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政府為何會封禁長白山200年,到底有什麼秘密
長白山是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名字是不咸山,金朝開始改叫長白山,所謂的白山黑水,白山就是長白山,黑水指的是黑龍江。
後來清朝國力衰弱,沙俄又乘機往東北滲透,清朝對東北的禁令逐漸鬆懈,但是長白山一帶還是禁地,一直有專門的軍隊駐守,辦事衙門稱為永陵掌關防衙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24年,裁撤衙門,永陵祭祀歸縣公署辦理。
1979年對外開放,成功旅遊景點,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長白山又是5A級的旅遊單位。
2. 介紹長白山的文字介紹
在下的各位都是SB點贊的人不是SB
3. 長白山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
4. 長白山裡究竟有什麼秘密,為什麼清政府要封禁200年
因為長白山就是清朝的龍脈。自古長白山就有龍宮演操之說,明中葉,有風水大師曾言長白山會出聖人。東華錄之中的清實錄記載,長白山東部有一座布爾里湖,曾有三仙女在池內沐浴,有龍入腹後有身孕,其中一女產下兒子,生而能言,成人之後,天女賜其姓為愛新覺羅,名布庫里雍順。布庫里雍順即為清始祖,他一生極其尊崇長白山,並將一塊三仙女出浴石供於龕堂,焚香禮拜。
最後,作為清朝發家的土地,清王朝對它感情深厚,將此地保護起來,也避免將來某一日萬一遇到滅族災難之時,他們還有一處棲身之所。長白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退居此處,就算沒有榮華富貴,也能保證不被餓死。
5. 中國最神秘的一座山,歷史上被封禁216年,長白山裡面藏著什麼
我國的東北,有一個風景區,一年四季遊人都比較多,一張門票大約300,買票要排隊好久,可是人們為了一賞景區都很有毅力,這個景區就是長白山。長白山曾經被封禁200多年,這跟景區特點有關,也和歷史淵源有關。
長白山的風景獨有魅力,相信你有機會,一定要到長白山一探究竟。
6. 我想知道一些古代長白山的資料,記住,是古代的!我正在寫武俠小說,提到那裡。有的幫忙提供下,謝謝!
長白山古代文化有:以長白山地區為中心的,肅慎、挹婁、靺鞨、勿吉等民族的山林採集、漁獵為主的多神崇拜的遠古文化;以滿族軍旅生涯、朝鮮族農耕生活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化;以近代民族民主斗爭、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核心內容的,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多民族復合型的近代文化。
以下的兩個網址,LZ可以去看一看,也許會對小說有幫助的。。
http://www.dy7cd.com/knowledge/2003/109576.shtml
http://ke..com/view/4588.htm
(因為不太清楚LZ想要了解的是古代長白山的歷史文化還是地理環境或者是古代長白山的人文風族。。~~所以偶只找了一些與古代長白山有關的介紹。。)
最後,在這引用一部古代文學對長白山的記載:
(希望對LZ有一些幫助吧。。)
長白山在遼寧省長白縣北,古名不咸山,漢曰單霎時蠣嶺,又曰蓋馬大山,後魏曰太白,又曰徙太山、從太山、太皇山,其名長白山,則白金始,又曰白山,大定十二年封山神為靈應王,明昌四年為開天宏聖帝,滿洲語謂之果勒敏珊延阿林,義即長白山也,山高一萬尺至一萬二千尺,四周百泉奔注,三江之源出焉,三江者,一水南流迤四為鴨綠江,一水東流迤東南為圖們江,一水西北流折東北為松花江,鴨綠圖們兩源,皆在山之支阜分水嶺,惟松花江正源則由山嶺之圖們泊下注,山頂為輕石石炭岩,樹木不生,山腹則金系土質,傾斜平緩,登降便捷,俗稱白山派子,惟森林郁茂,不見天日,每年八月至翌年四月,大雪封山,行人尤絕跡焉,其正脈綿亘吉林省南部,東北走為英額嶺、哈爾巴嶺,劃分瑚爾哈河、布爾哈通河之源,西走為分水嶺納魯窩集,劃分渾發、余家、渾河之源,其支脈入朝鮮者分二支,一支由慶尚道南入海為釜山,遙接日本之對馬島,一支由全羅道西南入海而為濟州島,與我男舟山群島遙通,其散布於吉遼兩省者分四支,一支東北走,綿亘於烏蘇里江、松花江之間,接黑龍江之東與安嶺山脈,曰完達山脈,一支北走,蟠結於牡丹江左岸,松花江右岸,曰小白山脈,一支西南走,互遼東半島,界於遼河,鴨綠江之間,曰千山山脈,一支北走,界於遼河,松花江之間,曰吉林哈達山脈,此山脈復與遼河西岸之松嶺山脈相聯焉。
在山東鄒平縣南二址里,東北屬長山,北屬鄒平,折而西屬章丘,南則淄川,盤繞四縣,最高處曰會仙峰,《抱朴子》長白,泰山之副岳,綉江發源於經,《魏書辛子馥傳》長白山接拉三齊,多有盜賊,子馥受命名檢覆,因辨山谷要害,宜立鎮戍之所,《御覽》以山中雲氣長白,故名。
7. 長白山的簡介
長白山景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二道白河鎮池北區東南部,東南與朝鮮毗鄰,坐落於長白山北坡,距長白山34公里,距雙目峰中朝邊境65公里,區域面積52.42平方公里。
長白山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主峰長白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景區是擁有「神山、聖水、奇林、仙果」等盛譽的旅遊勝地,也是滿族的發祥地,在清代有「聖地」之譽,皇帝須親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烏拉(今吉林市)望祭長白山。
前往長白山旅遊應注意當地天氣氣候。長白山景區屬於受季風影響的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氣候的特點外,還有明顯的垂直氣候變化。總的特點是冬季漫長凜冽,夏季短暫溫涼,春季風大乾燥,秋季多霧涼爽。年均氣溫在-7℃至3℃之間,7月份平均氣溫不超過10℃。6至9月份降水佔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雲霧多,風力大,氣壓低,是長白山主峰氣候的主要特點。
(7)長白山奇石文化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1、長白瀑布
長白瀑布位於長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補天石漫出後,流經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從龍門、天豁兩峰之間驟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2000年長白瀑布被列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長白山天池
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葉,略呈橢圓形,是火山噴發後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長約4400米,東西寬約3370米,最深處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積9.82平方千米,周長13.1千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為2189.1米,總蓄水量為20.4億立方米;站在懸雪崖上還可以看到7峰16景。
8. 關於長白山的資料
巍巍長白山
孕育著久遠的傳說
滔滔天池水
流淌出神秘的河
我們坐在汽車上,緩緩地向長白山靠近。
如果你是八零九零的孩子,你一定會隱約想起一部動畫片,其畫質和色彩都帶著鮮明的中國剪紙印象。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這部動畫片就是九七年播出的《人參王國》。
當主題曲的旋律響起,一些模糊的記憶驀然蘇醒。原來我們早就相識,原來是你。
遠眺長白山
(橫屏觀看)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供圖:圖蟲創意
01
通常,人們心目中的長白山僅僅是指托舉起天池的火山錐。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但實際上,長白山是一個廣闊得多的地理范疇,天池山只是它的主峰所在。
為了加以區分,以長白山主峰為核心,沿鴨綠江、圖們江向兩翼自然延伸的巨大山體被稱為長白山脈。
而整個東北平原東部的遼闊山地則幾乎全部歸屬於長白山系。
長白山系概覽圖
(制圖©孤城)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長白山系,北起烏蘇里江畔的完達山,南抵渤海之濱的老鐵山,綿延1300多公里,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里,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本文中的長白山如無特殊說明,則統一指長白山脈的主峰)
長白山一年之中有將近九個月積雪蓋頂,遠遠望去,其高冷平靜的外表,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座世界排名前列的具有災害性噴發危險的大型火山。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供圖:圖蟲創意
這並非聳人聽聞,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它的蘇醒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走進長白山,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地殼下汩汩涌動的岩漿所傳遞出來的躁動。
長白山溫泉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長白山上分布著密集的高溫溫泉群,其中有近一半的泉口水溫可達60℃,部分泉眼甚至能達到83℃,可以輕松煮熟玉米和雞蛋。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長白山火山噴發在歷史上並不罕見,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火山活動就發生在百餘年前的1903年。
前兩年,隔壁在大搞地下核試驗的時候,專家們就為長白山捏了一把汗。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後,他們的火山專家甚至還斷言:未來20年內長白山火山噴發概率為99%。
1597年和1702年長白山曾有過兩次中等規模的噴發,並被古人生動地載記於文獻中:
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1597年)
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1702年)
1215年前後,長白山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爆炸式噴發活動,這是地球過去2000年來最大的兩次噴發活動之一。
據地質學家考證,這次大噴發,噴射出約1450億立方米的火山物質,噴射柱的最大高度達到29公里。遠在1000公里外的日本九州島降落的火山灰都厚達5厘米。(數據來源:楊清福等,1998,長白山天池火山公元1215年大規模噴發空降堆積及噴發動力學參數,東北地震研究,14(2) )
長白山山頂遍布火山浮石,這些稜角分明、面目猙獰的石頭上依然清晰可見被灼燒的痕跡,火山噴發的洪荒之力令人嘆為觀止。
火山浮石
(攝影©孤城)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這次千年大噴發,削掉了火山錐的錐頂,使得長白山的絕對高度大幅降低。但同時在山頂炸出了一個巨大的漏斗狀火山口,火山活動偃息後,20億噸的水漸漸在這里匯集。
天池形成了: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長白山天池海拔2189.1米,水面面積9.8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
這是我國最大、最高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
它的面積不足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的兩百分之一,蓄水量卻接近其二分之一。
16座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峰環伺天池,隔絕了來自人類社會的一切污染。
白頭峰
長白山最高峰,海拔2749米
(攝影©孤城)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長白山天池自古便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近代以來朝鮮半島屢屢以「地圖開疆」的方式,擅自將長白山歸為己有。
1962年,中朝雙方重開劃界談判。為維護良好的邦交,並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中方作出重大讓步,將天池的一半和包括白頭峰在內的七座山峰劃歸朝鮮。
朝方接收後的第二天,就把白頭峰更名為將軍峰。如今,我們只能從長白山的北坡和西坡欣賞天池的風采,對岸觸目可及,卻已是異國他鄉。
長白山北坡
(攝影©孤城)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長白山西坡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供圖:圖蟲創意
02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這樣的記載: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
「不咸」為滿語的音譯,意為「白色」,不咸山即長白山。
在中國歷史上,長白山隨著年代變遷而有不同的名字。
北魏到南北朝時期稱為「徒太山」。
勿吉國南有徒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勿吉傳》
唐稱稱為「太白山」,遼金時期開始稱「長白山」。
隨著長白山名字的改變,在長白山一帶發源定居的北方少數民族,也在不斷更替。
不咸山的肅慎氏,漢魏的挹婁(yì lóu),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mò he)……
這是一支在歲月里不斷征伐融合的東北少數民族,盡管如同中原改朝換代一般更新著自己的名字,但實際上,這支部族血脈相通,一脈相承。
並且,追溯至肅慎起,他們便已和舜禹時代的中原有了聯系。
這種聯系方式,就是:各職來貢。
▼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在東北與朝鮮半島設下「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從長白山到長安,雖然路途遙遠,但中原文化對長白山地區的影響從未斷連。
公元698年,靺鞨首領大祚榮在長白山北麓建立震國。公元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從此,長白山下的靺鞨部族改叫渤海國。
渤海國行政區劃圖
(來自:互動網路)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大唐盛世引得萬國來朝,其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內核」促使著這個過程奔騰不息,那就是:
絲 綢
當時,中國的絲綢在質地、紋路以及色彩等方面,都遠遠超越了世界上其他地區人們對服裝布料的認知理解,由此,他們不惜萬里來到都城長安,以求在貢賞貿易中獲得絲綢回贈。
2000餘年的跋涉,這支長白山下少數民族的朝貢道,在唐朝終於定型成了一條長達萬里、影響深遠的:
東北亞絲綢之路
這貿易之條路助力渤海國迅速成長為「海東盛國」。
這條路也將中原文化廣泛地傳入東北亞諸多邦國。
中土大國的富庶與繁華,亦成為東北游獵民族所嚮往乃至垂涎的對象。
公元1644年,女真族踏過山海關,他們從長白山下帶來了一個古老的姓氏:愛新覺羅。
可能誰也不曾想過,中原與長白山會有這樣的輪回。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用276年的時光,回應了四千年前祖輩的心願。
03
自古更迭的歲月里,各民族間的戰事、和平、融合輪番不止,長白山卻一直都是北方諸多少數民族共同的、不可動搖的神山。
而長白山下叢林密布,溝壑縱橫,還常有猛獸毒蟲出沒,人們對長白山的了解始終止步不前。
愛新覺羅氏問鼎中原以後,以保護「龍興之地」為由封禁東北。前人無路堪測,後人無緣接近,長白山便在清朝兩百多年的護佑之中,成為至今世界上同緯度地帶最為原始、完整、豐盛的自然森林保護區。
長白山林區
▼
解密東北亞第一神山——長白山
▲供圖:圖蟲創意
對長白山的崇拜,也讓清王朝的歷代帝王孜孜不倦地從長白山身上為這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尋求精神上的支撐。對長白山的官方勘察活動,也在皇帝的諭示下不斷展開。
1908年7月20日,清朝最後一任勘界大員劉建封及其隨眾完成了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次成功登頂。
9. 長白山天池形成多少年歷史了
長白山天池形成有1200萬年歷史了。
長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夏融池水湛藍;冬凍冰面皓白,被16座山峰環繞,僅在天豁峰和觀日峰間有一狹道池水溢出,飛瀉成長白瀑布。
長白山形成於1200萬年前地質造山運動,經過多次噴發而拓成了巨型的傘面體,當火山休眠時湧泉溢出,形成十餘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千米,東西寬3.37千米。集水面積21.4㎞²,水面面積9.82㎞²,水面周長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水溫為0.7℃-11℃,年平均氣溫7.3℃。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積水最深的高山湖泊。現為中朝兩國的界湖。
10. 長白山的介紹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
在億萬年以來的地質歷史上,長白山地區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到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陽光、雨水和氣候變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風化和破壞,最後長白山還經歷了火山爆發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觀。
(10)長白山奇石文化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長白山植被垂直景觀及火山地貌景觀是首批進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的國家自然遺產地。2010年曾先後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
長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經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記錄,其中更有中華十大名山、中國的五大湖泊、中國的十大森林等 。長白山在生態、生物、地質和歷史等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質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
長白山四千年前就是滿族先世肅慎的發祥地與聚居地,定位長白山為滿族文化聖山,對弘揚滿族文化,建設與保護長白山意義重大。同時,長白山歷史悠久,文化內涵博大精深,保護和發展長白山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將使長白山旅遊文化規模不斷擴大。
長白山全境歷史上屬於中國領土,20世紀60年代,中國當局出於中朝鮮血凝結成的友誼考慮,劃割給朝鮮一部分,方才使之成為中朝兩國界山。朝鮮當局對得到的長白山部分進行改名,並進行了大量政治宣傳,宣稱為金日成主席誕生地和戰斗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