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建設文化強省

如何建設文化強省

發布時間:2022-05-14 22:04:39

『壹』 政治必修三,怎樣建設文化強省

1.充分挖掘本省的優秀的傳統文化……
2.吸收借鑒外省和外國的優秀文化,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3.進行文化創新,立足本地文化建設的實踐;
4.依靠當地人民群眾
5.發展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

『貳』 人教版初中政治:如何將山西建設成文化強省(至少4點原因)

原因的話應該是為什麼要將山西建設成文化強省?
1、有利於提高全省人民額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3、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4、是解決我國現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主要矛盾的要求。

『叄』 如何建設文化強國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服務社會主義的方向,堅持鮮花盛開,爭先放待的原則,堅持走近務實的原則。走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世界,未來,民族科學的群眾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文化的關鍵是增強整個國家文化的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的文化舞台,讓所有文化創作源泉全面流動,創造全民族文化創作。和活力,使社會和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振興國家的靈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深入研究和教育,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社會思想,聚集社會共識。

(2)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強化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紀元。

(3)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享受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創新導向,提高文化產品的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堅持基層,服務群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造福人民,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支持力度,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自由開放。

(4)提升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文化力量和競爭力是國家繁榮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促進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發展哲學和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電影和電視,文學和藝術。

(3)如何建設文化強省擴展閱讀:

文化強國,對於每一個中國企業和個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它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民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強國戰略從大的層面講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從小的層面講得看我們是否有叫得響的文化作品、我們的創意產業是否位於世界前列、我們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能否輸出海外。

文化強國 動漫在行動

我國動漫產業起步不晚卻發展曲折,但近年來政府認識到了大力發展動漫展業對於國家軟實力提升的作用,與動漫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紛紛出台,內容涉及資金、技術、人才、對外交流等方方面面。中國動漫產業乘勢而起,一躍成為公認的朝陽產業。

『肆』 運用唯物辯證法實質與核心的知識,闡述廣東如何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文化強省建設必須認識和把握廣東文化的優勢和劣勢,推動文化發展。
②主要矛盾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要求我們集中力量,重點解決主要矛盾。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抓住了文化強省的主要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劃撥專項資金打造廣東特色文化品牌。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要求我們堅持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廣東文化強省既注重發展自身個性特色,又廣泛吸收借鑒兄弟省份、世界先進文化建設的普遍經驗。

『伍』 如何充分利用山東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加快實現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①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強省,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等)。②繼承山東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③立足山東改革開放的實踐,創新文化內容和形式,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同時博採眾長,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化成果;進一步促進山東文化產業發展。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文化強省的積極性 白痴、相信我的答案

『陸』 雲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戰略措施是什麼

具體請參閱《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綱要》 四、保障措施和實施對策 24.建立組織領導協調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實行與精神文明建設相一致的各級黨委、政府負總責,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進行指導、組織和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各負其責,人大、政協督促推動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辦公室設在省委宣傳部。黨政各職能部門要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設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的指導協調下,動員組織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同時,建立組織協調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對重大問題進行協調和決策。各地州市縣也要建立相應的機制和制度。 25.加強領導目標責任制和工作會議、獎勵制度。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納入「十五」計劃和經濟社會發展長遠規劃。要在年度計劃中提出具體的分解目標、任務和措施,年終總結時進行認真分析和評價。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工作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建立表彰獎勵制度,定期表彰獎勵為民,族文化大省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設立專項獎勵資金,獎勵優秀文化人才和優秀藝術作品。對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及其傳承人進行命名,對各種藝術門類傑出人才授予稱號。 26.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和基礎設施投入。制定《雲南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條例》,加強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廣播電視人口有效覆蓋率,加強博物館、圖書館、群藝館、文化館、科技館、青少年宮、體育場(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發119跖]37號文件精神,對經濟落後地區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給予特殊傾斜。省里已出台的扶持文化事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十五」期間繼續執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要納入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遺產相對豐富的地區,要從城市維護費中劃撥一定比例用於文物保護;城市新建小區要按建築造價的一定比例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設立貧困地州國家級貧困縣「兩館二站」建設專項資金,各級政府也要配套一定資金,集中解決貧困地州國家級貧困縣的圖書館、文化館和鄉文化站修擴建問題。設立文化精品創作扶持資金,扶持省內外文化工作者圍繞雲南題材的精晶創作。 27.大力拓寬投融資渠道。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公共財政支持公益性文化建設的政策,每年的文化投入根據財政狀況作相應增加;適當增加財政資金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額,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並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引導信貸資金投入,逐步增加對有潛力、有效益項目的貸款額度,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吸引國際金融資金投入我省的文化建設;積極探索利用外資辦文化產業的有效途徑。以政府支持、社會贊助的方式建立並壯大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會,吸收利用社會資金成立雲南文化投資公司、文化資產經營公司等機構,積極創造條件發行民族文化彩票,鼓勵支持文化產業集團上市。充分運用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辦文化事業的積極性,吸引各方力量對文化建設投資或捐贈。 28.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政府主要實行以政策指導、法規約束、信息服務、檢查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宏觀管理,把部分微觀文化行政管理職能賦予行業組織,使政府的宏觀調控與行業組織的微觀管理有機結合。推進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的改革,制定政策促進非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向產業實體轉化;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步伐。規範文化產業單位的組織形式,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制度;鼓勵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體通過資產重組,實施全新的現代管理模式,推動文化事業的繁榮和文化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29.建立健全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以資本為紐帶、政府宏觀調控、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引導、培育和發展文化市場;遵循市場規律,優化資源配置,鼓勵多種投資主體興辦多種形式的文化產業。採取政策措施,調整文化產業資產存量結構和文化產業結構,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有利於促進和有效利用人力資本的分配、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各級各類文化行業協會,形成行業自律機制。制定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政策,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文化產業,促進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協調發展。鼓勵文化產業單位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發展外向型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中介代理服務機構的建設,建立文化經紀人、獨立製片人制度和項目建設招投標制度。 30.培養造就高素質的民族文化隊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民族文化隊伍;造就一支事業心強、有真才實學的民族文化創作和研究隊伍;造就一支善經營、懂管理、守法紀的文化企業家和經營者隊伍。制定《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人才培養規劃》,指導全省文化隊伍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積極性的同時,廣開渠道,引才納賢。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設立重點院系、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建立民族文化大省人才培養基地,有組織、有計劃地大力培養高素質人才;創辦民族民間傳習館(班),促進特殊文化人才的成長;保護好高齡民族文化傳承人,培養中青年文化傳承人。改革文化企事業單位的職稱、人事、工資、福利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人才的創造性作用。培育文化人才市場,用市場手段合理配置人才,使用人才。 31.加強民族文化科學研究和決策咨詢。建立和完善民族文化研究體系,建立全省民族文化學科重點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庫,強化雲南民族文化建設中理論與實踐重大問題的研究。加大民族文化科研經費投入,保證各項研究工作高質量展開。成立雲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為發展民族文化事業的科學決策服務。 32.加強文化建設的立法工作,嚴格執法,為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根據我省實際,制定有利於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的法規和條例,重點是制定和完善文化資源、文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規;制定和實施文化領域的有關工作條例,建立和完善文化領域宏觀調控和管理的各種法規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市場管理的各項有關法規制度。認真貫徹《雲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法制教育,加強文化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培育公民的法制觀念,增強守法自覺性。建立文化市場執法責任制度,建立·—支高素質的文化市場執法隊伍,依法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33.切實加強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工作。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統一認識,積極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本《綱要》的精神和要求,認真制定本地方、本部門的有關規劃和措施。各級各種新聞媒體要加大有關民族文化大省建設內容的宣傳力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戰略目標變成全省人民的具體實踐,努力把雲南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文明、民族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柒』 如何利用山東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加快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

答案:
(1)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強省,必須牢牢把握社 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等)。
(2)繼承山東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 繼承,古為今用。(3)立足山東改革開放的實踐,創新文化內容 和形式,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同時博採眾長,吸收、 借鑒其他優秀文化成果;進一步促進山東文化產業發展。
(4)人 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文化強省的 積極性。

『捌』 如何突出以文化人把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文化強省建設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優進文化化市場的繁榮,提高山東省的文化生產力。
②立足於山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人實踐。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加強文化創新
③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利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
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事業,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閱讀全文

與如何建設文化強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8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3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