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班組文化與班組精神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班組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企業文化的基本精神、宗旨和使命來開展,要按照「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的班組文化建設原則,根據班組工作特點,整合提煉班組理念,形成班組精神。在建設班組文化時還要注意到理念的滲透性、視覺的沖擊力、活動的多樣化;也要注意這種建設不能單靠班組長或者個別人的振臂一揮,它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它需要全員的積極參與和主動建設。班組文化建設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其文化建設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1)積極建設職工小家。「職工小家」是由我國工會提出的班組建設方法,其總目標是:培養廣大職工的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密切班組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關系,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主義信念,使班組內部充滿團結、溫暖、愉快的氣氛,成為職工的「第二家庭」。
班組對於一線職工來說,好比是他們的第二個家。職工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班組度過。因此,如果能創造一個和諧快樂的班組環境,不但有益於職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職工的工作熱情,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
建設「職工小家」就是要讓每位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並把每個職工的心思更多地用在班組這個大家的興盛與發展上。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這是班組走向成熟穩健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建設「職工小家」,本身就要形成一種特定的班組文化和班組精神,使之成為家的支柱與核心。
職工小家建設中,要以生產建設、民主管理、班組創新、職工生活、提高職工素質為主要內容,以充分發揮工會小組長(班組長)帶頭作用為中心環節,制訂各項制度為保證措施。要著重從內容上,努力把「小家」建成溫暖、民主、和諧、實乾的「家」。本著因陋就簡,勤儉辦事的精神,努力為職工創造一個整潔、文明的工作、學習和生產環境,讓他們在班組里感受到一分家的溫暖和輕松。
(2)重點培養班組風氣。很多基層班組的文化實際就等同於班組風氣。班組風氣被定義為班組長時間內形成的群體價值取向、是非觀念、行為模式和工作風格,是企業文化很重要的組成。班組風氣一旦形成,對班組成員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一個有著良好風氣的班組,能夠團結高效、和諧共進;而如果一個班組沒有良好的風氣,則到處會散發著頹彌之氣,人際關系也相對緊張,同樣也不會產生滿意的工作效益。培養良好的班組風氣,實際就是將企業文化變成有助於員工成長和班組發展的空氣和土壤,陽光和水分,讓組員的素質不斷提高,讓班組的業績不斷增長。因此,培養和保持良好的風氣,是班組文化建設的重點。
一個良好的班組風氣應當具有這樣的特徵:人際關系簡單明了、寬松和諧、包容互助、真誠開放;對待業務提倡積極正面的工作方法,保持持續改善、積極向上的觀念,嚴守基本的工作要求、規范和習慣,遵循坦誠合作、共創佳績的信念;對待員工,則助其「長才幹、共學習、謀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氛圍,不斷提高員工素養,引導員工樹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良好職業道德作風。
良好風氣的培養需要經過一個形成過程。它要求班組長在實際工作中言傳身教,寓教育於一點一滴、一時一事之中。下面我們來聽聽班組長王昆生是怎麼說的: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如果是「氣虛」了,這人的身體肯定就差。其實,我覺著一個班組和一個人也差不離兒,也都是活了一口「氣」。那麼,究竟是什麼「氣」呢?
一是「正氣」。就是積極向上、健康進步的風氣。班組只有好風氣,大家才會爭先恐後往前奔。要是一個班組里盡是牢騷怪話,凡事都覺著不順眼,要對著干,那准會人心渙散。我認為,治班先要「扶正」,班組長要善於用好骨幹,把黨團員、工會組長、積極分子等團結起來,發揮他們的導向作用,把整個班組的風氣帶好。要明確是非,對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要及時批評制止,防止漫延發展。
二是「和氣」。就是真誠團結,有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人際關系好的班組,肯定凝聚力就強。作為一個班組長,必須要熟悉班組每個成員的情況,善於處理各種關系,及時化解班組內的大小矛盾,在班組里提倡大家以誠相待,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營造出一種溫暖的、家庭式的氛圍。
三是「順氣」。就是暢所欲言、心情舒暢的氣氛。我認為,班組長的作風一定要民主,班裡的事要多和大家商量,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切不可專橫。同時,還要善於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要多和組員溝通思想,有疙瘩及早解開,使大家保持一種心平氣順的心境。這是保證積極性發揮的必要條件。
四是「生氣」。就是生動活潑、輕松愉快。一個班組不能死氣沉沉,除了幹活就是幹活,這會使人感到枯燥。班組長要善於調節班組成員的情緒,適時地搞些文體活動,像全班一起春遊、看電影等。平時在班組內也應有意識地發揮幽默感,活躍氣氛,使大家處於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的班組才會有吸引力。
有了上述這些「氣」,那麼這個班組就一定會有「士氣」,關鍵時刻大家就都會「爭氣」,工作起來也就「爽氣」。
(3)搞好班組園地建設。班組文化建設,離不開員工的積極參與。只有調動起大家建設班組文化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員工充分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才能建樹起大家都認同的文化。員工愛廠如家、愛崗敬業的精神,服務奉獻、爭創一流的精神,都是在班組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培育出來的。班組園地就是為班組成員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台。
充分利用好班組園地,將班組精神提煉、整合後,使用一定的方法,將其轉變為精練的語言進入員工的視覺,形成視覺沖擊力,不斷將班組精神滲透到員工內心。提煉班組精神時應側重班組安全文化、服務文化、廉潔文化以及崗位特色,形成大家公認的警句、格言和特色、鮮明的崗位座右銘,並對形式、內容加以規范。
班組園地不僅可以作為宣傳窗口,還可以作為班組成員公開交流的平台,將大家對班組建設的意見和想法匯集起來,將在班組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傑出典型給予介紹,等等。很好地利用班組園地進行持續不斷的精神宣揚和灌輸,這是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4)通過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宣揚班組文化和班組精神。對基層員工進行文化傳播,最好的方式是寓教於樂。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將要宣傳的文化和精神融合進來,甚至可以發動員工將周圍好的做法與不良習氣編成小品、相聲等娛樂節目,從而使人們在輕松的歡笑中不知不覺地理解了班組期待的行為、理念、信仰、習慣,進而能夠更好地對待班組的工作。
(5)創造和把握文化建設的機會。特定的場合、特定的事件會給班組文化建設提供很好的契機。班組文化建設只要能夠抓住這些機會,就很容易能有一個大的發展或者是質的飛躍,徹底改變一些人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認識,達成更融洽的人際關系,形成更強的班組凝聚力。班組長要善於創造和把握這類機會。例如:2008年春節前,南方遇到了嚴重的冰雪災害,很多務工人員被擋在了原工作地不能回家過年。這時,開展「大雪無情人有情」、「今年過年不回家,同樣也有家溫暖」、「集體過年」等關愛員工的活動,就會讓他們感受到班組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他們對組織的歸屬感。還有一些需要發揮集體合力的事件,如創優比賽等可以很好地建設班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大災難能夠很好地考驗和鍛煉一個班組的集體責任感和互助互愛的精神。
(6)採取多種形式,展示班組成員的自身價值。班組文化是一種在小群體中調整人際關系和人本身的人文文化,如何能在班組文化建設中讓參與者都受益才是該項活動能否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點。如果沒有員工的參與和認可,班組文化就失去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必然是虛無的、沒有真實意義的。要想得到員工的認可和參與,只強調班組利益或者企業利益顯然不行,因此班組文化不能脫離開員工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主題,要將員工的這些要求和企業目標、標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7)加強學習型班組建設。在班組建設過程中,創造學習氛圍,提倡讀書、自學,加強班組互幫互學,並由此形成新的積極向上的班組風氣。而且,學習型班組建設一方面可以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技能,另一方面還有助於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和班組文化的理解。學習本身也是文化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和表現。
班組文化和班組精神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因為班組無法避免人員的更新,而人的視覺和感覺也常常有疲倦和麻痹的時候。班組文化建設的有效狀態是班組成員都心領神會班組的價值觀和行為准則,並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和標尺。
『貳』 企業班組文化是什麼
班組文化就是指企業內部最基本的班組單位中的文化,也就是企業中的班組內全體成員的知識、智力、意志、特性、習慣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的文明成果。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班組的精神和價值觀,是企業班組的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世方式、工作干勁、協作精神、語言特色等諸多因素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業或企業班組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叄』 班級文化包括幾個方面
班級文化包括:
1、學習氛圍;文化建設最主要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學校如何學習,可以有①名人名言欄,每日積累。②優秀作業牆,周周評比。
2、學習互助;文化建設要求學生之間溝通,讓學生互相了解,互相督促學習,①分組,優秀和學困生分組,共同學習,針對性輔導;②一對一學生督促閱讀、背誦、練習。
3、興趣活動;學困生並非愚笨,合理組織班級活動,促進學困生活躍氣氛,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助。
4、德育指導;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合理指導做好人好事,以身作則,不是按照我說的做,而是按照我做的做。
5、體、美、勞不可或缺,讓學生在校園里不能一味地提高智育,還要有①體育之星,每周進行體能訓練,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②音樂美術等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合理的安排美術音樂,拓寬學生視野,可以安排板報繪制小組,放學歌唱小組③勞動:合理分組,每日評比,黑板,講桌,課桌等積極清理。
『肆』 班級組織文化都有哪些
班級組織文化包括如下兩個版塊:
1、理念設計:科學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信條的確立,一方面明確宣示學校的未來發展遠景,一方面也促進學校形成科學教育的體制,建立學校特有的校園文化,並逐步形成學校品牌文化。
(1)學校教育理念。
(2)學生行為信條。
(3)宣傳語、校園文化標語。
2、藝術設計和實施:藝術語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題的藝術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鑒於此,將學校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閃光點和積極元素,通過人文主題的浮雕、雕塑、文化牆等生動藝術展示,來美化和提升校園文化,必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氛圍,起到促進、維護、渲染的作用。
(1)領操台的浮雕設計。
(2)校園內文化主題雕像(學校歷屆畢業的名人、當地歷史名人、科學名人)。
(3)辦公室、樓道、牆、門、大廳、主文化牆的校園文化展示設計。
(4)教室的黑板、角櫃、牆體,食堂的桌椅顏色、牆體噴繪、窗玻璃裝飾等的校園文化展示和美化設計。
一、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具有互動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這里包括教師的作用,學校領導的作用,但教師的教學作用是關鍵。領導者的辦學理念、辦學意識和行為對師生員工的影響學也是不可低估的,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滲透性。校園文化,像和煦的春風一樣,漂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學生、員工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滲透在他們的教學、科研、讀書、做事的態度和情感中。
(3)要具有傳承性。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的,而且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似乎有一種遺傳因子,任何一種校園文化,一經形成之後,必然傳承下去,不因時代、社會制度不同而消失,當然會有所損益,然而其精神實質卻是永續的,永生的。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作用:
首先是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都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諸如體育競技比賽、登山、游泳等活動有訓練體能、增強體質的益處,對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方式。
再次,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軍事、理論探討、學術報告等活動,形成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於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會提升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的學生。
『伍』 班組文化與班組精神有什麼內涵與價值
(1)班組文化和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風、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是企業中全體成員共同認定且遵守的具有本企業特徵的信念和行為方式。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種企業管理哲學理念,是最持久、最頑強、最具激勵作用的企業核心能力。
班組文化是指班組成員在共同價值觀的支撐下,共同認定的思維方式和辦事風格。班組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在班組層面上的體現。企業文化引導、推動、影響著班組文化的形成,班組文化則是以企業文化為基準,將其內容完善和具有可操作化,與此同時還反映出班組自身特點,並適應班組運行規律。
班組文化具有明顯的求實特徵。也就是說,一個有活力的、和諧的班組文化,是由日常的、具體的班組行為和班組成員行為所體現,應當是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的東西,是班組成員自覺自願的、發自內心的東西。否則就會成為不得不搞或為別人搞的某種負擔。
班組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使班組成員相信自己是在最適合自己的組織中工作,產生由衷的歸屬感、自豪感,班組文化使班組成員各得其所、心情舒暢,使班組內全體成員成為同呼吸、共患難的夥伴,從而共同渴望成功、創造奇跡。
(2)班組精神。班組精神在班組文化中處於核心位置,它是班組成員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信念、理想、習慣的凝結,它指導著班組成員的日常行動,也從大家的行為細節上得以顯現。
(3)建設班組文化和班組精神的價值。在一個企業里,影響員工的主要顯性力量有:物質利益的「利誘」,行政命令的「權威」,規章制度的「約束」,情感投入的「感化」。由以上這些因素構成的管理機制,雖然在企業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但是由於它們都帶有外在力量的約束和控制色彩,從而無法讓員工從心裡產生工作的積極性。如果文化能夠滲透到人的思想深處,就可以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同時還能形成左右人們行動的特定價值觀,其效力常常能達到制度所不觸及的許多方面,進而可以影響到組織的整體效能。世界上很多企業已經驗證,文化建設可以營造創新氛圍、凝聚人心、激發團隊潛能、建設常青事業。這種理念也逐漸被我們國家的企業所接受。
①一個班組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企業的縮影,良好的班組文化有利於實現班組的共同目標。班組文化建設可以使組員樹立共同的願景理念、共同的文化心理,從而奠定相互認同、相互聚合的基礎;可以使組員認清班組的共同利益,精誠合作,最終實現班組的共同目標。
②良好的班組文化可以創建和諧氣氛,協調班組成員之間的關系。融洽的人際關系是班組成員發揮工作潛力的重要外部條件。員工在輕松和諧的班組環境中,可以胸無城府地相互溝通與合作,也就提高了作業效率,同時也加強了員工隊伍的建設。
③良好的班組文化和班組精神能夠給員工注入一種特有的精神力量,使組員能夠持續地處於一種敬業和精業狀態,成為班組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事實上,班組精神一旦被組員所認同,就會產生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和激勵,有效地影響著員工的自覺行為。這樣,員工即使在沒有外部引導、指示或者監督、強迫的情況下,依然能主動按照班組提倡的價值標准去判斷、取捨和行動。
因此,對於班組長來說,其三大工作就是帶隊伍、播文化、創業績,這三大工作既相互獨立也彼此支撐。其中,創業績是最直接的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一支能戰斗的隊伍,精乾的作業隊伍的形成則離不開文化的作用。播文化既是傳播企業文化,也是在企業文化的大范疇里建設更貼近班組作業和做事風格的班組文化。
『陸』 班組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班組文化建設要全面貫徹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企業經營理念
企業班組文化建設應將客戶當作上帝,樹立市場發展觀,認准效益是中心,以服務促營銷。此外,班組文化建設必須結合實際,依據班組的特點,確立如服務、管理、安全、質量等理念,才能形成具有班組特色的理念體系。
(二)班組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相一致
班組文化建設應該與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並服從於企業發展戰略目標。
以「人本管理」思想為指導,服務是宗旨,安全是基礎,管理是重點,科技創新是靈魂,經濟效益是中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企業一流、領先的班組。
(三)班組文化建設應大力發揚體現行業特徵的優秀班組精神
班組精神是班組成員共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它是班組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被班組全體成員所認同和自覺遵守的群體意識,是班組生存以及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班組精神是班組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班組長應發動全體班組成員,通過開展各項班組文化建設活動,總結和提煉班組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並大力培養和發揚體現行業特徵的優秀班組精神。
(四)班組文化建設應樹立良好的班組形象
班組形象是班組的信譽,是班組通過多種方式在社會上贏得的社會大眾和班組成員的整體印象與評價,是班組參與市場競爭的一項無形資產。要加強對班組文化建設的指導,班組長要帶頭踐行企業文化理念,以及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是班組文化建設的重點。
『柒』 班級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教室的衛生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班旗、班歌、班徽、「班風」班級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