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海洋文化呢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就是緣於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中華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
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1)海洋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海洋文化包羅萬象,人類緣於海洋,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創造的文化都屬於海洋文化;人類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
如人們的認識、觀念、思想、意識、心態,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經濟結構、法規制度、衣食住行習俗和語言文學藝術等形態,都屬於海洋文化的范疇。
海洋文化中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強烈的個體自覺意識,其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開創意識,都比內陸文化更富有開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險性、神秘性、開拓性、原創性和進取精神。
② 海洋旅遊文化包括哪些類型
海洋旅遊包括海濱觀光、海濱休憩、消閑、度假、療養、海水浴場、海上體育、娛樂活動和釣魚、海底探險活動等等。
③ 中國有哪些代表性的海洋文化
我國代表性的海洋文化有:濱海旅遊、海洋公園、海洋慶典&展會、海洋體育&娛樂等等。
④ 海洋的海洋文化
人類文明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構成的。海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李二和《舟船的誕生》一文中,後被國內外學界陸續引用。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人類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不僅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且為人類海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人類的特性,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與渴望。
人類對水的依賴是如此的強烈。只要有水流經過,人類就會逐水漂航。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文明,莫不緣此而生。同樣,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島(在人們的視野)出現,人們就會乘舟船逐島而去,從而建立起陸海之間的文化交往。古代中國的文化,就是這樣被一步步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中國不僅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大陸國家,黃河、長江作為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並使中國以其古老的文明著稱於世;中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漫長海岸線和遼闊海洋的海洋國家。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地中海國家一樣,都是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內涵豐富的海洋文化,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不僅早在7000年之前就創造了輝煌的航海歷史,而且遠在7000年頻繁而漫長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類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緒論)。
這是由世界各地先後出土和發掘的大量的、歷代文物及世界各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歷代古文獻資料的研究,包括多次有關中國海洋文化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果所達成的共識。
在中國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五支木槳。其中一支殘長為62.4厘米,殘寬為10.8厘米;另一支殘長為92厘米,殘寬9厘米。經碳14測定,五支木槳距今年代為7000年左右,屬母系氏族社會遺物。同層出土的還有近百種動植物和帶有榫卯和企口板結構的房屋建築所用的木料遺存,還有炭化稻粒等。這證明,漁獵和採集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河姆渡遺址位於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南為四明山,與河姆渡隔江相望。遺址海拔僅3—4米,在古代可能是一片汪洋或低窪的沼澤地。值的特別注意的是,在出土木槳的槳柄與槳葉結合處,陰刻有弦紋和斜線紋圖飾。由此證明,如此雕工精細的木槳,決不是最原始的,當有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化過程。那麼原始木槳的出現,應當更早一些,可能在8000年左右(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第1章中就作了大膽的推論)。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浙江杭州,在蕭山跨湖橋新石器遺址,又出土挖掘出了一隻獨木舟。經碳14測定,這只木舟的距今年代為7500—8000年,這恰與我們在《中國水運史》中的推斷相吻合。應當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是迄今在中國發掘到的一隻最早的獨木舟(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⑤ 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農耕文明、游牧文明
1、海洋文明有其開放性,而大河文明則是封閉的。2、海洋文明過家代表是古希臘,而大河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國,她們都是文明古國。3、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都是非常的古老。4、在一定情況下,兩種文明可以相互轉化。
⑥ 關於對海洋文化的認識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就是緣於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
「海洋文化的本質,就是人類與海洋的互動關系及其產物。」(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與海洋有關的人文景觀等都屬於海洋文化的范疇。
海洋文化來源
考古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國沿海地區就已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從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5世紀,中國古代的航海業和航海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古人還留下了眾多描寫海洋的詩詞作品,如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等;
足見海洋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文化的淵源和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我國海洋歷史文化、海洋軍事文化、海洋旅遊文化或海洋民俗文化中都能挖掘出無數亮點。較具有代表性的,如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壯舉,歷史性地開辟了亞非海上航路,傳播了中華物產和中華文明。
更重要的是,在與不同國家進行文化、經濟交流的同時,沒有佔領別國一寸土地,沒有建立一個要塞,沒有掠奪一份財富。鄭和下西洋代表了中華民族發展和平共處、睦鄰友好關系的精神實質,是相互尊重、和平友好的偉大實踐,不僅完美地展示了中華民族對外交往的優良傳統,也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傑出典範和成果。這就是先進的中華文化、先進的海洋文化。
⑦ 海洋文明包含哪些文明
在世界歷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國家就是古希臘。後來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從嚴格意義上講都不具備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國家。他們充其量是海洋大國,雖然也產生了輝煌的海洋文化,但不具備代表性的海洋文明的國家。
海洋文明的剛性條件:
一、社會必須是開放性的。
二、必須是文明古國。
三、各種文明可以相互轉換。
四、擴張是溫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殖民主義擴張和帝國主義的佔領。
五、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藝術方面有系統的成果以及與海洋有關的神話、海洋遠航的手段等。
本來中國可以具備海洋文明國家的條件,但海洋文明不連續。所以古希臘最具代表性。
⑧ 海洋文明是什麼
海洋文明指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母胎和產床。一切生命都起源於海洋。
以我們傳統的眼光和認識角度來看,人類在長久的發展歷史中,大多是腳踏著堅實的土地,在地面上耕種,在地面上做工,在地面上衣食住行,在地面上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在地面上編織著家族與社會,在地面上演繹著悲歡離合而又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人生。
然而我們如果換一種眼光和角度看世界,就會發現,人類實際上是一隻腳踏著大地,一隻腳踩著海洋的;而且,人類的生命、人類的文明,事實上是從海洋那裡開始誕生、開始延續的。
海洋文明的基本特徵:
按照廣義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們從遠古時代起就開始與海洋打交道,創造了與海洋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這就是海洋文化。
它是人類與海洋有關的創造,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創造。具體說來,海船,航海,有關海洋的神話、風俗和海洋科學等都是海洋文化。本文所使用的海洋文化就是指具有這樣的內涵和外延的概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洋文明
⑨ 海洋文明有哪四個代表
在世界歷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國家就是古希臘。後來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從嚴格意義上講都不具備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國家。他們充其量是海洋大國,雖然也產生了輝煌的海洋文化,但不具備代表性的海洋文明的國家。
海洋文明的剛性條件:
一、社會必須是開放性的。
二、必須是文明古國。
三、各種文明可以相互轉換。
四、擴張是溫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殖民主義擴張和帝國主義的佔領。
五、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藝術方面有系統的成果以及與海洋有關的神話、海洋遠航的手段等。
本來中國可以具備海洋文明國家的條件,但海洋文明不連續。所以古希臘最具代表性。
⑩ 海洋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我們認為海洋文化包括:海洋文化是歷代帝王、偉人與大海產生的人文現象和海文化的真諦。是海洋文化的積淀和文化遺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海文化的哲學思想:包容思想;2、海文化的教育功能: 胸襟教育;「胸懷全中國,放眼全世界」 3、海文化詩詞: 歷代帝王、偉人、名人的詠海詩文,如《觀滄海》等; 4、海文化歌舞: 如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箬山海島的里箬小漁村至今保留的漁村傳統舞蹈--箬山大奏鼓。 中國漁村第一舞: 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箬山海島,有一個古老的小漁村名叫里箬村。那裡至今還保留著一 個傳統舞蹈:箬山大奏鼓。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記載,箬山大奏鼓是我國惟一一個 漁村傳統舞蹈。 箬山一帶的漁民在正月有半夜鬧花燈習俗,於是,他們的祖先就自發組織起來 ,跳起了從台灣高山族傳過來的大奏鼓。漁民們男扮女妝,臉上塗脂抹粉,頭上扎著藍花布 條、羊角,耳朵上掛著「黃金」耳環,手上套上手鐲,腳上套上腳鐲,很是風光,意思是老 太婆要風風光光迎接老頭子打漁歸來。 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奏鼓舞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該舞增加了相互碰撞、互相鏟肩的動作 ,舞者臉上畫上兩個紅圓圈,像個戲台上的小花臉,一看就會令人捧腹大笑。服裝也在變化 了,現在整套女服都有魚的圖案。 每年的元宵節,箬山一帶都要鬧花燈,台閣後面是少不了大奏鼓的。於是,這些漁民自 告奮勇,不要任何報酬,自娛自樂。那段時間整個箬山像是辦喜事一樣熱熱鬧鬧,他們還要 邀請四親六眷到箬山住幾夜,盡情地欣賞箬山漁民淋漓盡致的表演,盡情地分享箬山漁民滿 載而歸的喜悅。 如今,里箬大奏鼓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里箬大奏鼓了,它已成為箬山大奏鼓、石塘大奏 鼓、溫嶺的大奏鼓了。每逢喜慶日子,石塘鎮黨委、政府就會拉出一支大奏鼓隊,參加演出 。大奏鼓隊不光活躍了偏僻海島的文化生活,還活躍了城市文化。市裡有什麼重大活動,石 塘鎮政府就要組織箬山大奏鼓隊一路風風光光,上城裡來為城裡人一展漁民風采。據石塘鎮 戴玉東鎮長介紹,里箬村作為石塘鎮的文化特色村,他們的箬山大奏鼓傳統節目將參加台州 市「十一」文藝廣場活動,還要參加迎接黨的十六大文藝晚會呢。5、海文化攝影、繪畫、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