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華5000年文明是從什麼時候算起的
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但是這5000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呢?我們背歷史朝代是從夏商周開始,不過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至今也只有4090年左右的歷史,那前面還有1000多年去哪了呢?夏朝之前的朝代又是什麼呢?其實想要成名一個國家曾經經歷了哪些朝代是需要有相應的考古證明的,而目前我們幾乎沒發現什麼從夏朝出土的文物,所以需要先把夏朝給證明了,才能繼續後面的歷史研究,不然就只能看到一些神話故事那就不是歷史了。
夏朝之前應該還存在一個虞朝,只不過目前還需要更多的材料來證明。根據我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果,確定了夏朝是於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即距今4100年左右。
距今5000年到4000年的這段時間,在考古學上被稱作新石器時代晚期。中華文明主要孕育於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下游,在這些地方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晚期文明有龍山文化、良渚文化。
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已經屬於原始社會中高度發達的文明,出現了宮殿、精美禮器以及貴族墓葬等,標志著它們已經開始由部落林立時代向城邦國家時代過渡。
其中龍山文化在當時廣泛分布於山東、河南等黃河中下游地區,龍山文化與夏朝所處年代緊密相承接。在中國古史傳說里,唐堯虞舜在夏朝建立之前。湯葯虞舜所處的時代,基本就是在龍山文化時期。
有虞氏強大之後,就開始由部落向強大的城邦國家過渡。距今約4500年,進入有虞氏時代。根據古史傳說,虞舜以上世系可考者,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句芒產蠕牛,蠕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重華就是虞舜。
舜的都城也在平陽。舜勵精圖治,繼續堯的事業,任命了很多能乾的官員。其中就有大禹。舜德行清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孝子,人們都非常愛戴他,他走到那裡,人們就跟到那裡,那個地方就會繁華。舜老了後也和堯一樣,選擇把帝位傳給了功勞很大的大禹。
大禹是顓頊的孫子,姓姒,名文命,他是西羌人。大禹治理洪水,功勞非常大,人民稱他為「偉大的禹」。大禹執政後鞏固了華夏族的統治,終止了禪讓制度由他兒子啟建立夏朝,中國進入正式文明時代。
堯舜禹之間帝位禪讓也反映了上古時期各部落之間勢均力敵,互相融合彼此達成一些政治妥協,共同治理天下的現實。堯舜禹是中華文明人文始祖。在他們的時代建立了傳承數千年的道德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最早創造者,中國人用禮儀文化區分華夏狄夷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黃帝是華夏族的建立者,堯舜禹就是華夏族五千年文明的奠基者和開拓者。
⑵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
中華文明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己經取得突破性成就.專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確定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黃帝事夏一千年左右.這樣算來,從黃帶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一般講文明史,是以城、青銅和文字為標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陽發現了一座屬於黃帝時代的古城遺址-平糧台古城遺址,在這里發現了標志文明的青銅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計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黃帝時代的骨刻文字,專家認為這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科學家還發現山東大波口文化中晚期的陶文與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脈相承的跡象,估計 "陶文"距今約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的一座古城遺址中又發現了一種與甲骨文差別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個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餘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勻,筆劃纖細.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專家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洛書刻有一到九個自然數排列圖形.這些圖形是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人稱 "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⑶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具體是從哪個年代開始算起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算起,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來歷:
司馬遷的《史記》不列三皇,而將炎、黃排在《五帝本紀》之首,但他並沒有明確黃帝的年代,甚至對顓頊、帝嚳、堯、舜都沒有紀年。現在的文史工具書一般都把黃帝的年代定在公元前26世紀,即距今約4600年(最近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已改為距今約5000年,顯然與前述主流認識相關)。
宋健先生在《超越疑古走出迷茫》一文中說《民報》所用黃帝紀元大概是由當時在東京的史學家推算的。史式教授說其來源為:盧景貴根據邵雍《皇極經世書》稱堯元年為甲辰年,推定這一年為公元前2357年。
再據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載黃帝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84年、顓頊78年、帝嚳高辛氏70年、帝摯9年推算黃帝元年為前2698年。史式說,從黃帝紀元即公元前2698年算起,到今年一共是4704年,不足五千年而接近五千年,這就是『五千年』說的真正來源。
(3)5000年文化從哪個朝代開始擴展閱讀:
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介紹: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⑷ 中國存在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是從那一個朝代開始計算的呢
中國的文化不是五千年,五千年只是一個統稱而已,大約是4千多年,所以稱為上下5000年,是從夏朝開始的。
⑸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
中華文明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
專家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洛書刻有一到九個自然數排列圖形.這些圖形是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人稱 "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⑹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啊
上下五千年是從上古時期開始記算的 因為前2000多年的歷史沒有人記錄,只有傳說。所以詳細的是從夏商周開始並不是從秦始皇開始的。但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一共有三十個朝代。結束於清朝。
(6)5000年文化從哪個朝代開始擴展閱讀:
夏商周,是即中國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的簡稱。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是一個大動盪的年代,諸侯爭霸戰亂不休最後被秦統一。歷史上產生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歷史上人們習慣將秦始皇嬴政與漢武帝劉徹相提並論,其中原因就是秦皇和漢武所做的事都具有開創性,是前所未有的,都對後世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
⑺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上下5000年是從什麼時期開始算起
上下5000年是從公元前兩千年開始算起。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2000年以上。華夏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演繹出 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一個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生命之源。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套書中,編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
但本書不僅僅局限於歷史,而是廣泛涉及哲學、軍事、藝術、教育等領域,使本書從一般的歷史性介紹上升到對中華文化各個層面的廣泛介紹。
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公元前兩千年就有了中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里,有許多動人的有意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是有文字記載的。至於五千年以前遠古時期的情況,沒有文字記載,但是也流傳了一些神話和傳說。
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時間,西方學者根據他們的標准一直認為是3000年前,中國學者雖然存有異議,但一直無法證明這一觀點的錯誤。
紅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結果和關於文明標準的定義,可以證明中華文明起源於8000年前。因為這一研究成果,復旦大學人類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教授李輝應邀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發表了演講。
剛剛過去的2014年是紅山文化申遺年,也是紅山文化重新被全世界認識和關注的一年。
大部分紅山文化出土的瑰寶都在上世紀初流散海外,它的價值在於通過紅山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國文化的起源。
按照西方對文明起源的定義,中華文明發源於3000年前。而紅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們對於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個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應前推5000年,應是8000年前。
⑻ 中華5000年歷史是從哪年開始的
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
1、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
2、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
3、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
4、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
5、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8)5000年文化從哪個朝代開始擴展閱讀
中原王朝歷史上不斷與周邊各少數民族交往征戰融合而成中華民族。19世紀初,清朝治下的中國開始走向衰落。1912年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共和政體取而代之。
但勝利果實被北洋軍閥竊取,中國也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經歷國民大革命,國共十年內戰,八年抗日,以及3年解放戰爭,最終在1949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政府撤守至台灣。
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再次崛起,2011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⑼ 人們常說上下五千年,這五千年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
其實我們所說的上下五千年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劃分階段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也只是一個泛指,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很悠久了。具體從什麼時候算起,說法也是不一的。
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國五千年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沒有一個具體的年代劃分。但最令人信服的說法是上下沒有具體的時間界限概念,只是一個形容詞,是中國歷史的總和。就像編纂《史記》一樣,司馬遷時期不是「五千年」這個說法,而是以「黃帝,邵甸之子,姓公孫,姓宣元」為起始點的。
總而言之,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們文明的不斷延續。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我們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