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儋州文化廣場多少畝

儋州文化廣場多少畝

發布時間:2022-05-10 08:34:16

㈠ 海南如何「騎」出體育旅遊新勝地

山海騎緣|2018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騎游文化節

「山海騎緣」2018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騎游文化節是結合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的要求和全民健身事業發展需要,發揮海南熱帶島嶼騎游資源優勢。為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美好新海南,向島內外騎行愛好者展示海南「騎游」新魅力特別舉辦的活動。海南島國際騎游文化節與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一賽一節」)是推進海南騎行發展的兩架「馬車」,推動我省「騎行+旅遊」融合的新業態發展。

一、活動名稱

中文:山海騎緣|2018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騎游文化節

英文: The2nd Hainan Cycling Festival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儋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儋州市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儋州市旅遊委、海南省體育旅遊協會、海南環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海口市旅遊委、三亞市旅遊委、瓊海市旅遊委、萬寧市旅遊委、五指山市旅遊委、陵水縣旅遊委、澄邁縣旅遊委、昌江縣旅遊委、海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

協辦單位:海南唯樂旅行社有限公司、海南賽猜寶網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華夏旅居健康產業(海南)有限公司。

三、活動地點

以儋州市為起點和重點,聯合支持市縣開展

四、活動時間

2018年10月21日-12月2日

五、活動主題

山海騎緣 體旅海南

六、活動內容

(一)山海騎緣|「樂騎有我」趣味單車匯

時間:10月21日-23日

地點:儋州

規模:約1000人

內容:活動包括單車電競挑戰、自行車慢騎賽、自行車障礙賽、自行車電影展播和海南美食精品展等活動。不僅能體驗炫酷的單車電競比賽,還可以參與自行車慢騎賽、自行車障礙賽、自行車電影展播、海南美食精品展等活動,展現豐富多元的自行車運動文化,推動海南「騎行+旅遊」產業持續發展。

1、單車電競挑戰

內容:單車電競挑戰,所有騎行愛好者均可報名參加。活動為聯網多人同場競技,初步設定為場地追逐賽。參賽選手在騎行台上完成騎行指定的路線,取騎行時間最短前3名,並當場頒發獎品和禮品。

【器材】區域內放四個騎行台,四塊顯示屏,四台電腦,四輛公路自行車。

【場地】邊長約5米的區域,每輛車之間間隔0.5米左右。

2、自行車慢騎賽

內容:在規定好的一段直線距離內(賽道長200米,寬4米)騎完全程,用時長者為勝。比賽中腳觸地、使用剎車、騎出賽道邊線均判退出比賽。

3、自行車障礙賽

內容:賽道長200米,寬4米,障礙物間隔2.5米,往返騎行一圈,時間短者為勝。

4、自行車電影展播

現場放映不同主題的自行車電影展播,為市民提供一次了解騎行運動文化的觀影機會。

5、海南美食精品展

活動期間舉辦海南美食精品展,為市民提供品種繁多的美食體驗。

(二)山海騎緣|「我是冠軍」兒童滑步車競速賽

時間:10月23日-30日

地點:儋州、澄邁、瓊海、萬寧、陵水、五指山、三亞七站

規模:約200人

內容:為進一步推廣和培養海南自行車運動文化的氛圍,活動將在2018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期間招募200名2歲-6歲小朋友參加滑步車終點沖刺賽。在儋州站、萬寧站、陵水站、三亞站等七站環島賽終點現場設立滑步車體驗區,兒童在該區域按照賽道進行滑步車體驗和訓練。在職業賽選手抵達終點前60分鍾,兒童選手在賽道上進行50米滑步車沖刺,用時最短者獲勝,並授予環島賽小車手的稱號。

【器材】雪糕筒*80、伸縮連接桿*80、波浪板

【場地】初賽:長20米,寬15米的平面區域

決賽:環島賽終點賽道50米

(三)山海騎緣|「環島逐夢」2018中華中老年騎游文化周

時間:2018年10月22日至30日

地點:萬寧

內容:活動將開展環島賽開幕式觀禮、榮譽騎行-騎友環島賽職業賽道超級騎行體驗活動,邀請著名老藝術家與全國中老年文藝團體、騎游隊同台參加「中國福,老年福」全國中老年文藝匯演演出等騎游文化活動,這是為一次全國廣大中老年騎友們聚在一起的騎行盛筵。

(四)山海騎緣|2018海南島國際騎游文化節儋州百公里騎游挑戰

時間:2018年10月21日

地點:儋州

內容:「山海騎緣|2018海南島國際騎游文化節儋州百公里騎游挑戰」是一次亞洲頂級自行車賽事與旅遊完美融合的騎行體驗,活動設125KM挑戰組和11KM體驗組兩個組別。通過千人騎行活動,讓騎友探尋不一樣的儋州。這是對儋州自行車旅遊資源的一次系統整合與推廣,既可以拉動儋州旅遊消費又可以助力體育旅遊產業發展。

同時活動現場將發行2018-2019海南騎行護照,騎游者將用自行車重新發現不一樣的海島風情,並開發專題文化旅遊線路,進一步促進「騎行+旅遊」結合,推動海南自行車騎游產業的發展。

騎行線路圖

全程組(125KM)

儋州文化公園(起點)——洛基鎮——東成鎮——東坡書院——千年古鹽田——白馬井鎮——S315——大成鎮——儋州文化公園(終點)。

沿途簽到/補給點設置:

起點:儋州文化公園 0km

二簽:東成市場 28km

三簽:白馬井鎮 60km

四簽:大成鎮 96km

終點:儋州文化公園 125km

(五)山海騎緣|環島賽千人榮譽騎行

時間:2018年10月23日至31日

地點:海南

規模:3000人

內容:在儋州、澄邁、瓊海、萬寧、陵水、三亞、五指山、昌江8個環島賽賽段設有「榮譽騎行」業余跟騎超級體驗活動。

報名形式分為個人、情侶、旅行團體、企業方陣等類型,騎行里程分為5km、15km、30km三種級別(每站限額1000名),各級別騎行線路與旅遊網點結合,騎友們將在亞洲頂級賽事的職業賽道上追隨職業賽隊的軌跡,體驗別樣的騎行樂趣。

㈡ 儋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位於東經109.5 北緯19.5 陸地面積3265方公里,人口89萬,市政府駐地那大鎮。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均在其境內。陸海交通發達、環島西鐵路、環島高速公路橫穿市境,海運可直抵東南亞和祖國各沿海城市。儋州抓住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和洋浦開發的契機,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政策優勢,走「重視工業、強化農業、搞活貿易、開拓旅遊、發展漁業」的經濟發展路子,使全市經濟得到超常規的高速度發展。
悠久的歷史給儋州市留下了眾多古跡,且多為宋代以前的古跡,如漢代伏波井、中和古鎮、東坡書院等。尤其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間,講學明道,使儋州教化日興,「書聲琅琅,弦歌四起」。海內外名士接踵而來,從師東坡。儋州在此時成為了全島文化的中心,也培養了民眾尊師重教的傳統。蘇東坡北歸九年後,儋人符確成為海南第一個進士。此後,儋州人才輩出,名聲遠播,在海南歷史上曾發生過深遠的影響。
儋州民風淳厚粗獷,古風猶存。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里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有許多民間詩社。
儋州人喜愛唱歌。有一首民歌唱道:「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多似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民歌種類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調聲最為盛行。革命戰爭年代,人們利用山歌和調聲等體裁編寫《抗日狀》等,產生過宣傳鼓動的巨大效果。如今,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區的男女青年,穿著統一的服裝,匯集山坡或沙灘,舉行賽歌會。他們對歌調聲,表達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贊美。儋州調聲節奏鮮明,旋律流暢而活潑,為群眾喜聞樂見。解放後,一批批音樂工作者前來儋州采風,陶醉在婉轉悠揚的樂曲聲中。
儋州山清水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儋州市的森林資源居全省首位,擁有森林面積1萬公頃。珍稀樹種資源更是首屈一指,僅華南熱作兩院植物園就保存有上千個珍貴樹種。儋州著名的旅遊景點的東坡書院、熱帶植物園、藍洋溫泉、光村銀灘,還有一批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儋州方言繁雜,有儋州話、客家話、粵語、軍話、村話、臨高話、黎話等方言,反映了海南移民的特色,也展現了與東部迥異的民俗風情。
近年來,儋州市曾被評為「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示範市」。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儋州市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構成。丘陵佔76.5%,濱海平原佔23.13%,山地佔0.37%。南部屬山地和丘陵地帶,西南屬平原階地地及火山熔岩台地,東南部為沙壤土,海拔多在100—200米之間,中部為河流沖擊平原,北部主要為玄武岩和第四紀的海相沉積層,海拔在5—10米之間,境內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
儋州市境內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西南部的紗帽嶺海拔752米,為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山巒160座,多在東南部。
儋州市全境大小河流36條。其中發源於境外流經境內的有:南渡江、珠碧江和文瀾河;發源於境內的有:北門江、春江、光村江、大江和山雞江等5條。地表年徑流量達189億立方米。全境海岸線長225公里,且曲折多海灣。
主要海灣有:後水灣、儋州灣和洋埔港。主要海岸港口有:洋浦、 干沖、白馬井、新英、海頭、排浦、峨蔓、英沙、頓積、神充等。其中洋埔港灣闊水深,建有萬噸級深水碼頭,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松濤水庫
松濤水庫源發自五指山流經白沙進入儋州境內。全庫水面面積130平方公里,庫容33.45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496平方公里。庫岸線長達544公里,水域主要航線66.5公里,其中南豐至白沙牙叉港約39公里,南豐至松濤大壩約27.5公里。
松濤水庫始建於1958年,費時10年建成,是我國最大的土壩工程之一。高81.1米,長760米,將奔騰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它把南渡江上游兩岸1400平方公里地區的雨水蓄存起來,通過各級渠道聯結著一大批水利工程,組成統一的灌溉系統,松濤水庫澆灌著海南島西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自然資源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水源豐富,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海南省儋州市境內的松濤水庫容量三十一點九億立方米,水利灌溉條件好,有蘊藏量相當豐富的石英砂、油頁岩、花崗岩、火山灰、重品石等十多種礦產。有海參、紅魚、魷魚、松濤鱅魚、墨魚、石斑魚、對蝦等600多種水產品。
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土地肥沃寬闊,氣溫和,年均氣溫23.30C,海南省儋州市受台風影響少而輕;海岸線長二百二十五公里,港灣眾多,淺海和灘塗面積達三十萬畝,水質好,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前景廣闊。
旅遊資源以得天獨厚,國家級重點文物東坡書院及蘭洋溫泉、兩院熱帶植物園、「八一」通天園蓮花山觀音洞、松濤水庫、蘭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或逐漸成為海南島的旅遊熱點。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擁有洋浦港等天然深水良港,環島西線高速公路、粵海鐵路(在我市設有那大、八一兩個站)貫穿境內,交 通發達,已形成水陸交通網路,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樞紐和連接內陸、通往東南亞地區的橋梁。
儋州的公路
儋州市公路里程雖較長,但大部分是等外砂土路面或無路面公路,路況較差,通行能力低,通達深度不足,群眾的交通環境還很差。
儋州市公路現狀網的布局為二層次,一個層次是國省道和高速公路組成的干線網,另一個層次是鄉道公路網。
1、儋州市公路干線網 由兩橫兩縱呈「井」字型分布,再輔以兩條省道連線。「井」字型的二橫為西線高速公路和225國道海榆西線,大致呈東西走向。「井」字型的二縱為那大美扶至洋浦公路及烏石至那大公路和白沙至洋浦春蘭公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二條省道連線,為波蓮至洛基公路和白沙至洋浦春蘭公路馬井至洋浦春段,大致呈東西走向。路網總里程287.946KM。
2、縣鄉公路網也就是農村公路網。縣鄉公路網是在國省道干線網的基礎上,由樹狀發展到連接成初步的網路狀,是連接各外傷行政村的公路支線。路網總里程1711.68KM。 [編輯本段]氣候狀況本市處於東亞大陸季風氣候的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受島內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脈的阻隔,處於被風面,又瀕臨北部灣,故本市的氣候特點是:太陽輻射強,光熱充足年平均光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西部沿海最多,達2500小時左右。雨量適中,分布不均,本市各地年降雨量900~2200毫米,年均1815毫米。由於受季風影響,全年雨量分布很不均勻,乾季雨季分明。5~10月為雨季,占年雨量的84%,11~次年4月為乾季,占年雨量的16%。雨量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儋州,古稱「儋耳」。
秦朝 象郡之外徼,又為離耳國。一名儋耳。
漢朝 元封元年,得海上大洲,始設儋耳郡。領縣二至來、九龍。始元五年,省儋耳並入珠崖郡。初元三年,並罷珠崖。永平十八年,儋耳降附,以潼伊為太守。
三國 吳赤烏五年,討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於徐聞。
齊朝 屬越州。
梁朝 大同中,置崖州於廢儋耳之地,即今儋州。
陳朝 崖州仍梁制。
隋朝 大業三年,改崖州為珠崖郡,又折崖之西南地,置臨振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為州,將「儋耳郡」改為「儋州」。
唐朝 乾元元年,復為儋州。
五代 南漢儋州仍唐制,廢富羅縣。
宋朝 儋州。熙寧六年降為昌化軍。端平二年,改為南寧軍。
元朝 南寧軍,屬瓊州。
明朝 儋州,洪武元年為南寧軍,仍屬廣西。尋廢軍號,復為儋州,仍領三縣屬廣東。三年,以屬瓊州府,十九年以感恩改屬崖州。
清朝 清初瓊府管州三,縣十。儋州、崖州、萬州。
民國 民國均設州為縣。又稱儋縣。
儋州古名「儋耳」。據《 漢書》雲:「儋耳者,大耳種也。」《山海經·海內南經》註:「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 即儋耳也。」《儋縣志》說的乾脆「其人耳長及肩。」這種說法未免有誇張之嫌。郭沫若在《說儋耳》一文中說:「儋耳可省言為儋,則耳殆助語,有音無義,故儋耳並非垂大之耳。」
儋州,古稱「儋耳」。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島置珠崖、儋耳兩郡。這是海南島上最早同時出現的行政建制。
以後各朝代雖相繼變更為昌化軍、南寧軍等,但明清仍沿用儋州。
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縣建制沒有改變。
199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儋縣,設立儋州市(縣級市)。儋州自建制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995年底,儋州市總面積3235平方千米,總人口76.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42萬人,農村人口62.36萬人;非農業人口16.82萬人,農業人口59.96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委會、42個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在境內。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6年底,儋州市總面積3235平方千米,總人口78.32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17個村委會、42個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在境內。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7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35平方千米。人口79.64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在境內。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8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500平方千米。人口81.13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9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2.96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1453個自然村。市政府駐地那大。
2000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6.59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1453個自然村,境內有國有農場10個。市政府駐地那大鎮。
2001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7.6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84726戶、總人口87600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1097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
2002年,白馬井鎮、松鳴鄉(除新地村委會)合並,設立白馬井鎮;王五鎮、松鳴鄉的新地村委會合並,設立王五鎮;光村鎮、松林鄉的沙井、歐宅、扁墩、大老村委會合並,設立光村鎮;蘭訓鄉、木棠鎮與松林鄉的神沖、周坊、譚樂、長老村委會合並,設立木棠鎮;洛基鎮、那大辦事處合並,設立那大鎮;東成鄉、長坡鎮合並,設立東成鎮;番加鄉、蘭洋鎮合並,設立蘭洋鎮;富克鎮、雅星鎮合並,設立雅星鎮;新英鎮、新州鎮合並,設立新州鎮。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8.64萬人。轄17個鎮(那大鎮、南豐鎮、雅星鎮、和慶鎮、大成鎮、新州鎮、光村鎮、東成鎮、中和鎮、峨蔓鎮、蘭洋鎮、王五鎮、排浦鎮、海頭鎮、木棠鎮、白馬井鎮、三都鎮)、261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鎮。
2003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90.1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78087戶、總人口90097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0476人)。轄17個鎮、216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鎮。(行政區劃一覽)
2004年底,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90.08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98198戶、總人口9407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3535人)。轄17個鎮、262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鎮。
2005年,儋州市政府批准了《關於和慶鎮美扶村委會區劃調整方案》,將和慶鎮美扶村委會劃入那大鎮管轄。調整那大鎮行政區劃是儋州市構建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壯大經濟實力,適應中等城市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儋州市人口已經超過90萬,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市。
儋州民族眾多,語言復雜。有漢族、黎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93%,主要方言有儋州話、客家話、軍話、臨高話、廣東話、黎話等,語言交流主要以普通話和儋州話為主。
為了進一步弘揚儋州調聲藝術,近年來儋州市連續成功組織了慶祝建國50周年調聲匯演、萬人調聲賽歌會等大型調聲活動。2001年,經儋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正式確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為儋州調聲藝術節。同年中秋節,隆重舉辦了首屆儋州調聲藝術節。當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文化報等曾對其盛況作了較詳細的報道。2002年儋州市調聲山歌協會成立,首屆會員83人。2002年儋州調聲藝術節轉由政府主導,中秋之夜在市區組織展開的自由調聲活動達10萬人。
每年的「萬人調聲賽歌會」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欣賞觀看。還沒正式組織萬人調聲賽歌會前,每到元宵、端午和中秋節時,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到儋州的中和鎮上,那裡才是原調聲的主會場。隨著儋州調聲被關注並包裝起來,萬人調聲賽歌會逐漸成為節日里的亮點。人們盛裝而來,廣場外、大街上,人頭攢動,各鄉鎮自然村的近百支調聲隊伍將廣場點綴得五彩繽紛。
賽歌會上,調聲的曲目既有來自田野鄉間、原汁原味的自然調聲,也有經過搜集整理、創作提高的藝術精品。獨唱、對唱、齊唱、合唱,歌者即舞者,歌聲此伏彼起延綿不絕,一首首調聲唱出了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唱歌的,將最拿手的調聲傾情演繹;聽歌的,早已醉倒在這一片歌海之中。街頭上,還會出現一批自發的調聲隊伍,那些喜歡調聲但沒能在萬人歌會上一展歌喉的小青年擠上街頭唱了起來,還有一些五六十年代在各鄉鎮有名的調聲好手也組成了一支隊伍,邊歌邊舞,樂在其中。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儋州工農業總產值佔全省十分之一。經濟總量和總人口僅次於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 農業方面,已形成了33萬畝甘蔗、27萬畝瓜菜、13萬畝水果、100萬畝橡膠、30萬噸水產品、75萬畝糧食等農業支柱產業的生產規模;工業方面,形成了年產13萬噸機製糖、100萬噸水泥、5萬噸標准膠,以及傢俱、建材、輕工、食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產業體系;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2003年全市生產總值63.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35億元,第二產業9.0億元,第三產業19.5億元。 [編輯本段]資源概況土地資源:
本市輻員面積3265.18平方公里,合4897768畝,可耕地面積206.20萬畝,其中水旱田47.02萬畝,旱地81.79萬畝,待墾荒地77.38萬畝。水資源:本市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815毫米,年地表徑流量18.9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量約2500立方米,約為全國人均水量的1.18倍。地下水動儲量11.46億立方米,理論可開采量2.24億立方米。本市徑流落天然總落差643.8米,最大天然落差180.7米。可利用落差391米,電能理論蘊藏量1.43萬千瓦(未含過境河流南渡江、文瀾江和珠碧江)。另外,渠道跌水電能蘊藏量1.39萬千瓦。合計2.82萬千瓦,可開發2.25萬千瓦,年可發電1.5億度。人均電能理論蘊藏量0.04千瓦/人。
海塗資源:
「海塗」乃沿海潮間帶上淤積的爛泥,是由陸地上的物質和海中的物質沉積發育而成的灘塗。潮漲時被淹沒,潮退時露出,其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酸度6.5~7.0。灘塗上繁育著豐富的淺海生物資源,如:文蛤、貽貝、牡蠣、毛蚶、泥蚶和青膏蟹等。新英、海頭和排浦等港灣的灘塗還生長著4668畝茂盛的紅樹林。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特有景觀,大片紅樹林可阻擋風浪,保護海岸不受侵蝕。全市灘塗138329畝,30%適用於淺海養殖。
生物資源:
本市動、植物種類繁多,據初步統計,市內植物有644種,隸426屬128科。其中珍貴本材樹種有青梅、母生、坡壘、銀珠、油楠、花梨、白格、紅本羅、苦梓等20多種。熱帶經濟作物主要有橡膠、胡椒、咖啡、香茅、油棕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野豬、金錢豹、果子狸、水鹿、獼猴等,其中水鹿(俗稱「山馬」)、獼猴、穿山甲、蟒蛇等10餘種,被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海產資源主要有紅魚、石斑魚、馬鮫魚、烏鯧、海鰻、海鯰、五刺銀鱸、馬六甲鯡鯉等魚類600多種及貝類、澡類等100多種其中白蝶貝是生產名貴珍珠的貝類,洋浦至排浦一帶海域初省水產廳劃為白貝類自然保護區。
礦產資源:
褐煤-主要分布於東成鄉、長坡鎮一帶,儲量約1.58億噸。油頁岩-主要分布於長坡鎮,儲量約28.3億噸。花崗岩-主要分布於海頭、南豐、蘭洋、那大等鎮,儲量約100億噸。石英砂-主要分布於光村鎮、松鳴鄉,儲量約0.85億噸。石灰石-主要分布於僑植、八一農場等,儲量約2.3億噸。重晶石-主要分布於蘭洋鎮,儲量約42萬噸。鈦礦-主要分布於排浦至海頭一帶海灘、陸地,儲量約16萬噸。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儋州市轄17個鎮:那大鎮、和慶鎮、南豐鎮、大成鎮、雅星鎮、蘭洋鎮、光村鎮、木棠鎮、海頭鎮、峨蔓鎮、三都鎮、王五鎮、白馬井鎮、中和鎮、排浦鎮、東成鎮、新州鎮。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國營西培農場、國營西華農場、國營西慶農場、國營西流農場、國營西聯農場、國營藍洋農場、國營新盈農場、國營八一農場、國營龍山農場、國營紅嶺農場。
儋州市政區圖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藍洋溫泉度假區
藍洋溫泉世界奇泉——冷熱泉,一石之隔,冷熱分明。位於儋州市蘭洋鎮峽谷處,距儋州市12公里,該溫泉帶佔地2平方公里,日自流量達2000噸以上,是海南較大的溫泉之一,有自然泉眼十幾個,平均水溫78.4℃,偏硅酸及氟含量達到醫療執礦水的命名標准,氧含量達到礦水濃度標准,含有鋅、鍶、鯉、溴等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是理想的保健泉水。
泉區內景點眾多,特別是"一石之隔,有一熱泉、一冷泉,冷熱分明"的冷熱泉,世所罕見。區內已建溫泉公園、藍洋溫泉度假村和一批溫泉度假設施。這些旅遊設施與觀光果園、觀光花園、觀間園、觀音洞、蓮花嶺瀑布等組成一個特色鮮明的溫泉旅遊度假區。
東坡書院
位於儋州市中和鎮,離現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鎮40多公里,是為紀念蘇東坡而修建的。建於1098年,後經重修,明代更為現名。東坡書院,為歷代儋州最高學府,培養了不少人才,成為海南重要的人文勝跡之一。書院大門軒昂宏闊,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競秀。載酒亭、載酒堂、奧堂龕等建築古色古香。
載酒堂為蘇東坡被貶昌化軍(現儋州市)時居住、講學的場所。《瓊台紀實史》記載:"宋蘇文忠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
載酒亭為重檐歇山頂結構,上下兩層,上層四角,下層八角,各角相錯,角角翹起呈欲飛之勢。亭的東西兩側是蓮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中繪東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圖錄。
書院內大殿和兩側耳房,展出蘇東坡許多書稿墨跡、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民圖》。還有郭沫若鄧拓、田漢題詠的詩刻及書畫名家的藝術作品。書院大殿在載酒堂後面,兩者相隔一庭院,左右兩側是廊舍,與載酒堂相連,形成一個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樹,葉茂蔭濃,使整個庭院顯行幽靜肅穆。東坡講學的彩雕陳列大殿正中,蘇東坡、蘇過、黎子雲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院前,東坡笠屐銅像矗立在奼紫嫣紅的鮮花叢中。
松濤水庫
在儋州市區東南20公里處,跨儋州、白沙兩市縣,是享有"寶留心明珠"盛譽的高山天池。始建於1958年,費時10年建成,是我國大型的土壩工程之一。大壩高81.1米,長760米,將奔騰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庫區面積達144平方公里,水庫中有島300多個。庫區廣闊,四周群山環抱,遍布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最受歡迎的是乘船覽庫區風光,泛舟碧波上,但見群山逶迤,古木參天,湖水幽碧,漁舟隱現,真有船行畫中之感。
海南熱帶植物園
位於儋州市那大鎮西郊,是華南熱帶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植物標本園,佔地32公頃,1958年建立。有40多外國家1000多種珍稀熱帶植物。是中國熱帶植物資源的寶庫,也是世界熱帶作物資源的縮影。現有熱帶珍貴樹木、熱帶香料植物、熱帶葯用植物、熱帶果樹、熱帶油料植物和熱帶觀賞植物7個區,是很有觀賞價值的景點。
光村銀灘度假村
距洋浦千年古鹽場38公里,距龍門激浪海景20公里,距海口120公里。度假村沿海沙灘既平坦又寬廣,沙灘長達8公里,最寬處1.7公里,最窄處有300米,總面積達488公頃,沙質潔白細膩柔軟,海水湛藍清澈,四周樹影婆娑,綿延十幾公里。清新的空氣、充裕的陽光,幽靜的環境和舒展綿延的海岸線,構成了秀麗的濱海風光,是一塊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加上度假村距四周旅遊景點較近,形成一個完整的山海湖旅遊體系。
龍門激浪
位於儋州市峨蔓鎮海濱龍門山。龍門山為海濱岩石山,海拔39米,山上怪石滋生,從北望南,綿延起伏,狀似萬里長城,十分壯觀。山之東有一瓮門,素稱"南天第一門",中空通風,北風吹來,捲起巨浪,撞擊在石門上,浪擊石鳴,猶如擊鼓,響徹10餘里,故得名"龍門激浪"。這里沙灘潔凈,風景別致,站在岩石觀濤,心曠神怡。龍門激浪於明代得名,向受遊人稱奇。
雲月湖
位於儋州市西南6公里處。霧海雲天山作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鏡湖碧水充滿著盎然綠色。方圓數百里,四周青山環繞,林木疊翠,山川逶迤。山腳陡斜,凹落成天然的低窪山谷大盆地,盆地盪漾著波光粼的湖水。水波不驚,青山飄浮於湖面。湖畔有大片橡膠林、木麻黃林,山綠水綠,構成一幅綠色基調的水彩畫。在這里游泳、盪舟、娛樂,都會時時感到清新舒暢、心曠神怡。雲月湖以其怡靜幽邃的獨特景緻,成為一個迷人的旅遊勝地。
白馬井古跡
位於儋州市白馬井鎮,距那大鎮50多公里。主要景觀有"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傳說漢代英雄馬伏波將軍南征時,因將軍的白馬用蹄刨沙湧出清泉得名。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漢代英雄而造伏波廟設伏波井,於是"白馬湧泉"和伏波將軍廟便成了旅遊勝地。
觀音洞
鄰近藍洋溫泉,是蓮花峰上一個石灰岩大溶洞穴縱橫交錯,曲幽寧靜。洞內奇形怪狀而形象各異的景點有幾十處,洞內有處溫泉,當地人說這是觀音菩薩留給後人的延年益壽的甜水。洞天相通,奇妙異常。
桄榔庵
坐落在儋州市中和鎮南郊,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謫居儋州時同其子蘇過住了三年的舊居。蘇東坡父子抵儋之初,為州官張中所敬重,住官房,吃官糧。第二年,即宋紹聖五年四月,湖南提舉董必赴廣西察訪,得知東坡居儋州官舍,便派人將東坡父子逐出。東坡父子無室可居,便在城南桄榔林買地建屋,當地群眾都前來幫助,僅一個月時間,就把房子建好了。茅屋 建於桄榔林中,東坡就命名為"桄榔庵"。此後,歷代對其多次修葺擴建。現陳列有關蘇東坡的歷史文物,以再現其父子居儋實狀,寄託海南人民對蘇東坡永久的緬懷和紀念。
東坡井
當年,蘇東坡幫助鄉新們打了一口井,泉旺水甜,鄉新們為了紀念蘇東坡便把它命名為"東坡井",數百年來,清甜的井水從未乾枯過。
魁星塔
位於儋州市中和鎮,是海南省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清代晚期建造的小型石塔,平面作不等邊八角形,外表七層,豎立在方形的石座上,塔身內部空心,每層平出短檐,首層拱門狹小不能進入,窗作金錢形,塔剎作仰蓬承托圓珠,寶頂石榴形,造型別致,保存完好。
鷺鷥天堂
位於儋州市城北10餘公里的洛基鎮屋基村。村中三、四層樓高的三棵大榕樹和茂林修竹,成為萬只白鷺生活的"天堂"。白鷺又稱鷺鷥,屬鳥綱鶴形目鷺科,是世界上受保護的珍禽之一。白鷺群棲於屋基村已有多年。每年臨近清明成群結隊飛來,12月以後分批離去,在此生活八、九個月之久。為便於觀鳥,村中修建了高達6層的觀鳥樓。

㈢ 寶安·山水龍城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海口

樓盤名稱:海口寶安·山水龍城

其他交通方式:從三亞出發:(1)自駕:G98環島西線高速至洋浦互通出口下,轉入S308省道,直行到北部灣大道右拐至寶島路,約2.6公里左轉即到達本項目。(全程約130公里)
從海口出發:(1)自駕:G98環島西線高速至洋浦互通出口下,轉入S308省道,直行到北部灣大道右拐至寶島路,約2.6公里左轉即到達本項目。(全程約285公里)
從萬寧出發:預計2019年通車的萬洋高速至項目(全程約114公里)
(2)高鐵:在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高鐵站乘坐高鐵直達白馬井、銀灘站高鐵站。
(3)機場: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規劃中的儋州王五機場僅20分鍾。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4662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旅遊配套:以自然景觀為主、周邊旅遊景點包括藍洋溫泉、蓮花觀音寺、石花水洞、千年古鹽田、東坡書院、龍門激浪、兩院熱帶植物園、儋陽樓歷史博物館、鷺鷥天堂、松濤水庫、雲月湖、海花島旅遊綜合體;
休閑娛樂:鏡湖公園、規劃中火車站前廣場、約40畝的儋州文化廣場、夏日運動場;
生活配套:西海岸海鮮市場、軍屯農貿市場、那大商場、夏日廣場、鼎尚廣場、大勇廣場;
教育配套:黃岡實驗學校(軍事化管理學校)、思源實驗學校、那大中心小學、海南西部中心(西部最大中學342畝)、那大第四中心、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儋州市第一中學;
醫療配套:海南西部中心醫院(三甲醫院)、儋州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儋州城西醫院、農墾醫院
酒店配套:福朋喜來登酒店、海航新天地酒店、夏日尚宜酒店、鼎尚維也納國際酒店、碧桂園哈瓦納風情度假酒店、兩院森林客棧、儋州藍洋溫泉度假村、項目內規劃高端酒店。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㈣ 儋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是一個環境很優美,人們過著慢節奏生活的地方。並且有很多美麗的海洋。

㈤ 儋州市的具體概況

摘要 儋州市,讀做儋dan1,位於海南島西北部,瀕臨北部灣,面積三千三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九十萬,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縣)。儋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位於海南西北工業的中心,是海南發展現代大工業的走廊中心區,經濟發展與海口、三亞呈三足鼎立之勢;舉世矚目的洋浦經濟開發區和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國熱帶農業大學、華南熱帶農業科學院地處境內;陸海交通發達、環島西鐵路、環島高速公路橫穿市境,海運可直抵東南亞和祖國各沿海城市。 儋州市-自然資源 儋州市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構成。丘陵佔76.5%,濱海平原佔23.13%,山地佔0.37%。南部屬山地和丘陵地帶,西南屬平原階地地及火山熔岩台地,東南部為沙壤土,海拔多在100—200米之間,中部為河流沖擊平原,北部主要為玄武岩和第四紀的海相沉積層,海拔在5—10米之間,境內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
儋州市境內大部分都在海拔200米以下。西南部的紗帽嶺海拔752米,為境內最高點。境內大小山巒160座,多在東南部。
儋州市全境大小河流36條。其中發源於境外流經境內的有:南渡江、珠碧江和文瀾河;發源於境內的有:北門江、春江、光村江、大江和山雞江等5條。地表年徑流量達189億立方米。全境海岸線長225公里,且曲折多海灣。
主要海灣有:後水灣、儋州灣和洋埔港。主要海岸港口有:洋浦、干沖、白馬井、新英、海頭、排浦、峨蔓、英沙、頓積、神充等。其中洋埔港灣闊水深,建有萬噸級深水碼頭,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
松濤水庫
松濤水庫源發自五指山流經白沙進入儋州境內。全庫水面面積130平方公里,庫容33.45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496平方公里。庫岸線長達544公里,水域主要航線66.5公里,其中南豐至白沙牙叉港約39公里,南豐至松濤大壩約27.5公里。
松濤水庫始建於1958年,費時10年建成,是我國最大的土壩工程之一。高81.1米,長760米,將奔騰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它把南渡江上游兩岸1400平方公里地區的雨水蓄存起來,通過各級渠道聯結著一大批水利工程,組成統一的灌溉系統,松濤水庫澆灌著海南島西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自然資源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水源豐富,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海南省儋州市境內的松濤水庫容量三十一點九億立方米,水利灌溉條件好,有蘊藏量相當豐富的石英砂、油頁岩、花崗岩、火山灰、重品石等十多種礦產。有海參、紅魚、魷魚、松濤鱅魚、墨魚、石斑魚、對蝦等600多種水產品。
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土地肥沃寬闊,氣溫和,年均氣溫23.30C,海南省儋州市受台風影響少而輕;海岸線長二百二十五公里,港灣眾多,淺海和灘塗面積達三十萬畝,水質好,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前景廣闊。
旅遊資源以得天獨厚,國家級重點文物東坡書院及蘭洋溫泉、兩院熱帶植物園、「八一」通天園蓮花山觀音洞、松濤水庫、蘭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或逐漸成為海南島的旅遊熱點。儋州市-歷史沿革 儋州 儋州,古稱「儋耳」。
秦朝 象郡之外徼,又為離耳國。一名儋耳。
漢朝 元封元年,得海上大洲,始設儋耳郡。領縣二至來、九龍。始元五年,省儋耳並入珠崖郡。初元三年,並罷珠崖。永平十八年,儋耳降附,以潼伊為太守。
三國 吳赤烏五年,討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於徐聞。
齊朝 屬越州。
梁朝 大同中,置崖州於廢儋耳之地,即今儋州。
陳朝 崖州仍梁制。
隋朝 大業三年,改崖州為珠崖郡,又折崖之西南地,置臨振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為州,將「儋耳郡」改為「儋州」。
唐朝 乾元元年,復為儋州。
五代 南漢儋州仍唐制,廢富羅縣。
宋朝 儋州。熙寧六年降為昌化軍。端平二年,改為南寧軍。
元朝 南寧軍,屬瓊州。
明朝 儋州,洪武元年為南寧軍,仍屬廣西。尋廢軍號,復為儋州,仍領三縣屬廣東。三年,以屬瓊州府,十九年以感恩改屬崖州。
清朝 清初瓊府管州三,縣十。儋州、崖州、萬州。
民國 民國均設州為縣。又稱儋縣。
儋州古名「儋耳」。據《 漢書》雲:「儋耳者,大耳種也。」《山海經·海內南經》註:「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 即儋耳也。」《儋縣志》說的乾脆「其人耳長及肩。」這種說法未免有誇張之嫌。郭沫若在《說儋耳》一文中說:「儋耳可省言為儋,則耳殆助語,有音無義,故儋耳並非垂大之耳。」
儋州,古稱「儋耳」。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島置珠崖、儋耳兩郡。這是海南島上最早同時出現的行政建制。
以後各朝代雖相繼變更為昌化軍、南寧軍等,但明清仍沿用儋州。
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縣建制沒有改變。
199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儋縣,設立儋州市(縣級市)。儋州自建制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1995年底,儋州市總面積3235平方千米,總人口76.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42萬人,農村人口62.36萬人;非農業人口16.82萬人,農業人口59.96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委會、42個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在境內。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6年底,儋州市總面積3235平方千米,總人口78.32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17個村委會、42個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在境內。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7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35平方千米。人口79.64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在境內。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8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500平方千米。人口81.13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0個村(居)委會、1676個自然村,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市政府駐地那大。
1999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2.96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1453個自然村。市政府駐地那大。
2000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6.59萬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1453個自然村,境內有國有農場10個。市政府駐地那大鎮。
2001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7.6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84726戶、總人口87600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1097人)。轄1個辦事處、24個鄉鎮、261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
2002年,白馬井鎮、松鳴鄉(除新地村委會)合並,設立白馬井鎮;王五鎮、松鳴鄉的新地村委會合並,設立王五鎮;光村鎮、松林鄉的沙井、歐宅、扁墩、大老村委會合並,設立光村鎮;蘭訓鄉、木棠鎮與松林鄉的神沖、周坊、譚樂、長老村委會合並,設立木棠鎮;洛基鎮、那大辦事處合並,設立那大鎮;東成鄉、長坡鎮合並,設立東成鎮;番加鄉、蘭洋鎮合並,設立蘭洋鎮;富克鎮、雅星鎮合並,設立雅星鎮;新英鎮、新州鎮合並,設立新州鎮。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88.64萬人。轄17個鎮(那大鎮、南豐鎮、雅星鎮、和慶鎮、大成鎮、新州鎮、光村鎮、東成鎮、中和鎮、峨蔓鎮、蘭洋鎮、王五鎮、排浦鎮、海頭鎮、木棠鎮、白馬井鎮、三都鎮)、261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鎮。
2003年底,儋州市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90.1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78087戶、總人口90097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0476人)。轄17個鎮、216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鎮。(行政區劃一覽)
2004年底,陸地面積3265平方千米。人口90.08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98198戶、總人口9407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3535人)。轄17個鎮、262個村(居)委會,境內有10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那大鎮。
2005年,儋州市政府批准了《關於和慶鎮美扶村委會區劃調整方案》,將和慶鎮美扶村委會劃入那大鎮管轄。調整那大鎮行政區劃是儋州市構建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壯大經濟實力,適應中等城市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儋州市-經濟與資源 儋州工農業總產值佔全省十分之一。經濟總量和總人口僅次於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 農業方面,已形成了33萬畝甘蔗、27萬畝瓜菜、13萬畝水果、100萬畝橡膠、30萬噸水產品、75萬畝糧食等農業支柱產業的生產規模;工業方面,形成了年產13萬噸機製糖、100萬噸水泥、5萬噸標准膠,以及傢俱、建材、輕工、食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產業體系;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統計,2003年全市生產總值63.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35億元,第二產業9.0億元,第三產業19.5億元。儋州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又有良好的投資環境。 土地資源 本市輻員面積3265.18平方公里,合4897768畝,可耕地面積206.20萬畝,其中水旱田47.02萬畝,旱地81.79萬畝,待墾荒地77.38萬畝。水資源:本市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815毫米,年地表徑流量18.9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量約2500立方米,約為全國人均水量的1.18倍。地下水動儲量11.46億立方米,理論可開采量2.24億立方米。本市徑流落天然總落差643.8米,最大天然落差180.7米。可利用落差391米,電能理論蘊藏量1.43萬千瓦(未含過境河流南渡江、文瀾江和珠碧江)。另外,渠道跌水電能蘊藏量1.39萬千瓦。合計2.82萬千瓦,可開發2.25萬千瓦,年可發電1.5億度。人均電能理論蘊藏量0.04千瓦/人。 海塗資源 「海塗」乃沿海潮間帶上淤積的爛泥,是由陸地上的物質和海中的物質沉積發育而成的灘塗。潮漲時被淹沒,潮退時露出,其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酸度6.5~7.0。灘塗上繁育著豐富的淺海生物資源,如:文蛤、貽貝、牡蠣、毛蚶、泥蚶和青膏蟹等。新英、海頭和排浦等港灣的灘塗還生長著4668畝茂盛的紅樹林。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特有景觀,大片紅樹林可阻擋風浪,保護海岸不受侵蝕。全市灘塗138329畝,30%適用於淺海養殖。 生物資源 本市動、植物種類繁多,據初步統計,市內植物有644種,隸426屬128科。其中珍貴本材樹種有青梅、母生、坡壘、銀珠、油楠、花梨、白格、紅本羅、苦梓等20多種。熱帶經濟作物主要有橡膠、胡椒、咖啡、香茅、油棕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野豬、金錢豹、果子狸、水鹿、獼猴等,其中水鹿(俗稱「山馬」)、獼猴、穿山甲、蟒蛇等10餘種,被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海產資源主要有紅魚、石斑魚、馬鮫魚、烏鯧、海鰻、海鯰、五刺銀鱸、馬六甲鯡鯉等魚類600多種及貝類、澡類等100多種其中白蝶貝是生產名貴珍珠的貝類,洋浦至排浦一帶海域初省水產廳劃為白貝類自然保護區。 礦產資源 褐煤-主要分布於東成鄉、長坡鎮一帶,儲量約1.58億噸。油頁岩-主要分布於長坡鎮,儲量約28.3億噸。花崗岩-主要分布於海頭、南豐、蘭洋、那大等鎮,儲量約100億噸。石英砂-主要分布於光村鎮、松鳴鄉,儲量約0.85億噸。石灰石-主要分布於僑植、八一農場等,儲量約2.3億噸。重晶石-主要分布於蘭洋鎮,儲量約42萬噸。鈦礦-主要分布於排浦至海頭一帶海灘、陸地,儲量約16萬噸。儋州市-人口民族 儋州市人口已經超過90萬,是海南省人口最多的市。
儋州民族眾多,語言復雜。有漢族、黎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93%,主要方言有儋州話、客家話、軍話、臨高話、廣東話、黎話等,語言交流主要以普通話和儋州話為主。
為了進一步弘揚儋州調聲藝術,近年來儋州市連續成功組織了慶祝建國50周年調聲匯演、萬人調聲賽歌會等大型調聲活動。2001年,經儋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正式確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為儋州調聲藝術節。同年中秋節,隆重舉辦了首屆儋州調聲藝術節。當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文化報等曾對其盛況作了較詳細的報道。2002年儋州市調聲山歌協會成立,首屆會員83人。2002年儋州調聲藝術節轉由政府主導,中秋之夜在市區組織展開的自由調聲活動達10萬人。
每年的「萬人調聲賽歌會」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欣賞觀看。還沒正式組織萬人調聲賽歌會前,每到元宵、端午和中秋節時,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到儋州的中和鎮上,那裡才是原調聲的主會場。隨著儋州調聲被關注並包裝起來,萬人調聲賽歌會逐漸成為節日里的亮點。人們盛裝而來,廣場外、大街上,人頭攢動,各鄉鎮自然村的近百支調聲隊伍將廣場點綴得五彩繽紛。
賽歌會上,調聲的曲目既有來自田野鄉間、原汁原味的自然調聲,也有經過搜集整理、創作提高的藝術精品。獨唱、對唱、齊唱、合唱,歌者即舞者,歌聲此伏彼起延綿不絕,一首首調聲唱出了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唱歌的,將最拿手的調聲傾情演繹;聽歌的,早已醉倒在這一片歌海之中。街頭上,還會出現一批自發的調聲隊伍,那些喜歡調聲但沒能在萬人歌會上一展歌喉的小青年擠上街頭唱了起來,還有一些五六十年代在各鄉鎮有名的調聲好手也組成了一支隊伍,邊歌邊舞,樂在其中。

㈥ 儋州市文化廣場十二生肖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10

㈦ 儋州市文化廣場一圈多少米

您好,大概是1214米。
儋州市文化公園(俗稱文化廣場)位於位於儋州市城北區域,臨近恆大名都、水岸名都、西城國際等地,公園四面幾乎都是房地產。
儋州市文化廣場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在儋州市文化公園里,「文化」二字精髓仍然存在,不論是從十二生肖還是到儋州本地文化習俗以及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儋州市文化公園幾乎樣樣具備。

㈧ 海南儋州有多大

儋州市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位於東經109.5°,北緯19.5° 。陸地面積3400平方千米,2009年底,全市人口為105萬。市政府駐地那大鎮。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均在其境內。這里陸海交通發達、環島西鐵路、環島高速公路橫穿市境,海運可直抵東南亞和中國各沿海城市。

㈨ 寶安·山水龍城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寶安·山水龍城

樓盤位置:海南·儋州市那大花果山度假區

開發商:海南儋州寶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樓,低層,高層,

其他交通方式:從三亞出發:(1)自駕:G98環島西線高速至洋浦互通出口下,轉入S308省道,直行到北部灣大道右拐至寶島路,約2.6公里左轉即到達本項目。(全程約130公里)
從海口出發:(1)自駕:G98環島西線高速至洋浦互通出口下,轉入S308省道,直行到北部灣大道右拐至寶島路,約2.6公里左轉即到達本項目。(全程約285公里)
從萬寧出發:預計2019年通車的萬洋高速至項目(全程約114公里)
(2)高鐵:在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高鐵站乘坐高鐵直達白馬井、銀灘站高鐵站。
(3)機場: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規劃中的儋州王五機場僅20分鍾。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4662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旅遊配套:以自然景觀為主、周邊旅遊景點包括藍洋溫泉、蓮花觀音寺、石花水洞、千年古鹽田、東坡書院、龍門激浪、兩院熱帶植物園、儋陽樓歷史博物館、鷺鷥天堂、松濤水庫、雲月湖、海花島旅遊綜合體;
休閑娛樂:鏡湖公園、規劃中火車站前廣場、約40畝的儋州文化廣場、夏日運動場;
生活配套:西海岸海鮮市場、軍屯農貿市場、那大商場、夏日廣場、鼎尚廣場、大勇廣場;
教育配套:黃岡實驗學校(軍事化管理學校)、思源實驗學校、那大中心小學、海南西部中心(西部最大中學342畝)、那大第四中心、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儋州市第一中學;
醫療配套:海南西部中心醫院(三甲醫院)、儋州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儋州城西醫院、農墾醫院
酒店配套:福朋喜來登酒店、海航新天地酒店、夏日尚宜酒店、鼎尚維也納國際酒店、碧桂園哈瓦納風情度假酒店、兩院森林客棧、儋州藍洋溫泉度假村、項目內規劃高端酒店。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閱讀全文

與儋州文化廣場多少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