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岩故事發生年代
紅岩故事發生年代是1948年,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重慶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1948年,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准備組織獄中暴動。
(1)紅岩文化在哪個省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
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
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② 重慶市哪幾個區是重慶的核心區,是中心所在
重慶市中心區有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大渡口區、巴南區、北碚區。
1,渝中區
渝中區,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屬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在長江、嘉陵江交匯地帶,由於兩江環抱,形似半島,又名渝中半島。
2,江北區
江北區隸屬於重慶市,是重慶主城核心區之一。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之北,自西向東呈長條型帶狀分布。1955年,重慶市區劃調整,更名為江北區。
3,渝北區
渝北區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在撤銷原江北縣建制基礎上設立的新區。
4,沙坪壩區
沙坪壩區隸屬重慶市,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位於重慶市西南部。沙坪壩區自周朝巴國屬地起,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於一爐,是紅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區,重慶大學城位於沙坪壩區西部。
5,九龍坡區
九龍坡區為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
6,南岸區
南岸區處於重慶主城核心區,擁有南坪、江南新城兩個城市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長江南岸,西部、北部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
7,大渡口區
大渡口區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十二個組團之一,於1965年建區。
8,巴南區
巴南區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縣,商代時巴人就在此立國建都。1994年12月撤縣建區。
9,北碚區
北碚區隸屬於重慶主城區范圍,重慶大都市區之一,位於重慶主城區西北方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事先規劃、逐步按計劃建設的經濟開發區。
③ 重慶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
重慶紅色旅遊景點有:洪崖洞、解放碑、朝天門、觀音橋、歌樂山、磁器口。
古鎮有十幾條街巷,兩旁邊都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古鎮不大,根據指示牌步行游覽完全沒有問題。雖然遊客眼前的一切,都是近年來重新翻新的,不過這並不影響你在這里感受「老重慶」。
鍾家院、通家院等是古鎮中典型的川東山地民居,值得一看。鎮上的寶輪寺,有千年歷史,可以敬香祈福。街邊還有不少茶館,找一家坐坐,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喝茶的同時,有機會欣賞到當地的民間藝術。
文化傳承
磁器口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鎮之稱,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建。
古鎮有古樸粗獷的巴渝遺風,有古風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並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岩志士抗戰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旅遊產品,有享譽四方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飲食三寶。
④ 重慶主城有哪幾個區詳細介紹一下各個區的情況
截至2019年9月底,重慶市主城區包括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等九區。
1、渝中區
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屬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在長江、嘉陵江交匯地帶,由於兩江環抱,形似半島,又名渝中半島。
渝中區作為重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商貿流通中心,別稱「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戰文化以及紅岩精神在此發源。
截至2017年末,渝中區戶籍人口50.8萬人,常住人口65.9萬人。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陸地面積20.08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街道。
2、江北區
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之北,自西向東呈長條型帶狀分布。1955年,重慶市區劃調整,更名為江北區。 江北區下轄9個街道、3個鎮,幅員面積為220.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51萬人(2018年)。
2018年,江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7.9億元,增長9.0%。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1億元、258.8億元、768億元。
3、南岸區
處於重慶主城核心區,擁有南坪、江南新城兩個城市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長江南岸,西部、北部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
至2017年,管理8個街道、7個鎮,幅員面積263.0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71.3萬人,常住人口為89.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GDP)為791.6億。
4、九龍坡區
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九龍坡下轄8街11鎮,幅員面積431.86平方公里。
至2017年,九龍坡區常住人口為121.51萬人;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130.44億元。
5、沙坪壩區
位於重慶市西南部,自周朝巴國屬地起,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於一爐,是紅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區,重慶大學城位於沙坪壩區西部。
至2019年8月,沙坪壩區轄20個街道、6個鎮;總面積396.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為83.2萬人;2017年,沙坪壩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60.2億元。
6、大渡口區
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十二個組團之一,於1965年建區。
大渡口區東臨巴南區,南界江津區,西、北靠九龍坡區。至2017年末,大渡口區下轄5街3鎮,面積10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萬。
7、北碚區
位於重慶主城區西北方向,東接渝北區,南連沙坪壩區,西接璧山區,北鄰合川區,幅員面積755 k㎡,管轄9個街道、8個鎮,是重慶兩江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碚區有118 平方公里被納入重慶兩江新區范圍)。
8、渝北區
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在撤銷原江北縣建制基礎上設立的新區。東鄰長壽區、南與江北區毗鄰,同巴南、南岸、沙坪壩區隔江相望,西連北碚、合川區,北接四川省廣安地區的華鎣市 。
截至2017年,渝北區轄19個街道、11個鎮,常住人口163.23萬人。
9、巴南區
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縣,商代時巴人就在此立國建都。1994年12月撤縣建區。截止2017年底,巴南區轄8個街道、14個鎮,幅員面積1834.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06.72萬人。
2017年,巴南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1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9.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0億元。三次產業的比例為6.9:45.6:47.5。
⑤ 重慶適合帶孩子去的紅岩景點有哪些
中國三峽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算是重慶重量級博物館了,其知名度周末君也不用多說。
講解員的解說熱情洋溢、細致入微,彷彿讓遊客們夢回古巴國,穿越時空隧道親身體驗一把。
博物館經常會有特展展出,那份深藏不露的風雅與藝術魅力等你來賞,而且基本都是免費。
圖源 | 圖蟲網
交通:乘坐2號線在曾家岩站下車,然後步行前往
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
重慶作為紅岩文化和紅岩精神的發源地,作為重慶人自然應該走上一番。
紅岩革命紀念館由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特園等九個革命紀念館組成,2019年全國博物館參觀量僅次於故宮。
掩映林間的舊址、陳列的圖片,讓人恍若隔世、心潮不平。冬季紅岩村更有紅梅綻放,燦爛奪目,讓人心醉。
趁著溜娃的時間
逛逛這些博物館
了解重慶
觸摸過往的歷史
⑥ 紅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負責領導國統區、港澳及海外地區的黨組織和統一戰線工作。紅岩是南方局和八路軍辦事處在重慶的駐地,與曾家岩50號周公館、虎頭岩新華日報館並稱「三岩」。所謂紅岩精神,是指抗日戰爭時期形成於統一戰線工作第一線(國民黨統治中心重慶)的一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它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共產主義精神的結晶。紅岩精神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群體的精神,同時閃耀著這個群體的領導者和代表者——周恩來獨特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光輝。雖然「紅岩精神」這個概念是南方局老同志們在幾十年後提出來的,它的歷史存在則是光彩奪目的事實。
讓我們先引述一位美國外交官——時任美國駐華大使特別助理的費正清1943年9月9日的一段日記:「居住在周公館里的共產黨人做著一件與美國人交往的出色工作,他們以批判的眼光,現實主義的觀點同美國人討論各種問題。雖然他們現在隨時有被捕並被投入集中營的危險,但他們仍然本著驚人的團體精神和堅定信仰照舊開展革命工作。」「他們經常學習,開展討論和自我批評,在生活上同甘共苦……」日記里還說,在周恩來他們住的閣樓里,臭蟲可能會從頂棚上掉下來,雨水也許會漏到床上,但他們的思想信念照舊如火如荼,絕不動搖。
這段文字的可貴,在於它是直接的觀感,而且是當時的記載。雖然由於世界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費正清的解釋語言不盡准確,但他記述的事實是十分鮮明生動的。以紅岩為中心,聚集起這樣一個集體,他們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忠誠、執著、嚮往達到了如火如荼的熾烈程度;他們全然不顧惡劣政治環境的種種危險,隨時作好了犧牲的准備,以驚人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堅定的信念開展革命工作;他們刻苦學習,嚴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增強團結,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他們視野開闊,用批判的眼光和現實主義的觀點觀察世界、認識世界;他們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卻總是用平等的、尊重的、理解的態度同對方討論問題,憑真理說服人;他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卻總是意氣昂揚,同甘共苦,充滿生活情趣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紅岩精神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抗日戰爭的組織領導者,只有以愛國主義為旗幟、民族精神為感召,才能激發人們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責任感,從而達到最廣泛的全民族的動員、全民族的覺醒、全民族的團結和奮起。在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產生的紅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民族精神在新形勢下的表現和發揚。它和延安精神一樣,是現代中國民族精神的最高典範。
紅岩精神是時代精神。20世紀上半葉,中國面臨的歷史任務是進行民族民主革命,五四運動倡導的民主與科學,成為貫穿於中華民族解放與振興全過程的時代精神。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高舉的旗幟就是「抗日、民主」。在國統區,中國共產黨團結人民群眾,堅決反對專制獨裁、特務統治、官僚資本的虎噬鯨吞,為政治民主化進行著不懈的斗爭。以周恩來為代表的紅岩共產黨人成為國統區人民感到無比親切的民主思想、民主作風、民主精神的化身。
紅岩精神是共產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紅岩精神中並不是機械地拼湊在一起的,而是被吸收、升華,統一於共產主義精神之中。紅岩精神中的民族精神,是結合於、統一於無產階級的階級性和共產黨人的黨性中的民族精神;紅岩精神中的時代精神,是上升到科學社會主義高度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優秀品質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工作實踐中的堅持和發展。
共產黨在國統區一無政權,二無軍隊,三缺金錢,靠什麼贏得了多數人的同情、支持和幫助?南方局為何能做出如此輝煌的業績,從根本上說,當然是靠黨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一整套正確的方針、政策和策略。在這個前提下,紅岩共產黨人展現出來的民主作風和人格力量,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在重慶年代,我們習慣晚飯後到他(指周恩來)辦公室里去。他的工作人員平等地參加談話,不會被壓制,意見受到重視。我曾經同美國的高級官員談話,他們的下屬像木頭一樣呆坐,噤若寒蟬。當然,如果與蔣介石談話時,他的隨員更只能挺直身子坐著,簡直變得麻木了。周的情形是天淵之別。」「當然,他試圖使我們贊同他,以及他對中國和世界的看法——他對這些看法是深信不疑的。但是,他這樣做靠的是冷靜的說理、清晰的措辭、溫和的談話、廣博的歷史知識以及對事實和細節的驚人的了解。人們會被說服,但不會被壓服,也不會因為持不同意見而受責怪。」
這段摘自美國外交官謝偉思回憶錄中的文字,言簡意賅地反映了紅岩共產黨人的民主作風。在國統區爭取政治民主化的斗爭中,周恩來深刻地指出:「惟有最能尊重人民公意的人,才是最富於民主思想的人,才是最能團結的人。」在黨內,他告誡同志們:「一個好的領導者,要能主動造成下邊同志敢同你爭論問題的風氣。」他經常召集身邊工作同志,同他們討論重大問題,要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說:「這些重大問題並不只是我和黨中央的同志要負責來考慮的,應該由你們,由全國人民大家都來動腦筋。假如大家不想,只讓我們少數人想,萬一想錯了怎麼辦呢?」
基於這種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作風,也由於當時環境的特點,周恩來提出了一個獨特的工作方法:「領導群眾的方式和態度要使他們不感覺我們是在領導。」這真是領導藝術的最高境界——化境!許多民主愛國人士,正是通過周恩來及紅岩共產黨人的民主作風和人格魅力,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豬鬃大王古耕虞1941年冬開始與周恩來交往。他晚年多次公開講:「像我這樣一個資本家,共產黨要說服我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可是周總理有獨到之處,他說服了我,使我越來越認識黨、信任黨,感到振興中華,非共產黨不可。」科學家李四光說:「我見到了周先生。我在他身上產生了一個最大的感覺: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紅岩精神的巨大輻射作用和磁場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⑦ 重慶位於中國哪個省份
重慶沒有位於中國哪個省份這一說,重慶市是一個直轄市。
重慶,簡稱渝或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 、中國會展名城 、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7)紅岩文化在哪個省擴展閱讀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 ,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 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