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丘古城裡有哪些民間故事或傳說
商丘古城的民間傳說故事;
1、鑽木取火:
在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
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
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
2、玄鳥生商:
商是黃河下游的古老的夷人部落,帝嚳高辛氏後裔。相傳有娀氏女簡狄與二女行浴,有玄鳥飛過墮其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契為商人始祖,契是商族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第一位男性首領。
5、桃花扇:
李自成攻佔北京,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登基,改元弘光,擅權亂政,排擠東林、復社士子。時鎮守武昌的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
為名兵逼南京,弘光小朝廷恐慌。因左良玉曾得侯方域之父提拔,侯方域遂寫信勸阻,卻被阮大鋮誣陷為暗通叛軍,侯方域為避害隻身逃往揚州,投奔督師史可法,參贊軍務。
阮大鋮等逼迫李香君嫁給漕撫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濺定情詩扇。後楊龍友將扇面血痕點染成桃花圖,這就是貫穿全劇的桃花扇的來歷。
B. 商丘是古都嗎
商丘縣城,豫東門戶,豫、皖、蘇三省交界之重鎮。它位於黃淮平原西部,黃河故道之南側,古宋河之陽。傳說時代的帝嚳之子閼伯受封於此,此地為蒼龍星座中的心宿之地,心宿即《左傳·昭公元年》,「故辰為商星。」
閼伯死後葬此封冢為丘,故名商丘,即商地之冢丘。
商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黃帝之曾孫高辛氏帝嚳初居這里的高辛集開始,高辛是原始社會末期一個部落的首領。現在高辛集西北有帝嚳廟和帝嚳陵,其周圍有大面積的古文化遺址,當為帝嚳之居址。帝嚳之子閼伯,封於商丘,為管理火神的「火正」,現存閼伯台。帝嚳的另一子契,佐禹治水有功也受封於商丘,為商民族的始祖,從此商族就以商丘為基地逐漸發展起來。至契的十三世孫成湯已不服夏王朝的管屬,矛盾沖突激化。鳴條(山西運城)一戰,夏桀敗北,夏滅而商立,建立了商王朝,都於南亳(商丘縣南)。
500年後,商被周滅,周成王三年(前1022年),成王封商之遺民微子啟於商丘,稱宋國,都邑於商丘南1公里,城址己毀。春秋時,宋國較強盛,曾為五霸之一,後於公元前477年滅於楚。秦於公元前22l年統一後置睢陽縣於商丘,屬碭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改碭郡為梁國,封劉武為梁王,都邑於睢陽縣(商丘)。當時梁國的境域很大,北抵泰山,西至陳留,括40餘里,為膏腴之地,稱「梁園」。隋朝改睢陽為宋城,宋州州府所在地。隋開通濟渠(運河)從宋城南經過通往揚州,這里為繁榮昌的水陸碼頭。唐朝改宋州為睢陽郡,「安史之亂」時的「瞧陽大戰」即在此進行。北宋改為南京應天府,是東京(開封)的陪都。宋人王鞏《聞見近錄》載:「南京去汴河五里,河次謂之河市。五代十國初,官府罕至,舟車所聚,四方商賈孔道也。其盛非宋州比。凡郡有宴飲,必召河市人。故至今徘優曰『可市樂人』者,由此也。」說明宋時商丘河市之盛況。這里的應天書院是宋朝四大書院之一,為文人學士芸集之地。金朝時仍為南京。元朝時改為歸德府治,明初降府為州,嘉靖二十四年(l545年)復為歸德府治商丘縣。
境內主要名勝古跡有歸德府城、六忠祠、閼伯台、文廟大成殿、明倫堂、壯悔堂、清涼寺、陸陳會館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等。
現在正在申請第九大古都
C. 商丘哪裡可以裱國畫最好有地址,文化路有裱畫的嗎
竟然問商丘裱畫的。你去凱旋商城(凱旋路一直往北,地下道南邊一點。也就是火車站西邊,一問就知道,我想你也應該知道,就那個大白門,寫著文化大市場),進去後第一個向南的洞口(我們都管那叫洞,呵呵,就那個賣白吉饃的後邊。有個鐵屋是交話費的)進去第一個路口向西拐,里頭都是裱畫的。另外你一直往西走過去一個公廁再往西有一個白色招牌寫著「鳳騰閣」那個老闆叫史騰,我朋友。你跟他說呂鵬舉讓你去的,他會給你按的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