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曲靖爨文化小鎮在哪裡

曲靖爨文化小鎮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19 02:36:26

① 爨文化的介紹

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國雲南曲靖陸良地區自東晉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爨氏統治南中地區長達400餘年間所造就的歷史文明。

② 雲南省特色小鎮名單

雲南省特色小鎮有和順鎮,巍山古城,建水古城,官渡鎮,元陽梯田等。

1,和順鎮

和順鎮位於騰沖城西南4公里處,古名「陽溫墩」,由於小河繞村而過,故改名「河順」,後取 「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今名,現稱和順鎮,全鎮人口6000多,而僑居海外的和順人則達12000多人,是雲南著名的僑鄉。

2,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地處雲南西部哀牢山麓,紅河源頭的巍山,是一座具有濃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始建於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為磚城,如今風貌依然。

3,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位於雲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歷城,屬通海都督。

4,官渡鎮

官渡鎮位於昆明東南郊,是昆明地區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之一。官渡古鎮文化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就有唐、 宋、 元、明、清時期的五山、六寺、七閣、八廟等多處景觀。

5,元陽梯田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

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

③ 我的家鄉曲靖

我的家鄉曲靖是我國南方第一大河珠江的發源地,是全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珠江的發源地——馬雄山,被徐霞客稱贊為「一水滴三江」的地理奇觀。陽春三月的馬雄山,殷紅的馬櫻花碩大如盤,杜鵑花爭齊斗艷,令遊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尋根探源。
曲靖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是著名的爨文化發原地,爨龍顏碑以其極高的書藝價值及史料價值而被世人推崇。別具風格的取材於曲靖歷史文化的城市雕塑,不僅美化了城市,而且鼓舞著人民不解努力,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美麗的家鄉曲靖,這里人傑地靈,養育了文人墨客、仁人志士。他們是曲靖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曲靖,一顆閃耀著的明珠,一座崛起中的城市。一座座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街道綠樹成蔭。曲靖有許多公園,一座座公園像一顆顆鑲嵌在城市裡的綠寶石,把曲靖裝點得分外妖嬈。公園里遊人如織。人們徜徉在湖畔、盪舟在湖中,那份閑適和愜意無以言表。
我愛我的家鄉曲靖。故鄉的山水養育了我們,無論走到哪裡,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會牽動著我,讓我不能忘懷!

④ 雲南省第二大城市是哪個

雲南省第二大城市是曲靖。

曲靖市是雲南省管轄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部,珠江源頭,滇黔桂三省交界處。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距省會昆明市120公里,地區面積2.89萬平方公里,占雲南省面積的13.63%。

曲靖是雲南省重要的工商業城市,綜合實力居雲南省第二。2016年,曲靖市建成區面積88.97平方公里,城區人口67.94萬人。

(4)曲靖爨文化小鎮在哪裡擴展閱讀:

曲靖是雲南僅次於昆明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雲南重要的工業城市。它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歷史文化悠久。這里是著名的爨文化的發源地。爨龍顏碑、爨寶子碑因其書法藝術和史料價值極高而受到世界的贊譽,它們被譽為「南碑之寶」和「神品第一」。

在漫長的歷史中,這里有多少歷史壯舉。從蜀漢諸葛亮南伐到唐初,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曲靖的地名來源:

「曲靖」一名的出現,最早是在《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蠻下》,將「曲州」、「靖州」中各取第一個字「曲」和「靖」,合起來稱作「曲靖州」,但「曲靖」一名在當時並未通行使用。

「曲靖」一名作為行政區域名稱的正式通行使用是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王朝中央政權設「曲靖路」總管府在今曲靖,「曲靖」一名方正式通行使用。「曲靖路」總管府的府第和治所仍設置在新命名的曲靖。

⑤ 曲靖陸良有什麼旅遊景點

1、彩色沙林

:這是一個以天然形成的沙柱、沙峰為特徵的景區,位於陸良縣城東南面18公里處,整個景區面積6平方公里。它是由地震沖擊、地殼運動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地貌奇觀,彩沙凝結成沙柱,由天氣、光線的不同而折射出不同的色調,是極為難得一見的景觀。

2、白水糖

白水塘在陸良三岔河鎮境內,距陸良縣城15公里,是陸良壩區遺留下來最大的也是最後一個湖泊,白水塘地處南盤江和杜公河之間,南北長,東西窄,湖水主要來自雨水,總面積1.6平方公里,深2米。盛夏水域廣大,白浪滔天,故名之曰白水塘。面積約4200畝,石牆相圍,公路環塘。

3、普濟寺

普濟寺,在陸良縣城東部,是元朝大德四年,馬撒宋濟隆叛,梁天松率軍三千出鎮陸涼時所建的王帳或齋宮。明初改建寺廟,建寺不久便種植了這株山茶。這從明代萬曆26年,任職雲南按察使的鄧美賞普濟寺茶花所寫的《茶花評》可知(此文《雲南通志》、《陸良縣志》均收載)。

4、龍鳳寺

千年古剎龍鳳寺,位於山巒起伏的龍始建於元朝正直七年,重修於清同治十三年。昔日的龍鳳寺不僅廟宇寬敞,殿閣雄偉,塑像眾多,而且周圍古柏參天,雜木從生,山花浪漫,景色宜人。歲月.蒼噪,此古寺幾遭劫難,今政策祥和,物富人豐,該寺又漸恢復其原貌.,成了陸良又一景觀。

⑥ 爨文化小鎮要門票嗎

摘要 記者來到爨文化小鎮的核心區域看到,現場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據曲靖偉光匯通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將在10月份對市民開放,通過國潮大典、演出演藝、文創非遺展示、散點互動、爨水閣光影秀、沉浸體驗等諸多內容,向市民展示爨文化小鎮的文旅形象,豐富遊客的參與度,增強遊客體驗感。其中,光影秀將是爨文化小鎮面對市民和遊客的「首秀」。

⑦ 爨文化是什麼意思

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國雲南曲靖陸良地區自東晉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爨氏統治南中地區長達400餘年間所造就的歷史文明。
曲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人們稱它為'爨地'或'爨鄉'。一千多年前這里曾生活著一個強大的民族--'爨人'……滇東高原既有盤江便利的水利,又有烏蒙豐盛的牧草,這就使其在文明發展史上。形成了獨特的農、畜並存的地域文化特徵。這種文化特徵,也可以說就是爨文化的基本經濟特徵。爨文化還包括有禮樂、詩歌、習俗、典祀、服飾、飲食、醫葯、建築、工藝等。
爨氏始終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在兩爨碑中,按其太守和刺史的官職身份不同,對碑主爨寶子和爨龍顏分別採用了"府君"和"使君"的稱呼,這是與當時中原地區的官制稱謂相吻合的。由於中原朝廷無力經營南中而導致爨氏雄長雲南數百年,但爨氏十數代中,從未出現過割據稱王或改元稱號的現象。這樣,就在中原紛亂的情況下和長達400餘年的時期內,始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多民族的團結。
史料記載,爨氏族本中原漢民,東漢末年,班氏因功受封,食邑於此地,以封地作為姓氏。到蜀漢時期,經數十年發展,已經成為大姓。在《三國演義》中,更將此地描寫得十分可怕,卻又可愛。可怕處在於烏煙瘴氣,水土難以駕馭。諸葛亮的軍士喝了這里的水,渾身潰爛。而那位首領,就是寧死不屈,與諸葛亮玩起了游戲。這所謂的七擒孟獲,更像一出喜劇,毫無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為長期穩定蜀國後方,諸葛亮有意識地扶植南中大姓,收其俊傑(如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和孟獲等)為官屬,結果,經過諸葛亮的扶植,以爨姓為代表的"四姓"(其餘三姓不詳或諸說不一)等大姓豪族,成為南中頗有勢力的統治集團,為後來爨氏最終取代其他三姓而獨霸雲南打下了基礎。 一般認為,爨氏與南中其他大姓一樣,本為中原移民。他們分別在庄蹺人滇、秦開五尺道、漢武開滇、武侯定南中等不同時期,以戍軍、屯墾、商賈、流民等方式進入南中,並通過變服從俗和與當地土著民族通婚等方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夷化",成為南中的渠帥豪族和實際統治者。有關爨氏的最早記述,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戰國策.魏策》中的爨襄,而史籍中關於南中爨氏活動的最早記錄可能要算是三國時期的爨習了。諸葛亮南征時,擢用擁蜀派南中大姓,爨習因協助平叛而功授官屬,爨氏成為南中有權勢的大姓之一。西晉初年,南中大姓隨都督霍弋降晉。泰始元年(256),霍弋率南中大姓從吳國手中奪取了交趾,表爨谷為太守。西晉末年,隨著"八王之亂"和巴蜀李特、李雄踞地稱王,晉王朝已無暇顧及南中,加之晉朝先後任命的南夷校尉李毅、王遜均因實行分化離間南中大姓以及"太過誅除"等暴政,引起南中大姓的反抗,以致在公元337年巴蜀李雄派李壽進攻寧州時,刺史尹奉和太守霍彪都投降了李雄。李氏封霍彪為寧州刺史,爨琛為交州刺史,加上建寧太守孟彥,霍、爨、孟氏族便成為南中勢力最大的三大姓。公元339年,孟彥縛霍彪降晉,接著孟彥又被李雄所殺,霍、孟二氏火並而同歸於盡,南中大姓僅存爨氏一家。隨著東晉伐滅巴蜀李氏繼而偏安江左無所作為,爨琛"遂王蠻夷"。此後,雖歷經西晉、南北朝,中原王朝或"遙授刺史"實行名義上的統治,或官職任由爨氏自己任命,從西晉咸和八年(333)爨彪、爨琛任交州刺史起,直至唐天寶蒙詔滅爨,爨氏父子世襲相傳,實際統治雲南達400多年,成為研究雲南地方史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俗稱"兩爨碑")為代表的爨文化,也成為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雲南獨特文化現象的重要內容。
不怕死,不服輸,蠻而野,卻又自有他們的組織模式與行為准則,這是我們在演義作品中看到的。也因此,他們並不計較「蠻」這個字,甚至到今天,仍然以「蠻」為自豪,也以孟獲為自豪。在爨鄉陸良的彩色沙丘,電視劇《三國演義》拍攝完成後,仍然保留著有關孟獲的場景,還給他建造了一座王府。在入口的山石上,幾丈高的一個大「蠻」字,像是迎風招展的旗幟,懸掛在半空中。
這「遷運庸蜀,流薄南中」的大姓,落籍於滇。東晉成帝咸康五年(三三九),干支己亥,屬豬,爨琛獨霸寧州(今之曲靖),其家族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這所謂的南中,從來也沒有自稱「國」,一直掛靠在當時的中央政府之中。東晉帝國的衰敗,國家四分五裂,並沒有影響南中在國家的名號下。然則,朝廷已經無力管理南中,使得爨氏家族成了這里的實際王國的君主,正所謂「開門節度,閉門天子」。較之孟獲時代,已經大大地推進了統治步伐,而非如孟獲,乃是部族首領,這首領在外人看來還有幾分可笑,幾分可愛,幾分蠻力,幾分野氣。
公元405年前,爨氏雖沒有建號改元,但實質上是實行"閉關自守",與中原王朝處於對立和分裂的狀態。爨寶子目睹"爨氏稱霸南中,雄據一方,恃遠擅命",致使兵禍連年,"耕田狩獵之民日荷干戈,性命懸於鋒鏑之苦"的後果。在他"弱冠稱仁"之後,遂改革"恃遠擅命"的做法,親自入朝侍君,並與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開創了歷史上"一國兩制"的先河。在"奉正朔"的原則下,中原王朝實行封建君主制,爨地則實行封建領主制,也就是在一個國家的主體下,同時保留著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如爨寶子本人,既接受了朝廷任命的"建寧太守",同時又保留著世襲的"振威將軍"的頭銜。使南中地區出現"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邑洛相望,民戶殷實"的太平景象,這在《爨寶子碑》的"抽簪侍駕,朝野詠歌,州主薄,治中、別駕、舉秀才,本郡太守。寧撫氓庶,物物所得。春秋廿三,寢疾喪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中作了明確的闡述。也可看到爨寶子開創的"一國兩制"深受人民的歡迎和愛戴,所以在他死後,百姓莫不悲痛,都願以百人、千人的死來換得寶子的不死。後來爨龍顏也曾"萬里歸闕",兩次入仕中央王朝。更值得提及的是爨氏逐漸在很大范圍內革除了世襲制的弊端,採取較為開明的選官、任官制,出現選賢任能、唯才是舉的良好風尚,從而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怎能不說是爨文化的又一個重要的內容呢?明朝時期的詩人田雯曾題詩寫道:"爨僰女二萬戶,牝雞酋帥風流殊。九州之外環一島,四海之內名何區。天子聖賢今一統,白環銀瓮入上都。"夜郎豈不知漢大,軍門納款非頑愚。
唐天寶七載(七四八),對於爨氏家族來說,可不是個好年頭,南詔滅爨。這所謂的南詔,也從這年起,有了歷史意義上的紀年,可以稱之為南詔元年。西爨白蠻被迫遷徙至滇西,演變為白族;東爨烏蠻以「言語不通,多散林谷」,演變為今日的彝族。
有人對「爨文化」這一概念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個概念是不成立的,原因簡單,因為在爨氏統治南中四百餘年的歷史中,所留下的文物太少了,沒有多少文化的沉積物。只有這兩塊碑可供研究和瞻仰,想憑吊也無其他物證可尋。這也說明,這兩塊碑石除了研究書法的人視為奇珍,書法之外也是不能丟失的異寶。
討論這一概念不是本文的初衷,然則,說到文化,乃是物質與精神的總和。這樣說來,南中所稱,尚包括今貴州、四川之一部分。疆域不可謂不大,其民族的生活習慣、服飾、飲食、語言、教育、文字等等,均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少了些歷史遺留的樓堂廟宇而已。
這里的人是豁達的,是要建立自己的安寧。他們渴望與外界交通,所以,統治者即使在南朝劉宋時期也不脫離國家而獨立稱國。這當然有安全上的考慮,比如,對虎視眈眈的南詔的防禦。然則,更多的是交流的慾望,民族融合的理智所在。汲取漢文化的精華,也包括先進的耕作模式,手工作坊的技術。因此,從碑文看,與中原此類文章一脈相承。無論是文體,還是內容,都是我們常見的形制與詞彙,並沒有當地如孟獲般的言語。所以,那碑文就是普通的歌功頌德,贊辭亦然。比如:「山嶽吐精」、「弱冠稱仁」、「如何不弔」、「殲我忠良」等等。即使贊辭的最後一句沒有「尚饗!尚饗」,那「嗚呼哀哉」也足夠我們品味的了。像在滇池吃了炸醬面,在迪慶吃餃子的感覺一樣,讓你覺得他鄉是故鄉了。
曲靖研究爨文化的專家學者,對碑文所流露的思想多有著述,認為與東晉老莊盛行的風尚相一致,與做人的品格追求相一致,自不待言。
爨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聯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爨氏重視文化。爨寶子、爨龍顏均在20餘歲舉秀才,並以文人仕,憑學識和文治武功登上政治舞台。可見爨氏雄長南中,除通過與當地諸夷通婚聯姻加強氏族勢力外,爨氏憑借自身與中原文化的淵源優勢而取勝,當不會是無稽之談。爨氏中原文化之雄厚功底,在兩爨碑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兩爨碑中,其碑刻集中地體現出東晉、南北朝時期漢字從隸向楷過渡的特點,並大量使用廠北魏碑文中流行的古體字和俗(異)字。此外,兩爨碑為典型的漢碑風格,其碑文採取了前序後銘的漢碑格式,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原文化已深入到雲南腹地,成為邊疆主體文化之源。

"別具寶光異彩,給人一種樂樂不知倦,悠悠則博厚"的回味。每當爨鄉古樂的旋律奏響之後,"定會把您帶到歷史的那年那月,彷彿是來自遠古的聲音在時空中的深處回響,悄然地撞擊著人們的心靈,而被這濃濃的歷史文化所折服。"
飲食文化方面。爨鄉古酒中的"陽春老窖"、"老窖子"、"八鮮醇"、"冷酒"、"松子酒"等,聞名遐邇。唐開元年間,爨歸王曾有"杯酒斗米"之稱譽。明嘉靖年間楊狀元(升庵)謫戍雲南時,就多次來曲靖痛飲爨鄉古酒,所以民間流傳著"楊狀元不愛妻室愛美酒"的佳話。
服飾生活:"雌者青顫包蓬者,兩耳金環垂擯珠。帷帽飄絲淺露面,綉裙拖地蓮花襦。九真藤杖紅珊瑚,女子氣概偉丈夫。雄者碧眼拳髭鬢,蠻布弓衣織梅株。戴笠跣足短膝褲,腰間斜掛雙湛鹿。修羅甲胄吹笙筍,只習刀箭無詩書"。

⑧ 曲靖在哪個省

雲南省。
曲靖位於雲南省東部,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南與文山州、紅河州接壤,西與昆明市連接,北靠昭通市和貴州省畢節市,是邊疆中的內地。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的曲靖,距省會昆明市120公里,地區面積33,821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樣,民族風情各異。來這里可領略到彝、布依、壯、苗、瑤等八大民族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
曲靖市是雲南省第二大城市,雲南省重要工商城市,綜合實力居雲南省第二位,是雲南省「滇中城市群規劃」區域中心城市,未來將是雲南省發展的新高地。截止到2013年底,城市建成區面積1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90萬人。
曲靖還是古代爨文化的發祥地,主要風景名勝有珠江源、爨寶子碑、爨龍顏碑、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千佛塔及羅平多依河、羅平九龍瀑布群、羅平魯布革風景區等。

閱讀全文

與曲靖爨文化小鎮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