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雲南特色文化有哪些

雲南特色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0 23:36:28

『壹』 雲南的特色有哪些

1、雞絲涼面是四川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響,近年已流傳於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廣大地區。

雞絲涼面的製法是機制的面條入沸水中煮熟。煮時不能煮得太軟,撈出放案板上趁熱,灑熟菜油少許,抖散快速降溫,到互不粘連且已冷卻為止,成為涼面。

『貳』 如何介紹雲南文化和特色

寫作思路:應該寫出關於雲南地區特有的一些文化習俗等,比如說雲南人他們用的語言。

例文: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語言文字豐富多彩。雲南的漢族語言屬北方語系(西南官話),其他各民族的語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語言使用主要有:母語型、雙語型、多語型和母語轉用型四種類型。

雲南各個民族除回族、滿族、水族通用漢語外,其餘都有自己的語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種。其中,傣族文字語言與泰國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納西族的東巴文化歷史悠久,東巴文字是迄今還在傳承的象形文字。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邊疆省份,信仰宗教者共有450多萬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數民族。

(2)雲南特色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於東經97°31′至106°11′,北緯21°8′至29°15′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全省東西最大橫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90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

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自治區,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其中,中緬邊界1997千米,中老邊界710千米,中越邊界1353千米。

『叄』 雲南風俗有哪些

雲南的風俗:

1、對歌

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趕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的方法和途徑。

2、哭婚

哭婚是壯、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風俗,一般在前幾天或婚禮當天進行,由新娘的母親及家屬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現新娘對少女時代生活逝離的悲傷、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對家人離別的眷戀,也有對婚姻不滿的控訴。

3、搶親

在雲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頗、瑤等民族都有搶婚習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戀愛婚姻受到阻攔的情況下發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許,由男方繳約夥伴佯作搶親或約夥伴搶走暗中選好的姑娘,姑娘即使願意,也必須佯作反抗。

4、丟包

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丟包時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動。

(3)雲南特色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雲南的節日:

1、火把節

火把節是雲南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2、插花節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尤為隆重盛大,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

3、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也叫浴佛節,它有數百年的歷史,節日期間,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而婦女們則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之後,人們就開蛤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

4、西雙版納拉祜族擴節

西雙版納拉祜族擴節是西雙版納拉祜族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節期與漢族的春節相同,因此人們把拉祜擴節稱為拉祜族的春節。節日期間,殺豬、宰雞、吃年飯、盪鞦韆、打陀螺,拉祜族的人們聚到一起,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肆』 雲南有些什麼地方文化

民族戲劇。如:雲南花燈、彝族花燈、滇戲、關索戲、端公戲、白劇、彝劇、傣劇、壯劇、彝族花燈、吹吹腔、大詞戲、贊哈劇、儺戲、香通戲、梓潼戲、苗劇、佤族清戲、皮影戲。這些地方、民族戲劇絕大多數都與各民族的傳統舞蹈文化有著割不斷的千絲萬縷的血脈聯系。

『伍』 簡述雲南民族習俗文化的特點

雲南民族習俗文化的特點:

1、雲南少數民族民居建築各具特色,各式和樣。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有著25個少數民族。在民族分布上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在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數民族自己獨特的建築樣式,例如大理白、彝族、寧菠納西族、怒江傈僳族、元江哈尼族、西雙版納傣、景頗族等,在這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築樣式都是統一的,沿襲自己民族幾千年來的風格。

在雜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數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由此而衍生出的很多新的建築樣式。。

2、雲南少數民族的服飾絢麗多彩,各具特色。

彝族婦女的服裝多為寬邊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紅色、金色、紫色、綠色等顏色的絲線挑綉各種花紋圖案,在衣領上還鑲嵌有銀泡。

納西族女子上身著長過膝蓋的大褂,寬腰大袖,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背披披肓。

這種披肩是用羊皮去毛、洗凈、硝白,而後縫制而成的,然後在披肩上綉上兩條白布帶,勞動時就將披肩的布帶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系緊,看上去猶如七顆閃亮的星星圍著一輪明月,人們把這種著裝稱為「披星戴月」。「披星戴月」衣即美觀又防風雨還耐磨損。

3、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語種和文字。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多語種、多文字的邊疆省份,全省2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水、滿3個民族使用漢語文外,其他22個少數民族使用26種語言,14個民族使用22種文字。

4、民族節目也豐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許多節日,有的節日則是多民族所共有。

大致分為宗教祭祀性節日、生產活動性節日、紀念慶祝性節日、社交娛樂性節日。較著名的節日有: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納西族的三朵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僳僳僳族的刀桿節等。

5、雲南是全國宗教類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原始宗教在雲南均有,堪稱中國的「宗教王國」。

『陸』 多彩的雲南民族風情,雲南有哪些文化特色

在小編看來,雲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鄉。古人曾用“彩雲南現”來遙指這片神秘的雲嶺高原。美麗的雲南生活著許多民族,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了雲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那麼就由小編來帶大家一起看看雲南有哪些文化特色吧。

好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到這里吧,我相信大家的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大家有什麼想要和我們分享的,都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哦。

『柒』 雲南特色是什麼

雲南特色:

1.滇劇:

滇劇是絲弦(源於較早的秦腔)、襄陽(源於漢調襄河派)、胡琴(源於徽調)等聲腔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雲南而逐漸發展形成的,流行於雲南九十多個縣市的廣大地區和四川、貴州的部分地區。

滇劇是戲曲劇種。滇劇包括絲弦、襄陽、胡琴等3種聲腔和部分雜調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雲南而逐漸發展形成的,逐漸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劇種。

滇劇的絲弦、胡琴、襄陽三大聲腔和一些雜調,都來源於省外傳人的戲曲聲腔:絲弦源於秦腔,胡琴源於由腔演變成的徽調,襄陽源於楚調(辛亥革命後改稱漢劇),三種聲腔,傳人 雲南後,結合雲南的方言語音和風土人情、民間音樂,發生了變 化,逐步形成了滇劇的三大聲腔。此外,滇劇的昆頭子、昆倒板之類,同崑腔有關,而平板、架橋、人參調、安慶調等,則同吹腔(又名石牌腔)有淵源關系。這些聲腔在雲南戲劇舞台上融匯之時,就是滇劇形成之日。

2.雲南花燈:

雲南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於雲南的地方戲曲。在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音、民歌小曲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雲南花燈戲有昆明花燈戲、玉溪花燈戲和姚安花燈戲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燈 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劇目最多,伴奏樂器以胡琴為主;姚安花燈民歌色彩濃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燈革新最早,所以被稱為「新燈」,其劇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劇的影響較大。

3東巴文:

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態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態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但亦能完整紀錄典藏。東巴文是居於西藏東部及雲南省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東巴文源於納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網路全書的《東巴經》。由於這種文字由東巴(智者)所掌握,故稱東巴文。

4.貝葉經:

貝葉經是用鐵筆在貝多羅(梵文Pattra)樹葉上所刻寫的佛教經文。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經,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在東南亞各國,還有用緬甸文、泰文等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

5.滄源崖畫: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岩畫。分布於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勐省、曼帕、丁來、吳良等10處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約距今3000年。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紅色顏料繪成。顏料可能是用動物血調和赤鐵礦粉製作的。崖畫主要是狩獵、採集等生產活動及娛神等宗教活動的場面。還有戰爭凱旋圖,上繪干欄式房屋建築及手持兵器、驅趕豬羊勝利而歸的人們。所畫粗獷古樸,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7)雲南特色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雲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捌』 雲南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總所周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個民族通過一代又一代的人流傳下來的文化以及相關實物場所,是民族獨特、個性的審美習慣的表現。雲南作為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擁有著除漢族外還有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等25個少數民族,因此使得雲南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樣性,成為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雲南的非遺項目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及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食、傳統技藝、傳統醫學、游藝與雜技等十多個類別。

最後,除了上面所介紹的之外,雲南省的非遺項目非常多,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到雲南親自去體驗一下。

『玖』 雲南的飲食文化有什麼特點

雲南有著比較特殊的地理環境,最高海拔6700多米,最低的才有幾十米,同時還聚集著比較多的少數民族,所以就會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飲食習慣。

當然,在雲南的飲食文化中,總是離不開「思鄉之情」的。不知是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緣故,還是雲南人血液里流淌著的戀家情結,在很多時候,家鄉的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比擬的。常年在外,吃慣了他鄉的味道,或許還抵不上一盤炸洋芋、一碗地道的腌肉、一鍋普通的酸湯豬腳。雲南的飲食文化,朴實卻滿載深情。



『拾』 雲南獨特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雲南各民族豐富多彩的風俗民情,是一個活的歷史博物館。

每一個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戀、喪葬、生育、節典、禮儀、語言、文字、圖騰、宗教、禁忌、審美,莫不結撰為個性鮮明的文化鏈;

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貝頁文化、彝族的貝瑪文化……潑水節、刀桿節、插花節、火把節、木鼓節、三月街……神話、史詩、歌舞、繪畫、戲曲、古樂……莫不獨具特色,深邃而幽遠。

閱讀全文

與雲南特色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9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7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4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