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主流文化

什麼是主流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19 00:49:26

⑴ 什麼是是中國文化的主流

中國的傳統主流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方文化,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基督文化 要分階段來分析:

(1)鴉片戰爭時期,以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盡管如此,但此時的主流思想仍是中國傳統文化,頑固勢力強大。
(2)太平天國時期,以洪秀全為代表的農民階級先進人物,企圖用拜上帝教和絕對平均主義來改造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洪仁軒在《資政新篇》中提出仿效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但西方文化還不能深入人心,太平軍的勢力也未能影響全國。
(3)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為了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先後創辦了三十多所新式學校,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又選送了幾批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西方文化大量進入中國,影響也隨之壯大。
(4)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時期: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中小學堂,兼習中西學科;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經濟特科;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准許設立報館、學會;派人出國留學、游歷;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擺脫民族危機;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學習和傳播西方文化;他們發動變法運動,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西方文化得以廣播神州。
(5)辛亥革命時期: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教科書必須符合共和民國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提倡「自由、平等、友愛"的公民道德;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義」綱領,後來,孫中山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這是西方文化「革命」中國文化的發展時期。
(6)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這是西方文化在中國占據主流思想的鼎盛時期。
(7)新中國成立後:主要受馬克思主義和蘇聯文化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都處於低潮。
(8)20世紀80年代後,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回潮。主流文化由於具有歷史性民眾認同,經常憑借認同優勢,採取固守陣地手法,思想觀念僵化、內容虛化、表現形式居高臨下,傳播手段粗暴單一,發展方式上呈現出權利化、內卷化的自殘走勢。面對文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文化消費趨勢,主流意識形態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應付,大有陣地喪失之感。
非主流當然就不是跟隨大眾潮流的東西,另類些,張揚些,或者更確切點說是符合我們個人心理的行為。或者超前,或者滯後。 但,非主流是有轉變成為主流的可能的。

⑵ 什麼是中國當今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這個范疇很廣,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的。從狹義上說,目前中國的主流文化是發家致富、創業投機之努力互爭財富的文化;廣義上說是特色社會主義和諧共處的文化。

⑶ 什麼是中國當今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又稱官方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受到倡導的、起著主要影響的文化。每個時期都有當時的主流文化,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直到清末,歷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學。在西方,中世紀以來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我國現階段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之中,國家提倡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這種文化無疑是主流文化。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個概念太大,馬克思主義文化才是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由於具有歷史性民眾認同,經常憑借認同優勢,採取固守陣地手法,思想觀念僵化、內容虛化、表現形式居高臨下,傳播手段粗暴單一,發展方式上呈現出權利化、內卷化的自殘走勢。面對文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文化消費趨勢,主流意識形態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應付,大有陣地喪失之感。大眾文化強大的、快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廣大消費者感到熱鬧、好看、刺激、過癮的文化享受過程中實現了。大眾文化的表現形式、傳播方式和運營機制是沒有意識形態性的,而它所承載的文化傳播功能卻擔負著凝聚人心、感召民眾和傳承文明的重載。我們不能因為其傳播與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觀念而阻斷其傳播通道,更不能因對主流文化形成沖擊遏制其發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紮根於大眾文化鮮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文化營養,才能成為文化融合、文明傳承的中堅力量。

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由三部分組成:
1、黨的十八大的三個倡導,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是「改革開放,誠信友善、品牌創新、公正和諧」。
3、當代中國的公民信仰:「為天地立雄心,為民生立使命,為發展求創新,為世界促和平」。
三個倡導、中國的文化形象與中國的公民信仰就是我們當代文化建設發展的旗幟與方向,就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我們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主流文化。公民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細胞,公民的素質代表著社會的素質,公民樹立崇高理想與信仰,為當代社會公民個人主流文化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出一個生態文明、自由民主、公正廉明、富民和諧的美好社會。

⑷ 中國現行的主流文化是什麼

「宮斗劇』雖然霸屏流行,但流行的未必就是文化。流行文化要有正能量,要有引領作用。「影視作品作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要有正確價值導向的引導,弘揚真善美,批評假丑惡。」李達說。近年來,中國的科幻小說出現了郝景芳、劉慈欣等一批優秀的科幻小說作者,誕生了《北京折疊》《三體》等受人關注的作品,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通過中國的科幻小說來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

⑸ 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定義是什麼中國現今的主流文化是什麼

主流文化指的是在特定社會中代表和反映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的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美學等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上層建築。中國現今的主流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即以馬克思主義並與之一脈相承的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為指導的先進文化。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促進社會和諧。

⑹ 你認為當今社會的主流文化是什麼

我覺得當今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被教導的,從小到大一直遵循的主流文化。愛國,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一直是我們的主流文化。為國家的事業增磚添瓦。

⑺ 社會主流文化的定義是什麼啊

社會主流文化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吧

就是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培育四有公民(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有理想)為根本任務的,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人民大眾樂意接受的文化)

⑻ 主流文化具有什麼性質

主流文化具有社會歷史性和階級性,由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形態決定。

⑼ 什麼是主流文化

主流意識形態是在文化競爭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較強大傳播力和廣泛的認同的文化形式。現代高新科技革命對人類當代文化的發展正在產生著以往所無可比擬的巨大影響。文化生產方式改變、主導傳媒形式的革新和新興文化形態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藝術生態格局的全面變化,封閉的,落後的,狹隘的文化和缺乏競爭力的文化,都將在文化市場中被文化消費者遺忘。一些曾經居於主導地位深受群眾歡迎的、十分紅火的文化藝術形式將逐步失去主導地位被邊緣化。一些傳統的文化形式經過現代技術的改造或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傳統的、民族的文化將主要依靠國家保護以維持人類文化資源的生態平衡。在現代社會里,一切關於思想文化的有效傳播、意識形態建設和文化經濟的實現,都只有通過和藉助於文化產業的規模和手段才能實現,因此,文化經濟的競爭背後實際上是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的競爭,也是民族文化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文化敵視到文化融合,從文化輸入到文化輸出,實現文化雙贏。
主流文化由於具有歷史性民眾認同,經常憑借認同優勢,採取固守陣地手法,思想觀念僵化、內容虛化、表現形式居高臨下,傳播手段粗暴單一,發展方式上呈現出權利化、內卷化的自殘走勢。面對文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文化消費趨勢,主流意識形態顯得力不從心,難以應付,大有陣地喪失之感。大眾文化強大的、快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廣大消費者感到熱鬧、好看、刺激、過癮的文化享受過程中實現了。大眾文化的表現形式、傳播方式和運營機制是沒有意識形態性的,而它所承載的文化傳播功能卻擔負著凝聚人心、感召民眾和傳承文明的重載。我們不能因為其傳播與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觀念而阻斷其傳播通道,更不能因對主流文化形成沖擊遏制其發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紮根於大眾文化鮮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文化營養,才能成為文化融合、文明傳承的中堅力量。

⑽ 什麼是主流文化什麼是非主流文化

所謂主流,就是一個社會被廣泛接受的價值觀。
而非主流即是社會的「邊緣」價值觀,少數人共同認同的。
而現在「非主流」一詞特製某些矯揉造作的「新人類」。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主流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