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哪裡

中國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19 12:47:29

㈠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什麼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

1、粵劇: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㈡ 剪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剪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

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

(2)中國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哪裡擴展閱讀:

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第2條:

定義

在本公約中

1、「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

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群體、團體和個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按上述第1 段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a) 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b) 表演藝術;

(c) 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d)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e) 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3、「保護」指採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

4、「締約國」指受本公約約束且本公約在它們之間也通用的國家。

5、根據本條款所述之條件,本公約經必要修改對成為其締約方之第33 條所指的領土也適用。從這個意義上說,「締約國」亦指這些領土。

㈢ 剪紙是哪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8月吧........
2010年08月16日
中國剪紙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申報了半年時間後,中國剪紙日前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審批,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10月,中國剪紙項目由山西剪紙牽頭,14個省區市剪紙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去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申報,和廣東粵劇、西安鼓樂等其他22個中國項目一起入圍。據了解,授牌活動幾天後將在北京舉行。
目前,我國在全世界166個入選項目中占據了26席,一舉成為世界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
背景鏈接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經過唐宋明清的發展,剪紙藝術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不同的支派,包括揚州剪紙、浙江剪紙、河北剪紙等等,蘊含著各地豐富的歷史文化

㈣ 剪紙藝術遺產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是哪一年

剪紙藝術遺產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2006年。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㈤ 剪紙作為一種常見的民間藝術,它是如何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

剪紙又稱刻紙,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或刻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剪紙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對猴團花)。在後來也可通過染纈、華勝、吉州窯和定窯的裝飾圖案、皮影、藍印花布、小品刺綉、繪畫作品中見其略影。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在民俗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南宋已出現了專業民間剪紙藝人。民間剪紙往往通過諧音、象徵、寓意等手法提煉、概括自然形態,構成美麗的圖案。

鞋花:用做布鞋鞋面刺綉底樣的剪紙。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團花或小散花,綉於鞋頭,稱「鞋頭花」,二是適合著鞋面的形狀剪成月牙形,稱「鞋頭花」,三是由鞋頭花的兩端延伸而至鞋幫,稱「鞋幫花」。另外還有一種「鞋底花」,舊時多用於「壽鞋」。或綉於布襪底上。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題材有花草、小鳥等。有的鞋花在局部剪開而不鏤空,此稱「暗刀」,是綉花時套針換色的依據所在。

㈥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剪紙藝術,它具有哪些的歷史淵源呢

剪紙是我國民間最流行的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歷史悠久。它取材容易,成本低,效果明顯,適應性廣,風格多樣,形象生動,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它最適合農村婦女的休閑生產,可以作為實用物品,美化生活。剪紙在全國隨處可見,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和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大眾的審美情趣,而且蘊含著民族深厚的社會心理。它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原始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具有綜合性、美化性、吉祥性的特點。同時,民間剪紙運用自己特有的表現語言來傳達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到目前為止根據民俗,剪紙藝術是在民間產生的。然而,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剪紙對象是新疆吐魯番霍山附近出土的北朝五組剪紙(公元386-581年)。這些剪紙作品與今天的民間團體花卉剪紙作品非常相似。採用重復折疊法和圖像不覆蓋法。

唐朝以後,剪紙器很少見。皮革雕刻的皇冠和丟失的指紋證明了這一點。宋代有工業剪紙和工藝裝飾用剪紙。最常見的例子是冀州窯宋代瓷器上的剪紙圖案。此外,皮影戲盛行於宋代。用紙做皮影也叫「紙窗影」。目前,在一些地區仍有類似於皮影戲的剪紙,顯示出這兩種類似藝術形式的影響和融合。明清剪紙作品包括刺綉圖案、扇形裝飾、窗花等,這種風格往往又好又美。

㈦ 中國剪紙藝術在哪個地區

剪紙2006年已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剪紙藝術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是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陝西剪紙了,因陝西西安為千年古都,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剪紙藝術在此地源遠流長,傳承歷史極其悠久,許許多多外國人亦慕名前來對陝西的剪紙愛不釋手,流連忘返,被這種極具中國元素的民間手工藝品剪紙所深深吸引,如果想了解和欣賞原生態的中國剪紙藝術作品,就一定少不了要到陝西省西安去走一走看一看,在西安有一家好像叫做三秦瑰寶的剪紙較為有名。

㈧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1、皮影戲: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精髓。」「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築」是古代(或遠古)確立的干支歷的基本內容。

根據古籍記載,皇帝的家族開始製作幹部和樹枝,以確定年齡。」「二十四節氣」是指特定的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在歷法中確立的「十二月建築」。北斗七星的旋轉與季節的變化密切相關。2016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㈨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中國剪紙:

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