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西湖文化有哪些

西湖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2 04:55:28

⑴ 杭州西湖文化遺產有哪些

西湖文化遺產是由承載著「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的六大景觀組成要素分布范圍組成,並依據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視閾空間范圍,結合可清晰辨認的地形劃定邊界,佔地面積4235.76公頃。

六大景觀要素是指:
一是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與北、西、南三座丘陵);
二是城湖的空間特徵(簡單地說即為「三面雲山一面城」);
三是「兩堤三島」景觀格局;
四是「西湖十景」題名景觀(即大家熟知的斷橋殘雪、平湖秋月、柳浪聞鶯等「西湖十景」);
五是西湖文化史跡(包括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凈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朴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14處歷史遺跡);
六是西湖特色植物(西湖兩堤「桃柳相間」的景觀以及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及分布於西湖群山中承載了中國茶禪文化重要價值的傳統龍井茶園以及其景觀)。

⑵ 關於西湖文化~

在2011年6月舉行的第35屆(巴黎)世界遺產大會上,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我國的第41處世界遺產,也是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中心區以西地帶,分布范圍3322.88公頃。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豐富的文化史跡聞名世界,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傑出精神棲居功能的「文化名湖」、也是享譽中外的「人間天堂」。

望採納

⑶ 西湖文化遺產有哪些

西湖文化遺產是由承載著「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的六大景觀組成要素分布范圍組成,並依據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視閾空間范圍,結合可清晰辨認的地形劃定邊界,佔地面積4235.76公頃。

六大景觀要素是指:
一是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與北、西、南三座丘陵);
二是城湖的空間特徵(簡單地說即為「三面雲山一面城」);
三是「兩堤三島」景觀格局;
四是「西湖十景」題名景觀(即大家熟知的斷橋殘雪、平湖秋月、柳浪聞鶯等「西湖十景」);
五是西湖文化史跡(包括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凈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朴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14處歷史遺跡);
六是西湖特色植物(西湖兩堤「桃柳相間」的景觀以及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及分布於西湖群山中承載了中國茶禪文化重要價值的傳統龍井茶園以及其景觀。)

⑷ 我急需關於西湖的文化!

一、天下西湖何其多

據網上調查,全國許多城市,如杭州、惠州、穎州、潮州、福州、揚州(瘦西湖)、廣州、雷州、蘭州、西寧、桂林、許昌、壽昌、梅城、南昌、都昌、沈陽、富順、津市、衡陽、商丘、天門等都有西湖,或都曾有西湖,素稱「天下西湖三十六」。如果將西湖的外延擴展,加上類西湖、泛西湖、廣義西湖,則數量會更多。所謂類西湖,是指與城市相互交融的城市型風景湖泊,如北京的西苑、西海,肇慶市美麗的星湖就是。所謂泛西湖,是指與城市相距稍遠,偏於市區西隅的風景湖泊,如昆明、北京、古長安的昆明湖。廣義上的西湖是指與城市關系較密切,區位不一定偏西,如武漢東湖、南湖,南京北玄武湖,荊州東北海子湖等。

為什麼天下這么多城市湖泊都好名「西湖」?實乃一種「西湖文化現象」。這是一個文人發現城市湖泊濕地園林美,地方父母官興利除弊改善環境,歷代有志之士維護風景(不使其湮沒),老百姓傳播公共園林西湖美,世代口碑紀念西湖人文美的全過程。人類的生命、人類的文明都起源於水邊,如今因污染或填埋,許多城市喪失了優秀的「西湖文化」美景。為了使各地像西湖這樣的城市湖泊風景園林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管理者、決策者、開發商,須首先領會其美學價值、藝術特色,保護其自然生機、傳承其文化要義;嚴防城建擴張侵佔公共園林綠地、水體,杜絕自古天下名山官佔多、軍佔多的現象。人民群眾熱愛西湖,應保證西湖屬於人民。

研究「西湖文化現象」,發揚「西湖文化」精神,為人民大眾建設更多更美的城市湖泊公共園林,或曰西湖山水園林,意義匪淺。

二、「 西湖現象」 的美學情結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千百年來人們常拿蘇杭比天堂,就是因為西湖周圍皆為舒適優美的環境。蘇杭是比較理想的居住城市,甚或是夠詩意的棲居地方。湖泊環境往往優秀於江河環境;江河之濱好的居住環境尚需嚴格的風水考察、選擇、改造認定。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子,西施也,越地薴蘿山村人,是一個善良美麗、質朴勤勞的女子形象代表人物。西施贏得人民大眾數千年的喜愛,自然是大眾真實情感的表白。類此,千百年來人們把西湖看成是美的化身、美的集中表現。無論什麼季節、什麼天氣,無論從哪一個方向、哪一個視點觀賞,西湖都象一個令人憐愛的美人。

西湖風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園。西湖之美一半在山水,一半在人工,形式豐富,內涵深厚。精工巧匠、詩人畫家、高僧大師,使園林之勝倍極嫵媚。西湖邊最早的園林為寺觀園林,東南佛國深得造化。凡可入景怡人,足以賞心悅目的園中之園,均納入了廣義的西湖園林文化范疇。

「西湖文化」最可貴的是公共開放性。唐代以前,雖有西周王在園囿、與民同樂的記載,民者實為進園割草採薪、捕雉捉兔的勞作。秦、漢上林苑、太液池,隋、唐「三苑」—— 東內苑、西內苑和規模最大的禁苑,聽其名都不是對外開放的。百姓只能欣賞圍牆外面天然的園。史書用褒揚的語氣記載:唐長安曲江池是公共開放的風景園林。曲江池最初為漢武帝所創,名宜春苑。唐開元年間大加疏鑿,方形成城牆「公園」。宋代出現群體游園熱。瓊林苑、金明池雖為公共園林,僅限時「令士庶縱觀」,謂之「開池」。「至上已,車駕臨幸畢,即閉」(見吳自牧《夢梁錄》)。園林從只由王公貴族享用到國民大眾享用,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公共園林,理所當然地受到人民群眾的贊賞熱愛。

在思想精神上,園林最早從娛天神到後來娛人王,再到娛官宦、娛自己,當然是令人越來越高興和親近。文人與大眾未有不好山水的,城市山林來自於文人士大夫的「中隱隱入市」合目的性的藝術空間。「公共園林」則多為城市山水自然景觀和與山水相關的受人們愛戴的人文景觀的結合系統。西湖就是這種優秀的城市公共園林集合體,不知不覺成了城市山林、公共園林的代名詞。在西湖這個大型的城市山水園林之中。隱藏了眾多的人文景觀,林木森森、雲煙萬狀,真所謂「東南異境」。

杭城地方官多詩人雅士(唐代以詩取士,因而詩風特盛),注重美化環境,喜好刻石、建塔、植竹、題詞、編神話,留下一些遺事遺跡,為裝點城市山水,積淀城市歷史文化卓有貢獻。其州治、府第衙寓亦興有園林。最為典型的「虛白堂」面江倚山,憑欄可觀潮湧、晴明能眺遠山,有白居易詩作刻石於堂上。

西湖風景乃真山真水的風景,是質朴開放明快的風景,是尺度宜人、貼近大眾的風景。西湖山水同城市聯系密切,城以湖美,湖以城壯。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同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千百年來,在廣大民眾的審美精神中自然就積淀了對西湖濃濃的鄉情、愛情。清代藝術家李漁走遍天下,最後舉家定居杭州西湖旁,即為例證。明末清初張岱的《西湖夢尋》表現了「夢西湖如家園眷屬」的情思,我們可以當成一部關於公共園林審美詩話來讀。

杭州以外,廣大民眾在自己所生活居住的城市,只要有湖泊當然希望它像杭州西湖一樣美,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具有宜人的公共空間和游賞路線,具有深層次的認同感、寄託感。無論這個湖泊是否一定位於城市的西邊,人們都熱情地稱她為西湖。

三、「 西湖現象」的內在成因

天下大眾都對西湖懷有深深的羨慕、審美情結,其社會基礎、歷史根源、美學理論、大眾心理、生態效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值得探究,並可用之於現代城市風景園林事業。

位置僅僅是西湖形成的表層原因,內在的因素還在於人文。人文因素可超越地理位置關系,西湖的本質特徵是美,公共性的美。美的創造是她的靈魂。

西湖古代為錢塘江入海的彎口處,由於泥沙淤積而成瀉湖。「其地負會城之西,故通稱西湖」,東晉隋唐以來佛寺、道觀陸續繞湖建置,地方官員不斷疏浚、整治,才使湖光山色永駐(見《西湖志》)。

唐李泌任杭州刺史時開鑿六井,白居易曾主持築堤保湖、蓄水溉田工程,大量植樹造林、修造亭閣、點綴風景。

吳越國時,疏浚西湖,並與南運河相連。北宋蘇軾於元佑四年(1089年)發20萬個民工打撩葑草築起三里長的「蘇堤」,建湖中三石塔,徹底改變了葑淤現象。

南宋以杭州為「行在」,改名臨安。城西緊鄰山青水秀的西湖風景區,「湖山之景、四時無窮;雖有畫工,莫能摹寫」(見吳自牧《夢梁錄》)。「西湖十景」南宋已成。

值得一提的是當官者處處有,能夠發現並開發城市湖山之美的官人為數有限。古代,他們結合興修水利工程,順便建造城市風景園林而流芳百世。急功近利的官員,往往達不到這種境界;有時不但不為世人造景,反而到處殺風景,為子孫留下千古遺憾。

揚州瘦西湖之妙處,在十餘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沈浮《浮生六記》,1763年),樓台畫舫十里不斷,成為水上游覽的公共風景名勝區。瘦西湖工程主要因皇帝南巡而興。大官富賈爭相邀寵皇恩,盡向皇帝巡遊的湖面獻景,得以湖面公共景觀極佳。動機雖不在為公眾,客觀上卻獲得「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的效果。

城市公共湖山園林,離不開行政當局的管理與疏浚。沒有保護,就沒有美,沒有美的傳承。廣州南漢西湖為當年甘溪西支流下游處開鑿的人工湖,是為皇家南宮苑區。西湖加上葯洲,煙波浩淼,如蓬萊仙境。令人感到「碧海出辰閣,青空起夏雲」的嶺南氣象。後遭兵燹,但有宋代經略使陳峴的整治,乃現「花葯氤氳海上洲,水中雲影帶沙流」景象,為文人墨客喜愛。後代均有小規模的修繕整治,明代仍為羊城八景之一。清末明初湖周住宅增多,日漸淤塞退化。1932年修馬路,廣州西湖才徹底完蛋。這個具有近千年歷史的皇家宮苑遺存最後的毀滅,距離我們今天並不十分遙遠,荔灣湖是否為廣州西湖第二呢?

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北方園林因自然環境條件遜於江南,園中多仿建西湖之景。王闓道《圓明園詞》記述:乾隆下江南,行幸所徑,寫其風景,歸而作之。若西湖蘇堤,西院之類,無不仿建。尤其圓明園還突出地再現了杭州西湖作為公共園林景觀的斷橋殘雪、花港觀魚、雙峰插雲、南屏晚鍾、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諸勝。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杭州西湖美景被各地效仿,情有所鍾,理所當然天下處處有西湖。城市園林南北交流、中西交流,本應如此。

四、「 西湖文化」 的當代迷失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用雙手治理水患、興修水利、建設城市,投入了美的理想,藝術性的手法。從美學的角度看,城市山林是一種合目的性的空間,是園林美的藝術空間的新開拓,也是宮苑系統的另一種理想美的大眾現實化。

如桂林風景山有餘,水不足。宋時,隱山前有一個面積為700多畝的西湖。東為灕江,南為陽江(桃花江),中間還有些湖泊,各自孤立。水利工程朝宗渠串聯成整體,水路通江,山城變水城,山水相輝映。可惜一周姓豪紳,勾結官府、霸佔西湖,改田高價出賣,至使水路堵塞、西湖消失、山城失去活力。像周劣紳(古代地產商)這樣破壞城市山水的人今天為數不少。城市「西湖文化」的迷失蓋源於此,其危害公共風景的行為比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飛機上往下看,傳統的古村鎮表現出很明顯的規劃性。過去我們的老祖宗還通過多種軟、硬手法來維護村鎮的公共山水園林。比如用宗族文化感召力、開明紳士的影響力、風水觀念、村規民俗、民間故事等來統一規范人們的思想行為,保護城(村)鎮公共山林湖河風景。當上述意識形態觀念被全盤否定後的今天,新的、好的、民主性的公共觀念卻始終沒能建立起來。在建設上造成大量不健康的城區、鎮區。飛機鳥瞰圖可見新村明顯地比舊村亂、糟、丑。

當代的城市建設活動真可謂驚天地、動鬼神。在造城運動中卻很少有人注重造湖,尤其是造西湖,稱此現象為「西湖文化」的失落,也是很恰當的。

1.不尊重科學規劃 最大的錯誤莫過於城市規劃的錯誤。城市「西湖」作為風景名勝不能讓城市無限制地圍剿,不能讓現代高樓大廈逼近湖濱水面。不能對城市歷史街區剃光頭式的大拆大建。凡是這么乾的,城、湖往往兩敗俱傷。杭州西湖一度要建成「浙江的香港」帶來了建設性的大破壞,曾經讓他們自豪不已的歷史文化「富礦」正越來越貧瘠。惠州西湖曾採取「城包湖」的規劃模式,事實證明不但風景受損,城市也受拘束。桂林要在山水之間建葯廠,得不償失,等於叫人挖自己的心肝(據說陳從周語)。還有其他一些西湖在錯誤的規劃中遭到覆滅的命運。

杭州西湖西進,保老城建新城,向錢塘時代(即向沿江發展)邁進,西湖得到「美容」、解放、更新。惠州城市向江北發展,西湖方解除大破壞的威脅。事實證明在湖周邊進行城市化建設,如昆明向滇池邊推進,肇慶城區正向星湖景區推進……,如此舉措對西湖景觀的侵害將是十分嚴重的,必須引起這些城市父母官的高度重視或改進。

2.開發商肆意圈地 不加制約建設,侵佔好山好水,就是城市湖泊水面加速死亡之時。如廣州當年的澳洲山莊,山水豪庭等小區開發時造成了對自然山水的極大破壞;有些別墅修到了麓湖風景區的核心地段,公共的風景園林變為私家的財產,這是社會很不公平的表現。好山好水不需要建商品房,通過建商品房改善差的山水景觀才是真正的要義。

3.現代市政工程強暴 因用地廣、體量大、翻動土地深,往往很容易把一個自然的、生態化的歷史地段(地區)的山水要素徹底地改變面貌。不但歷史的地形地貌沒了,其中蘊含的人文要素也都摧毀干凈。工程的尺度大於湖泊山體的尺度,如果不加保護規劃,精心設計,即使地理尺度的環境也很容易被破壞。

4.缺乏水利設施保護 水體表現出弱者態勢,很容易被侵佔消亡。「西湖文化」或者說西湖景觀包含了眾多的人文歷史內容的積淀。即使西湖的水面還在、湖岸還在,鏟除了固有的人文景觀,代替幾個簡單的廣場、硬質護坡是無法彌補精神空虛的。許昌小西湖「雖小亦西子」(蘇軾),始興於隋唐,與歐陽修、范仲淹、司馬光等人有關;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將漢獻帝困於此。可惜現衰落為一路邊的小水溝。

5.機關不願搬遷 「天下名山僧佔多」並非貶意之話,宗教活動開發了風景區。郭沫若先生後來推論:「天下名山匪佔多」、「天下名山軍佔多」,最後就是「天下名山官佔多」、「商佔多」倒是真正非褒意的了。杭州西湖為了整治風景,為了還西湖的本來面目,勸某些機關搬遷,好歹用了八年之久,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

五、「 西湖文化」的靈魂回歸

人居環境需要「西湖文化」。歷史上杭州、惠州、穎州等西湖的美名效應、位置效應、景觀效應、名人效應、文學效應、集景效應……,引得人人嚮往、世界傳頌。現今城市風景「西湖文化」含量甚少。如何開創「西湖文化」的新時代,須好生思考。

1.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發展規劃,保護濕地公共園林。規劃首先反映的是當地領導者的思想追求和喜愛。任何一項錯誤決策的糾正,也只能等待決策者(部門)自己糾正,其他無糾正能力。一個好的方案在於一個英明的領導。《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送審稿)》於2004年通過專家評審。其中評審員毛昭晰教授感慨不已。他說:「這個規劃,我們已經等了21年了!」經過21年等於1/5 個世紀後,杭州的規劃才走上正確的道路,西湖才獲得解放、新生。由「三面雲山一面城」到「杭州越來越不像杭州」,過渡到「騰出老城、為國斂財」,「走向富春江時代」,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惠州西湖是在1989年的城市規劃出台後,才糾正了城市啃嗤西湖的命運。湖、城各有發展方向和目標。多年來的治理,西湖終獲國家風景名勝區稱號,城市向江北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曾幾何時,常聽到「救救灕江」,「救救王城」的呼聲。說到底就是規劃中的矛盾問題困擾著人和山、和水。等到喜好在桂林山水中抓工業的一個市長陞官或平調,問題才得到緩解。

廣州的規劃經過一番論證,有了新發展。拉開距離,大組團式方案緩解了不少矛盾。廣州亦可明確向杭州學習:保老城、建新城,拓展西湖(類西湖),「騰出老城空間去賺錢」。「新的自去新,舊的自有味」。可惜名城古城區還在大拆大建。這個危險的做法將使歷史街區徹底泯滅,至今還沒引起當局者足夠的醒悟。

2.讓更多的人,首先是領導人善於發現西湖之美。人們的周圍不是沒有美,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年許多揚名天下的西湖之美,大多是為被流放、被貶官的文化人所發現、所創造的。這些人身陷困境、思想冷靜、急民所急、少功利性,其深刻的藝術規劃素養,能夠制定英明的決策。
牙城舊治拓籬蕃,留得西湖翠浪翻。蘇軾善於處理城市與山水的關系,在瓊州時也十分關心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清人江逢辰雲:「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統治者作為貶謫和懲罰官吏的「蠻夷貔貊之鄉,瘴癘之地」的惠州,因蘇東坡而成風景名勝之邦。

白居易也是貼近民眾、貼近自然之詩人,在蘇州、杭州、廬山等地,留下了治山治水、創造湖山之美的詩歌。柳宗元、韓愈、葛洪、牛憎孺、李德裕、唐庚、陳知柔、陳鵬飛、蘇轍等文人都因貶謫而留下對西湖之審美關照。

3.開展全民性的建設山水生態城市運動,發揚西湖文化精神。建設山水生態城市、園林城市,就是發揚「西湖文化精神」。保護湖泊,建濕地公園。使湖泊的生態功能、調溫調濕功能、防澇防旱功能、植物保護動物保護功能、美學功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市政工程應該成為裝點河山的風景物。西湖之美是大眾化的美、天然之美、人性親切尺度之美。全城市民的義務職責是創建、保護、傳承西湖文化之美。

4.讓天下所有的西湖風景名勝成為民間文化、民族文化藝術的載體。中國的湖泊風景,尤其是大城市周邊的西湖風景,應該成為地方民族文化藝術、民俗文化藝術載體。無論是物質性的,還是非物質性的,無能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城市西湖應為一個大的舞台、大文化藝術館、歷史文物館。少立幾根羅馬柱,少鋪些硬質廣場。讓國外友人一看到西湖,就感到這是中國的湖、中華民族的湖。「西湖文化」是中國人最優美的水文化。

⑸ 西湖文化的內涵

李白詩雲:「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瘦西湖即揚州的代稱。現在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瘦西湖為我國著名的湖上園林,坐落在揚州市西北,自古以來便是江南的游覽勝地。瘦西湖總面積103.7公頃,其中水面面積 49.9公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台、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台、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迴曲折,迤儷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說。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歷代的詩人墨客喜愛把瘦西湖比喻為清秀婀娜的少女,而區別於嫵媚豐腴的杭州西湖。從范圍上講,瘦西湖子史公祠向西,經大虹橋、長堤春柳、西圓曲水、小金山、白塔、五亭橋、至觀音山而止,而瘦西湖公園則從長堤春柳至觀音山。瘦西湖全長四點三公里,沿湖分布著許多小巧別致,依山傍水的建築物。有的伸入湖中,有的架於波面,有的曲徑通幽,有的建於山上,各個姿態萬千,清絕深邃

揚州是人文薈萃之地,歷代政治家、文學家、畫家、藝術家雲集,在揚州留下了無數典籍詩文、書畫、音樂歌舞,也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故事。故游覽瘦西湖,在欣賞美景秀色時,也可以說在讀一本內容豐富的史書,充實人們的知識,使人們得到心靈的升華。

瘦西湖園林既有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四時八節,風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無窮奇趣。瘦西湖的景點經多年修建,變得格外嫵媚多姿。 尤其待到江南的春色降臨,煙花三月下揚州,漫步與瘦西湖畔,但見幾步一柳,好似綠霧般的柔媚動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鵑、碧桃等嫵媚的花樹陪伴,更覺舒捲飄逸,窈窕多姿,萬般的詩情畫意盡現其中。

⑹ 西湖景點文化

最著名的以南宋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雙峰插雲、南屏晚鍾聞名。
蘇堤春曉
位於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約500米, 范圍約9.66公頃。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著名文人蘇軾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築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堤。堤上建有六橋,自南向北依次命名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後人為紀念蘇軾,將此堤命名為「蘇堤」。蘇堤是跨湖連通南北兩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個西湖水域,因此,在蘇堤上具備最為完整的視域范圍,是觀賞全湖景觀的最佳地帶。在壓堤橋南御碑亭處駐足,如圖畫般展開的湖山勝景盡收眼底。
蘇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兩側相間種植桃樹和垂柳的植物景觀特色。春季拂曉是欣賞「蘇堤春曉」的最佳時間,此時薄霧蒙蒙,垂柳初綠、桃花盛開,盡顯西湖旖旎的柔美氣質。
麴院風荷
位於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22米處,范圍約0.06公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在視覺上呈現出「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
麴院,原為南宋(1127-1279)設在洪春橋的釀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澗之水以釀官酒。因該處多荷花,每當夏日荷花盛開、香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溢,有「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意境。
平湖秋月
位於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點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當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
「平湖秋月」景觀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紀)欽定西湖十景時 「一院一樓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
斷橋殘雪
位於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 范圍約2.61公頃。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當西湖雪後初晴時,日出映照,斷橋向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 呈「雪殘橋斷」之景。
位於白堤東端的斷橋上視域開闊,是完整觀賞西湖南、北水域景觀的最佳地點。因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的主人公白娘子與許仙相識於此,斷橋成為擁有愛情象徵意義的、最富盛名的橋。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兩側間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裡桃紅柳綠,遊人如織。
花港觀魚
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於小南湖與西里湖間,范圍約0.25公頃。以賞花、觀魚為景觀主題,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春日裡,落英繽紛,呈現出「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勝景。
「花港觀魚」位於南宋時(12-13世紀)官員盧允升的別墅內,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別墅內鑿池養魚,故名「花港觀魚」。該景觀單元現存御碑、御碑亭、魚池及假山等遺址。
柳浪聞鶯
在西湖東岸錢王祠門前水池北側約50米的瀕湖一帶,范圍約0.54公頃,以觀賞濱湖的柳林景觀為主題。
「柳浪聞鶯」所處的位置原為南宋時(12-13世紀)的御花園——「聚景園」,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故得題名「柳浪聞鶯」。如今,「柳浪聞鶯」依然保留了傳統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間,且行且聽,柳絲拂面,鶯鳥鳴啼,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以月夜裡在島上觀賞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發禪境思考和感悟為欣賞主題。
小瀛洲島在明萬曆間(16世紀)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全島以亭台樓閣配以傳統花木構成色彩絢麗的景緻,與島內外水光雲天相映,象徵了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蓬萊仙島。
雙峰插雲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兩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橋畔的觀景點構成,以觀賞西湖周邊群山雲霧繚繞的景觀為主題。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時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遠望兩峰,可見遙相對峙的雙塔巍然聳立,氣勢非凡。每當雲霧彌漫,塔尖於雲中時隱時顯,恍若雲天佛國。
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帶,范圍約13.19公頃,以黃昏時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觀為觀賞特點。
該景觀的最重要建築要素為雷峰塔,始建於吳越國時期(977年),民國(1924年)塔毀後以遺址形式保存,曾與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兩岸的對景,佐證了佛教文化的興盛對西湖景觀的直接影響。雷峰塔還因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一的《白蛇傳》而成為愛情堅貞的象徵,賦予了西湖景觀豐富的歷史內涵。2002年,為使遺址不再被風雨剝蝕,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於遺址之上的保護性塔,兼顧恢復了古塔本身及與保俶塔的對景景觀。
南屏晚鍾
位於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帶,范圍約3.91公頃,以南屏山麓凈慈寺鍾聲響徹湖上的審美意境為特點。
該景觀屬佛教文化古跡,以聽覺欣賞為特徵。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紀)以來就有「東南佛國」的佛教勝地。始建於公元954年的凈慈寺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西湖南北的兩大佛教道場之一。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隨之形成悠揚共振齊鳴的鍾聲。今已成為杭城除夕夜迎新辭舊的撞鍾活動場所。

⑺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的6大要素是什麼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六大景觀要素包括:
——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與環抱於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這是整個「西湖景觀」基本的自然載體,也是景觀的組成要素。

——城湖的空間特徵:西湖的周圍空間自12世紀以來就形成了三面環山、一面臨城的城湖歷史關系,並傳衍至今,呈現為西湖景觀極為獨特的「三面雲山一面城」的空間特徵。

——「兩堤三島」景觀格局:是由公元9世紀至19世紀期間通過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步形成的人工產物,由「白堤」、「蘇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組成,是西湖景觀具有整體構架作用和廣泛影響力的景觀要素。

——「西湖十景」題名景觀:創始於南宋(13世紀)、並持續演變至今的10個以中國古典詩詞意境和山水畫審
美組合命名的景觀單元:「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雷峰夕
照」、「南屏晚鍾」,被認為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展現,是西湖景觀中最具創造性精神和藝術典範價值的核心要素。

——西湖文化史跡:西湖景觀在上千年的持續演變中,由於政治、歷史、區位等原因,融匯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國儒
釋道主流文化的各類史跡:包括保俶塔、雷峰塔遺址、六和塔、凈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朴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
賦刻石、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14處歷史遺跡,它們是西湖景觀作為「文化名湖」的支撐要素。
——西湖特色植物:始於宋代(11世紀至13世紀),傳衍至今的沿湖兩堤「桃柳相間」景觀,與「西湖十景」的四季觀賞特徵相應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等。

⑻ 杭州西湖是什麼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在巴黎舉行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巴黎時間2011年6月24日17點55分(北京時間2011年6月24日23點55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杭州西湖通過審議表決,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湖申遺獲得成功。
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含文化景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2011年6月西湖申報的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下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
申遺歷程:
·1999年西湖申遺工作開始啟動
2001年以西湖申遺為主要任務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正式動工
·2006年西湖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08年8月西湖作為正式申報項目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核准
·2009年2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遞交西湖申遺文本及規劃綱要
2010年2月西湖申遺文本及規劃綱要通過初審
2010年9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委派專家對杭州西湖申報項目進行實地評估考察
2011年5月世界遺產中心公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對西湖申報項目的評估意見
·2011年6月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湖申遺成功

⑼ 西湖的文化是什麼,非常急!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歷史悠久,更有美好傳奇愛情故事流傳芳世,是現代人對見證愛情的絕佳去處。

⑽ 杭州特色是什麼呢

杭州特色:

1、杭州方言,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的太湖片。杭州方言是杭州歷史的活化石。它有兒綴,多用文字閱讀,這是與北方方言長期融合發展的產物,也是與臨紹吳語、條溪吳語的區別。杭州方言有:杭州市區話,全濁音,四聲全,清濁對立,是吳語的典型象徵;而杭州地區的濱江、蕭山、富陽方言,以及臨安、桐廬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

2、杭州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浙江愛國宗教人士在抗災、支持貧困地區教育、捐贈殘疾人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績,為杭州兩大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3、西湖文化,西湖有100多處公園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之說,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藝術:蠶桑絲織技藝、西泠印社「篆刻」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全市獲國家級、省級文藝、廣播影視、動漫類獎131項。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0個,公共圖書館16個,文化館13個,博物館、紀念館6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

5、杭州會有錢江觀潮節,西湖博覽會。一到農歷八月十八日,就會在蕭山錢江觀潮度假村舉行錢江觀潮節。在這里遊客不僅可以欣賞世界奇觀錢江潮,還可以參加一系列文化、體育和旅遊活動。

6、茶文化,杭州是著名的茶產區,有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它西有西湖,南臨錢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調節和東南亞季風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時常有和風細雨,朝雲暮霧,獨特的小氣候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

7、美食文化,杭州美食有西湖醋魚、叫花雞、龍井蝦仁、定勝糕、東坡肉等。

閱讀全文

與西湖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