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社會在文化上的需求體現在哪裡

社會在文化上的需求體現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16 18:34:22

❶ 文化在社會發展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文化是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文化為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證,文化發揮著維護和批判現實社會的功能,並影響著社會發展的方向,先進文化為社會發展指明變革方向並能夠保證社會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第二,文化為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人民的重要力量,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在中國革命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第三,文化為社會發展提供凝聚力量,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第四,文化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主要是腦力勞動和智力活動的產物,體現著人類認識世界的科學成果,

❷ 社會文明體現在哪些方面

1、社會主體文明(個人發展、家庭幸福、鄰里和諧、社會和諧);

2、社會關系文明(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鄰里關系、社團關系、群體關系);

3、社會觀念文明(社會理論、社會心理、社會風尚、社會道德);

4、社會制度文明(社會制度、社會體制、社會政策、社會法律);

5、社會行為文明(社會活動、社會工作、社會管理)。

(2)社會在文化上的需求體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在蒙昧時代,人類還沒有所謂的文明,而且這一時期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早在約300~35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人類。但是,直到大約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類最早的文明曙光才出現。一般認為,金屬工具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國家的形成是促使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標志。

由於剩餘產品和階級的出現,人類社會結束了野蠻穴居時代而進入國家時代,社會生活文明化,並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進步,促使社會文明程度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❸ 文化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哪裡呢

其一,是中國擁有著自西周時期所創立的核心價值體系,且這個體系較為鬆散,而不像其他文明那樣受到某個聖人、先知、或者神明的金科玉律的綁定而僵化不變,這個體系是可以吐垢納新的。

現在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正在興起,成為華夏文化有效的推動力量。當今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如此的發達,同時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世界各國的一些精英們,都認為中國華夏文化有借鑒意義,都在不斷的努力學習和挖掘其中的精髓,為當前存在的問題尋找出路。華夏文化,華夏民族,幾千年屹立不倒,有其內在的原因。切不可以自慚形穢,而應當自覺的傳承和發揚光大。

❹ 文化包括哪幾個方面

文化是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和發展而存在的,因此,文化的發展成果也會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隨之增加。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分化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主文化、亞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是在一個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的正統文化,也可以稱之為主流文化。比如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儒家文化就是那一時期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統治者依靠儒家文化的傳播來統一民眾的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一個社會的主文化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
亞文化則是在一個社會中處於次要地位的一種文化。就像在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占人口比例大多數的漢族的文化就是主流文化,而其他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就是所謂的亞文化。
通常,在一個社會中除了主文化和亞文化以外,還有一種文化叫做反文化。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反文化也是亞文化的一種,但是,反文化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當一個社會的主流文化已經走向畸形或者衰落的時候,反文化所帶來的沖擊往往可以使這個社會的文化重新振興。就像當年的新文化運動一樣,它雖然是一種反文化,但它的興起與發展為當時被封建腐朽文化所籠罩的中國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二)民族文化、區域文化和階層文化
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各個不同的民族在其各自的發展歷程中所創造出來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類型。可以說,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該民族歷史傳承的紐帶。
區域文化主要是偏向於地理環境特徵而言,由於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的差異,因而不同的地區所形成的文化也會因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而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了特定的區域文化。
由於各社會階層所從事的職業和社會分工的不同,因而不同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動也會因為各自的社會地位的不同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階層文化。

(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物質產品,包括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以及創造物質產品的技術。物質文化來源於技術並與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直接相關。它通過經濟、社會、金融和市場的基礎設施顯示出來。物質文化是人類發明創造的技術和物質產品的顯示存在和組合,不同物質文化狀況反映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物質文化不單指「物質」,更重要的是強調一種文化或文明狀態。

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它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精神文化的優越性在於一是具人類文化基因的繼承性,還有在實踐當中可以不斷豐富完善的待完成性。這也是人類文化精神不斷推進物質文化的內在動力。

擴展內容: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實體功能是人類為滿足自身需求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生產活動,而文化的根本功能則是實現作為主體的人的擴大再生產。
(一)生理需求功能
人類創造出文化,首先是要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就這一方面來說,物質文化的出現主要是用來滿足人類的生理需求的。
生理需求是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人類開始進行勞動生產,種植作物,製作禦寒的衣服,建造避風的住所,隨之而來的,便出現了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住宅文化等。可以說,文化在其形成之初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滿足人類生理需求的功能。
(二)心理需求功能
文化的心理需求功能的出現,正是人類在滿足了自己的物質需求之後,為了得到心靈上的慰藉和追求精神上的歸宿而創造出的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文化的這種功能可以幫助人們在無助或者是遇到在物質方面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是支撐人類心靈的精神支柱。
(三)社會需求功能
就像人類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樣,社會的發展也需要文化提供相應的幫助來滿足其自身的發展需求。文化的社會需求功能對於維系整個社會的穩定,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整合功能 。文化通過整合,可以協調文化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比如風俗、道德、信仰、制度、生產等,使之形成一個和諧一致又聯系緊密的整體。文化的整合功能還表現在可以規范同一個國家或同一個民族成員的觀念、制度、意識和行為,使這個國家或民族的成員能夠對自己的國家或民族有一種共同的歸屬感。通過文化對一個社會的不斷整合,可以出現 「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互相融會貫通,從而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2.導向功能。文化在社會中的導向功能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導向,可以使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從懵懂無知到慢慢地開始在家長的教導下掌握語言的能力,從而完成在兒童時期的社會化,可以正常地參與社會生活。
3.規范功能
文化出現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形成各種各樣的制度規范來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以保證一個社會能夠進行有序的運轉和穩定的發展。

參考資料:

精神文化_網路

物質文化_網路

文化(廣泛的知識並將之活學活用與根植內心的修養)_網路

閱讀全文

與社會在文化上的需求體現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