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四川有哪些文化遺產

四川有哪些文化遺產

發布時間:2022-05-19 17:14:10

1. 成都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蜀綉——蜀綉又名「川綉」,主要指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帶的刺綉。蜀綉早在晉代就被稱為「蜀中之寶」,而聞名於世。一千多年來,蜀綉逐步形成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快等特點。蜀綉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

2.蜀錦織造技藝——蜀錦,專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其起源於春秋戰國,興盛於漢唐,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錦城」、「錦江」、「錦里」、「錦官城」……一個「錦」字,道出成都與蜀錦無法割捨的緣分。

蜀錦織造技藝獨特繁復,令人嘆為觀止。要完成一件蜀錦作品,需要經歷紋樣設計、定稿、點意匠、挑花結本、裝機、織造等幾個重要過程。

3.成都漆藝——成都漆藝起源於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時期,是中國最早的漆藝之一。成都漆器又稱「鹵漆」,以精美華麗、光澤細潤、圖彩絢麗而著稱。

早在漢代,蜀郡、廣漢郡已是全國漆器生產中心,而長沙馬王堆漢墓、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貴州清鎮、平壩以及蒙古諾音烏拉、朝鮮平壤王盱墓、古樂浪郡等地先後出土的漢代精美漆器,都刊有「成市草」、「成都飽」、「蜀都作牢」、「蜀都西工」、「成都郡工官」等銘文,它們都是當時成都漆藝鼎盛輝煌的佐證。

4.成都銀花絲技藝——銀花絲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漢族傳統金銀工藝品,其以高純度白銀為原材料,造型別致,玲瓏剔透,具有濃郁的漢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地方風格。

成都銀花絲工藝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其工序繁多,銀絲最細的僅有人頭發的一半,粗的也僅幾毫米。把白銀抽成不同粗細的銀絲後,按照已製作出的圖形邊框,用掐絲、填絲、織編和累絲四大技法對中間的圖紋進行填充和編織,這種獨特的技藝全憑藝人的藝術感悟和熟練的手上功夫。

5.四川竹琴——四川竹琴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表演者手持漁鼓、簡板說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樂器是竹製的漁鼓筒,故又稱「漁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現名。流行於四川地區。竹琴長3尺,直徑2寸,一端用魚皮或豬小腸蒙上。演員斜抱竹琴,用指尖拍擊竹筒下端;另一手持兩塊竹製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銅鈴,筒板相碰時鈴響板響,音韻鏗鏘。

6.竹麻號子——竹麻號子是一種流傳於四川省成都市的地方民歌,屬於當地造紙工人在打竹麻時所唱的一種勞動號子,主要流行於成都所轄邛崍平樂地區。

竹麻號子的演唱風格為「一領眾和式」的民間音樂形式,在繁重而單調的勞動過程中,當鉤子手手執長釘耙,把需要打的竹麻交給工人時,竹麻號子嘹亮的歌聲就開始響徹整個造紙作坊。開始時,由一名工人領唱,然後眾多的工人一起合唱,以此達到鼓舞干勁、統一節奏、抒發感情和消除疲勞的目的。

20世紀50年代,經過收集整理的竹麻號子被搬上舞台,成為川西壩子獨具特色的民俗文藝節目。這一源於生活的古樸號子,曾參加四川省文藝調演並獲獎,還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民歌精英匯演,得到觀眾的喜愛和高度評價。

(1)四川有哪些文化遺產擴展閱讀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2017年,全市下轄20個區(市)縣和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 面積1.4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餘萬人,GDP超1.3萬億元,城鎮化率達70.6%。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內陸地區領事機構最多的地區;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台67個,高校56所, 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達281家。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五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故名成都。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 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 孕育了金沙遺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眾多名勝古跡,是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先後獲世界最佳新興商務城市、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城市、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十強、 中國十大創業城市 等。2016年4月,國務院明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成都地質悠久,地層出露較全,全市地勢差異顯著,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大邑縣雙河鄉,海拔為5353米,相對高度在1000米左右。

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第四系沖擊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數高,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處金堂縣雲合鎮僅海拔387米。

成都市東、西兩個部分之間高差懸殊達4966米。由於地表海拔高度差異顯著,直接造成水、熱等氣候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不僅西部山地氣溫、水溫、地溫大大低於東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間還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2. 四川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有哪些

四川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1、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3. 四川世界遺產有哪些

四川世界遺產有: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

4. 四川省有多少個世界文化遺產

截至現在2020年8月為止:
四川省的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
自然遺產:黃龍、九寨溝、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5. 成都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成都歷史文化遺產有蜀綉、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都江堰等。

1、蜀綉是中國的傳統工藝,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2、金沙遺址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蜀綉

蜀綉又名「川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綉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蜀綉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綉之首。

蜀綉歷史悠久,東晉以來與蜀錦並稱「蜀中瑰寶」。蜀綉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蜀綉綉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綉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並根據綉物的需要,製作程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蜀綉常用暈針來表現綉物的質感,體現綉物的光、色、形,把綉 物綉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

它還採用「線條綉」,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綉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6. 四川有5處世界遺產是那些

四川有5處世界遺產:

1、九寨溝 ---世界自然遺產

2、峨眉山--樂山---自然、文化雙遺產

3、青城山 --文化遺產

4、大熊貓棲息地--自然遺產

5、黃龍---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境內的世界遺產包括以下5項:

自然遺產3處: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1處:峨眉山風景區,含樂山大佛風景區

文化遺產1處:青城山與都江堰

(6)四川有哪些文化遺產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與文化復合遺產。具有明確的定義和供會員國提名及遺產委員會審批遵循的標准:

文化遺產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以及其綜合體。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

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聯合工程以及考古遺址地方。

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他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才能成為列入《名錄》的理由)。

另外,「文化景觀」是包含於「文化遺產」中的一個特殊類型,並不是單獨的一類遺產。

自然遺產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規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境區。

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混合遺產

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Mixed Site)簡稱「混合遺產」、「復合遺產」、「雙重遺產」。按照《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

只有同時部分滿足《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中關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定義的遺產項目才能成為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

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東西邊境時差51分鍾。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

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地形地貌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

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間。

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

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四川盆地由連結的山脈環繞而成,位於中國大西部東緣中段,長江上游,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是川渝的主體區域,人口稠密,城鎮密布。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細分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水文

四川河流眾多,以長江水系為主。黃河一小段流經四川西北部,為四川和青海兩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

長江上游金沙江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雲南的邊界,在攀枝花流經四川南部,在宜賓流經四川東南部,較大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瀘沽湖和馬湖。

7. 中國文化遺產有哪些

你好
一、文化遺產:
長城 ,北京故宮 ,北京頤和園 ,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孔府-孔廟-孔林 ,武當山古建築群 ,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平遙古城 ,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龍門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山西雲崗石窟,澳門歷史城區。
二、部分文化遺產介紹:

1、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2、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3、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4、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蘇州古典園林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5、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8. 四川省有哪些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山上的酒店,溫泉,遊玩吃飯有點貴,建議去嘻嘻團參考價格,以避免花冤枉錢

9. 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蜀綉、川劇、四川竹琴、川江號子、綿竹木版年畫等。
1、蜀綉
蜀綉又名「川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2019年11月,蜀綉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2、川劇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因採用竹製的竹筒和簡板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民間又稱為「打道筒」、「唱道筒」、「打尺乓乓」,流行於四川省漢族地區。2008年6月7日,四川竹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川江號子
川江號子是起源於四川、重慶一帶的傳統音樂,是川江船工們為統一動作和節奏,由號工領唱,眾船工幫腔、合唱的一種一領眾和式的民間歌唱形式。2006年5月20日,川江號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綿竹木版年畫
綿竹木版年畫,四川省德陽市民間傳統美術,與劍南春酒、趙坡茶並稱綿竹三絕。綿竹年畫始於宋代盛於明清。2006年5月20日,綿竹木版年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四川有哪些文化遺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