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溪為什麼叫最美小鎮
因為清溪鎮是中國2012首批「最美小鎮」、「2012中國最佳休閑小城」、「全國文明鎮」、「中國最宜居城鎮」。2014年8月,清溪入全國重點鎮,打造珠三角的香格里拉。
清溪是嶺南客家古鎮,客家傳統文化藝術在清溪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清溪客家山歌、客家民俗舞蹈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獎項。
清溪彩扎麒麟製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麒麟舞、客家山歌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客家釀酒已列入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也獲定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
地理位置
清溪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南部,相傳明朝萬曆47年(1619),朝廷終南禮部尚書李伯襄巡視到清溪境內時,吟出「矚目河湛清溪水,源頭出處隱山中」的詩句,故名「清溪」。介於東經114°5′11″~114°13′48″,北緯22°46′13″~22°54′27″。
東鄰惠州市淡水鎮;南接鳳崗鎮,距深圳蛇口深水港碼頭40公里,距深圳國際機場45公里;西南與西分別與塘廈鎮、樟木頭鎮相連,距東莞港50公里,距廣州市中心100公里;北面與謝崗鎮以銀瓶山系為界。鎮境東起亞公嶺,西至石壁徑坳,寬約13公里,南從鵝隆坳,北到雙美髻山,長約11公里。
㈡ 東莞清溪客家碉樓牆體特點跟客家文化有什麼聯系
碉樓起初是客家人為維護自身安全或本村、本族的利益,而紛紛修建防禦性的 華僑生活在異域他鄉,受異國的建築元素熏陶,便將其與嶺南建築風格交融在一塊,甚至有不少碉樓還是完全根據華僑從外國帶回的圖紙所建,體現出了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碉樓與漂徙的客家人一樣,在歲月長河中承受了無數風吹雨打、苦難磨礪的洗禮,它是客家人自強不息、頑強生存的見證,是客家精神的重要載體和物化表現。 廣東東莞市清溪鎮是客家人聚居地,也是著名僑鄉,這里的民居也極具客家特色,最具代表的是客家圍屋和碉樓。圍屋和碉樓是清溪客家人數百年來風雨滄桑、發展變遷的見證,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㈢ 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有粵劇、醒獅等7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羊傳說」等18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佛山部分、8項)
文化空間:佛山祖廟北帝誕、佛山秋色
民間手工技藝:「石灣公仔」陶塑藝術
戲曲:粵劇(佛山)
曲藝:龍舟說唱(佛山市順德區)
民間舞蹈:廣東醒獅(佛山南海區)
民間美術:佛山剪紙、佛山木版年畫
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佛山部分、11項)
民間音樂:佛山十番、八音鑼鼓、
民間舞蹈:杏壇人龍舞(佛山市順德區)、
曲藝:粵曲星腔
民間美術:佛山彩燈、佛山木雕、
傳統手工技藝:佛山獅頭製作技藝、香雲紗染整技藝、
民俗:佛山春節習俗、行通濟、樂安花燈會
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10-27 22:57:39)標簽:嶺南 民間文化 大學堂 廣東省 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錄 文化 分類:文化遺產搶救
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
(共101項)
(註:項目名稱前標有*號的項目,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本批增加了申報地區。)
分類(代碼)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民間文學(I)
共 3項
1
五羊傳說
廣州市
2
雷州歌
湛江市
3
瀧州歌
雲浮市
民間音樂 (II)
共10項
4
嶺南古琴藝術
廣州市
5
佛山十番
佛山市
6
八音鑼鼓
佛山市
7
九峰山歌
韶關市
8
*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鬆口客家山歌)
深圳市、梅州市
9
南塘吹打樂
汕尾市
10
白口蓮山歌
中山市
11
連灘山歌
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
12
* 鹹水歌
廣州市、東莞市沙田鎮
13
* 潮州音樂
汕頭市
民間舞蹈(III)
共20項
14
舞貔貅
廣州市
15
鰲魚舞
廣州市番禺區
16
鶴舞
珠海市、中山市沙溪鎮、揭陽市
17
竹馬舞
梅州市五華縣
18
杯花舞
梅州市興寧市
19
儺舞
湛江市
20
雄雞舞
肇慶市德慶縣
21
龍魚舞
肇慶市
22
瑤族長鼓舞
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
23
鬧花燈
清遠市
24
舞馬鹿
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25
瑤族小長鼓舞
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26
鳳舞
清遠市陽山縣
27
禾樓舞
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茂名市
28
惠來九鱷舞
揭陽市惠來縣
29
* 麒麟舞
深圳市、中山黃圃鎮
30
* 龍舞(杏壇人龍、龍崗舞龍、荷塘紗龍、花環龍、東莞龍舞、喬林煙花火龍)
佛山市順德區、深圳市龍崗區、
江門市新會區、梅州市大埔縣、
東莞市大朗鎮、揭陽市東山區
31
* 英歌舞
汕尾市
32
* 獅舞(醒獅、獅藝、高腳獅、席獅、福永醒獅)
東莞市石排鎮、江門市鶴山市、
茂名市、梅州市、深圳市
33
* 鯉魚舞(潮州鯉魚舞、鯉魚燈)
潮州市、梅州市
傳統戲劇(IV)
共4項
34
粵北採茶戲
韶關市
35
貴兒戲
肇慶市
36
木偶戲(單人木偶)
茂名市
37
* 潮劇
揭陽市
曲藝(V)
共2項
38
粵曲星腔
佛山市
39
潮州歌冊
潮州市
雜技與競技藝(VI)共2項
40
蔡李佛拳
江門市
41
詠春拳
江門市
民間美術(VII)
共16項
42
灰塑
廣州市
43
玉雕(廣州玉雕、陽美翡翠玉雕、肇慶市廣寧玉雕、肇慶市四會玉雕)
廣州市、揭陽市陽美村、肇慶市
廣寧縣、肇慶市四會市
44
磚雕
廣州市
45
欖雕
廣州市
46
五華石雕
梅州市五華縣
47
陽春根雕
陽江市陽春市
48
佛山彩燈
佛山市
49
潮州花燈
潮州市
50
抽紗
汕頭市
51
瑤族刺綉
韶關市
52
嵌瓷(大寮嵌瓷、普寧嵌瓷)
汕頭市、揭陽市普寧市
53
吳川泥塑
湛江市吳川市
54
張田餅印
韶關市
55
雲浮石藝
雲浮市
56
瓶內畫
汕頭市
57
* 木雕
揭陽市、佛山市、汕頭市
傳統手工技(VIII)
共9項
58
廣式傢具製作技藝
廣州市
59
香雲紗染整技藝
佛山市順德區
60
龍舟製作技藝
東莞市中堂鎮
61
白沙茅龍筆製作技藝
江門市
62
楓溪瓷燒制技藝
潮州市楓溪鎮
63
佛山獅頭製作技藝
佛山市
64
麒麟製作
東莞市清溪鎮
65
莞草編織
東莞市厚街鎮
66
安琪廣式月餅製作技藝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
傳統醫葯(IX)
共3項
67
潘高壽中葯文化
廣州市
68
陳李濟中葯文化
廣州市
69
平樂郭氏正骨醫術
深圳市
民俗(X)
共32項
70
春節習俗(揭陽春節習俗、
佛山春節習俗)
揭陽市、佛山市
71
乞巧節
廣州市、東莞市望牛墩鎮
72
東坑賣身節
東莞市東坑鎮
73
豆腐節
清遠市佛岡縣
74
畲族招兵節
潮州市
75
迎春花市
廣州市
76
寮步香市
東莞市寮步鎮
77
波羅誕
廣州市
78
康王寶誕
東莞市
79
貞仙誕
肇慶市
80
賽龍舟(禮樂龍舟、賽龍舟、扒龍舟)
江門市、深圳市、廣州市
81
黃氏宗親祭典
深圳市
82
大溪宗祠祭典
揭陽市
83
三山國王祭典
揭陽市揭西縣
84
「辭沙」祭媽祖大典
深圳市
85
疍家婚俗(疍家人婚俗、疍家漁民婚俗)
深圳市、陽江市
86
饒平彩青習俗
潮州市饒平縣
87
忠信吊燈習俗
河源市連平縣
88
舞草龍習俗
深圳市
89
行通濟
佛山市
90
行彩橋
揭陽市
91
燈會(樂安花燈會、泮村燈會)
佛山市、江門市
92
張公廟會
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
93
六祖誕廟會
雲浮市
94
鑼鼓標旗巡遊
揭陽市
95
大鵬清醮
深圳市
96
斗門水上婚嫁
珠海市斗門縣
97
潮州工夫茶
潮州市
98
麒麟村爬刀梯
湛江市
99
舞被獅
清遠市佛岡縣
100
東坑地景
汕尾市陸河縣
101
* 飄色
中山南朗鎮、中山市黃圃鎮、
珠海市
㈣ 清溪鎮屬於東莞市那個區
清溪鎮不屬於哪個區,而是東莞市直轄的一個鎮。
㈤ 東莞鎮的文化遺產
東莞鎮境內山巒起伏、風景優美、名勝古跡眾多,文化資源豐富。濰河如帶,環繞蒼翠險峻的九頂蓮花山,有蜿蜒起伏的齊長城。沈劉庄村傳為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里。齊長城和沈劉庄漢墓群等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齊長城遺址
境內齊長城遺址位於莒城北50公里,東莞村北2公里處。齊長城東西長千餘里,「遺址多能勘出」的莫過於東莞段。漢箕國東北1公里楊廷山上,是長城遺址之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今登山遠眺,西見小泰山、穆陵關、峨岣山,東望馬耳山、琅琊山和大海。故城高高隆起,如蒼龍騰越,宛然顯目。東莞齊長城高5米左右,寬近10米,境內一段長10公里。齊長城是連接海岱的一道巨牆,莒縣界內的東莞齊長城越穆陵、涉濰水,生色增險,蔚為壯觀。
大沈劉庄漢代畫像石墓
1985年,東莞鎮大沈劉庄漢代墓出土漢畫像石一組,共21塊,顯示畫像28幅,其中第24幅畫像屬國內罕見。此畫像高87厘米,寬37厘朱,淺浮雕,極為精緻。畫像分上下兩格。上格一婦人端坐正中,頭發向上飄散,背後兩條豹尾卷豎兩邊,左邊4個不規則的尖狀物,似羽毛狀。下格中間一男一女擁抱親吻,左邊一女在推親吻之女,上邊一下垂物,似帷帳狀。專家分析,上格畫面中婦人為西王母。民間傳說西王母有不死葯,後羿曾求得此葯,其妻嫦娥竊服後飄然奔月。漢代《漢武故事》載,西王母是年約30歲、風姿綽約的美婦人,住在昆侖山上,所居地有瑤池,故稱「瑤池金母」,曾以仙桃贈武帝。西王母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集於殿前,隨後在二青鳥的陪侍下款款而來。傳說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職責是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漢《神異經》中還塑造了一個東王公,為西王母配偶。常與玉女做投壺游戲。《神異經》載,昆侖山上有大鳥,紅嘴,目黃如金,面朝南,右翼張開可覆蓋西王母所在的西方之域,左翼張開可覆蓋東王公所在的東海之地。其背有一萬九千里。西王母可一年一度經大鳥之翼與東王公相會。
石刻畫像上格畫面應是西王母經大鳥之翼前往東海與東王宮相會途中。畫面左邊4個不規則尖狀物應是大鳥背部的羽毛被風吹起狀。下格畫面上邊的下垂物應是帷帳。說明當時東王公與西王母兩人已進入內室,為久別重逢正欲擁抱親熱之時,發現丫環玉女在場,頓覺尷尬。玉女善解人意,遂助一臂之力,將西王母推進東王公懷抱,二人激動不已,親吻起來,表現得既浪漫,又幽默。作者構思奇特,具有罕見的藝術想像力。畫面簡朴生動,人物性格及心理刻畫細膩。沈劉庄村傳說為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故里,今留有校經「小樓」和「彥和巷」地名。東莞鎮駐地南有風光秀麗的文心公園,園內屹立劉勰雕像。沈劉庄村南今有一株1500多年的古銀杏,樹高33米胸徑6.4米,枝繁葉茂。
㈥ 茶山鎮的歷史文化
茶山盆景
茶山盆景是茶山重要的「文化名片」,其中茶山盆景協會,創會於1984年2月;2011年5月,茶山盆景協會正式成為國家林業部隸屬的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單位,2011年10月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全國最佳鎮級盆景協會」稱號。
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是東莞茶山特有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品,因生產加工泥公仔的人主要住在上、下茶園,又名茶園公仔。茶山公仔製作工藝,早在明朝初期已有製作。當時的茶山公仔手工作坊成街成市,著名的「公仔街」就位於茶山鎮潔凈路。2012年2月茶山公仔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茶山公仔已經從普通的泥公仔升格為寶貴的民間藝術品。
茶園游會 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的茶山東岳廟會,以游會形式舉行,因茶山又名茶園,故名「茶園游會」。明正德九年(1514年)已有茶園游會,逐步形成民一種民間傳統節日。游會於解放後停辦,2010年,茶山鎮委、鎮政府重啟了每年一度的茶園游會。重啟的茶園游會既保留傳統的抬菩薩、民藝、粵劇表演等內容,又增添了各村、企業組成的民間文藝巡遊表演、道教文化展、「茶園論道」講座、名優食品展、工藝品展等內容。
㈦ 如今非常繁華的常平鎮,在歷史上是由誰建立的
以上呢就是我所了解的常平鎮的歷史文化,怎麼樣大家有什麼感觸呢?
㈧ 中國的十大古鎮之榜首是哪裡
中國的十大古鎮之榜首是廣東東莞虎門鎮。
虎門鎮,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距市政府所在地莞城26公里,鎮中心區俗稱太平,中心位置是東經113°49′33″、北緯22°49′38″。
虎門是珠三角交通要地。虎門位於珠三角幾何中心,處於廣東自貿區、南沙國家級新區、前海新區、橫琴新區之間,與廣州南沙國家級新區一橋相連,是集高速鐵路、城際軌道、城市軌道、高速公路與粵港航線於一體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1843年,《虎門條約》在這里簽訂。現有鴉片戰爭博物館、海戰博物館、威遠炮台、沙角炮台等名勝古跡。虎門鎮上的虎門港是國家一類口岸的國際港口,直接對外開放,水路可通航廣州、深圳、香港等地。
㈨ 誰能幫我找找廣東省的東莞和江門的文化遺產(建築)啊
江門:開平碉樓(好象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㈩ 清溪鎮的介紹
清溪鎮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鎮府駐地距市城區及深圳均約為48公里。2009年,清溪鎮總面積143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3.4萬人,常住人口約27萬人。1清溪鎮是中國2012首批「最美小鎮」、「2012中國最佳休閑小城」、「全國文明鎮」、「中國最宜居城鎮」。2。2014年8月,清溪入全國重點鎮,打造珠三角的香格里拉。3清溪是嶺南客家古鎮,客家傳統文化藝術在清溪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獎項,清溪彩扎麒麟製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麒麟舞、客家山歌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客家釀酒已列入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溪也獲定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麒麟文化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