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崑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族文化

崑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族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10 22:15:20

Ⅰ 崑曲是中國哪裡的地方戲

崑曲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崑曲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部分——戲曲文學(詩)、戲曲身段(舞)、戲曲音樂(歌)。欣賞崑曲,就得從這三個方向來了解這門藝術。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拓展資料: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
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 18世紀之前的 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里,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
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20世紀中葉,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1956年,浙江昆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周總理曾感慨地說:"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Ⅱ 崑曲是什麼地方的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Ⅲ 崑曲起源於哪個地區!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江蘇省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漢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許多地方劇種,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閩劇等,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面哺育和滋養。崑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崑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崑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崑曲作家和音樂家,這其中梁辰魚、湯顯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漁、葉崖等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

Ⅳ 崑曲出自哪個地方

崑曲出自於蘇州市崑山,原名「崑山腔」,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被譽為「百戲之祖」。 崑曲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Ⅳ 崑曲是哪裡的地方戲

崑曲一般指昆劇,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現江蘇蘇州崑山),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被譽為「百戲之祖」。

Ⅵ 昆劇屬於哪個省

江蘇省。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山腔的流行

由於昆班的廣泛演出活動,萬曆末年,崑曲經揚州傳入北京、湖南,躍居各腔之首,成為傳奇劇本的標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吳門」。明末清初,崑曲又流傳到四川、貴州和廣東等地,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崑曲的演唱本來是以蘇州的吳語語音為載體的,但在傳入各地之後,便與各地的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

衍變出眾多的流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崑曲腔系,成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戲曲。至清朝乾隆年間,崑曲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從此崑曲開始獨霸梨園,綿延至今六、七百年,成為現今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傳統的戲曲形態。

Ⅶ 崑曲到底發源地是哪兒

崑曲到底發源地是蘇州崑山。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崑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7)崑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族文化擴展閱讀:

600年前,江南巨富顧阿瑛在綽墩山一帶築玉山佳處,廣邀天下文人雅集,30餘年間100多次雅集,留下五千多首詩詞,相當於整個元朝全國詩詞的二十四分之一。「玉山雅集」也因此被稱為中國三大雅集之一。

在這樣的氛圍中,崑山「土腔」提升、融合為崑山腔,完成了「崑腔前身—崑山腔—崑曲—昆劇」的演變。

昆劇表演藝術家岳美緹認為,恢復曲會,在古色古香的玉山佳處原址聆聽崑曲,不僅為「昆蟲們」搭建交流平台,也是對詩詞歌賦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利挖掘和保護。

在巴城有許多與崑曲密切相關的遺跡:1200年前,第一個唱崑山腔的黃幡綽在巴城;600多年前,崑山腔雛形誕生的「玉山雅集」在巴城,第一個擁有崑腔私家班的巴城人顧阿瑛;400多年前,第一個把崑曲搬上舞台的巴城人梁辰魚。

近代,救崑曲於危難的崑曲傳習所創始人之一吳粹倫……保護好這些資源,才能讓崑曲「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

曲會上,老中青三代專業演員及業余曲迷們,在唱念做打中演繹崑曲的百轉千回、悠遠流麗,將杜麗娘的一往情深、花木蘭的機智勇敢、伍子胥父子情深等刻畫得入木三分,深深吸引著台下的曲迷們。

Ⅷ 崑曲的發源地在哪裡

崑曲發源於江蘇蘇州崑山,根植於陽澄湖畔的地方戲曲腔調。崑山素來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尤其在明清時期,涌現出了大批的文人墨客,比如顧炎武、歸有光、朱柏廬、夏昶、龔賢等人。

崑曲的文化影響力不可低估,崑曲集文學、音樂、美術、園藝、舞蹈等之大成,成為有史以來最精緻、最完美的藝術樣式。她既是獨特的自然環境、文化環境的產物,也是各個藝術門類相互交融的結果。

崑山臨近蘇州和上海,交通便捷,且有著悠遠的藝術傳統。元明以後隨著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娛樂活動迅速繁盛,並涌現出一批以顧堅、黃幅綽、顧阿瑛、魏良輔、梁辰魚、鄭若庸、張大復、陶九官等等為代表的音樂家、作家和藝人。

(8)崑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族文化擴展閱讀

崑山歷來是開放的。猶如顧炎武走出崑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學者,崑山也歡迎四面八方的人們前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善於兼收並蓄、博採眾長,是一種健全的城市性格,足以幫助崑山形成競爭優勢。

正是如此,元末明初楊維楨、倪雲林、高則誠、柯九思、李孝光等一大批名流雅士,紛紛從會稽、無錫、天台、永嘉等地來到陽澄湖畔,與顧阿瑛聚晤,在「玉山雅集」上一起賦詩會文、宴飲賞曲,催發了崑曲的萌芽。

Ⅸ 崑曲是哪個地方的地方戲

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拓展資料

崑曲(Kun Opera),又稱昆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Kun Opera),又稱昆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Ⅹ 崑曲說的是哪個省的地方戲

崑曲是江蘇省的地方戲,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的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原名是「崑山腔」現在又稱「昆劇」,崑曲是由元末明初的戲曲家顧堅所創作的,然後,明代的崑曲音樂家魏良輔又在顧堅創作的崑曲上加了一些當時流行的腔調特點,最終形成了現在唱法細膩、委婉的水磨腔崑曲。崑曲主要是以笛子為主要樂器,笙、簫、鼓、三弦、琵琶為輔助樂器。

閱讀全文

與崑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族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