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廣東三大文化哪個傳統更多

廣東三大文化哪個傳統更多

發布時間:2022-05-09 23:44:23

⑴ 廣東有哪些地方文化,談一談

有廣雕 、廣彩 、廣綉 、潮州木雕、潮綉、潮汕抽紗、潮州工藝瓷等工藝精品。雷州半島不僅有「天下四絕」之一的雷州換鼓、「南方兵馬俑」的雷州石狗,而且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雷州歌、雷劇、雷州音樂、雷州姑娘歌、儺舞等。

⑵ 廣東有什麼特色文化

廣東具有歷史悠久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廣府文化,茂名文化(如年例),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四大塊。及茂名一帶的年例是廣東地區一個最獨特的傳統節日,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吳川一帶的農村每年都會舉辦年例。善堂是中國民間慈善的典範;廣東粵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譽滿全國,放眼現實便可知,潮粵菜為現今中國最大的菜系!而廣東的粵劇、潮劇則屬於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廣東音樂,潮州音樂雅韻飄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獷豪邁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開平碉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圍屋被認為是中國漢人南遷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築,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緻。
據不完全統計,1995-2002年,廣東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60.41億元(不含基建部分),佔全國文化產業總產出的13.58%,居全國首位。8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建成一批投資規模大、設備先進的現代化文化設施,在全國引人矚目。全省現有文化事業機構2,427個(不含電影事業,下同),文化隊伍22,570人 ,初步形成藝術創作演出、群眾文化、公共圖書館、電影發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場等骨幹網路;形成以國家辦文化為主導、社會辦文化為基礎的廣東文化新格局。
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均為全國一流樂團之列,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已建或在建的標志性文化設施有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等;山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躍居全國先列,在全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中,廣東省連續兩年獲得總成績和金獎數全國第一。全國乃至亞洲首個水下考古基地設在廣東。1997、2000、2001年均有項目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音像城2002年銷售額達到16億元,佔全國批發量的70%。連續五年對外文化交流進出文化團體的總批次和總人數均為全國之首。但人均博物館,圖書館數量依靠低。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系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溶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潮劇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白字戲,主要流行於潮汕方言區,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已有四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的語言並非一開始就使用潮州方言。從明刻本《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這時的潮劇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場次的唱腔和道白,標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這說明潮劇從南戲演化的過程中,開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後才逐漸減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終完全地方化。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實際上它來自皮簧合流後的徽戲,與閩西漢劇同屬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用中州官話演唱的劇種。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⑶ 廣東的三大文化是什麼

廣東三大文化分別指的是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東文化有著明顯區別於其他中國省份的地域特色,這是因為三大文化都是中原人民為躲避戰亂南遷帶去的的。五嶺的阻隔使得嶺南文化獨立傳承發展,而廣東以北的其它文化在歷史的演變中,接受其它民族的文化,進行融合,形成現代的文化,因此廣東文化傳承了比較多古中華文化。另外,自唐以來,廣州都是對外交流的門戶城市,能以中華文化的包容度對外來文化進行包容,改進。還有就是革命成功後,廣東人對政治文化不太感興趣,有點金錢主義的感覺,所以造成廣東的平民文化。

分開來說,廣府文化是指以廣州為核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的粵語文化,以及廣府文化的源頭嶺南。廣府文化在嶺南文化中,是個性最鮮明、影響最大的一種,是古南越、中原漢文化、西方文化、殖民地畸形經濟因素等綜合而來的文化,具有多元的層次和構成因素。

⑷ 廣東四大文化是什麼哪個文化歷史最悠久

廣東四大文化是:
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

廣府是中原移民和當地越人的混合,可以從秦開嶺南算起
客家是宋以後才真正成型的
潮汕人最早是唐代從福建過來的,逐漸形成一個亞文化區域
雷州雖說有很長的考古歷史,但現在的雷州文化其實是閩南文化的分支,已經和古代不同,這些人大多數是宋以後遷入的。

⑸ 廣東特點簡要介紹有哪些

廣東特點簡要介紹:

1、廣東特色文化有嶺南傳統建築、嶺南特色食品、嶺南特色風俗、傳統的文化藝術,從粵語、粵劇、廣東音樂、廣東曲藝、嶺南書法、嶺南畫派、嶺南詩歌、嶺南建築、嶺南盆景、嶺南工藝到嶺南民俗和嶺南飲食文化,都反映出嶺南文化豐富內涵和獨具一格、絢麗多姿的嶺南地方特色。

2、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嶺南先民遺址的出土材料證明,嶺南文化為原生性文化。基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

3、廣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開放性,比較易於接受外來新事物,敢於吸收、摹仿和學習西方文明,具有敢於探索和嘗試的拼搏精神,視野較為寬廣,思路較為開闊;

4、汕文化具有民間性、兼容性、精細性、開拓性等特點。潮汕文化既傳承和弘揚中原文化的優良傳統,又吸取古代南粵土著文化的優良成分,同時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優良成分,互相融合,形成獨特的群體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氣魄;

5、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正統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環境影響,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耕讀傳家是客家文化的特點,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

⑹ 廣東是不是只有3種文化 :廣府 (廣州代表),潮汕(潮州,汕頭,汕尾海陸豐),客家(梅州河源等 )

廣東省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一面,內部有三大民系,
漢族三大民系文化(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文化藝術
主要有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塊。
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文化。廣東省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27萬人,占廣東省總人口8642萬人的1.47%,其中壯、瑤、土家、苗、侗等5個民族人口有1061537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86%;而保安、德昂、珞巴、裕固、塔塔爾5個民族人口較少,共有49人,只佔廣東省少數民族總人口的0.0038%。

另外還有中東阿拉伯人,非洲黑人。

⑺ 嶺南文化分為哪三大文化

嶺南文化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嶺南文化,是指中國嶺南地區文化,涵蓋學術、文學、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工藝、建築、園林、民俗、宗教、飲食、語言、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⑻ 廣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廣東木偶戲】

中國木偶戲始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元、明、清。古時稱"傀儡戲"。廣東木偶戲,大約在元代由閩西傳入潮州。明、清兩代,粵西的吳川、電白、高州、化州、廉江一帶木偶戲相當興盛,因此,人們稱粵西地區是廣東的"木偶之鄉"。1949年後,木偶戲藝術得到很大發展。1956年,廣州市創辦廣東省木偶劇團,創造出有南國特色的木偶藝術。木偶造型各異,精雕細刻,栩栩如生。劇目創作主要有《芙蓉仙子》、《張羽煮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等。廣東木偶劇團的木偶藝術,在國內、國際上享有盛名,曾獲羅馬尼亞國際木偶、傀儡戲聯歡節銀質獎章。

廣東木偶戲分為高州木偶戲和潮州鐵枝木偶戲

木偶戲·高州木偶戲

廣東省高州市

1、簡要描述

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傀仔戲",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高州木偶屬杖頭木偶,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幾百年來,高州木偶戲廣泛流傳於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個鎮、街道辦中23個有傀戲班。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鬼仔戲"是兒時久遠而溫馨的記憶。在二三十年前,在逢年過節或婚娶喜慶的日子,村民們都會不惜耗資請一台木偶戲,往往一個藝人一擔籮筐一個布架子一個鑼鼓幾個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戲的全部"家當"。每當鑼鼓一響,便人頭擠擁,群眾里三層外三層地將小小的木偶戲台圍個水泄不通。那木偶戲藝人彷彿有三頭六臂般,這邊敲打鑼鈸,那邊手腳並用將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繚亂,同時還要嘴裡根據生、旦、凈、丑不同角色唱出、說出不同腔調。歌聲、笑聲此起彼伏,很是熱鬧,鑼鼓聲和木偶戲特有的音調在夜空中傳得很遠很遠。

2、藝術特色

高州木偶戲的原始形態為單人木偶戲,由一名藝人表演,集唱、做、吹、打於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擔木偶箱則可全部裝下。逢年過節或農閑時,木偶藝人便肩挑著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廳中央,擺放一張方桌,則可以架設成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戲以杖頭木偶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堅韌的木料加工成型後,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進行彩繪、裝潢,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木偶藝人不僅能使木偶的頭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靈活自如,還可令其眼、口張合生動逼真。表演時,可以令木偶開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書、寫字、開弓射箭等動作,一舉一動,准確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對白、鑼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藝術,均由一個藝人完成。藝人熟練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藝唱腔,激昂的鑼鼓點擊,令人贊嘆不絕。

清末發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戲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地,只需一小塊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時間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慶節日演出木偶戲娛神娛人。

3、表演特點

高州木偶戲以高州白話演出,唱詞為7字詩體句式,唱腔稱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調為基礎,以敘事方式進行。木偶戲內容多取自歷史演義、公案小說、民間傳奇、神話故事,傳統劇目不下數百種。所演人物忠奸、善惡分明,對群眾有傳播歷史知識和傳統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像頭雕刻精巧,表演技藝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噴煙噴火、殺頭等高難度動作;木偶藝人集唱、做、念、打和奏樂於一身,是一門融會了雕刻、服裝、表演、劇本、音樂諸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是優秀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藝術瑰寶。"先有傀戲,後有人戲"。高州木偶戲對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區史和建設新文化都有重要意義。

4、現狀

高州木偶戲現在面臨生存危機和失傳的危險。社會轉型,強勢經濟沖擊,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娛樂取向轉變,觀眾劇減使高州木偶戲生存發生危機,木偶藝術後繼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藝人後代不願繼承衣缽,社會上也難找人傳承,高州木偶戲確實面臨著消亡的危險。

⑼ 廣東四大文化是哪個哪個文化歷史最悠久

《廣府文化》、《雷州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歷史最悠久…

⑽ 廣東有哪些歷史文化

1、韶關馬壩人遺址:1958年,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在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西南3公里處的獅子岩被發現,「馬壩人」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古人類,證明了早在12.9萬年以前,廣東地區就出現了早期古人。

閱讀全文

與廣東三大文化哪個傳統更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