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家鄉有哪些民俗文化

家鄉有哪些民俗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18 11:56:57

㈠ 家鄉習俗有哪些呢

廣東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1、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舉辦迎春花市,數以百萬計的人參加逛花市活動。

2、置鮮花。家家必置,包括擺年桔、擺水仙、插鮮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4、送壓歲錢是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年,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謝灶:臘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爺上天,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有:一碗米,兩磚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

6、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後初7,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裡守歲。

9、廣東人過年一定要買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為什麼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廣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樹買回家的。桃花之於廣東人,猶如聖誕樹之於西方人。廣東人對花情有獨鍾,無論是高雅之士還是庸俗市井,過年都要買桃花等老幾樣,再配搭各種各樣的鮮花。

10、廣東的獅子與外省不同,稱為「醒獅」。在製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廣東的特色。廣東醒獅舞起源佛山春節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去摘取,名曰「采青」。

藉此活動希望獅子能把好運帶到家裡。其次是舞龍,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不同的龍舞,寄託著人們不同的理想和願望。春節是喜慶之日,耍舞的多是熱烈奔放的彩龍、金龍和紗龍之類,白天舞布龍,晚上耍龍燈。至於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傳統文化

㈡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民俗

我家鄉的春節的習俗有:吃餃子,拜年等等。初一這一天所有的人都到各家各戶去拜年,小孩子們都會得到許多許多好吃的東西。這一天所有人都會穿新衣,小孩子都會放鞭炮玩到了晚上得很晚很晚才能睡覺。一家人其樂融融!

㈢ 你的家鄉有哪些特殊的風俗人情

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喜愛的地方,那應該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因為它哺育了我們長大,我們喜歡了那裡的生活,我們喜歡那裡的風,喜歡那裡的水,因為那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的玩伴,在我們這個地方,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每個地方的文化都不一樣,而我家則是處在一個少數民族地區,擁有了一些特殊的風俗人情,在我的家鄉人們都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我們有屬於自己的節日,自己的語言,這些稱得上特殊的風俗人情了。

在我的家鄉,我們交流完全靠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語言,在我們比較重視的特殊節日三月三,我們會過屬於我們自己的清明節,做屬於我們民族的美食。

㈣ 8種家鄉風俗民俗是什麼

8種家鄉風俗民俗:

1、抓周

抓周,東亞國家的一種風俗,起源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小孩周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在現代,也有些會放滑鼠、牙刷等現代物品,或者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

2、喜公公喜婆婆

中國北方一些地區,特別是陝北、甘肅、山西等地,在紅事上給「喜公公」「喜婆婆」臉上塗抹鍋底黑灰或是化妝。在兒子娶親的當天,他的老爸老媽就坐在家裡,等著周圍的鄰居來家中給自己打扮。全程下來,鄰居們可以隨意在他們的臉上塗脂抹粉,公公和婆婆則全程笑臉相迎,也不反抗。如果公公婆婆開心了,全家人都開心,家裡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3、劃旱船

旱船是中國民間表演藝術形式之一,逢年過節或慶祝等,山東、陝西、山西、河北境內各地都廣為流行,這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旱船」是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道具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裝飾有紅綢、紙花、彩燈、明鏡等。劃船者一般是一個人,有時也有雙人、四人甚至七人的,伴隨著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到處表演。

4、獅舞國家非遺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傣族潑水節國家非遺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西雙版納潑水節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2006年05月20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瑤族爬樓

瑤族歷來有女娶男嫁、戀愛自由的傳統,「爬樓」是瑤族獨特的婚戀習俗,是最具特色的傳統之一。當姑娘到了戀愛的年齡,父母就安排她們到吊樓里居住。小夥子來談情說愛時,需要攀著從樓柱伸出的梁頭爬上去,進入吊樓與姑娘幽會;當小夥子返回時,仍沿著樓柱往下爬。人們稱這樣的戀愛方式叫「爬樓」。爬樓的規矩很嚴格,已結婚或訂婚的人不得參加。

7、新娘過河

新娘過河,流行在廣西桂北地區龍勝各族自治縣內的壯族婚姻的風俗習俗之一,是要過「三關」闖「十門」的。先談戀愛,後定親,才能成親,謂之「三關」。迎接、對歌、出門、穿村過寨、過河過橋、入門、唱調、回門、回家、入洞房,謂之「十門」。「過河」只是「十門」中的第五個「門」,「十門」過了才能入洞房。成親時新娘過河過橋都要請未婚男青年背,背新娘的人稱為「水手」。

8、踩高蹺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㈤ 你家鄉有哪些有趣的春節習俗

上海的民俗里,吃過臘八粥就開始准備過年,民間有「官廿三,民廿四」的說法。

祭灶與接灶是上海人特別看重的過年習俗,據說灶王爺是家裡的監護神,臘月廿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家人家一年的善惡行為,除夕再回返人間。祭灶時,全家人除了焚香祭拜神像,還要在灶台張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供奉麥芽糖、茨菇、老菱、芋艿等。麥芽糖又粘又甜,可以封住灶王爺的嘴巴,多說好話。其他幾樣,都是借上海話的諧音,希望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一個勁地說「是個」、「老靈」和「唔吶」。送走了灶王爺,第二天臘月廿五,上海人就開始祭城隍,寫春聯,貼門神,大掃除,辦年貨。上海人一般是小年夜在家裡祭祖,大年夜接灶王,全家團聚吃年夜飯,守歲半夜後,點蠟燭燃爐香,叫做「點天香」。正月初一,早起的人穿新衣,放炮仗,有的會到附近的寺廟里去燒頭香。大多數人起來後,花瓶里插上冬青、臘梅、天竹、水仙花等,拜天地和尊長,八仙桌上擺出糕餅、糖果等四碟,然後開門給左鄰右舍拜年賀歲。年初二、初三開始走親戚拜年,年輕人都相約出遊,初一到初三著幾天禁掃除。新娘子通常年初三要回娘家拜年,但必須當日回門,過年家裡不能空房。年初四一到,過去上海的街巷裡會有來自農村的新鮮鯉魚叫賣,因為鯉魚的諧音「利余」,所以又稱「元寶魚」,上海人買來用紅絲帶捆好,准備接財神用。年初四、初五的晚飯必須喝酒造熱鬧。初五接財神,家裡掛出騎黑虎的趙公元帥像,祭拜豬頭、鯉魚、雄雞三牲和蜜棗、桂圓等精細乾果,點香燃燭,爆竹聲不絕於耳。《海上竹枝詞》說:「爆竹相連不住聲,財神忙煞共爭迎,只求今年生意好,接送何妨到五更。」年初七民俗里是「人日」,(正月初一至初七各為「雞、狗、羊、豬、牛、馬、人」日),上海舊俗這天要吃七菜羹、赤豆粥,這天絕對不能有口舌之爭,人日安泰,一年平安。

上海民俗講過年「前七後八」,算上年初一的前七天和後八天,比今天的國定假翻了一倍。正月十五才是過年最後的高潮,處處張燈結綵。老話講上元節放燈三日,鬧元宵一直到正月十八才落幕,這年也才算過完,從臘月廿三小年起,到正月十八,上海舊時的過年,比今天確實是長多了。

㈥ 家鄉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
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
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
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
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
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
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
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
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㈦ 你們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呢

我的家鄉過年有好多習俗,基本上都是為了祈福美好,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

1、首先要從臘八節開始說起,臘八節要吃臘八粥。關於臘八還有一句順口溜是「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一過,預示著馬上就要過年了,所以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收拾衛生,進行家庭大掃除。置辦年貨,買過年的吃的喝的。買新衣服、理發等等。從這一天開始到年除夕夜,都是新年的准備階段。

今天是農歷虎年的第四天,祝大家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㈧ 你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獨特的習俗,我的家鄉位於浙江湖州,是浙江非常有地位的水鄉,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習俗主要有兩個。

我們希望喝過這一杯茶之後,我們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身體也會不斷強大,喝清明茶在湖州由來已久。所以在清明前夕不少家庭會贈送友人新茶,這是一種美好且真摯的祝福,他們希望健康可以傳遞,喝茶品人生,在清明這一天變得非常普遍,我們對未來有太多的暢想與祝願。

㈨ 過年了家鄉有哪些風俗

過年了家鄉的風俗有:

1、祭灶:農歷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2、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作「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3、貼年紅: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4、守歲: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

5、壓歲錢:壓歲錢,年俗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6、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多種的,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派發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7、游神:是傳統賀歲習俗之一。游神,又稱聖駕巡遊、游老爺、營老爺、游菩薩、游神賽會、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薩行鄉、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他喜慶節日里,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

8、拜歲: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9、廟會: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與家鄉有哪些民俗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