖上,面積100多畝,可觀全市風光,山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各個景點之間道路建設全面完工,該景區景點基本形成。
二是 :由雲霧洞、兔兒望月、黃荊山省級森林公園游樂場、登峰水上樂園景點組成,雲霧洞中常年有雲霧升騰而得名,洞分外洞、中洞、後洞,洞內有鍾乳石、動物化石等,傳說明太祖朱元璋逃難倒馬進入此洞,故因「蛛絲馬跡」而得名,洞前有朱元璋閱兵場;月亮山據《大冶志》載為月山,另有望月山相對,每當十五月圓夜,浩月當空,在月山邊形成大彩環,是為兔兒望月的聖景,登上月亮山,黃石風光和大冶風光盡收眼底。從陳家灣至月亮山的索道工程進行著前期籌備工作。索道完工後,各景點邊建設可面對遊人開放。
三是 :由向陽洞、植物園、東洞、西洞等20多個景點組成,向陽洞於1993年發現了與石龍頭文化同期的舊石器時代化石,是黃石乃至湖北保存最好的古人類繁衍生息的洞穴;植物園以黃荊山省級森林公園白家窩為中心,有近2000畝山林,古木參天,各種植物達200多個品種,原始森林風貌、地貌保存完整,下有東洞、西洞景點相連。主要修通電視台至馮家凼約1。5公里道路,形成「一線兩片、整體聯動」的旅遊格局(詳見圖紙)。
到目前為止黃荊山省級森林公園風景區89個自然景點中的26個景點,規劃總投資1.5億元,已全部在市計委投資立項。

㈩ 求黃金山經濟開發區規劃圖

一、項目名稱
《黃石市黃金山工業新區中央景觀帶城市設計》

二、項目概況
黃石地處長江中游,是鄂東南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湖北省有重要影響區域性經濟中心。黃石市在歷史上是我國重要的冶煉基地,也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現轄黃石港區、下陸區、西塞山區、鐵山區、大冶市、陽新縣和經濟開發區,全市國土總面積4630km2,其中市區面積237km2,市區常住人口70.74萬人。市域城鎮化水平49.6%。200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GDP)406.47億元,財政收入41.33億元。
2006年,為落實黃石市城市總體規劃,實現城市區域一體化發展和經濟發展戰略,加快地方發展速度,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大冶市部分區域劃歸黃石經濟開發區託管,託管區域命名為黃金山工業新區,工業新區所有規劃建設人口行政等事務由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
黃金山工業新區范圍東臨西塞山區河口街道辦事處,西至快速路(金山路),南起大冶湖南岸,北至黃荊山南麓,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5-8公里,區域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現狀人口約8萬人。其中工業區起步區的范圍:西至快速路、東至李家坊隧道延伸線、北起黃荊山、南至規劃中的大棋路,面積約19平方公里(基本上屬於2001年總體規劃范圍)。黃金山工業新區包括羅家橋街道辦事處王太村組、東岳街道辦事處寶山等村組、汪仁鎮。2006年,為更好的指導新區發展建設,黃石經濟開發區相繼開展了新區整體概念規劃、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工業園區詳細規劃、農村居民點詳細規劃、重要區域景觀規劃等一系列重要的規劃設計。
根據新區整體概念規劃,起步區空間結構規劃是:形成「一帶、兩心、三區、多廊」的功能結構
一帶:沿主軸線布局服務於產業和居住的綜合服務中心。
兩心:結合產業園區布置兩個綜合服務副中心。
三區:西部為現代製造業產業園,中部為高科技產業園,東部為綜合產業園。
多廊:多條生態綠廊。
2007年,黃金山工業新區建設已經如火如荼展開,已經完成部分主要幹道建設,進駐新區的企業初步預計有上百家,工業新區已經成為黃石市近年來發展的一片熱土。根據開發區設想,2008年開始啟動一帶即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工業新區重要的中央景觀帶和公共服務帶。為了建設好中央景觀帶和公共服務帶,特舉行本次概念規劃設計徵集活動。

三、規劃范圍
南到大冶湖,北至黃荊山腳,東西各抵達規劃城市道路,區域范圍約6.45平方公里。該區域具有獨特的自然山水風貌和環境特徵,是未來新區行政中心所在地,對城市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市委市政府初步考慮,結合新區概念規劃,該區域意向安排的功能包括:市級體育中心(體育公園)、新區行政中心、新區商業服務中心、企業總部中心、文化休閑娛樂設施、生活居住、濱湖旅遊等。

四、規劃目標、任務
1、系統研究新區中央景觀帶的功能定位以及與老城區、大冶市區及工業園區的互動關系;
2、運用先進理念,對黃石市的自然景觀特色、文化內涵等方面多角度、寬領域、有深度地分析,對黃石市的歷史文化、城市規劃進行調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底蘊和內涵,結合城市發展和工業新區建設的需要,研究確定中央景觀帶的功能布局、建設形態、交通組織、空間景觀形式、規劃管理要求等內容;
3、研究中央景觀帶的景觀特質、構成要素,樹立21世紀新的城市形象,通過城市設計,完善新區的城市形態,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生活環境。

五、規劃研究內容
1、分析評價黃石市城市現狀,梳理研究本地區的自然、文化、經濟、城市特色內涵,整合本地區的各類自然及歷史文化資源,明確新區功能布局和城市風貌定位;
2、研究空間尺度和自然環境的協調關系,完成新區城市色彩、城市風貌特色研究、建築形態及建築高度、街景景觀、綠化景觀、水景環境、城市文化等各方面的規劃研究,提出城設計規劃技術導則;
3、研究規劃城區城市輪廓線、重要景點的景觀視廓,確定的建築高度分區、建築特色及夜景觀設計,並提出相應的保護控制要求和措施;
4、確定市區內的重要景點和視線通廊,完成重要地區、重點節點規劃研究,提出具體的規劃控制和設計要求;
5、對區域做詳細設計分析和實例研究;
6、在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制定相應規劃對策,優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有效地指導新區城市規劃管理和建設。
7、設計單位可根據經驗及需要,增加上述未提及但研究項目需補充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黃荊山文化旅遊城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