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茶文化是哪個朝代

茶文化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2-05-16 03:56:38

1. 茶的普及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唐朝,有位陸羽的人,懂得種茶、泡茶,寫了一本茶經,由那
時開始推廣,茶文化就興起。

2. 茶葉最早發現是哪個朝代

茶葉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茶越來越讓人們喜歡,成為了現今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可見茶葉的發展多麼的好。那麼茶葉最早發現的時代是哪個,那個時代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
一、神農時代:(炎帝時代)
1、《世本帝系編》說:「炎帝即神農氏」,東漢宋衷註:「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也」。據《帝王世紀》雲:「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嬌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華陽」是古地區名,因在華山之陽而得名,大概范圍相當於今陝西秦嶺之南一帶;「常陽」指今寶雞市南3—5公里神農鄉境內的常羊山。
2、《炎黃二帝歷史考略》說:「因炎帝相貌醜陋奇異(牛頭人身),不為少典國君所喜,就將女登和炎帝留在姜水(今寶雞市天台山下清姜河)之濱,自己同次妃附寶(黃帝之母)居於姬水(今陝西延安黃陵縣沮水河)之濱」。從這些史料中可以得知:神農氏和炎帝為同一個人,也是炎帝氏族的第一人,出生於寶雞,成長於寶雞。
3、炎帝與黃帝同為華夏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
4、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5、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但是一直沒有棄用華夏族稱謂。
6、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
7、炎帝與黃帝、蚩尤同時代,且均帶有傳說色彩。從古到今,被視為中華民族始祖象徵的炎帝就是與黃帝齊名的炎帝神農氏,據傳生於陝西寶雞姜水(現寶雞市清姜河流域)。
二、神農時代的茶文化:
1、傳說在三皇五帝時代,神農(其所當的時間大約在伏羲與黃帝之間)上山采葯,那天我們的醫葯祖先邊采邊嘗,不知不覺中已嘗了近72種中草葯。
2、草葯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乾舌燥,渾身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便坐在樹下休息,正在這時,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憑著往常的習慣,他又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嘗試,可是令他驚奇的是,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口也不渴了,渾身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下來,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據記載,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葯物使用的。在我國,傳說茶是「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茶最初是作為葯用,後來發展成為飲料。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中記述了以上故事「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神農氏為茶祖的人,是茶聖陸羽的《茶經》,文中明確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神農氏既是飲茶之祖,理所當然就是「中華茶祖」。

3. 飲茶之風在全國范圍盛行出現於哪個朝代

茶文化在全國盛興的局面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4. 茶文化的真正發源時期是哪個朝代

這要看怎麼定義茶文化了
最早可以追溯的到遠古時期的神農氏
東漢就有關於茶事的記載
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起於唐,興於宋,發展於明清

5. 茶字確定於哪個朝代

茶字確定於唐朝。自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問世以後,正式 將「荼」字減去一橫,稱之為「茶」。茶字的定形至今已有一千二 百餘年的歷史。

茶拼音:chá

釋義:

1、常綠灌木,葉長橢圓形,有鋸齒,經加工制為飲料,就是茶葉;秋末開花,白色;種子可榨油;木質緻密,供雕刻用:茶樹。茶農。

2、特指「茶葉」:綠茶。紅茶。花茶。沱茶。龍井茶。烏龍茶。

3、用茶葉沏成的飲料:茶水。茶飯。茶點(茶水、點心)。茶話會。茶博士(善於烹茶的人,亦指賣茶的人或茶館侍者)。茶餘飯後。

4、泛指某些飲料:茶湯。麵茶。果茶。

5、特指「茶點」:早茶。晚茶。

(5)茶文化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茶杯[chá bēi]

喝茶用的杯盞。亦泛指喝水的杯子。

2、茶房[chá fáng]

舊時稱在旅館、茶館、輪船、火車、劇場等處從事供應茶水等雜務的人。

3、綠茶[lǜ chá]

茶葉的一大類。

4、冰茶[bīng chá]

一種兼有茶水和果汁特點的低熱量的飲料。

5、茶鏡[chá jìng]

用茶晶或茶色玻璃做鏡片的眼鏡。

6. 1.茶興於哪個朝代,盛行於哪個朝代

中國茶道醞釀於隋朝之前,形成於唐代,鼎盛於宋明。陸羽創立了中國茶道。千餘年來,茶葉文學久盛不衰,不斷有佳作問世;茶學專著有百餘部,可謂著作大備。茶道正是茶文化的結晶。中國茶道深深植根於華夏文化,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不僅重視飲茶藝能,還重視飲茶時的自然環境,人際關系和茶人心態;它以中國古代哲學為指導思想,以民族傳統美德為追求目標。
中國茶文化自漢代輸入日本,中國茶道唐宋時期就已在日本紮下根來。日本人民的聰慧之處在於富有創意地學習中國茶道,並融入日本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不僅毗鄰的亞洲諸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借鑒了中國茶道,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飲茶習俗。從某種意義講,中國茶道是中國也是世界的瑰寶。

7. 中國茶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

王褒《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充分證明了西漢時茶葉市場的存在和飲茶風俗的形成。《集古錄》則提出茶文化起於魏晉,魏晉名仕以飲茶於山水來怡情養性,,形成了一種茶的名仕文化。同時隨著文人飲紅茶的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8. 茶葉產生於我國哪個朝代。

茶的起源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樹的原產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國雲、貴、川一帶,仍然生長著許多參天的野生大茶樹,樹齡最高的達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樹也有800多年樹齡的。中國是最早採制和飲用茶的國家。《神農本草經》中曾記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傳說(萘即茶)。

而古巴蜀國地區是最早種植茶樹和飲用茶葉的地方。中國最早的地方誌《華陽國志.巴志》中有記載說,3000年前的古巴蜀國已有種植茶樹,並進貢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將茶作為蔬菜來食用,後來人們發現茶葉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於是將茶葉單獨煮成菜羹,以後又將其熬煮成茶水作為飲料。商周時期,這種飲食茶葉的習慣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茶葉的苦中有甜,苦後回甘,令人回味,廣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貴族的喜愛。此時,巴蜀地區茶葉生產已有一定規模,並有優良品種進貢中央朝廷。春秋戰國時期,茶葉傳至黃河中下游地區。到戰國末期,黃河流域飲茶之風開始流行。

在中國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如荼、詫、苦茶、茗、皋盧、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後才,茶字成為通用名稱。

兩漢、魏晉、南北朝——南方飲茶成風

到漢代時,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視,已經有專門的茶市,茶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晉南北朝時期,飲茶之風流傳到長江中下游,茶葉已成為日常飲料,宴會、待客、祭祀都會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並有詩文反映茶事。更有晉代文人杜育專門歌頌茶葉的《荈賦》,涉及茶之性靈、生長情況及採摘、取水、擇器、觀湯色等各個方面,可以看出飲茶已不僅僅是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還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晉南北朝是我國飲茶史上又一個重要階段,也可以說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時期。

唐代——飲茶風氣傳播全國

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到了唐代中期,飲茶風氣已普及全國。唐朝南方已有43個州、郡產茶,遍及今天南方13個產茶省區,因此,我國產茶地區的格局在唐代已基本確立。

唐代茶葉生產發達,出現很多名茶,各地制茶技術也日益提高,精益求精。中國的茶葉和飲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國外傳播,特別是對日本和朝鮮的影響很大。因此,唐代是中國飲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階段,是中國茶文化的成熟時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飲茶盛行的另一個原因是佛教盛行。和尚坐禪,通夜不寐,只靠喝茶提神。佛門茶事盛行帶動了善男信女爭相飲茶。由於飲茶與禪宗關系密切,文人雅士又在品茶過程中追求禪的意境,因此有所謂「茶禪一味」之說。

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陸羽和他的名著《茶經》。《茶經》對唐代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制、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茶經》把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備的綜合性茶學著作,對中國茶葉生產和飲用風氣都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陸羽首倡品飲藝術,他融儒、道、佛三教精神與飲茶活動為一體,開中國茶道之先河,為後世茶文化發展提供了典範。陸羽也因此被後人稱為茶聖、茶神。

唐代是詩的朝代,許多著名詩人都與茶有緣。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多首茶詩。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之名句。李白、杜牧、劉禹錫都有佳作流傳。尤以盧仝的七碗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名聞遐邇,詩中傳神地描述了飲茶時的身心體驗,成為歷代傳唱不衰的詩詞佳作。全詩由得到貢茶陽羨茶的驚喜、飲茶過程及體驗和感慨蒼生三部分組成。另外與白居易世稱「元白」的元稹,所作的寶塔形詩《一字至七字詩 茶》也頗為獨特。

附: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里,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墜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一字至七字詩 茶

元稹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封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是茶文化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貢茶工藝的發展及皇室和上層社會的嗜茶成風,使飲茶之風更為盛行。與唐代餅茶不同,宋代貢茶——龍鳳團茶是由刻有龍鳳圖案的模型壓模而成。採制技術也更為精緻講究。宋徽宗趙佶還對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寫成茶葉專著《大觀茶論》一書,對茶的產制、烹試及品質各方面都有詳細的論述,也推動了飲茶風氣的盛行。茶已經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宋徽宗做作《文會圖》是公認的描繪茶宴的佳作。

宋代的文人們將琴棋書畫融進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一個標志。許多大文豪如蔡襄、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梅堯臣、蘇軾、蘇轍、黃庭堅、陸游都樂此不疲,並且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文藝佳作。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廢除團餅茶。皇室提倡飲用散茶,民間蔚然成風,並將煎煮法改為沖泡法,這是飲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葉生產上有許多發明創造,綠茶生產上改進了蒸青技術並產生了炒青技術 。花茶的生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許多花都可以用來窨制花茶。此外還出現了烏龍茶和紅茶。

明代「文士茶」也頗具特色,尤以吳中四傑為最。四傑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禎卿都是懷才不遇的大文人,多才多藝又嗜茶,開創了「文士茶」的新局面。他們更加強調品茶時對自然環境的選擇和審美氛圍的營造,使品茶成為一種契合自然、回歸自然的高雅活動。這在他們的傳世佳作中都有很好的體現。

到了晚明,文士們對品飲之境的追求又有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全身心地融入品茶活動中,並更進一步達到超凡脫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出茶道之說並對其進行了深入探索。這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展與超越。
散茶被欽定為貢茶,簡便自然的飲用方法廣受人們喜愛。明代茶學興起,茶著極多,促進了散茶外形與內質的改善與提高。散形葉茶中的許多名品,也漸顯雛形。如龍井、碧螺春等。

茶館,古稱茶肆、茶坊、茶樓。萌發於唐代,發展於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對此有所描繪,明清茶樓發展得更為典型,尤以清代茶館最為鼎盛,遍布城鄉,數不勝數。並且逐漸發展出來各具當地地方特色的茶飲習慣和文娛活動的茶館文化形態。茶館成為重要的社會文化活動場所。茶飲已融入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風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由茶宴、茶會、茶道向茶館的發展,反映了茶事活動由貴族化、文人化走向大眾化,成為一種全民性的活動。並且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形態和生活方式。足見人們對飲茶的喜愛。

在明清時期發展起來並成熟的「工夫茶飲」至今仍是茶藝館里的主要泡茶方式。明清時期在茶葉品飲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藝」的完善。

工夫茶是適應茶葉撮泡的需要經過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煉而成的品茶技藝。大約明代形成於浙江一帶的都市裡,擴展到閩、粵等地,在清代轉移到閩南、潮汕一帶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名稱享有盛譽,已成為今天茶藝館里的主要泡茶方式之一。

清初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茶酒單.武夷茶》中記述了工夫茶藝:工夫茶講究茶具的藝術美,沖泡過程的程式美,品茶時的意境美,此外還追求環境美、音樂美。明清的茶人已將茶藝推進到盡善盡美的境地,形成了工夫茶的鼎盛時期。

9. 中國哪個朝代茶文化是鼎盛時期

唐朝,唐朝飲茶之風盛行,唐朝的茶文化也是通過遣唐使,傳至日本,後來在日本產生了茶道文化。

10. 茶文化的起源要追溯於哪個時期呢

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茶的故鄉。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喝茶習俗也都是從我國傳入的,包括茶樹的種植、茶葉的炒制等。那麼研究茶文化的起源,其最早的發展始於哪個時期呢?古人傳說是始於黃帝時代,神農氏嘗百草,得茶而飲。茶文化興盛於唐宋二朝。

茶文化目前已成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名片,在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文化交流活動也一直在開展中,飲茶已經成為了我國最美好的休閑方式之一,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

與茶文化是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