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經濟的表現是什麼

文化經濟的表現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7 06:26:46

❶ 美國的經濟文化表現在那些方面

經濟:工業產值:20% 世界第一
信息技術產業產值:37% 世界第一
農業產值:10% 世界第一
國內生產總值:31% 世界第一
政治:除原蘇聯外無人能與其抗衡。
科技:美國的科技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每10項重大科技發明中,就有6項是在美國研究成功的,有7項軸線在美國得到應用。
文化:
文學:美國的文學被翻譯為世界各種語言. 早在美國歷史初期, 美國就產生了許多傑出的作家. 最早的古柏 James Fenimore Cooper, 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以及歐文 Washington Irving 描寫出一個年輕並且不斷成長的美國. 後來, 梅爾維爾 Herman Melville 寫出有關海洋的小說以探討道德問題. 馬克·葉法國則表現了密西西比河上生活的情趣與幽默. 7個美國人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劇作家尤金·歐尼爾與小說家索爾拜婁 Saul Bellow、賽珍珠、福克納、海明威、辛克萊·路易士 Sinclair Lewis以及史坦貝克。
繪畫:今天, 美國的畫家們仍然不斷地嘗試新風格. 舉例而言, 普普藝術(意即風行普遍, 或者是因為看來像海報, 或是利用喜劇式的線條), 首次出現在五十年代. 而在六十年代, 引人注意的則是那些視覺幻像的圖畫——歐普藝術。
建築:在美國的早期歷史中, 建築一直是呈現美國風貌的. 19世紀末, 蘇利文 Louis Sullivan 設計出摩天大樓. 而懷特 Frank Lloyd Wright的想像力也影響世界各地的建築師. 今天, 更多的美國建築師利用鋼筋、玻璃以及混凝土設計出宏偉、出色的建築物。
雕塑:美國的雕塑在20世紀前, 一直受到歐洲風格的影響. 聖高登Augustus Saint-Gaudens 是19世紀能在其作品表現出真正想像力的美國雕塑家. 今日, 美國雕塑完全是一種個人的表現, 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 而且材料包羅萬象. 舉例來說, 德維森 Jo Davidson是以他為名人雕塑栩栩如生的青銅像而出名. 史坦其衛茲Richard Stankiewicz則是以金屬原料焊接成的雕塑創造出驚人的抽象作品。
舞蹈:舞蹈在美國反映出美國人不斷求變的慾望, 以及他們對新奇事物的喜好. 一些如蕭恩和丹尼斯等著名的舞者, 並且不斷地在傳統舞蹈中引入新生命及新的形式, 因而協助創出現代舞。 透過對自然性舞步與動作的強調, 美國人也以新的方式表現古典芭蕾。
歌劇:大部分是根據民間文學、傳奇及歷史改編而來. 比如像道格拉斯·莫爾 Douglas Moore的"寶貝朵之歌"Ballad of Baby Doz 講述的就是一個科羅拉多州大銀王的興衰. 第一出成功的美國歌劇是格什溫 George Gershwin 偉大的民謠歌劇"波奇與貝茜" Porgy and Bess, 它是1935年在紐約上演的。
電影:美國人在默片時代中, 首先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表達形式. 從那時開始, 電影成了一種為全世界千百萬人提供的最佳娛樂. 從默片時代開始, 電影演員就一 直是國際間的名人, 而卓別林更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電影明星之一。
音樂:20世紀初期, 美國作曲家開始發展美國的音樂風格. 他們很快地得到世界承認. 指揮、作曲家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與鋼琴家化滋 Andre Watts都躋身今日美國樂壇的領導人士之列. 爵士樂, 則是由美國人創造出來的. 在這方面著名的演藝者有爵士樂家吉勒斯皮 Dizzy Gillospie等人。

❷ 農牧文明交融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政治:游牧民族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科舉、典章制度農牧文化的交融
經濟:游牧民族仿效宋朝賦役制度,學習農業生產,交流物資
文化:農牧民族在語言文字、社會風俗、文化觀念等方面逐漸同化

❸ 明清之際的時代特徵以及政治文化經濟各自的特徵

明朝(1368年-1644年)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1616年-1912年),是由滿族人,在遠東建立的國家,它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常被合稱為「明清」。

明清是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時期,這一時期皇權高度集中,封建專制主義集權加劇,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並緩慢發展,思想受嚴格控制。明清時期常被認為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清(清末)朝表現得尤為明顯。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

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

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農業和商業發達,江南出現了密集的商業城市,並在全國出現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四億大關,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3)文化經濟的表現是什麼擴展閱讀

明清經濟

農業:棉花推廣,高農產品引進,農產品商業化,形成專業生產區域。

手工業:工具革新(紗綢機的出現),技術提高(雙色印套技術),分工細密,規模大,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國內市場擴大,農產品種類增多,國際長途販運貿易發展,江浙地區出現了以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

❹ 21世紀文化經濟發展的典型業態表現為

摘要 文化強國」的國家戰略方針以來,「文化」這一概念在新世紀中不斷強化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升華文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總結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體質改革,為文化產業提供了發展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文化新業保持這強勁的增長。

閱讀全文

與文化經濟的表現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