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鮮族舞有什麼樣的特點
呼吸是朝鮮舞的靈魂,所謂呼吸,區別於日常的呼氣和吐氣,而是由丹田帶動的一種貫穿全身的氣息。(例:舞蹈《扇骨》)
朝鮮族民間舞蹈中有各種不同的節奏類型,細膩又具有跳躍感的12/8拍是主要的節拍型之一。人們還把不同節拍形成的節奏型稱作「長短」,如「古格里長短」「他令長短」等。長短一詞,是朝鮮語中形容樂舞的特有名詞,包括有:節奏、節拍、速度、風格等含義。每種「長短」都有特定的鼓點與敲擊方法,都有與它相應的特定舞蹈動作。而且舞者呼吸與「長短」相吻合中、與樂手默契交流,隨著「長短」流暢地進行,其表演才能充分體現出朝鮮族民間舞蹈的風格韻味。朝鮮族民間舞蹈富有藝術性,舞姿優美,技藝精湛,深受人們稱贊。
農樂舞:最有農耕生活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是古代農業豐收後,人們聚集飲酒、歌舞娛樂的遺風。每當夏收農忙時,農民自行組合,清晨同去大田勞作,黃昏返回村莊,在勞動的路上,邊行進邊歌舞,通過歌舞消除疲勞、慰藉辛勤、加強團結以及號召人們熱愛農耕生活。其中「象帽舞」最有特色,舞者戴特製的頭盔,上有可以旋繞的長纓,舞時擺動頭部使長纓在頭頂、身側旋繞飛舞。手中擊打小鼓,以喜鵲步跳躍前進,如騰空遙射,如沖鋒向前,頭上的長纓不斷旋繞,充分表現出朝鮮族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此舞是隨著朝鮮移民傳入東北地區,又發展為中國朝鮮族喜慶中的表演性舞蹈。其中「舞童舞」由兒童在大人肩上表演,也戴著象帽讓飄帶在空中旋繞飛舞。遼寧本溪的朝鮮族農樂舞叫「乞粒舞」,富有農村生活氣息。農樂舞的雛形聯想到漢族的「系鼓互歌」,「舞童舞」聯想到花鼓燈的「上肩」,都是農耕文化型古代樂舞在民間舞蹈中的遺存。
杖鼓舞:俗稱「長鼓舞」。多為女性表演的單人舞蹈,也有男子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鍵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聲,花樣繁多的鼓點相映成輝,很有特色。表演高潮時常作連續性的行進旋轉。
扇舞:以摺扇為道具表演的舞蹈形式。起源於古代朝鮮巫俗活動,原是巫女持繪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後來民間藝人把扇面改繪為花卉,又加強舞蹈的動作與造型,逐漸成為獨立的舞蹈形式,並由單扇發展為雙扇。
圓鼓舞:肩挎圓鼓置於胸前敲擊表演的舞蹈形式。圓鼓原是古代的樂器,後發展為擊打表演的圓鼓舞。男女皆可表演,女性用鼓較小,多為單人表演,舞姿優美,在技巧上發揮個人之長。男子多為群舞,動作開拓有力、富有戰斗性。
假面舞:帶面具表演的男性舞蹈。據說從中國南部傳入,曾為宮廷表演節目。民間流行的假面舞多把唱誦、對話、舞蹈融為一體,分場次表演一些風趣幽默的諷刺故事。
劍舞:是持可轉動的短劍進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劍連結於特製木柄,劍身可自由轉動,表演者甩動並使之隨腕旋轉,發出鏗鏘音響,與優美舞姿相輔相成造成特有的氣氛。原為男子表演,後發展成為典雅又具有韌性的女性舞蹈形式。
拍打舞:亦稱「手拍舞」,男子表演的自娛性舞蹈。舞者用手掌互擊,或用手掌、肘部擊打肩、胸、兩肋、大腿等部位表演。此舞據說源於漁業豐收時漁民們在船上赤膊、歡快地拍打身體以抒發喜悅的心情。下層士兵中曾盛行此舞。
即興舞:表演者合著音樂節奏即興跳舞的形式,稱為「瑪克村」。無一定程式,不論男女老幼都可參加。在喜慶節日、群眾聚集的場合,只要鼓聲一響,人們就自由進場跳舞,即興發揮,充分顯示自己所擅長的舞蹈技藝。
瀟灑、典雅的風韻——朝鮮族民間舞蹈是以瀟灑、典雅著你的,瀟灑,是舞蹈者表演時的神韻,是民族心態的形象化。典雅,是動作的規范、洗練,是舞姿的古樸自然,展示民族審美情趣,其形成的因素很多。
B. 什麼是民間舞蹈文化最根本的特徵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文化的關系如何
民間舞蹈是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生而緣起的,是一種深深植根於廣大群眾社會生活中,反映群眾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理想願望,由人民群眾集體創造、集體傳承的舞蹈。各民族的民間舞蹈都具有某些相同和相似的特徵,它們都是由勞動人民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集體繁衍,不斷積累發展形成的。它是各族人民勞動與生活的縮影,是個民族社會歷史文化的積淀。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區性,廣泛的群眾性,穩定性與變異性同在,自娛性與表演性交融。 民間舞蹈屬於民間文化的研究范疇, 根據上述民間舞蹈的特性, 我們進一步分析民間舞蹈的文化特徵。第一. 以人體動態保存與表現文化的特徵。民間舞蹈具有繼承性特點,舞蹈是以人體為表演中介的動態藝術, 在人類發展過程中, 各個歷史階段的文化特徵會在舞蹈中留下痕跡, 成為生理的、心理的文化因素, 並在一定環境中通過舞蹈者的表演展示出來, 從而起到傳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作用。民間舞蹈非語言文字文化特徵, 具體表現在:一,舞蹈的動作、姿態、技能、技巧等有古文化印記。民間舞蹈是從原始舞蹈中發展而來的。本民族的古代生活的文化特徵,會成為生理的、心理的、形態的、神態的等特殊的形象標志保存在民間舞蹈中。這個民族所使用的動作、姿態、技能、技巧構成了這個民族的舞蹈語言,從而表現出該民族舞蹈的文化。這些舞蹈到語言或舞蹈文化有的是可以被外族理解的,有的則不能被外族接受。這正是這一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徵。第二. 群眾之間直接進行傳承的特徵 民間舞蹈具有群眾性的特點。群眾之間直接進行傳承是在群眾之間通過具體人進行傳承的, 所有表演者都是在本地區自然環境與民族文化的陶冶下, 逐漸掌握該地區民間舞蹈的表演形式, 展示其特有的風格韻味。同時, 表演者的身體素質、體態、文化修養、性格愛好等, 無不直接影響到民間舞蹈文化的掌握與傳承。因此, 民間舞蹈能手、民間藝人, 不僅是民間舞蹈的繼承者、傳播者, 也是民間舞蹈的創造者、發展者, 當他們移居到別處時, 又會促進新地區的民間舞蹈的發展。因此, 對具有高超技藝的民間藝人的研究, 也是探討民間舞蹈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第三. 在一定環境中進行傳承的特徵。民間舞蹈具有自娛性的特點,參與者即是表演者。民間舞蹈在動態傳承過程中,應該有一個特定的環境,這個環境可以激勵舞者,感動觀眾,在這種特定的文化氛圍中人們可以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質,並能准確的掌握本民族的民族舞蹈的風格。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共同學習,相互激勵,即興創造,並在節日、儀式等活動中進行表演,不僅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將舞蹈傳承下去。第四. 隨著社會改變而發展的特徵。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民間舞蹈活動逐漸減少,但是由於歷史的傳承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許多民間舞蹈依然在民俗活動中發揮著作用。由於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時代又賦予民間舞蹈許多新的社會作用和新的舞蹈形式。在外來文化不斷融入的今天,保存和弘揚民族文化是一件長期的工作。第五. 從民間向舞台藝術升華的特徵。民間舞蹈從民間向舞台藝術升華, 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藝術再創造的過程。有兩方面的途徑,一是民間舞蹈被戲曲、雜技等其它藝術形式所吸收, 擴展了舞台藝術的表現力。二是民間舞蹈素材, 經加工後既可以編寫成民間舞教材進行教學, 或創作新的舞台節目, 是繼承和發展民間舞蹈的重要途徑。不論是創作民間舞節目還是編寫民間舞教材,都要能反映本地區的審美心理, 保存本民間舞蹈原有的表演規律與文化特徵, 並能為提升民間舞蹈的品位注人現代因素。民間舞蹈是歷史、文化積累和發展的結果。民間舞蹈文化特徵是一個地區政治的、經濟的、地緣的、歷史的和民俗的多元因素融合的結晶。作為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 民間舞蹈的非語言文字文化的傳承性與文獻典籍、史跡考古一樣具有記載人類智慧與文明結晶的同等意義。而且, 民間舞蹈又被稱作是一切舞蹈創作之源。追根溯源, 民間舞蹈中所遺存、蘊藏著的豐厚文化養料, 正是我們開發舞蹈資源的一座寶庫。 中國民間舞蹈形式多樣,且生動優美。在民間流傳的各民族舞蹈都受人民大眾的喜愛,它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民間舞蹈是一個大的舞蹈范圍,指流傳在民間的各種民族舞蹈形式。民族舞蹈指的是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各種具體的民族舞蹈,兩者含義雖不盡相同,但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民間舞蹈中一些不適應時代精神的部分,會逐漸消失,而舞者們又會把新的認識和時代精神融入其中,使民間舞蹈富有時代感與生命力,附和著時代跳動的脈搏。
C. 農耕文化具有怎樣的共同特徵
這里要提到幾點:河姆渡居民在幾千年前生活在我國的長江流域,這是農耕文明的開始,他們開始種植水稻,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其次是幾千年前生活在我國黃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他們開始種植粟,我國也是最早種植粟的國家。我國很早就有了蔬菜種植技術。
由以上幾點我國原始居民的農耕文明來看,共同特點是:他們所種植的東西都是自己發明發現的,很具有代表性,對於世界農耕文明都是有著巨大貢獻的。
當然,農耕文明也少不了畜牧業,畜牧業的發展在我國也是很了不起的。自河姆渡居民開始,到商朝都是很發達的,當時的商朝畜牧業的發展,他們已有了圈養和基本的家畜家禽。在種植方面,已知到五穀,也就是稻、黍、稷、麥、豆。
可以說,我國的農耕文明是十分燦爛的!
D. 農耕文化具有哪些特徵呢
農耕文化具有的特徵: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游牧文明掠奪式特徵,誕生於此前的狩獵文化,與濫觴於種植的中國文明存在明顯的差別。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農耕文化,是人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文化之一。
農耕文明集合了各民俗文化為一體,形成了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E. 壯族民間舞蹈的農耕文化特徵體現在哪些地方
壯族民間舞蹈很大部分是農耕勞作過程的描述和模擬。"弄阿拉"、"弄阿曰"的主要舞蹈動作就是撒秧、栽秧、割谷、打穀、舂米和紡線、納鞋底、敬酒等。
師公舞棗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鑼、鑔等打擊樂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導作用,蜂鼓因形似黃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燒成,內空,一頭大,一頭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頭用棍擊打,鼓聲清脆悅耳,另一端以手拍擊,鼓聲渾厚深沉,雙手交替擊打,變化多端。
2.壯採茶棗身段朴實健康,動作優美活潑,扇花豐富多樣,舞步靈巧輕盈。它的主要動律是以腰帶動頭、肩、胯部的反復扭動。
3.扁擔舞棗又叫"打虜列"、"谷榔"、"打榔"(均為壯語譯音),是一種群眾自娛性民間舞蹈形式。特別是中、老年婦女打扁擔,更為出色。打扁擔時,至少四人一組,多則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條長板凳上互相敲擊。流行於都安縣的扁擔舞,有六種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別為 "虜列丈"、"虜列分阜"、"虜列分水"、"虜列分四"、"虜列分候"、"虜列高花(均為壯語譯音)。內容表現插秧、收割、打穀、舂米等勞動過程和歡樂情緒。
4.銅鼓舞棗表演時,一般是將四面銅鼓掛在村前的大榕樹上,由四個小夥子敲擊,作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雙手持棍敲擊,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邊敲鼓,邊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轉身打、翻身打等各種擊鼓動作,節奏由慢到快,反復變化,舞姿靈活敏捷。另有兩個小伙,一個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邊敲竹筒邊舞,另一個拿雨帽為擊鼓者扇涼,邊扇邊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躍,配合自然協調,場面熱烈,情緒歡騰。
5.擬獸(鳥)舞棗這類舞蹈大部分在歡慶春節時表演,動作多模擬鳥獸形態,服飾道具逼真,形象栩栩如生。
F. 中國的民間舞蹈有哪些主要特徵
藏族的民間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穿著長袖的"楚巴"(藏式長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順邊"的美;而虔誠的宗教心理,則給舞蹈渲染上許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廟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還有:"諧"、"果日諧"、"卓"以及"熱巴"等。
此外,把龍體分為若干「段」或「節」的《段龍》、《五節龍》;由一人獨自戲耍,留存於蘇杭和川北,小巧的「蒼龍」、「紙龍」;還有為人鮮知,延續於浙江沿海漁村,幾乎沒有龍形而呈船狀的「首飾龍」、「十八檔龍」等等,真是異彩紛呈、數不勝數。春節期間,這些飛舞在漢族廣大地區品種各異、形態離奇的龍形,充分顯示著龍的傳人悠久的歷史與浩瀚的文化。 漢族《獅子舞》自漢代由西域傳入的假形舞蹈。隨著佛教文化的流傳,新春之際在霹靂炸響的爆竹聲中「舞獅」,逐漸成為人們避邪免災、吉祥納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態可掬、溫文爾雅,以表演戲球、踩踏板,與人親昵似貓的「文獅」和矯健迅猛、虎視眈眈,以高難雜技性表演為主的「武獅」,基本成為北、南兩方風格廻異的兩種「獅舞」形式 《秧歌》是春節群眾歡慶活動中,起著承前啟後、烘托氣氛的大型歌舞形式。
這里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著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 這就是民族舞的特徵。
G. 中華文化農耕文化特點具有什麼性
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出現了原始農業的雛形,進入原始農業的重大技術突破是馴化野生植物和動物,標志是稻穀和陶器的出現。
其特徵是:①生產工具簡單落後,以石刀、石鏟、石鋤和棍棒等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採用刀耕火種;③主要從事簡單協作的集體勞動,獲取有限的生活資料,維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H. 中國民間舞蹈按文化型被劃分為哪幾種類型分別舉例一二進行說明。
民族舞,和民間舞,例:民族舞,各個民族的舞蹈,例如,藏,蒙,維等等,
民間舞:各個民間地區所特有的舞蹈,例如,東北秧歌,膠州秧歌等。
I. 草原文化型民間舞蹈的表演中,其文化特點是如何體現的
動過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