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高中文化課理和文哪個好考

高中文化課理和文哪個好考

發布時間:2022-05-10 00:09:11

1. 高中選文科好,還是選理科好

1.選擇理科能選專業的確很多,但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理科
為什麼這句話能被大多數人認同呢?肯定有這樣說的道理。首先理科能選擇的專業優勢擺在那裡。絕大部門理工科專業文科生是選不了的,從就業前景上來說,理工科的就業前景明顯是比文科專業好的。文科可選擇的就業范圍太窄了,沒有理工科那麼靈活多變。有些大學雖然裡面有轉專業的規則,但是依舊會有類似文科生不能轉理工科專業的限制(不同學校要求不一樣)。所以,老師和家長的話都算得上是經驗之談。

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理科固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並不一定就意味著所有的同學都必須要選擇理科。每個人的優勢與劣勢不同,如果有的同學理科科目的成績與文科科目成績差異明顯,那麼也應該按照自己的優勢去選擇。畢竟未來條條大路通羅馬。

2.高中教育是典型的應試教育

相信有不少人會說,理化生和政史地都有各自的作用,人文科學依舊是重要的科目。但是在高中的選科,並不是大學的選專業。我國高中教育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可以說幾乎不存在有興趣愛好的培養專題,更多的是讓學生做卷子測試,培養做題的能力。政治歷史地理和物理化學生物確實非常重要,這句話是事實,但對學生選科沒有任何的幫助。就學生的利益角度來說,如果理科真的非常差並且沒興趣,學生文科還行,那麼選文科比較劃算。否則為了以後的發展,選理科是有優勢的。

3.大學教育才可能有科研成分

其實真正傾心於科研的人並不多,大部分都集中在985,211那些名牌高校當中。更多的人選科其實都是為了以後的工作,理工科的專業在短期內更能創造價值,創造利益,學生畢業後能找有相應技術含量的工作。文科專業走到一定高度才能創造更高的研究價值,兩者學習的知識則重點不一樣。理工科更傾向於學習技術,技能。文科專業更側重研究,人文學科。

4.現在高中選科更注重專業

現在新高考制度實行下來,倒逼學生事先考慮好選專業的問題,是個好事情。同樣,也需要學生做很多功課。一本學校一般會在規定時間前發表招生章程,上面也都有詳細的專業要求介紹,學生可以自行查閱。現在的分科,不再是以前的理科至上選法。學生需要結合選專業和分數的問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既能選到想去的專業,又要分數高。知道這一點,下點功夫,就不會在選擇文科還是理科上犯錯。

2. 文科和理科哪個更容易考上大學

2020部分省(自治區)高考錄取數據

廣東省

廣東2020年廣東今年高考報名人數是78.8萬人,本科批次共錄取了本科生28.6萬人,文科類錄取8.06萬多人,理科類錄取17.69萬多人,文理科類錄取比例約1:2。

河北省

2020河北省高考報名人數為62.48萬,實際有47.17萬名考生參加文化課統考,文史類考生18.58萬人,理工類考生28.56萬人,文理科報考比例約1:2。

湖南省

2020年湖南省高考文化總分600分以上的考生19046人,其中文科類為3723人,理科類為15323人,比例為1:4;全省考生人均文化成績(高考文化總分+優惠分)分別為文科類442.33分,理科類453.57分。

江西省

江西2020年江西省本科錄取考生162669名,其中文史類112499名,理工類166614名,文理科類錄取比例約3:5。

河南省

2020年河南考生中文史類100分以上人數:355150人;理工類高考100分以上人數:470378人,比例8:11。而錄取情況上,本科一批文科錄取15893人,理科錄取81065人,文理科錄取比例為1:5;本科二批文科錄取60055人,理科錄取137609人,文理科錄取比例為3:7。

安徽省

2020年安徽省安徽省文史類報考人數26.6萬人、理工類25.8萬人(含少年班),文理科報考比例接近1:1。

2020年安徽普通文史類共錄取48197人、理工類本科錄取人數(不含藝術、體育本科)146306人,文理科錄取比例約2:5。

西藏

2020年內地西藏班(校)共錄取4415人。其中,本科錄取3673人,文史類1186人,理工類2487人,文理錄取比例為1:2;專科錄取742人,文史類231人,理工類511人,文理錄取比例為4:9。

甘肅

2020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為263142人,共錄取考生224213名。其中,文史類錄取56410人,理工類錄取104074人,文理錄取比例為2:5。

由此可見,理科學生的本科上線率更高,但依然還是有不少學生選擇文科,原因在於理科的難度很高

3. 高中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

從你的描述來看,好像你更喜歡文科一些,而且也學的更好一些,那麼我建議你學文科,相信只要你好好努力,考上一本是沒有問題的!文科理科的選擇一直都是讓人頭痛的問題,很多人在一開始就想錯了方向。當想到該讀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很多學生和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個將來的就業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因為不管文科理科,都對應很多專業,都有好專業,也都有相對不太好找工作的專業,比如文科中的歷史哲學、理科中的地質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來比較毫無意義。而且,不管什麼專業,即使是比較差的專業,如果能夠學的很好,照樣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專業,如果學的一塌糊塗,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文科或理科哪個更好,而是我更適合學習文科還是理科?在這兩個科目上,哪個更能發揮我的優勢,哪個我能學習得更好,哪個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適合自己,能學好,有興趣,將來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績,進入好的學校和好的專業,就會有更遠大的前途。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離開了這些東西來空談文理科的優劣,就是紙上談兵。
當你不能確定自己最擅長文科還是理科或者更喜歡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有一個方法,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將來最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科學家,一個經濟學家,一個政治家,一個建築設計師或者別的什麼職業。然後問自己,要成為這樣的人物,最應該具備的知識是哪些,是偏文還是偏理,這個時候,你就會找到正確的答案。
這是我從一個博客裡面摘下來的博文,博主曾經從最後一名成為高考狀元,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他的一些學習方法,也許對你會有所幫助!你網路搜索一下李曉鵬新浪博客,就能夠找到了!好好努力吧!要對自己有信心哈!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4. 高中選文還是選理好

1、文理選科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無論選文、選理,興趣是第一前提。因此,若你在生活中對某方面感興趣,很關注或上某科課時比較有精神,就可以考慮選這方面的學科。總之永遠把興趣放在第一位,一定是對的。
2、文理選科要考慮上大學、選專業
在結合自身的學習成績和高考考情後,還要考慮得遠一些,就是要上什麼樣的大學?要讀什麼樣的專業?因為文理選科從近因來看確實是問了以最佳實力去高考,取得最好成績,是一種最優方案的配置。但絕不是根本的原因和目的。選好科是為了上什麼樣的大學、學什麼樣的專業,直至畢業後找什麼樣的工作和整個職業規劃。所以,學生在選科時也要預見和考慮考取一定分數後自己想填報什麼大學、何種專業,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各大學招生政策來調整選科方案。
3、文理選科要結合以後的職業規劃
有人說這扯遠了,其實不然。學生選科的近因是為了高考上大學,但是大學畢業之後呢?肯定要工作,要開始漫長的職業生涯,這也僅僅是短短幾年的時間而已。況且現在的就業形式和匹配度大家也是知道的,一方面學校大量輸出高學歷人才,一方面企業又招不到合適的、可用的人才,這個矛盾除了現行的大學教育,很大程度上也跟高中學生文理分科時的定位和抉擇有關。只有結合自己的優勢和興趣,從一開始就准備好完備可行的職業方向,好好努力,好好學習。

5. 高中如何選文科理科

先向你介紹一下 高考專業大類

專業是與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中國,只有經過12年的寒窗苦讀,通過高考,才能獲得上大學的資格。在大學期間,很多同學不滿意自己的專業。根本原因就是在選擇專業時,對專業不了解。
了解專業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人的行為。高考在即,同學們都忙於復習文化課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決定了我們能否邁入高校大門的准入證,缺少了這個證件,我們就沒有上大學的資格。與准備文化課知識同樣重要的還有一件事情,就是要想清楚我們上了大學之後走哪條路,與這個問題緊密相關的就是我們選擇什麼專業。
選擇專業之前先要了解專業,主要了解有哪些專業大類,各個專業大類之中有哪些專業等。在上高二之前同學們已經對今後的發展方向做出了一次選擇,這就是文理分科。文科類專業與理科類專業有很大的區別,這從專業大類劃分上就可見一斑。
理科類專業分為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幾個大類,經濟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的部分專業也向理科學生敞開大門。文科類專業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幾個大類。
……

以下內容是已考上大學的同學的經驗 供你參考

什麼才是選擇文科理科最重要的因素?

文科理科的選擇一直都是讓人頭痛的問題,很多人在一開始就想錯了方向。當想到該讀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很多學生和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個將來的就業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因為不管文科理科,都對應很多專業,都有好專業,也都有相對不太好找工作的專業,比如文科中的歷史哲學、理科中的地質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來比較毫無意義。而且,不管什麼專業,即使是比較差的專業,如果能夠學的很好,照樣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專業,如果學的一塌糊塗,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文科或理科哪個更好,而是我更適合學習文科還是理科?在這兩個科目上,哪個更能發揮我的優勢,哪個我能學習得更好,哪個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適合自己,能學好,有興趣,將來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績,進入好的學校和好的專業,就會有更遠大的前途。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離開了這些東西來空談文理科的優劣,就是紙上談兵。

我自己在高一面臨選擇的時候,文科理科的成績其實都很好。我的班主任老師把我拉到辦公室給我做了兩個小時的思想工作,堅決建議我讀理科,因為她認為理科更有前途,而且最重要的理由是,選擇了理科的學習,將來轉學文科很容易。如果選擇了文科,將來轉學理科就幾乎不可能了。但是我仍然堅決的選擇了文科,因為我認為我的特長和興趣都在於此,最後我以江津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現在,我對自己當時的選擇仍然十分滿意。

客觀來說,我的班主任說的文理科的差別大部分都是事實。我研究生學的是經濟學,這是一門傳統的文科專業,但班上有很多同學高中和本科階段都是學習理科的,有的學的測繪、有的學的勘探,甚至還有人學的飛機製造。但是他們仍然可以把經濟學學的不錯。而如果我現在想學習大學物理化學之類的,則幾乎完全不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理科確實比文科的選擇面更廣。

但是不管一個人的選擇面怎麼廣,最後他跟其他人一樣,只能選擇一條路來發展。我喜歡文科,喜歡經濟學,也把它們學的很好,這就足夠了,幹嘛還要讓自己具備學習大學物理的能力呢?我現在從事寫作、演講等等活動,都和我高中、大學的文科功底密不可分,而且這也正是我最感興趣的東西,我因此感到非常快樂。

如果我當時選擇理科,我相信成績也會不錯,但絕對不可能考全市第一。因為文科是我最適合和最喜歡的科目,而理科不是。

理科的優勢是選擇面廣,學習的東西也比較專業,就業的時候方向比較明確,競爭也比較少。如果你學習的是生物工程,那麼在這個方向的工作職位上,那些別的專業比如經濟學或者橋梁設計、郵電通訊方面的學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競爭。但如果你學習的是市場營銷,那麼招聘營銷人員的崗位,其實學幾乎所有文科專業的人都有和你競爭的潛力――雖然你會比較佔有優勢,但這種優勢不像生物工程對於橋梁設計那麼絕對。

但理科的問題也就在這里,你的專業會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學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關的其它方面幾乎毫無競爭力。雖然你可以去選擇市場營銷或者企業管理之類的工作,但這就意味這你高中兩年和大學四年學習的專業知識幾乎完全作廢,必須重新做起。而文科的專業,在應對這方面就好得多,比如我本科學習法學,研究生學習經濟學,但研究經濟的過程中有良好的法律知識和法律邏輯顯然也是很有幫助的,「法律的經濟分析」也是我在本科時候就認真學習過的。

理科的學習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如果你在某個科目上實在學不好,那麼這個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會跟優秀學生拉下驚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數學來說,優秀的學生數學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實在學不好數學,那麼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語文、政治這樣的科目上,就不會有如此驚人的差距。高考政治、歷史、語文都很難考到130分以上,但也不太容易考到80分以下。

所以,如果你理科的科目都不錯,而對政治歷史毫無興趣,那麼,顯然是選擇理科。如果情況相反,顯然是選擇文科。如果你化學物理中有一門覺得實在沒有辦法,但政治歷史也學不好,那麼我覺得最好還是選擇文科,因為物理化學上一門不好可能就會被別人拉下好幾十分甚至上百分,而政治歷史只要花功夫去學,怎麼著也不會被別人拉下這么大的差距。

至於數學,對於一個文科生來講,如果他在這方面有優勢,那麼他學習文科就可以保障自己在高考中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了。如果一個學生對數學感到完全無能為力,那麼最好也還是選擇文科。

真正痛苦的是那些成績平均,好像什麼科目都不是特別突出,但什麼科目都不是特別好的學生。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看個人興趣了。如果你立志從事法律這個專業,那麼就應該選擇文科,雖然理科生也可以讀法律沒問題,但高中時候良好的政治歷史功底對於你將來學習法律顯然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如果你實在對政治歷史這些東西不感冒,而喜歡一些更客觀更單純的事物,喜歡數字上的計算,那麼就不要勉為其難的選擇文科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力量,時間越長越能凸顯其威力。違背自己內心的喜好,因為一些別的原因,選擇了自己根本沒有興趣的科目,即使一時半刻能夠學好,時間長了,總會感到疲倦,感到痛苦,感到搖擺不定。

當你不能確定自己最擅長文科還是理科或者更喜歡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有一個方法,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將來最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科學家,一個經濟學家,一個政治家,一個建築設計師或者別的什麼職業。然後問自己,要成為這樣的人物,最應該具備的知識是哪些,是偏文還是偏理,這個時候,你就會找到正確的答案。

6. 文科好考還是理科好考

高中生如何選擇文理科 [僅供同學們參考]
文理分科一直爭議不斷,但它作為目前的一種客觀存在,可以說是高中生面臨的第一次重大選擇,學生的發展之路也將自此發生改變。以下是較為合理合理的選文理的方法:
一、杜絕盲目選科
盲目選科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一邊倒」,根據哪科選的人多就選哪科;
(2)根據傳統觀念,認為哪科好就選哪科;
(3)學習態度不好,認為哪科好念就選哪科;
(4)過早的為工作尋找門路,認為哪科好賺錢就選哪科;
(5)情感沖動,為了某個好朋友或捨不得原班集體和班主任老師而選科,認為 與某人交好而隨之選擇(包含早戀因素);
(6)根據家長的要求選擇。
二、適合自己,切忌盲從
高中階段的學生基本具備了一定的職業能力傾向,選擇文理時一定要從自己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所在,慎重選擇。有不少學生在分班時比較盲從,看到自己班內很多同學都報理,自己也跟著報理,形成「隨大流」現象,還有的學生和自己的好朋友商量著報同一科,好能繼續呆在一個班,這兩種現象都比較普遍。
三、選擇文理要切合實際
由於重理輕文的社會風氣,許多家長在指導學生文理分科時,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社會偏見,他們沒有發展的眼光,只是根據目前高校的招生現狀和就業形勢,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選擇理科,他們認為只要選擇了理科,孩子前途的保障系數就大大提高了,更有甚者認為只有選擇理科,未來才有出路。這些認識顯然都是錯誤的。
有不按自己志願選科考取大學,孩子將來在自己不喜歡的領域也未必有多少發展潛力。更可悲的是,孩子在今後的工作中沒有多少人生快樂可言,特別是那些志趣在文而被家長強求學理的孩子,他們今後的工作會由於缺乏興趣和動力而乏味枯燥。而這些又有幾個家長考慮過呢?可以斷言,那些不顧實際情況盲目選擇的結果,最終只能事與願違。
四、應注意幾個誤區
一、重理輕文的誤區:
曾幾何時,盛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受此影響,在選擇文理時,優秀生很少問津文科,只有理科吃不消的人才會進入文科班。政治課、歷史課被看作是放鬆課、休息課,遭受冷遇,其實這種做法是沒有道理的。
很多大學生文史常識的匱乏和精神世界的失衡現象已經不容忽視。青年歌手大賽綜合素質中反映出某些人文史知識的極度貧乏令人咋舌,圍繞娛樂圈和足球界的諸多問題,體現出一代人文化素質和精神素質的持續荒廢有目共睹。一個人要成就偉大的事業,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是絕對不行的,揚振寧的成就在於他的文理交融。文科和理科對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貢獻具有同樣的重要,絕不能有重理輕文的思想。
有家長認為,好苗子就該學理科,學文科那是因為成績跟不上而不得已;還有人認為,女孩子讀文科也就算了,男孩子就應該學理科。其實文科和理科完全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如果說男孩更適宜學理科,女孩更適宜學文科,那是從整個群體的成功率上考慮的結果。而作為家長,你無需理會群體,只需關心你的孩子是適宜讀文還是讀理。
有的人認為文科知識在社會上應用得不多,所以對文科知識學習很不重視,其實不然。按照國家人事部的有關統計預測,21世紀初我國將急需以下14類人才:稅務會計師(會計類)、電腦系統分析專家(電腦類)、電腦軟體工程師(工程類)、環境工程師(環保類)、中醫師(健康醫療類)、經紀人(咨詢服務類)、索賠估價師(保險類)、律師(法律類)、老人醫學專家(醫學類)、家庭護理(個人服務類)、專業公關人員(公共關系類)、商業服務業務代表(推銷類)、生物化學家(科學研究類)和心理學家(社會工作類)。
粗略統計一下我們不難發現,上述14類人才中,文科及與文科相關的專業佔了一半以上。從某種意義上說,文科與理科學生的比例反映了社會的發展水平.但從國家的其他方面如物理學研究、化學研究、創新科學研究以及生物學研究等都需要理科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文科與理科的比例接近是1比1的,而文理科的發展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基礎,故此文理科同樣重要,我們決不能社會偏科的不良風氣所影響.
其實現在很多學校的很多專業已經文理兼報了,大學都在倡導大類招生,不用界限明確,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用過於擔心。更何況對每一個同學來說,你只能報考一所大學,不論文科還是理科,對於你升學的概率都是100%。
二、文科成績好就報文科、理科成績好就報理科。
如果你把高中的學習目標確立為考大學的話,我覺得這種策略有可能未必就是上策,大家都學過「田忌賽馬」的故事,若是文科好的都報文科,你文科好的優勢不一定就能夠顯露出來,反而如果你理科好的去讀文科,至少在數學上大佔便宜,所以這裡面充滿了不定之數。我總覺得充滿人文氣息的縣中的學生不能功利庸俗地把考大學作為高中學習的惟一目標,我們應該把學習的目標定位在「求學問長知識」上。同學們在選學科時不要被表面的成績所迷惑。我們應該慎取。
三、成績不好就去讀文科
是一種逃避心理。試想,你現在的學習都成問題,換了學科就一定能學好嗎?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如果全力以赴地學習,肯定能學好。之所以成績不行,一般是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時間和學習方法上出了問題,找出原因並解決問題比簡單地換個環境重起爐灶要重要。
關於文科的學習 。人們對文科的偏見主要在於把它看成一個死記硬背的東西,但其實,對那些比較好一點的同學來說,他學進去以後,對很多東西的理解會超出常人的那個層次。你要是問胡適、李大釗、蔡元培,文科是不是死背的,他們肯定不這么認為。背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是背完以後,你必須學會融會貫通。史地政這三科本質上是一家,融會貫通後會學得很活,而且會涉及到對當前社會的一些實際問題的思考、解決,在這當中自己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所以文科也是一門生動活潑的學科,在某種意義上它的智慧更高於理科。
面對眼前,對於理科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宜選文科,因為文科的基礎易補回來,如高一的文科放假期間可補回來,甚至政史地科在高三階段都還可能補起來,而理科的基礎要補回來則比較困難。
四、同學間打賭
如果某科考不及格就選讀文科或理科。盡管現象較少,但仍需注意。
我校2003級有位譚同學與在城北的初中同學沈某在讀高一時,兩位成績相當的好朋友商定如果誰的物理及格誰就讀理科,結果譚同學選擇了文科,沈同學選擇理科,兩年後高考,譚同學考上北京大學(2007年順利畢業進入了中國第一女富翁的公司),沈同學兩年後沒有考上,2004年到我校補習轉入文科學習,並上了本科線,但不甘心,又在我校復讀一年,考上了川內的一所二本大學,2009年該就業,卻趕上了全球金融危機。五、怎樣選擇文、理科
經過大量的調查分析以及對多位老師的采訪,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包含老師及高二、高三尖子的意見):
1、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無論選文、選理,興趣是第一前提。舉個例子,2001年高考文科狀元郝煜在接受采訪時說:「我的強項是理科,但我從小鍾愛文科,並一直保持到高中,所以我選了文科並取得成功。」因此若你在生活中對某方面感興趣,很關注或上某科課時比較有精神,就可以考慮選這方面的學科。總之永遠把興趣放在第一位,一定是對的。
2、特長。特長是學習的推進劑。它將使你的學習得心應手,在競爭上勝人一籌,是文理科選擇的重要依據。那麼怎樣發現自己的特長(天賦)呢?如果你對某科感覺特別好,或用相同的時間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時間獲得的效果與其它科學花費多時間獲得的效果相當或更好,如果你自身的某些特長與某科的聯系很密切,都說明你有學習這一科的特長和能力。你就應該考慮,哪一科能更好地發揮和促進你的特長的發展。
3、成績。成績是此次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所以了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組周老師說到:同學們非常有必要去查閱自己各科成績,以及文綜、理綜成績的全市排名,並作具體分析比較,看自己哪科更具競爭力,在全市甚至將來全省可能的排位。而且還要特別看準以三科拉分科,了解此三科在文理科選擇中至關重要的作用。
語文:作為各科學習的基礎,與每科都有密切聯系,相比之下,語文與文科的聯系更大,所以語文比較好,文科又比理科稍微好的宜選文科。但若理比文好,則選理也具優勢,因為大部分理科生語文並不強,所以語文好,可以使自己的競爭力提高一個檔次。(來自語文組老師的意見)
數學:文科、理科的主要學科,在促進競爭力上與語文相當,但理科對數學的要求更高。當然數學對文科的某些問題(如地理上的溫度、太陽高度等)的解決也有重要作用。(來自數學組老師的意見)
英語:雖然在高中其地位與語、數相當,但到大學是地位最高的,不管學什麼,英語是必備、必修的學科,英語成績好,可以使你對文理科的選擇較自由些。
4、理想。每個人都有理想,而且它可能是你的奮斗目標。那麼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將對此學科的學習起促進作用。比如,你想成為企業家,則文科與這理想更接近,學習起文科來就可能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
讀文,讀理,對於大家今後的志願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現在盡管有的專業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還是分開招生的。想像一下自己將來會從事什麼職業。比如喜歡文學,將來想做記者,編輯,或者對政治經濟感興趣,將來想從政或研究經濟等等,這樣的一般選擇文科。對自然科學感興趣或者對科技感興趣的,將來想當工程師,或者技術人員等等,一般選擇理科。
5、社會。觀察、分析社會趨勢,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為此次文理科選擇不光為了考好高考,從長遠上看,還要要為自己的未來作好打算,打好基礎。
總之,每一個同學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切不可由於某些不良的客觀原因而作出錯誤的選擇,誤已一生。這樣的例子我們一中舉不勝舉。
理科:高中學理科的同學,在添志願時分為兩大類:理學,工學。就是大學合稱的理工類。 理科是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農林科學、醫葯科學的統稱,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學4個學科門。報考理科的考生,可以錄取到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學科門的專業.
文科:經濟類的: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金融學
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還有法學,社會學,漢語言,對外漢語,新聞學,廣告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7. 高中選文好還是選理好

同學們上高中都面臨著分科的的問題,都糾結於到底是學理科還是學文科。想知道文科和理科的區別到底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到底該如何選擇吧。

1文科理科怎麼選

1、考慮職業生涯方向

一般來說,學理科的同學在高招階段的選擇面會比較寬泛一些,特別是大學專業上很多都會在招生階段明確的需要理科。而文科的選擇面就少了很多,往往就是文、法、管理類的文科性質專業,對於很多理工類專業無法報考。

2、建議選擇更擅長的科目

有些人喜歡理科,但是文科成績一直卻比理科好,這說明你適合學習文科,雖然對理科充滿了興趣,學習起來十分的費勁,最終沒能考出好成績,這個時候而你擅長的文科如果選擇的話可以在高考中取勝,那麼還是建議大家選擇文科。

3、並不是理科一定好過文科

一直流傳一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語在考生間流傳,在我國也是這樣重視理科而輕視文科。雖然學理有很大優勢,但也不要認為文科就一定沒有前途了,如果說學理你考不出好成績僅僅上了一個二本,而學文科你考上了名牌985高校,那麼大家試想下,到底未來發展的如何還真未可知。

2文理科有什麼區別

首先、學科內容是有區別的。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科之外,理科需要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學習內容主要圍繞聲、光、電、熱、運動、有機物、無機物、遺傳、人體生理等。而文科需要學習歷史、地理、政治,學習內容主要圍繞歷史事件、政治時事、人文、地域文化和氣候等。另外,從每年高考文理科數學卷不難發現,文科數學難度小於理科數學。

其次、考查能力有所區別。理科知識多要求通過已知信息推理結果,所以主要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而文科知識多要求通過對材料分析論證得出結論,所以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文案寫作能力。

最後,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區別。理科知識多靠理解輔助以記憶,大多可通過題海戰術熟悉掌握知識點並尋找到解題規律,然後形成知識網路。文科知識多靠記憶輔助以理解,大多需要反復背誦,將知識點形成網路記憶起來,形成綜合輸出。

8. 高中選文科好還是選理科好

沒有絕對的哪個好,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學科來選,從高考的錄取形式來看,還是主要看成績的。所以高中生在文理分科時還是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優勢學科。盡量避免自己的弱勢學科,取長避短,這才是文理分科的正確方法。



(8)高中文化課理和文哪個好考擴展閱讀

文理科區別:學科內容是有區別的。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科之外,理科需要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學習內容主要圍繞聲、光、電、熱、運動、有機物、無機物、遺傳、人體生理等。

而文科需要學習歷史、地理、政治,學習內容主要圍繞歷史事件、政治時事、人文、地域文化和氣候等。另外,從每年高考文理科數學卷不難發現,文科數學難度小於理科數學。

9. 高中選文還是選理好

文理沒有好與不好,只看個人的興趣+實際成績評估。

文科相對容易入手但取得高分困難,理科入手可能難但一旦學好高分容易。文科好學校與專業范圍確實不如理科大,但如果優秀了一樣前景廣闊。選理科以後可以選的專業多,但是競爭壓力大,另外還要看個人的愛好,優勢學科適合學什麼。

分科爭議:

1、反對者觀點

目前多數的教育家、學者及部分教師、家長對文理分科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文理分科讓學理科的學生不再學習政治、歷史、地理,更少閱讀文學經典等,使理科生知識面偏窄,致使缺乏人文精神,有時甚至連基本的文學常識都不懂;

而同時這也導致文科生對物理、化學、生物的陌生,不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導致科學思維與科學精神缺乏。另外,因為文理科的數學試題不一樣(文數比理數難度小,涉及的知識點少,要求低)導致文理科學生的數學素能也不均衡。

綜上所述,文理分科將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部分人甚至指出文理分科將對中華民族的復興造成負面影響,將其視為大毒瘤。

2、支持者觀點

部分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們認為文理分科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讓他們自由選擇所要學的科目,使學生學有專長。同時文理分科可以減輕學習負擔、壓力,尤其面對高考,學生更可把充分時間花在要考的科目上。

10. 高中文科難還是理科難

文科和理科所學的科目不同,相同科目的難度也不同,文科和理科的分數線不同,報考大學所報考的專業也不同,以後從事的行業也就會不一樣。

一、文理學科

文科學科是數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的學科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這兩個部分雖然都學英語,但是他們的難度還是不一樣,文科的數學就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理科的數學相對來說就更復雜。但是語文英語雙方的卷子還是一樣的。

以後找工作也是差不多的,理科會比較早工作一些,而文科找工作就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因為理科是技術類的,所以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最重要的就是有技術。而文科類的如果沒有工作經驗的話就很難做,畢竟不可能一上來就做管理崗。而文科類的發展前景和理科也是差不多,都是有未來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中文化課理和文哪個好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