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你如何看待文化強國

你如何看待文化強國

發布時間:2022-05-15 06:22:57

1. 文化強國是指一個國傢具有強大的文化力量這種力量表現是什麼

文化強國的力量表現如下:

文化強國是指一個國傢具有強大的文化力量,這種力量既表現為具有度文化素養的國民,也表現為發達的文化產業,還表現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

我國一直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深化對文化強國的內涵認識,從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進程不斷深入向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基石。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需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呼應時代課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文化強國理念的提出:

全會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行了戰略部署。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僅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根本思想保障,而且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2. 什麼是文化強國

文化強國字面意思就是在文化上強大的國家,主要表現為對內表現為文化自信,對外表現為對其他民族有較強的吸引力。文化的自信和吸引力,從根本上說,來自文化的先進性。

文化強國的文化,總是能引領時代進步的潮流,代表人類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文化強國的國民,對自身文化的歷史傳統總是感到自豪和自信,有了這種自信,我們就不會因為暫時的困難和挫折而喪失信心,更不會因為別人的批評和指責而無所適從。

(2)你如何看待文化強國擴展閱讀

文化強國標志:

一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幅提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全體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協同發展;

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涌現;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現標准化、均等化。

二是全社會的文化創新活力充分激活。

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領域運行的軸心原則就是不斷地自我復制,自我表現,自我創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如果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從而使創新文化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那麼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就可以通過創新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文化軟實力就會轉變成文化生產力。

三是文化產業的規模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大幅提高,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和跨國文化產業集團,在世界文化產業發展中引領潮流。

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使其佔到GDP比重的8%—10%,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充滿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

3. 談談你對文化強國的認識

文化強國對於每一個中國企業和個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它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民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強國戰略從大的層面講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從小的層面講得看我們是否有叫得響的文化作品、我們的創意產業是否位於世界前列、我們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能否輸出海外。

(3)你如何看待文化強國擴展閱讀:

文化創意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它在我國經濟增長轉型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逐漸成為最具潛力的支出產業。大力發展創意產業,不僅能夠引領我國經濟發展,而且能夠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大動漫時代背景下,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漸擴大,文化強國被作為國家戰略得以重視,文創產業這一朝陽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藍海。中國企業家當瞄準行業前沿,思維也應與新興業態接軌,深刻解讀、領會國家關於文化產業的政策方針,尋求與包括動漫企業在內的文化創意型企業對接,實現企業產品或模式有別於競品的差異和超越,並為企業實現差異化藍海、創造可持續發展贏利的商業模式。

4. 結合當下熱點話題談談對文化強國的認識

文化強國,對於每一個中國企業和個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它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民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強國戰略從大的層面講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從小的層面講得看我們是否有叫得響的文化作品、我們的創意產業是否位於世界前列、我們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能否輸出海外。

5. 學了國學你對文化自信,文化強國有什麼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文化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這也是文化自信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後成為第四大自信的原因。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

(5)你如何看待文化強國擴展閱讀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人類文明是由世界各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是歷史的積淀、智慧的結晶,引領著歷史前進方向和時代發展潮流,昭示著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加強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只有堅持推動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緊各國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紐帶,才能更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積極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堅定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6. 如何理解文化自信和文化強國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文化強國,對於每一個中國企業和個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它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民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強國戰略,從大的層面講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

7. 如何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台,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常態化.
(三)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幫扶力度,繼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強和改進網路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加強網路社會管理,推進網路規范有序運行.開展「掃黃打非」,抵制低俗現象.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四)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增強國有公益性文化單位活力,完善經營性文化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繁榮文化市場.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營造有利於高素質文化人才大量涌現、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

閱讀全文

與你如何看待文化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8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3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