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與文化有哪些

與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4 06:11:35

① 什麼是和文化

和文化即和諧文化,是一定的社會主體對歷史的、現實的和未來的社會生活的認同和嚮往。從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出發,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關注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

從表現形式上看,和諧文化既有思想觀念形態方面的內容,又有制度規范形態方面的內容。就思想觀念而言,和諧文化體現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認知以及對社會和諧目標的追求;就制度規范而言,和諧文化體現著人們在和諧觀念引導下建立的一系列調整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制度設計和機制規范。

(1)與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要創建和諧世界,就必須先創建、發展、提高與普及和諧文化。和諧的內涵是和諧文化與其它文化相區別的本質屬性。和諧文化中的全部思想理念,如:真理、價值、發展、審美、道德、理想等,都是以和諧為前提,建立在和諧內涵的基礎之上。用和諧文化培養人,是實現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關鍵。

網路-和諧文化

②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有哪些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南朝的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領先世界一千多年。北朝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專著。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東晉的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東晉的顧愷之是著名的畫家,最擅長人物畫,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北朝時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

魏晉南北朝經濟水平

南北經濟趨於平衡。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黃河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秦漢時期,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很大。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則相對穩定,使得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於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開始改變。

③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1、古詩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3)與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

各種民俗活動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網路-傳統文化

④ 跟文化有關的詞語

1、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2、蹶角受化:蹶角:叩頭;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國人來中國朝貢,接受教化。形容聲威極大。
3、知文達理:知、達:懂得。有文化,講道理。形容有教養。
4、雅俗共賞: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5、美雨歐風:歐:歐洲。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6、用夏變夷: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7、胸中無墨:胸中沒有墨水。比喻人沒有學問,文化水平低。
8、賣弄才學:指故意顯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9、一窮二白:窮:指物質基礎差;白:指文化和科學落後。比喻基礎差,底子薄。
10、兼收並蓄:把不同內容、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保存起來。
11、黃金時代: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12、識字知書:指有文化知識。
13、洋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東西,為我所用。
14、衣冠文物: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這里借喻文人眾多。比喻太平盛世,文人眾多,文化興盛。
15、識文斷字:識字。指有一點文化知識。
16、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17、推陳出新: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18、粗識之無:粗:略微。略微認識「之」「無」二字。指文化程度很低。
19、能寫會算: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20、歐風墨雨: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21、未識一丁:丁:「個」的訛字。不認識一個字,指沒有文化的人。
22、粗俗之輩:指莊稼人或佃農,現指缺乏文化教養、行為、意識粗野庸俗的人。
23、知書達禮: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24、橫僿不文:僿,粗鄙。粗鄙沒有文化。
25、知書識字:指有文化修養。
26、歐風美雨:①比喻歐美的政治、經濟和文化。②比喻歐美的侵略。
27、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
28、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29、談吐風雅:風雅:風流儒雅。指有文化修養和生活風度。
30、斯文掃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31、博大精深: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32、不識之無: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33、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34、敏而好古:敏:勤勉。指勤勉鑽研古代文化。
35、源遠流長: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36、斯文委地:猶斯文掃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37、興文偃武:偃:停息。振興文化經濟,停息軍事武備。
38、古為今用: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使之為今天的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39、裂冠毀冕:①比喻背棄王室。②比喻絕意仕進。③比喻毀滅華夏文化,背離民族傳統。
40、琴棋書畫: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41、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中國文化有哪些

1、傳統節日:

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粽子、賽龍舟、屈原)、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大年三十、紅包、守歲、團圓飯)、除夕、春節(元日)為代表等。

2、中國戲劇:

崑曲、豫劇、湘劇、京劇、皮影戲、越劇、川劇、黃梅戲、京戲臉譜、地方戲等。

3、中國建築:

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故宮(紫禁城)、頤和園、布達拉宮、平遙古城、喬家大院、蘇州園林、杭州園林、十里長亭、長城、天壇、鳥巢、水立方等。

4、漢字漢語:

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

5、傳統中醫:

中醫、中葯、《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等。

6、宗教哲學:

佛家、道家、儒家、陰陽家、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算命、禪宗;燒香、拜佛、蠟燭等。

(5)與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乃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禮射」不僅貫穿與融合了華夏數千年璀璨的歷史文明,而且深度影響了世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為維系和發展優良的社會秩序與生態和諧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禮」和「射」分別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古代中國的《禮記·射義》思想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戶時期射箭中的「文射」儀禮。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兒奉為國之經典的。

⑥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有哪些

經濟繁榮

(1)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於商業資本的集聚。

(2)商幫出現:一些地方的人以經商聞名,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如徽商和晉商。

(3)工商業市鎮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地區和交通要沖,興起了一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商業活躍,人口密集,成為地區貿易網路的核心。(景德鎮、朱仙鎮、佛山鎮、漢口鎮)。

1、背景:城市商品經濟繁榮、社會娛樂活動豐富、文化知識進一步普及。

2、小說

(1)元末明初,施耐庵、羅貫中各自在宋元話本基礎上創作的《水滸傳》和《三國志通俗遺義》,是我國最早的兩部長篇白話小說,開創了章回體的寫作體裁。

(2)明朝中期吳承恩的《西遊記》和清朝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別是神話小說和諷刺小說的傑作。

(3)清朝中期由曹雪芹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以貴族家庭賈府的興衰變遷為主線,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多個側面,是我國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也是享譽世界的名著。

⑦ 與「文化」相關的詞語有哪些

1、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2、蹶角受化:蹶角:叩頭;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國人來中國朝貢,接受教化。形容聲威極大。
3、知文達理:知、達:懂得。有文化,講道理。形容有教養。
4、雅俗共賞: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5、美雨歐風:歐:歐洲。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⑧ 與文化相關的詞語

1、胸無點墨: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指人沒有文化。
2、蹶角受化:蹶角:叩頭;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國人來中國朝貢,接受教化。形容聲威極大。
3、知文達理:知、達:懂得。有文化,講道理。形容有教養。
4、雅俗共賞: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5、美雨歐風:歐:歐洲。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6、用夏變夷: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7、胸中無墨:胸中沒有墨水。比喻人沒有學問,文化水平低。
8、賣弄才學:指故意顯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9、一窮二白:窮:指物質基礎差;白:指文化和科學落後。比喻基礎差,底子薄。
10、兼收並蓄:把不同內容、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保存起來。
11、黃金時代: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12、識字知書:指有文化知識。
13、洋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東西,為我所用。
14、衣冠文物: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這里借喻文人眾多。比喻太平盛世,文人眾多,文化興盛。
15、識文斷字:識字。指有一點文化知識。
16、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17、推陳出新: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www.lz13.cn)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18、粗識之無:粗:略微。略微認識「之」「無」二字。指文化程度很低。
19、能寫會算: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20、歐風墨雨: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21、未識一丁:丁:「個」的訛字。不認識一個字,指沒有文化的人。
22、粗俗之輩:指莊稼人或佃農,現指缺乏文化教養、行為、意識粗野庸俗的人。
23、知書達禮: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24、橫僿不文:僿,粗鄙。粗鄙沒有文化。
25、知書識字:指有文化修養。
26、歐風美雨:①比喻歐美的政治、經濟和文化。②比喻歐美的侵略。
27、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
28、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29、談吐風雅:風雅:風流儒雅。指有文化修養和生活風度。
30、斯文掃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31、博大精深: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32、不識之無: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33、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34、敏而好古:敏:勤勉。指勤勉鑽研古代文化。
35、源遠流長: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36、斯文委地:猶斯文掃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37、興文偃武:偃:停息。振興文化經濟,停息軍事武備。
38、古為今用: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使之為今天的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39、裂冠毀冕:①比喻背棄王室。②比喻絕意仕進。③比喻毀滅華夏文化,背離民族傳統。
40、琴棋書畫: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41、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⑨ 與文化有關的詞語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雄才大略: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乾和智謀。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

八斗之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棟梁之材:棟:脊檁,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

出將入相: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

人傑地靈:傑:傑出;靈:好。指有傑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

國士無雙: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傑出的人。指才識出眾的人。

後起之秀: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

不同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卓爾不群: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群絕倫: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蓋世無雙:蓋:壓倒,超過。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沒有人能比得上。

陸海潘江:陸:晉朝陸機;潘:晉朝潘岳。陸機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長江。比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智勇雙全:又有智謀,又很勇敢。

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龍躍鳳鳴: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騰蛟起鳳: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錦心綉口:錦、綉: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經天緯地:經、緯:織物的豎線叫「經」,橫線叫「緯」,比喻規劃。規劃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做非常偉大的事業。

金玉滿堂: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鐵中錚錚: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無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傑。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下筆成章: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掃眉才子: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

不櫛進士: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採的女人。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廳堂;室:內室。古代宮室,前為堂,後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露鋒芒。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詠絮之才:人們形容才女的專用詞。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眾承許之。」後世常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七步成詩:才思敏捷,反應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詩》。

⑩ 與文化有關的單詞有哪些

1、Sexuality

英[ˌsekʃu'æləti];美[ˌsekʃu'æləti]

n.性別;性方面的事情;性慾

He was confused about his sexuality.

他對自己的性別感到困惑。

2、People

英['piːpl];美['piːpl]

n.人;人民;人們;民族;v.使住人;居住於

The Indians once peopled this land.

印第安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

3、Population

英[ˌpɒpju'leɪʃn];美[ˌpɑːpju'leɪʃn]

n.人口;(全體)居民;群體

What is the population of this country?

這個國家的人口是多少?

4、Relationships

英[rɪ'leɪʃnʃɪps];美[rɪ'leɪʃnʃɪps]

關系[式]

Taiwan is a complex of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台灣是個各種關系錯綜復雜的地方。

5、Nature

英['neɪtʃə(r)];美['neɪtʃər]

n.自然界;性質;自然;自然狀態;本性;類型

In fact,nature is much better at recycling than we humans are.

事實上,自然界在再循環方面比人類做得更好。

閱讀全文

與與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2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