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和上海哪裡更好
要看你以後的職業取向了。個人認為,如果你以後想入仕去北京,不多解釋,你懂得。如果以後想自己創業或者找份好工作,上海好一些,商業氣氛、誠信度、工作態度等都比較好。
教育水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內地三流學校也可能出一流人才,名校也可能出啃老坑爹的廢物。
物價水品,北京飲食比上海稍微便宜一點點,至於其它物價,不好一概而論。
戶口政策,哥不是很懂,再這里不解釋。
市民素質,北京和上海,不同的文化底蘊不同表現形式。北京人大氣,上海人精明,在國內都屬於整體素質比較高的首善之區。
氣候,緯度差別溫度有差別,北京氣溫低,上海雨水多。
治安,這兩座城市的治安,都屬於比較好的,不必擔心治安的問題。
祝樓主好運,順利考進名校。出身不由己道路任人走,北京、上海都有不錯的學校。
Ⅱ 中國魅力城市排行榜是什麼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一:泉州
泉州洛陽橋
泉州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與港澳東南亞聯系密切,擁有豐厚歷史文化積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濃郁的民俗風情,譽稱「花錦山川,人文薈萃」。去年生產總值1380.11億元,經濟總量連續7年居福建省首位。泉州被列為閩南廈泉漳沿海經濟開發區、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和全國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走出一條以「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經濟建設成功路子,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第三。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遺產、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78處,其中國家級14處。泉州是聞名中外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曾創造過「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歷史輝煌。譽稱「東方第一大港」、「光明之城」、「世界宗教博物館」,留下大量極為珍貴的「海絲」史跡。「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和「中國泉州南音」已列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歷史文化街區中山路的整治與保護項目榮獲聯合國「2001年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優秀獎」、總長28公里的內溝河整治及排洪排澇工程榮獲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迪拜)獎」40強之一。泉州還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金獎第一名和「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此外,泉州的「文化遺產管理項目」在25個國家城市評比中榮獲唯一的金獎。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二:大理
大理三塔
被譽為「文獻名邦」的大理,是多元文化與自然和諧共榮的樂土,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四頂桂冠。
大理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大理就是白族先民的生息繁衍之地;秦王朝一統中國時,大理就已醒目於國家版圖上;西漢武帝時期,漢王朝在大理設置郡縣,我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穿越大理,把四川的蜀錦、雲南的普洱茶運到了印度和阿富汗。至今,大理仍是滇西第一大城市。
大理文化燦爛。永鎮山川屹立千年的崇聖寺三塔,承載大理厚重歷史文化的大理古城,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寺登街,以及分布在蒼山之麓、洱海之濱的太和城遺址、元世祖平雲南碑、佛圖寺塔、喜洲白族名居等歷史文化遺跡,貫穿了唐、宋、元、明、清,鮮活地見證著大理的發展史。
大理風光旖旎。相伴相生的下關風與上關花、交相輝映的蒼山雪與洱海月,構成了大理最為浪漫迷人的「風、花、雪、月」四景。
大理民俗濃郁。白族的服飾、民居、婚嫁、信仰、習俗和慶典節日,都洋溢著濃濃的民族風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古樸清幽;暗喻「風花雪月」的白族服飾明艷輕快……
大理古有「妙香佛國」之稱。佛教盛行於南詔國後期和大理國,被尊為國教。大理國傳世二十二代皇帝中,就有九位禪位為僧,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三:三亞
三亞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是建設中的國際熱帶海濱旅遊城市。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古稱崖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92年考古學家在落筆洞發現了一萬年前的三亞人遺址,把海南人類歷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舊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處遺址;沿海一帶還發現古波斯人的墓群。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宋代成為我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
三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匯集了陽光、海水、沙灘、氣候、森林、動物、溫泉岩洞、田園、風情等十大風景資源,亞龍灣、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等首批國家4A級景點景區。馳名中外。風景優美。三亞擁有完善的接待能力,年接待能力達800萬人次,喜來登、凱萊、萬象、香格里拉、假日等國際知名品牌酒店紛紛落戶三亞。
三亞市區環境極為獨特,山、海、河三種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構成了三亞市特有的自然景觀。市區三面環山,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海上的東、西二島彷彿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海霧飄過,兩島掩其中,憑添了幾分神秘;漫步沙灘,作為三亞市標志的鹿回頭隱約可見。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四:崑山
崑山,東靠上海,西鄰蘇州,是江蘇省的東大門。1989年撤縣設市,下轄10個鎮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崑山兼容並包,50多萬投資創業的外來移民(3.7萬境外人士)被親昵地稱之為「新崑山人」,折射出這座城市開放兼容、海納百川的精神風貌。
崑山,是一座經濟全球化的城市。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的3600餘家外資企業在這里投入了180億美元國際資本,世界500強企業有23家,筆記本電腦產量占國際市場的1/3。 崑山,是一座人文薈萃的城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崑曲這朵「幽蘭」,一剛一柔成為崑山文化永恆的背景。千年水鄉古鎮周庄、錦溪、千燈,以其迷人的水鄉豐韻,每年吸引著數百萬中外遊客。崑山環境優美,人均12.7平方米的公共綠地面積,構成了「人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在景中」的城市格局。
崑山,是一座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全國第一個殘疾人無障礙行走的城市在這里誕生,城鄉社會保障率達95.8%,實現了城鄉居民貧有所濟、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醫院臨床用血100%來源於市民無償獻血。去年,年輕護士周萍為徐州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配對成功的骨髓,在兩地掀起了愛的熱潮。數百名市民爭相獻血,搶救遭遇車禍的英國工程師艾倫使「愛心大行動」超越了國界。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五:煙台 融山、城、海、島、河於一體的生態城市
煙台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與遼東半島及日本、韓國隔海相望。煙台是一座美麗富庶的濱海城市,也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和國家重點開發的環渤海經濟圈內的重要城市。
煙台地處黃、渤海分界線。黃海水,渤海潮的世代恩澤,使這里成為膠東半島獨具魅力的仙境城市。
煙台的城市風貌因獨特而誘人,背靠一道翠綠的弧形山脈,懷抱一灣蔚藍的大海,依山傍水的煙台景色如畫。絕佳的緯度和適宜的濕度,讓煙台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榮獲國家「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煙台經濟因開放而發達。煙台素以地饒人富而名揚四海。黃金產量全國第一,海珍品久負盛名,煙台蘋果、萊陽梨、張裕葡萄酒馳名中外。改革開放20年來,引進外資90億美元,有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來煙創業。煙台是重要的會展城市,已代表國家承辦5屆「國際果蔬博覽會」,4次APEC在中國的會議和活動,被海外客商譽為亞太煙台民風因和善而淳樸。為救助社會孤兒,建立了中國煙台SOS兒童村;為救助困難群眾,連續十年開展不計報酬的志願者行動等愛心活動使煙台市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
煙台的文化因兼容而繁榮。煙台是全國唯一的教改實驗區,是首批「全國文化先進市」之一,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強市,並憑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六:都江堰 道教發祥地、岷江水畔的山水城市
都江堰市地處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是一座以堰命名的城市。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率眾建成了享譽世界、被人類稱為「活長城」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此不遠處的道教發祥地青城山更以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鑿決天下的自然風光而名滿全球。
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芒城遺址、龍池國家森林公園、靈岩仙山等旅遊勝地,數不勝數。
2000年底,青山城—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都江堰先後跨入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重點風景區、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市、國家園林城市行列,並榮獲「中國首屆人居環境範例獎」和「笛拜國際人居環境良好獎」市政府系統及都江堰景區、青城山景區通過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2002年位居中國西部縣域經濟競爭力排名第十一位,四川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市)之一。
都江堰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都江堰市是一個「山在城中、城在水中、路在綠中、人在花中」的城市。岷江一分為六穿城而過,河、渠、溝枝杈相連,藉助地勢落差,自上而下,自流灌溉川西36個縣市,實灌面積1000多萬畝,惠及2000多萬人口,讓岷江下游的百姓們過著「水旱從人、不知飢謹」的生活。
都江堰市的人居環境極為優越。都江堰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海拔從592米到4582米,既有河渠縱橫的「水城神韻」。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七:紹興 江南水城
演繹尋常巷陌風俗百態的水城
紹興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四千多年,若追溯到餘姚(原為越屬地)的河姆渡文化,則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以古越文化為代表的南方文明,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紹興是一座古老的水城,早在范蠡建城時,就有四座城門,33條河道,229座石橋。紹興城內至今仍保持著完整的水城格局,有河道17條(總長31公里),橋梁110座,其中建於南宋的八字橋,是我國最早的城市立交橋。全市現存形態各異的橋梁1萬余座。舜禹遺跡、越國古址、府山越王台、文種墓、飛翼樓、蕺山下的戒珠寺、塔山上的應天塔和觀象台等三山園林古跡,使人倍增思古幽情;呂府十三廳及無數古老台門與石橋,你將領略和感受到水鄉古城濃厚的文化底蘊;還有陸游沈園、蔡元培故居、魯迅紀念館、周恩來祖居、範文瀾故居、古越藏書樓……
紹興人傑地靈,有中國第一王朝夏朝的創立者、治水英雄大禹;有為振興越國,卧薪嘗膽的勾踐;有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論衡》作者王充;有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虞世南、元稹;有大教育家、大學者蔡元培,革命家、政治家周恩來,大文豪魯迅,「和平老人」邵力子,以及著名數學家陳建功,物理學家錢三強,氣象學家竺可楨,人口學家馬寅初等等。
紹興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方言土語、物產服飾、茶館酒肆、舟船交通、社戲賽會、四時八節、婚喪禮俗等等,現今仍能較為清晰地傳承著往日風情的以酒店、酒俗、社戲、「三烏」等最具代表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八: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是一座享譽世界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它擁有甲天下的山水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一流的生態環境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桂林是一個最適合於人類居住的城市、一個可以滿足現代人多元化旅遊需求的國際旅遊城市。
早在南宋時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揚海內外,以灕江風光和溶洞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BR>桂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設始安縣治,建城已有2115年,以甑皮岩為代表的史前文化遺址;以秦代靈渠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水利文化;以明代靖江王府及王陵為代表的古代藩王文化;以桂海碑林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詩文文化;以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為代表的中國革命文化;以壯、苗、瑤、侗等民族為代表的中國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等,構成了「看山如觀畫,游山如讀史」的文化勝境。
桂林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市環境質量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綜合考評中連續五年名列第一,全市森林覆蓋率66.5%,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或優於國家二級標准。近年先後榮獲「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化模範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號。
桂林注重處理好山水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城市環境整潔,空氣清新,市區「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獨具「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山水l旅遊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九:東莞 現代製造業名城
中國東莞,位於珠江口岸,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華南抗日的根據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一座充滿魅力的現代新城。
東莞商賈雲集,經濟發達。20多年來,東莞國民經濟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增幅連續多年居全省第一位,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大中城市前30強行列。「東莞製造」世界聞名,東莞已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加工製造業基地,我國重要的外貿出口基地和創匯基地。
東莞是嶺南古邑,五千年前已有先民漁獵耕織。宋元時期,東莞香市是廣東「四大名市」之一,莞香從香港遠銷海外,香港因此得名。這里人傑地靈,孕育出抗金英雄袁崇煥、抗元英雄熊飛、抗英英雄林則徐、抗日英雄蔣光鼐等一批民族英雄,中國金文研究權威容庚等一批思想先哲,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居廉等一批藝術名人,還有「中國礦藏之父」王寵佑等一批科技精英,以及中國打破世界紀錄第一人陳鏡開等一批體育明星。
東莞兼容並蓄,以人為本。150多萬本地人口與50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員工、外來投資創業者和諧共處。東莞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了覆蓋城鎮職工和農民的社會保險制度。「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團結務實、勤勞奉獻」是對東莞精神的高度概括。東莞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這里還是著名粵曲之鄉、龍獅之鄉、龍舟之鄉、舉重之鄉、全國籃球城市。的粵曲之鄉、龍獅之鄉、龍舟之鄉、舉重之鄉、全國籃球城市。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十:洛陽 龍門石窟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建都時間最早、歷史最長的古都。四千多年的開埠建城史,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這里設國立邦,悠久的歷史給這塊土地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69處、市縣級571多處,出土珍貴文物40多萬件;舉世聞名的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千年名剎白馬寺,有「釋源」和「祖庭」的美譽;北部邙山遺存著東周以來歷代王陵形成的中國最大的古墓葬群……
在華夏綿延無盡的文明史中,洛陽一直是歷代文人墨客大書特書的章節。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伏羲氏據此畫成了八卦和九疇。自此,周公「制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寫出《漢書》,司馬光著成《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曾雲集此地,左思的《三都賦》,一時使「洛陽紙貴」……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歷來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現代的洛陽,市井中仍然保留著厚重的文化氛圍,城區內遍布包括河南科技大學在內的五所大中專院校和各級各類學校,人們熱愛學習,崇尚知識,志存高遠,積極向上,是遠近聞名的禮儀之邦。
洛陽,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洛陽牡丹根植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有詩為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Ⅲ 泉州為什麼被稱為「多元文化寶庫」
泉州作為有著深厚積淀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多元文化的展示中心,也是很有特色,很有魅力的城市。提到泉州,自然會想到:泉州南音、提線木偶、五祖拳、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其實作為中國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擁有的遠不止這些。歷史上長期對外開放和國際文化交流,極大地豐富了泉州文化的內涵,逐漸形成泉州多民族文化交融、山海文化氣息兼備、多元宗教文化共榮的地域文化特徵……
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泉州這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建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遠在西晉,大量中原人南遷聚居晉江兩岸,帶來了燦爛的中原文化並與地方文化融合,經過歷代的開拓創造、文化積淀,孕育了泉州斑斕豐富的地方文化藝術之花。泉州宋元時期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列為世界大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代朱熹題撰的一副楹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就足以體現泉州文化的魅力。
Ⅳ 泉州為什麼被稱為「多元化城市」
特色:多元文化古今傳承
■情系兩岸的「五緣」文化
■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
■愛拼敢贏的人文性格
■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多元和諧的宗教文化
■漢語方言的「活化石」
閩南文化從其形成過程來看,是多元文化相互激盪和相互融合的產物,在其長時期的交流、傳承、變革的過程中,不僅顯示了深厚的歷史積淀,而且形成了獨特的個性。
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連,商緣相通,法緣相循。泉州與台灣一衣帶水,兩地同民族根脈,又同語言外殼,兩岸同胞同唱一南音,共演一台戲,具有強烈的文化歸屬感。
泉州性格是海洋性格,開放包容、務實開拓。唐代中期,她與廣州、揚州、交州並稱為中國四大對外通商口岸,宋元時,她是海上「絲綢之路」首發港口之一,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愛拼才會贏」;「泉州人,個個猛」;「輸人不輸陣」等泉州俗語,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氣質。
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泉州活躍的文化遺產細胞。南音、梨園戲、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南派布袋戲等眾多戲曲、音樂,大多起源於泉州。節日是民俗的文化時空和展示舞台。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中,許多傳統表演藝術、造型藝術、飲食文化等得到了原生態的保護。
泉州方言是閩南方言的一個次方言,是漢語方言的「活化石」,歷史上曾經是閩南方言的代表。閩南最早的地方戲劇種梨園戲以及南音至今仍以泉州音為標准音。台灣話來源於福建閩南方言的「泉州音」和「漳州音」,「泉州腔」略占優勢。
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等諸多宗教,歷史悠久、史跡豐富。外來宗教文化與本土儒、道、釋文化互相滲透,相互吸收,和睦相處。
Ⅳ 名稱上海世博會時間2010年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關鍵詞 多元文化 科技創新城
上海世博會是探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宏偉詩篇,是「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經濟繁榮、科技創新和社區重塑」的精彩華章,是「城市和鄉村的互動」的交響樂。(不設統一答案)
Ⅵ 中國最有特色城市
2018-07-19
中國每個城市都有它的魅力所在,只是所展現的魅力不同。
1、河南洛陽 洛陽是被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有「十三朝古都」之稱,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還被稱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牡丹歷來被譽為「花中之王」,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洛陽也因為盛產牡丹而著名。
2、海南三亞 三亞是海南島地級市,被稱為「東方夏威夷」,位居中國四大一線旅遊城市「三威杭廈」之首,擁有全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自古以來三亞就有「天涯海角」的代言詞,各種著名的景點也是聞名於國內外,比如,亞龍灣,三亞灣等等。
3、江蘇崑山 崑山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是一座經濟全球化的現代化都市,在這里有許多年輕人追尋自己夢想,這里旅遊景點眾多,,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玩,著名景點有周庄,陽澄湖,錦溪,千燈,亭林園等等。
4、雲南大理 大理是雲南省自治州,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曾經有一部電影就是以大理為主要拍攝地,網路上曾經一度將大理作為生活中的詩和遠方,大理的旅遊景點也是非常多,比如蒼山,洱海等等。
5、浙江紹興 紹興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紹興是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名士之鄉」。
6、福建泉州 泉州是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被稱世界宗教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7、山東煙台 山東煙台市中國海濱城市,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環境優美,著名的景點有蓬萊閣,長山列島,昆嵛山魏碑刻石等等。
8、江西九江 九江環境優美,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每年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賞。
9、廣西桂林 廣西桂林自古便是中國山水旅遊名城,「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山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10、廣東東莞 廣東東莞號稱「世界工廠」,國際花園城市,著名景點有孫中山先祖故居,粵暉園,虎門炮台等等。
Ⅶ 中國最多元化的城市是哪個有力的證明資料或相關資料
這個問題不太好,多元化本來就是個比較宏觀的詞,如上所說,不能濫用,不過形容城市多元化還說得過去。比如從大方面講,北京算是經濟文化體育教育比較平很的城市。但是但從經濟方面來說,長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塘地區有港口海關工業農業等方面的優勢。又如長江流域的一些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也在同時發展著旅遊業以及工農手工業等。這些都能叫多元化,甚至於民族的多樣性也可以叫做一個城市的多樣化。所以這個問題是沒發回答的,評價一個城市不能從單一的方面來評價,只能說他偏於某個方面。只能說某個人更偏像喜歡某個城市。
所以說城市的多元化要對某一個城市單獨評價,不應該是比較不同城市的多元化,除非兩個城市各種的結構相似
Ⅷ 山東青島的城市精神是什麼
史發展時期形成的一種個性、一種文化內涵。因此,對於青島的城市精神,更強調一種對現有城市形態和未來城市發展趨勢的總結和把握。 發展留下的遺憾 青島的歷史文脈相對比較簡單。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青島一直是一個純粹的殖民城市,其城市文化帶有強烈的殖民色彩,這也集中體現在其建築方面。這段歷史時期,青島的人文氣氛十分濃厚,晚清及民國的許多文人、雅士、政客都曾在青島定居。而對於許多的歐洲人,當時的青島是遠東最有魅力的一座城市,他美麗的海濱、風格獨特的建築、浪漫的人文氣息,使青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一座知名度很高的城市。 此後青島的半個多世紀,則不可避免地中斷了青島那段奇特的歷史和文化,青島向另外一種城市形態發展,這種城市形態是一種離散的和無明確主題的,其發展也沒有明確的方向性。客觀地說,青島目前的城市定位難以准確把握和這種無法延續的歷史有很大的關系。 青島目前的城市特色主要體現在:港口資源、濱海旅遊、海洋科技、工業品牌。青島的以往的人文特色被目前的強大的經濟形象所取代,本應該定位以海洋科技、旅遊休閑、高科技為中心的第三產業為核心的產業模式則讓位於以製造業為重點的第二產業群體,青島的城市文明已經體現為一種強烈的工業文明,這也許並不是我們對青島的預期。正是這種城市模式的錯位,使青島目前在中國的城市群體中地位比較尷尬:擁有適應於發展休閑、居住、高科技等未來產業最好的自然人文環境,卻在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強勢的工業城市。當然也許這並不是青島的錯誤,因為中國目前的城市發展,對現實的經濟效益追求是最重要的,因為強大的經濟是支撐一個城市能夠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引擎,犧牲一個城市本來的個性或許是青島發展過程必經的陣痛。像大連,前數年一直在塑造一個環保性、花園型、人文型的城市形象,但現在,產業基礎的薄弱使的其發展有些後繼無力,現在的大連漂亮但並不繁華,就像俄羅斯的許多城市一樣。也許人們還在抱怨青島在大規模引進大煉油、興建大型工業園、將東部高科技產業區變成一個龐大的製造工廠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這也許是一個城市能夠獲得快速成長的必然選擇。 但是,我們依然會對青島充滿期待,期待她能夠有一天能還其本色,能夠成長為一個真正符合其歷史價值的特色城市。在十六大之後,市委市政府及時提出塑造「青島城市精神和品格」的倡議,將對於青島的未來發展,包括經濟、文化以及城市品牌都有著重大意義,這不僅是對青島建設小康社會的一種文化闡釋,也為青島的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青島城市精神的發揚對於重塑青島人文城市形象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青島,一個多元文化特質的城市 無論是青島的歷史沿革,還是目前的城市現狀,准確地說青島應該是一個多元文化特質的城市。這種符號非常強烈地寫進了青島的城市規劃、建築、民情風俗乃至各種經濟產業。 青島的多元文化特質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海洋文化特色。是從自然地理上看,青島優美綿長的海岸線形成了青島海洋文化的物質基礎;歷史上來看,青島原屬東夷海岱文化區域,青島先民自古在這一臨海地區生存生活、繁衍發展,其生活模式、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及其相關物質創造和文化創造,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海洋文化特色。 19世紀末青島開埠後,青島的港口,青島的城建, 青島的工商業,青島的服飾和飲食, 青島的文學藝術、文化教育包括大學的興建、國內外知名學者、作家的寓居青島等等,這一切社會文化現象,都充分顯示出了青島文化的「海味」。人們稱青島是「東方瑞士」,人們贊賞青島的綠樹、紅瓦、碧海、藍天,青島棧橋、八大關、嶗山、海水浴場、海鮮、海派建築等等乃至青島人的生活審美情趣都帶有海洋特色。青島還是一個海洋科技城、海洋產業城,它的經濟與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二、國際文化特色。青島是中國最早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青島也是吸引國際投資最多的城市之一,在青島,外資企業多達數萬家,常駐青島的外國人士高達5萬人以上,每年青島還要吸引數十萬計的外國遊客,青島還舉辦了多個世界性的節日:國際啤酒節、海洋節、時裝周等。這些都表達了青島的開放性和國際化。 三、工業文化特色。青島是一個品牌之都,在青島,集中了許多中國乃至世界性的知名工業品牌,人們稱之為青島現象。2001年,權威機構調查表明,青島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居中國城市前九位。青島工業基礎已經成為這個城市可塑最大的財富。 四、人居文化特色。青島是中國最適宜人居的城市的之一,青島的自然地理、氣候、經濟基礎、歷史特點、旅遊度假資源,都十分發展人居產業,從近年來青島熱度不減的房地產市場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最近,青島又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無疑又強化了這種形象。 五、藝術特色。青島也是一個藝術之都,青島出了很多出文藝人才,青島的建築、雕塑、人文古跡、一年一度的文化藝術節等都在闡釋著青島的藝術城市形象。 六、青島的齊魯文化特色。盡管青島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但地處齊魯大地,他或多或少了融入了齊魯文化的一些特性,充分體現了山東人的優秀品格:忠厚、認真、直率、誠實、熱情,這種性格貫注到城市中,就變成了最珍貴的道德力量,青島人正是以這種精神創造了許多奇跡,包括青島的名牌現象。 還可以用一組人格化的詞語描述青島的城市特徵: 她年輕漂亮,充滿熱情;她充滿靈性,可塑性強;她真誠寬厚,值得信賴……等等。 當然,以上所概括的盡管很多,但還有許多精神特質是青島缺乏的,如: 激情。青島是中國少有的過於冷靜的城市,缺乏創造力和突破力。 執著。青島很善於變化,但不夠執著,不執著就容易迷失方向。 不同的文化,世界的青島 通過對以上青島各種文化特質的描述,我們會發現,青島本最本質的東西,可能就在於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對於青島未來的發展,不同文化特質的融合顯得非常重要。同樣,青島的城市定位將是世界性的,她不僅僅屬於中國和亞洲,還應該屬於世界。與上海、北京、廣州都定位為一個世界性的大都市的情況不一樣,青島是一個有更多個性具有旅遊度假功能、世界名流雲集的的世界性城市(如美國的邁阿密)。 因此青島的城市形象設計,也一定要遵循他的精神特質,如總體城市規劃,建築風格、城市色彩、人文格調、經濟結構等都因考慮青島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比如,青島的建築風格,以前許多人強調最好延續八大關風格的歐式建築,其實筆者以為這是一種對城市文化表面的理解,青島更需要的是一種多元建築文化的滲透。還有,青島的經濟結構,現在完全可以將思路放的更開闊一些,產業層次和深度都要升級。 在青島城市形象中,國際化的符號要重點考慮,一個是建築特色,青島可以建一些類似於國際建築公園一樣的標志性項目。一個是節日展會,青島可以搞類似昆明世博會一樣的展會,也可以申辦像APECA一類的國際大型會議。一個是增加人文內涵,最近海洋大學邀請王蒙等著名作家重振文學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就是不斷促進產業升級,將青島的工業城市形象演變成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人文城市形象。 基於以上觀點,我建議,可以將「不同的文化,世界的青島」作為青島的城市精神和品格。
Ⅸ 哪個城市的環境比較好,適合長期居住
假如你很重視環境和空氣質量的話,哪北京首先被淘汰了;上海,廣州,深圳空氣和環境都不錯,其中,廣州和深圳要略勝一籌;
再看,綠化,廣州深圳作為花城山城,綠化率,相對上海和北京,要高很多;
其他一些商業配套,金融機構,股票,公園,景點之類的,這幾個城市都比較接近,都有步行街,大型商超和著名景點,比如,北京故宮歡樂谷,廣州白雲山長隆,上海東方明珠外灘,深圳華僑城大小梅沙,深圳和上海是沿海城市,北京是內陸城市,廣州是近海城市;
再看長遠的規劃,廣州和深圳作為粵港澳灣區的兩大核心城市,未來發展會加速前進,北京和上海因為要疏解人口和功能,周邊城市將迎來發展,北京和上海將有一定的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