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周文化

什麼是周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16 15:33:43

A. 青銅器方面,周文化與商文化有什麼區別

周文化與商文化相比,神秘感較少而理性色彩較濃,在青銅器上有以下表現。一體現在青銅器上的神秘感下降,理性精神較為突出,二器型與紋飾較為質朴平實,不過分加工,三儀式性和規定性加強,四青銅禮器由酒器為主,到以石器為主。

青銅器上的神秘感下降,理性精神較為突出:西周時期,雖然仍有原始宗教文化的殘留,但理性精神已迅速萌發,巫術與祭祀活動雖仍在進行,但其社會影響在周王推行禮樂文化的壓力中逐日下降。反映在青銅器製作上,最明顯的是,在西周中期以後,帶有神秘恐怖意味的饕餮紋等圖騰性紋飾顯著減少,開始流行更加自由,輕松,平實的竊取紋,波紋,垂鱗紋等。

青銅禮器由酒器為主,到以石器為主:周代商之後,在青銅禮器上最顯著的變化是食器序列的禮器幾乎完全取代了酒器序列利器。商人好酒,也以酒來供奉神靈祖先,因此其祭祀禮器以酒器為主。

B. 什麼是殷商文化

殷商文化
殷商文化 ,內涵非常豐富,具有多個層面,如玄鳥生商、王亥經商、成湯都商。中國商人、商業和商業文化的起源於中原 ,是全國考古學界、史學界的共識。殷商文化重賈而周人重農,這是殷周文化之根本。考古認為先商文化與下七恆文化關系密切。
歷史淵源

夏朝時期
距今大約3800年前的夏代,商國的第七任君主、商部落始祖閼伯的六世孫王亥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肇牽車牛遠服賈」,開始用牛羊帛粟等物品與其他部落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換。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商業」,人們尊稱王亥為「商業鼻祖」、「華商始祖」。從那時起已歷經千年。商部落在契至商湯的先商時期一直活動於中原,史學界、考古學界對此幾乎沒有爭議。「商人」與「商品」的稱謂就來源於商部落。
商朝時期
商湯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在賢臣伊尹和仲虺的輔佐下,通過和夏朝人進行商業貿易,換取夏人的糧食,商國國力日益強盛起來。商湯死後,因其子太丁早死,所以由太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仲壬繼位;仲壬死後,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即位三年,因為暴虐無德而被伊尹放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並還給太甲政治權利。後來,世權臣廢立皇帝稱「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朝在亳建都210餘年後,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初年,亳都遭遇河決之害,遂將國都自亳西遷於隞(今河南鄭州),商朝自此開始遷都。後又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遷都於於殷(今河南安陽),並固定了下來,商朝在殷建都270多年之久,因此商朝也被後世稱為殷朝、殷商朝。
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的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後,商四齣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這時的國力達到鼎盛時期。
武丁後,商朝逐漸開始衰落了下來。商代最後一個帝王——帝辛受德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傳播文明。
商人重賈而周人重農,這是商周文化之根本區別。商人重交易也重農業,早在商湯革命之前,商部落的商品經濟就已經很發達了,湯的七代祖王亥駕著牛車,用帛和牛當貨幣,在部落間做買賣,還因為商業貿易的緣故遷居到黃河北岸,後來被有易族掠奪,他的弟弟王恆戰敗有易,奪回了牛車。
因為商人重視商品的生產和交易,所以殷商的手工業水平高超,商代青銅器非常精美,比如說司母戊大方鼎(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四方羊尊等等,而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則遠遠不及商器;商人要實現與遠方的交易,必須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商人始祖相土發明了馬車,王亥發明了牛車。
《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從殷墟出土文物中也確實發現有海貝和鯨魚骨頭,可見商人交易的范圍之廣闊;因為商品經濟發達,債務繁多,所以債務奴隸也多;因為交往繁忙,所以常常和其他部落發生矛盾,又由於商品經濟比農耕經濟更容易積累物質財富,足以支持戰爭,所以戰爭頻繁,戰俘奴隸也多,如甲骨文上就說商王武丁時,王後婦好帥三萬人去征討羌人;因為奴隸來源充足,而且商品經濟下,技術遠遠比人手重要,所以殷商的大奴隸主不惜人力,大肆殺殉。商品經濟的社會,和農耕經濟的社會,其經濟觀點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的著眼點在開源,而後者更傾向於節流。商品經濟不同於農耕經濟的一點在於,商品的交易是有不可預測性的,而農業生產,只要盡人力,耕種三年總有一年要豐收,而一年至少可以獲得三年之糧。
商人重鬼神,好占卜,而周人質直,不好鬼神。商人的占卜,其實更有點投票表決的味道,《尚書*洪範》說,王有疑難,要和卿士、庶民、卜、筮商量。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里列舉了六組商人的占卜,參與表決的有王、龜、筮、卿士、庶民五類人,但凡筮和龜一致贊同的,即使王和其他人等反對,事情仍然可行,只有龜筮都反對或龜筮意見相左時,事情才不可行。筮是巫替鬼神發言的方式,龜是史替鬼神發言的方式,巫和史是有學問的人,所以他們的的意見是決定性的,在當時巫和史近乎一類人,不像後來那樣分家,可以都看成是巫,最多是分工不同的巫,其地位是很高的。後來周厲王防民之口,讓衛巫監視老百姓,使國人道路以目,衛國是商之故地,衛巫即商巫也,可見商人的巫文化遺澤深遠。
文化遺產
河南安陽殷墟是中國古代殷商王朝的都城遺址,也是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古都之一。
殷墟 安陽市的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邑商」,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就建在殷墟宮殿宗廟區內,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首批全國旅遊景區級青年文明號,屬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以前這里發掘的53座建築基址,是殷墟宮殿宗廟區的主體和殷王都全盤規劃、布局結構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學者劃分為甲、乙、丙三組基址。甲組建築基址共發現15座,是宮殿宗廟區內建設時間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建築,被認為是商王室的宮室、寢居之所。乙組建築共發現21座,多數結構繁復,面積巨大,互相連屬。這些建築被認為是殷王室的宗廟建築。丙組共發現17座,被認為是商王室的祭壇建築。目前,在宮殿宗廟區已發現大型夯土建築基址80餘座。這些建築基址形制闊大、氣勢恢宏、布局嚴整,按照中國古代宮殿建築「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宮殿區為中心的范圍內。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殷墟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和良好的管理與展示,在第3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興建殷墟博物苑
為了保護和展示殷墟文化的風采,早在1987年,安陽市就興建了殷墟博物苑,近年來又不斷增建婦好墓、車馬坑等附屬建築,以恢復其原數千年前的歷史面容。
博物苑位於安陽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坐落在殷商王朝的宮殿遺址之上,是安陽最重要的一處文物景觀,被中國政府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安陽殷墟為中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和被譽為「世界青銅鼎之冠」的司母戊大方鼎都是在這里出土問世。
「在1899年『一片甲骨驚天下』時,殷墟就已知名中外,」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楊錫璋告訴記者。「殷墟博物苑能使人們直觀了解和認識殷墟。」
弘揚殷商文化

楊錫璋介紹說,1928年開始的殷墟考古才真正打開了這座地下博物館的神秘大門,中國近代考古學也由此誕生。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經過幾代學者的發掘與研究,在這里發現了商代晚期的宮殿群、王陵大墓、居民和宗祠、手工業作坊、車馬坑等眾多古跡,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寶石器、陶器、骨牙器等眾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以甲骨文和青銅器為代表的殷墟文化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在2001年「中國二十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殷墟的發現與發掘名列榜首。楊錫璋認為,殷墟所蘊藏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自古以來就對華夏子孫有著神奇的凝聚力和激勵作用。
安陽移民
安陽市委副書記趙微說:「我們要利用好殷墟文物,繼承優秀文化遺產,創造出更加燦爛的新文化。」為建造博物苑,安陽全市上下付出了很大心血,特別是小屯村的村民。
以最早出土甲骨文而聞名世界的安陽小屯,耕地原本就少,村民且有「戀土」習俗,輕易不願離鄉背井。但為了確保工程用地,安陽市政府在這個村劃出了21萬平方米的拆遷區域,要求區域內的村民遷到距離該地較遠的地方安家落戶。
駢秀如原為小屯村村民,不久前拆遷到了安陽市體育場附近。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沒有文化,但很為身邊有這樣的古文化而自豪。打心裡說,我們不願意離開先民們生活過的地方。但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殷墟參觀,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先祖創造的文化,我們做點犧牲值得。」
她說:「政府也很為我們著想,拿出很高的拆遷費幫我們安家。想想越來越多的人會來看殷墟,心裡就覺得透亮。這也算是我們為保護殷墟和弘揚殷墟文化對國家所做的一點貢獻吧。」
相關介紹

殷商文化作為以農耕經濟為主的周部落以及後來的周王朝,農耕是其立國的基礎,他們對於農業生產有著特殊的感情。縱觀《詩經*雅》上的周部落的歷史,雖然不盡可信,但確實是其真實歷史的反映。周部落壓根兒就沒有過獲得大量奴隸的機會,不象紂那樣有通過戰爭俘獲的「夷人億兆」,文王要造個檯子,也只是如《詩經*大雅*靈台》所雲:「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作為農耕部落,在地多人少的當時,人民是最可貴的,人民即是財富,所以不惜用優厚的條件招致和厚養人民;而對商人而言,有技術的奴隸才可以算為貴重的財富,一般奴隸並不值錢,隨時可以通過戰爭等手段加以補充。
商周統治者對小老百姓的政策是不同的,前者刻薄而後者厚道,前者是統治者對大部分地位地下的被統治者的專制,後者幾乎可以算是全民之共治,所以民心向背如斯。 由淮上南下長江下游一線,周文化也遠及今浙江。如前所述,周人經營淮水流域,主要的根據地是蔡國及其附近的諸侯。

蔡國在春秋時代也淪為楚人附庸。但在西周時,豫南仍是中原文化進入淮水流域的起點。安徽,在新石器時代有大汶口文化以下到印紋陶文化的傳統,在此地活動的部族主要是徐舒,屬於東方的部族大集團。淮南的殷代文化遺存,不在少數,殷商是東方平原的部族,平原邊緣是其自然的尾閭。周克殷後,西周一代淮夷與周人的沖突,史不絕書。文化上的交往,也因此極為頻繁。發現安徽地區的西周文化遺存,為數不少。嘉山、潛山、肥西、屯溪,均有大批西周銅器出土。一般言之,安徽西周銅器往往基本與中原器物相似,同時也有一些在當地發展的特色。皖南屯溪離中原很遠了,其銅器紋飾,顯著的模仿了當地幾何印紋陶的編織紋。伴同出土的釉陶與印紋陶,無疑是土著文化的特色。釉陶的硬度高,吸水性低,陝西西安張家坡,河南洛陽,以及江蘇丹徒煙墩山等地出土的西周青瓷,都與皖南的釉陶有相似處。
江西地區的情形,與皖南甚為相像,也有不少西周青銅器出土,地域遍及清江、新塗、南昌、余干、萍鄉、東鄉、奉新。凡此諸地都在贛江下游及其接近鄱陽湖的支流河域,當是越長江南來的交通要道。西周青銅器中的精品,與中原器物並無二致;時期往往早到西周初期,中期以後反而較少。同出的陶器是幾何印紋硬陶。幾何印紋硬陶的分布甚為廣袤,廣東、福建、兩湖以及皖、贛、浙江都有之,而以江西皖南為中心。這種硬陶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迄戰國時代,長久為江右的土著文化。相對的,西周青銅器文化只是印紋陶大海中的點狀島嶼而已(文物委員會,1979:243,248—249;薛堯,1963;郭遠謂,1965)。靖安出土的春秋徐國銅器,有徐王義楚的名字。徐國原在淮泗一帶,經過西周屢次攻伐,遂逐步南遷。據說周穆王時代,徐國還一度復興,據《禮記》「檀弓下」,徐國在春秋時代仍記得「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的盛事。但是穆王以後,徐人漸次移入安徽瀕江地區。《春秋》魯僖公三年(西元前657)徐人取舒,已在淮南江北。
經過考古發掘,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朱寨鎮三河村白庄自然村台家寺遺址位,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級聚落。確定了以台家寺遺址為代表的淮河流域的商文化屬於中原商文化系統。

C. 什麼是周禮

周禮[ zhōu lǐ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D. 陝西省什麼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寶雞這個城市有一部分是周朝的遺址,都知道,青銅器在西周時期的發展很受到民眾的喜愛。西周時期,青銅器文化發展迅速,因此,它的地下埋藏了很多青銅器。2004年,江澤民同志為寶雞題寫「青銅器之鄉」,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中國最大且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

大家不要因為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就認為它的起源地是在這里,獲得這個名稱是因為,從漢朝的時候,寶雞這片土地就經常的出土青銅器,而且樣式很多。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跟寶雞一樣大規模的出土青銅器呢。其實寶雞這個地方在古代剛好是西周青銅器發展的最為繁榮的地方,而且劇考古學家研究,在當時有很多大型的祭祀或者聚會活動都會在這里舉辦。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下轄4區8縣,總面積18117平方公里。

E. 華夏周文化文明繁榮產生的背景有什麼不同

周文化簡介

周文化經過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繼承創新和漢唐宋明經學理學的的弘揚發展,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和心態結構,並成為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文化體系。
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種典章制度、禮樂制度和思想道德規范,成為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的思想、政治基礎和儒學思想的源頭,影響了周以後近3000年的中華文明史。[2]

周文化王權制的確立

西周王權專制的確立是經過了一個艱苦過程的,它本是陝西、甘肅地區的一個弱小民族,自稱「小邦周」,與「大邦殷」相較,確是小巫見大巫了,要建立西周的王權專制制度首要的任務是滅商統一全國的問題,這一重任實際上在周文王時期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武王滅商准備了條件,並為周文化

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史記·周本紀》說:「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同書《殷本紀》載紂王:「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
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疆,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閩天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以請除炮烙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這段記載說明周人到周文王時,在定都周原後,積極發展農牧經濟,其勢力不斷增強,對腐敗墮落的商紂王大為不滿,但是與其東方的殷帝國比較,畢竟還顯得弱小,還達不到公開與其對抗的實力,然而周文王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遠謀深慮,雄才大略,他審勢度時,表面上仍恭敬地臣屬於殷,創造一個振興周室的外部寬松條件,與此同時,為發展壯大自己,他採取了一系列強國富民的政策,為了避免商紂王的嫌疑,針對紂王好色貪財的弱點,與其臣下密謀獻美女,供珍奇後,果然很快被釋放,周文王釋放歸周後,在內政與軍事上進一步採取新的舉措。壯大自己,他針對商紂王的酷刑所引起的國人憤怒,正式和紂王談要求,提出「獻洛西之地」,請紂王取消慘無人道的「炮烙之刑」,所謂「炮烙之刑」,就是把銅質的棍燒紅,把不滿紂王奴隸主統治的奴隸,讓其在灼紅的銅柱上行走,下置滾燙的油鍋,這是多麼慘無人道的酷刑!經過周文王的努力,商紂王答應了這一要求,這樣大大提高了周文王在各諸侯國的影響和威信。
由於周文王行善積德,善於團結內部力量,提倡「耕者皆讓釁,民俗皆讓長」的社會道德,周文王領導的國力和威望越來越高,給周邊小國家樹立了典範,許多小國心甘情願以周為師,臣服於周。象離岐邑不遠的虞、芮等小國,互相之間為爭奪土地發生矛盾,「有獄不能決,乃如周,」請周文王解決,但他們一進周地,當看到周人互相讓地,人人尊幼扶老的情景時,羞愧地認為自己雙方的矛盾是一種恥辱,互相得到了理解,連西伯(周文王)也

沒見,雙方自動「俱讓而去。」這說明周文王治國有方,感動了周邊小國。加之周文王繼承公劉、古公、王季等先輩的優點,禮賢下士,敬老護少,把國內的各種力量團結起來,使很多知士能人投奔於他,成了得力助手,如他親自迎接姜太公(姜子牙)的故事膾炙人口,傳至今日仍為公眾崇拜不已。正因為周文王「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所以「士以此多歸之。」連許多在殷王朝做官的大人物都紛紛叛紂歸周,像辛甲,本是殷臣,他給殷王諫言七十五次,而殷紂不聽,文王得知後,令召公了解情況後,文王親自迎接,封辛甲為公卿,封於長泊(即山西上黨)。這樣一大批能人志士都願意為周文王效勞。這是周文王取得民心,使自己勢力不斷擴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F. 西周文化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它的文明價值在於對中華民族的什麼作用

西周文化突出的特點是「禮樂」。它的文明價值在於對中華民族的教化作用。

西周所用雅樂的歌唱部分均屬於《詩經》中的《周頌》、《大雅》和《小雅》。而《國風》中只有《周南》、《召南》在西周後期用於等級較低的「禮」。清代學者方玉潤在分析《周南·芣苡》一詩時對詩所表現的情形進行了想像性的描述:「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
今天,我們只能從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節奏和韻律。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周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