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徐州漢文化館在哪裡

徐州漢文化館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10 07:12:08

㈠ 端午節去徐州玩,大概要去雲龍山 雲龍湖 徐州博物館 徐州漢文化景區 戶部山 徐州圖書館,淮海

博物館就在雲龍山北門對面,圖書館在雲龍山南邊。礦大比較近的是老校區,但是裡面是礦大的三本徐海學院,本部比較少,建議去南湖校區。戶部山在雲龍山北門,沿中山路向北走一點就到了,也就1公里左右,走到王陵路右轉就是戶部山步行街,其實也沒什麼東西,但是有個兩來風,是徐州的特色早點,在戶部山步行街北門。淮塔也在城南,本體也沒什麼,對面有個公園還能玩玩。至於漢文化景區是指龜山漢墓那些吧,龜山漢墓正好是反方向在城市西北部,而且偏離市區,而上述地點基本都集中在城市東南部或者接近市中心。

㈡ 徐州兩漢文化主題公園在哪兒

據我所知只有漢文化景區,沒有主題公園。景區就在獅子山楚王陵那來

㈢ 去徐州漢文化景區在高鐵站下還是老火車站下方便

當然是景區距離復興南路235號的徐州火車站較近。
而高鐵站是徐州東站,在城東,距離老火車站還有十幾公里呢。
從老火車站出來西側復興路上有公交58路附或92路可以直達景區。

㈣ 為什麼說徐州是漢文化發祥地

第一,兩漢文化之根在徐州。兩漢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不能不歸功於劉邦和他的「豐沛政治集團」。劉邦和他的豐沛老鄉——蕭何、曹參、周勃、王陵、樊噲一以及他在沛縣娶來的結發妻子呂後掌握著西漢的最髙權力,並制定了西漢的文化發展政策決定了西漢的文化發展方向,他們身後,這些文化政策也一直延續下去,形成了獨特的兩漢文化。劉邦還在沛縣親自創造了氣勢磅礴、流傳千古的《大風歌》。因此,想要真正探索兩漢文化之源,挖掘兩漢文化之根,就不能不到劉邦等人的家鄉來。這里不僅有劉邦等人的遺跡,如歌風台等等,而且還有大量關於他們的美好傳說。

第二,徐州有豐富的兩漢文化遺存。這包括徐州的「文物」三絕:楚王陵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劉邦登基後,把徐州作為一個封國,先派大將韓信做楚王,韓信到任不久,又改派他的同父異母弟弟劉交。之後,兩漢的18任楚王和彭城王均是劉氏皇族子孫。他們的實際地位高於其他封國。他們死後,幾乎都厚葬於徐州周圍山中人工開鑿的陵墓。這些陵墓現已發現和發掘了8座。其中,龜山劉注墓、獅子山楚王墓和北洞山楚王墓規模之大、文物之多都令人「拍案驚奇」。徐州的楚王陵墓群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獅子山楚王陵還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這是「兩漢文化看徐州」的主要視點。

㈤ 徐州市歷史名勝古跡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的問題。

徐州市的歷史名勝古跡其實有很多,以一個遊客的眼光來說,最出名的有以下幾個:

1,龜山漢墓,二、獅子山楚王陵,三、徐州漢文化景區,四、淮海戰役紀念館,五、雲龍山等。其中雲龍山山形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雲霧繚繞而得名。雲龍山雖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跡眾多,歷來是蘇北的名勝。

2,獅子山楚王陵位於徐州市區以東4公里處

是漢文化景區內最精華的景點

海拔54.3米的獅子山幾乎被掏空

陵墓的宏偉氣勢可見一斑

而種種蛛絲馬跡又顯示出該墓尚未完工

墓主人的身份有點神秘

有可能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尚有爭議)

參與「七國之亂」兵敗後

為不牽連家族被迫自殺 匆匆下葬

如果你是漢文化迷或喜歡「盜墓」小說迷

不妨來此一探究竟

3窯灣古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位於新沂市西南邊緣

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

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

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聞名全國的水鄉古鎮

素有「東望於海,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描述和「黃金水道金三角」、「蘇北水域勝江南」之美譽及「小上海」之稱

開放時間 9:00-17:30

㈥ 在徐州想去龜山漢墓,漢文化風景區,漢畫像石館和徐州博物館,按什麼順序走比較好

砍掉龜山漢墓,這個比較遠 但是這個也相對好看點。

漢文化風景區也有漢墓,可以看1下。

漢畫像石館 在雲龍湖

以上幾個景區合理路是: 漢文化景區(看兵馬俑和楚王陵)-博物館-漢畫像石館(附帶看雲龍湖景區 爬雲龍山 燒香等)
打車 10元+12元+7元

㈦ 徐州漢文化景區在哪是不是真的是裡面幾個地方加起來票價60還是進去之後有些地方要另買門票

摘要 徐州漢文化景區點地1400畝,風景優美、為國家4A級景區。景區分漢代物質文化遺存展示和漢傳佛教游覽區。 漢代物質文化遺存展示區以楚王陵地宮、王後陵展廳、漢兵馬俑博物館、水下兵馬俑展廳、漢畫長廊為代表。 漢傳佛教游覽區是竹林寺。 不進展廳免費,進展廳套票九十元。景區內電瓶車五元一位一次,包車一百五十元。

㈧ 想去徐州龜山漢墓和漢文化區玩,一天時間能夠嗎

一天時間如果光看著2個夠,龜山漢墓很多人說沒意思,我也沒親自去過所以不知道,漢文化區有個楚王陵我去過,覺得滿有氣勢的。而且這2個地點相隔比較遠,我覺得選一個就可以,除非你是對歷史和漢文化特別感興趣,那2個都去也無妨。
漢文化景區在徐州東面,票包括楚王陵,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館,在徐州東三環,附近有世茂東都,可以逛超市,吃東西。龜山漢墓在徐州的北邊,很偏僻,含聖旨博物館和一個石藝園,周圍沒什麼生活設施好像。這兩個景區如果有講解比較有意思。

推薦路線
老火車站--下了車直接去漢文化景區,票價90左右學生票半價(看兵馬俑和楚王陵)--看完中午了如果不想在周圍吃飯就直接去徐州博物館(免費)可以先看也可以先在周圍吃吃東西,旁邊有大學,所以吃飯應該方便些--過了中午了去漢畫像石館(不去也行很小)或者爬爬旁邊的雲龍山(燒香,坐索道等)--去旁邊的雲龍湖景區(應該能耗掉一下午了)--小南湖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不去的話其實雲龍湖轉轉也行了,這個天氣正好。

肯定有公交從東站到漢文化景區,剛上網查了下說是50路,但是沒坐過不清楚,但是我印象中離老火車站不是很遠,打車大概12元,如果你是從高鐵站過來就不清楚了。然後,漢文化景區到博物館和上面路線差不多,可能稍微遠一點,然後後面就都很近了,博物館、雲龍山、雲龍湖、漢畫像石館,這幾個就1、2站路的距離。小南湖的話大概4,5站路。

市區很小也啥好逛的,要想逛不如去大城市了,但是漢文化好像還是比較有特色,別的地方看不了這么全。如果很想去龜山漢墓的話,公交好像是37路到。但是要先到市中心才有37路。

暫時就想到這些,手打的哦,呵呵。

㈨ 徐州漢文化景區的景點

漢文化廣場
景區的主入口——漢文化廣場,廣場東西長約280米,南北寬約90米,佔地18000平方米,採取規整莊嚴的中軸對稱格局。其空間定位以東西為走向,依次布置了入口廣場、司南、兩漢大事年表、歷史文化展廊、辟雍廣場等景點,終點矗立漢高祖劉邦的銅鑄雕像,構成完整的空間序列。廣場的鋪裝以仿製的漢磚為主要材料,圖案取漢代畫像中常見的勾連雲紋等裝飾圖形。兩漢大事年表四周設計了少量的水景。水的使用,不僅可以與石材形成一剛一柔的對比,更成為兩漢文化廣場中將各個景點聯系起來的手段,而且水體在園林廣場設計中更具有獨特的功效。遊客可以從中感受到「一勺則江湖萬里」的恢弘氣魄,領略兩漢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廣場的設計猶如一段立體空間化的漢賦,通過「起」、「承」、「轉」、「合」四個章節,抑揚頓挫、弛張有度,將漢風古韻自然呈現出來。
雕塑廣場
文化景區雕塑廣場位於漢文化景區南門外,佔地19000平方米。群雕長50米、寬20米、高12米。雕塑以花崗岩為基座,採用銅像與花崗岩像相結合的表現方式。
雕塑創作依據歷史資料,以局部節選的方式作為雕塑創作的基本元素,同時定位於楚王作為諸侯王出行的等級規格,與楚王陵呼應。群雕主要描述漢畫像石《車馬出行圖》的場景,由8匹銅馬、3匹石馬、9個銅人、2個石人組成。3個騎馬武士在前開道,楚王坐著由4匹馬拉的馬車居中,宰相乘馬車、2個騎馬武士護衛在後。整組群雕,坐落在廣場正中心,坐西朝東。
徐州作為兩漢文化發源地,創作「車馬出行」的大型雕塑,彰顯了漢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歷史地位,在深化漢文化景區內涵的同時,又成為徐州城市文化形象標志之一。
漢文化景區雕塑廣場共栽植大規格朴樹、香樟等喬木300餘株,同時還栽種了櫻花、紅楓等花灌木。
楚王陵
處於漢文化景區核心區的獅子山楚王陵,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其西側的300米遠的漢兵馬俑則象徵著衛戍楚王陵的部隊。這座楚王陵鑿山為葬,結構奇特,工程浩大,鑿石量高達5100立方米。墓中出土金、銀、銅、鐵、玉、陶等各類珍貴文物二千餘件套,其中包括目前國內出土的一件玉片數量最多、質量最好的金縷玉衣、鑲玉漆棺、玉卮、金腰帶扣等,工藝精絕、令人嘆為觀止。該墓的發掘被評為1995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位於楚王陵南側的羊龜山,據推斷為楚王王後之陵墓。由於色彩保護技術的復雜性,暫未正式發掘。建有王後陵展示亭,展示相關漢代諸侯王墓與王後墓的形制結構。
漢兵馬俑博物館
徐州漢兵馬俑是繼西安秦兵馬俑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作為楚王的陪葬品,四千多件漢俑是用寫意的手法,將漢代軍旅中士兵們的思想、神態和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漢兵馬俑館北側100米(獅子潭內)新建有目前國內唯一的水下兵馬俑博物館。該館為兩個方形桷斗狀建築,借鑒漢代屋頂建築形式,呈四坡面。展出的是復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復的兵馬俑。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是在原址上就地建館,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由漢兵馬俑主館和水下兵馬俑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形態各異的兵俑整齊的排列在六條俑坑中,是一支威武雄壯的地下部隊。
漢畫像石博物館
漢畫像石博物館位於獅子潭水面東側的漢畫像石長廊全長約300米,是國內第一座以「漢畫像石文化體驗」為主旨的博物館。
展廳分為三個區域:動漫展示與休閑區、漢畫像石及拓片模擬製作互動區、漢畫像石精品展區。其中堪稱國內第一的以漢畫像石圖案為體材的動漫影片,創造了漢畫像石文化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以現代高科技聲、光、電技術生動再現漢代現實生活場景,使遊客身臨其境。並以現場互動的形式展示漢畫像石雕刻、拓片製作、印章篆刻及書法題跋。通過互動參與項目,既增添了文化特色,又使遊客充分融入文化本身。另外,展廳外還分布了「車馬出行組團」、「戰爭比武組團」、「生產生活組團」、「神話世界組團」等四個漢畫像石組團,真實再現了漢代政治、經濟、文化、信仰等各個方面,充分反映了漢代人的精神氣質和審美追求。
水下兵馬俑博物館
水下兵馬俑博物館是國內首座建築於水中的博物館。該館建築在五號、六號兵馬俑坑的原址上,形狀為兩座方形桷斗狀建築。建築所在處曾出土過騎兵俑坑和馬俑坑,後因當時磚瓦廠施工建設,俑坑被破壞,坑內陶俑已被悉數取出。水下兵馬俑館展出了復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復的兵馬俑。
漢文化交流中心
建在獅子潭水面上的漢文化交流中心借鑒了漢代建築的神韻,主要展示了東漢時期比較興盛的漢畫像石藝術。整個交流中心為一座建在水塘上的干欄式建築,有開闊的廳堂,上層建有觀景平台。整個建築借鑒漢代建築的神韻,用現代的材料表現傳統的精神,成為一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場所。
漢文化演藝中心
漢文化演藝中心是充實完善徐州市漢文化景區的重要文化設施和旅遊設施,是豐富完善漢文化景區景觀的重要建築,會大大豐富遊客和市民參加文化活動和旅遊觀光的內容。場地東側為家居樂超市,南側位漢文化廣場,西南側為王後陵。
竹林寺
竹林寺是中國第一比丘尼道場。我國第一位比丘尼——凈檢法師是徐州人,生於西晉末年(公元291年),24歲出家,70歲圓寂。徐州人民為紀念其功績,東晉永和年間在東郊獅子山上修建了竹林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歷史。文獻記載,明清時期的竹林寺順山而建,規模宏大,為徐州八大寺之一。後歷經戰亂,常年失修,直至上世紀中期日寇侵華,竹林寺被肆意劫掠,千年古剎毀於一旦。徐州竹林寺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尤其韋馱菩薩在抗戰期間神秘顯身,戰後又從日本回歸的奇聞佚事,更凸顯了特別的文化價值和傳奇色彩。新建的竹林寺座落在徐州漢文化景區北側駱駝山上,屬於典型的「山上寺」。漢傳佛教游覽區包括竹林寺內的觀音閣、第一比丘尼紀念堂、南北山門、鍾鼓樓等,展示漢傳佛教的歷史風采。兩大展區的風物,集中體現了漢文化的博大恢宏,構建了「觀漢獅子山,拜佛竹林寺」的獨特人文景觀。竹林寺今後的發展將圍繞特別研修、農禪體驗、社會慈善、觀光演藝、國際交流等五大文化建設,配套完善相關設施。

閱讀全文

與徐州漢文化館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