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發揮學校文化育人

如何發揮學校文化育人

發布時間:2022-03-06 19:22:12

⑴ 文化育人的落實舉措可以有哪些

文化育人的落實舉措可以有:

1、扎實開展校園文化建設。

2019年,以大力開展「黨建文化、紅色文化、廉潔文化、工匠文化、制度文化、傳統文化、農耕文化、行為文化」的「八大主題」文化育人建設為目標,著力構建「校、院、專業」三個層面文化育人體系、構建「四室一堂一館」六個領域文化育人模式。

2、搭建文化育人研究平台。

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完成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網路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整合學校文化育人資源和網路文化資源,實行「新時代、新媒體、新思政」的「思政+網路」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文化育人載體形式。

3、深入推進校園文化活動。

充分發揮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網路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推進「走進師生、說理話情」活動常態化,做到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使學校成為新思想傳播的高地。

扎實開展大學生「學習築夢」行動,實施「文明新校園,築夢新時代」全校師生文明素養提升行動,舉辦文明大討論,設立文明講堂,開展文明教室、文明寢室創建,校園文明之星、最美教師、教書育人楷模評選等系列文化育人引領活動,在全校形成人人崇尚踐行文明的良好風尚。



文化育人主要內容:

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等文化建設活動,展示一批體育藝術文化成果,建設一批文化傳承基地,引導高雅藝術、非物質文化、民族民間優秀文化走近師生。

⑵ 如何豐富校園文化,發揮文化育人

讀書育人。
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育人。
通過校園硬體設施的提高和校園軟體設施的完善同步進行。
舉辦豐富多彩的道德主題的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去參與,去互動。
當然了,也可以通過戲劇教育進校園的方式進行。

⑶ 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如何體現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課余文化、輿論文化、人際關系等組成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表層結構,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中層結構,精神文化則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本文就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方法及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談點看法。

校園文化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這里主要談談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課余文化、輿論文化、人際關系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

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有較強的直觀性,如校園布局、建築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從以創建優美校園為主要內容的物質文化入手。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物質文化建設必須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符合本校的實際,代表師生的共同意志,體現出「四性」:一是科學性。要整體規劃,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質文化建設必須滲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於物質文化建設中;三是藝術性。要精心設計,嚴密組織,使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富有藝術意味,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四是經濟性。物質文化建設要有藝術性並具時代感,但卻不可一味地追求時髦、高檔、漂亮,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要考慮經濟、實用。

二是校園環境的建設要做到「四化」,即綠化、美化、凈化、靜化。充分利用校園空間進行植樹、栽花、種草,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將學校辦成「園林式單位」。校園的美化不應只局限在校園的整體布局、樓館的建築裝修及教學設施(如圖書儀器、電教設備等)的更新添置等純粹的物質文化的層面上,還應表現在通過對校園環境的點綴所體現出的全校師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審美觀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園板報的內容形式,辦公室課室的布置,名人畫像、名言警句、藝術作品的懸掛等。要保持校園環境的潔凈,並把好校門關,保證學校免受外來干擾。

三是物質文化的建設不能由學校全部包辦,必須群策群力,師生齊動手。要發揮集體、個人甚至家長各方面的積極性,大件由學校負責,自己能辦的由師生自己地動手完成,如:課室布置、環境衛生等。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

2.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採取的一種有意識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後用情境來內化。俗話說:「不依規矩,無以成方圓」。學校應遵循教育規律,依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圍繞培養「四有」新人這個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充分發揚民主,經過師生充分醞釀和討論,最後才以條文的形式定下來。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體現三個特點:一是全。規章制度應該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內部體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細。內容具體明確,操作性強;三是嚴。紀律嚴明,賞罰分明。為了使廣大師生了解和掌握各項規章制度,可按適用范圍將教職工管理制度及學生管理制度分訂成冊,用知識競賽或考試的辦法,督促學生學習掌握制度的內容,使大家明白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違反了規定要受到什麼處罰,合符條件將得到什麼獎勵,從而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環境。

為了保證制度的貫徹落實,有必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網路。如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黨支部書記掛帥,主管校長負責,工會主席、德育處主任、團委書記、年級級長、政治科科長參加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四線」管理。即:「黨支部棗工會棗團委」一條線,主管師生政治學習,組織師生開展各項政治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主管校長棗德育處主任椖曇都凍班主任」一條線,主要負責師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貫徹落實師德規范和《行為規范》;「校團委、學生會、少先隊大隊部棗團支部、班委會、少先隊中隊棗各班值日生」一條線,負責日常行為規范的自查自糾工作;「校長室、德育處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學生家長」一條線,主要負責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網路才能保證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實。要強調的是這種管理網路的建設必須立足於職責,從樹立事業心和責任感入手,分工明確,職責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強課余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校園文化的載體主要是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如果課業和正規活動擠占時間太多,學生就會感到校園生活單調泛味,並可能形成熱衷於某些有害活動的潛流。因此,學校應適度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但課外活動的開展不是盲目隨意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實踐性、愉悅性、發展性、教育性的原則,做到「五有」(有計劃、有教案、有記錄、有成就、有總結)、「四定」(定人員、定地點、定時間、定內容)、「三落實」(組織、經費、器材),成立課外活動小組,如業余團校、學科興趣小組、文學社、田徑隊、藍球隊、小樂隊、合唱隊、舞蹈隊、書法組、美術組等,由老師進行輔導,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二是課外活動的內容,形式要多樣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願者活動、演講比賽、各種評優活動等)和知識性的(如學科知識競賽、知識講座、「三小」活動等),又要有娛樂性的(如各種體育比賽、文藝匯演、游園活動、美術書法作品展、影視欣賞等)和實踐性的(如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生產勞動、勤工儉學、軍訓等),還有必要設置些全校性的學校傳統活動,如三月學雷鋒活動、田徑運動會、科技節、藝術節、元旦文娛晚會等,鼓勵全校師生一起參與。

總之,課外活動要兼顧教育與情趣、知識與娛樂、活動與安閑、努力讓學生根據天資所好、揚長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樂。變命令式為倡導式,變禁絕式為誘導式,變接受式為參與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組織,主動參與,寓教於樂。

4.加強輿論文化建設,形成優良校風。

集體是一個熔爐,能把生鐵煉成鋼,也可能是個染缸,給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響。學生在集體中,思想行為容易受到集體輿論的制約和同化,心理學上稱之為「從眾心理」。因此,學校要重視輿論文化的建設,真正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要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注重養成教育。通過校會、晨會、級會、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政治文件、法規制度、道德修養等文章,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其次,要加強「愛校」教育,培養母校意識。向學生講述學校光輝的歷史,成立校史展覽室,設計校旗校徽,製作校歌,統一校服,提高學校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學生自然生發出強烈的榮譽感、自豪感、熱愛母校的情感,從而產生凝聚力,形成學校精神。

第三、確定共同的奮斗目標。學校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及自己的實際情況、辦學特點,提出校訓和奮斗目標。各班相應地制定班級奮斗目標,直至幫助學校制定個人奮斗目標。並開展「爭先創優」活動,爭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先進學校,創優秀品質、優異成績、優美環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學、趕、幫的熱潮。

第四、強化學校「三風」建設。學校「三風」即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首先,領導作風是關鍵,學校領導要加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以及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中發揮好帶頭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師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師從精神風貌、道德修養、工作作風、學識水平到儀表風度、言談舉止、生活起居都應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這樣,教師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整個校園充滿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第五、開展各種有益的健康的活動。如學雷鋒活動、演講比賽、創建活動等,以培養正確的輿論。

第六、清除校園文化垃圾,凈化校園空氣。禁止傳閱不健康的書報雜志,禁止學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課桌、書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圖畫及語言文字,消除消極文化的影響。

第七、針對傾向性問題或熱點文化,舉辦專題講座、主題班會、辨論會,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觀點,引導正確輿論。

第八、抓好宣傳陣地。充分發揮廣播室、黑板報、閱報欄、宣傳櫥窗、圖書閱覽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張旗鼓地表揚好人好事,同時批評錯誤的思想行為,抑制歪風邪氣,樹立正確輿論。通過以上種種辦法,使整個學校到處充滿著正確的輿論氣氛,從而促進優良校風的形成。

5.創造和諧人際關系,優化人際環境。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校園文化。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健康成長,還可以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良好的集體意識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范,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際關系被稱為人世間最復雜的關系,學校也不例外。從橫向看,有領導集體的人際關系,教師集體的人際關系和學生集體的人際關系;從縱向看,有領導和教師、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領導集體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教師間的人際關系,教師間的人際關系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僅對學生健康成長產生直接影響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談點看法。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教育過程和結果。師生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反之,如果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對立,教師就很難對學生施加影響。要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精湛的教學藝術,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尊敬教師,勤學守紀,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出現樂教樂學的生動局面。

學生間的人際關系,既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優良集體的形成,教師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強調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應遵循守紀、理解、團結、互助的基本原則,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公平競爭、幫人所需、大度為懷。提倡同學間學習上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生活上一人有難,八方相助;紀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時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除煩惱;要正確地

引導學生中的非正式群體。學生在這種團結友愛、相互尊重的氣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長。

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布局合理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景緻,整齊光潔的道路交通,美觀科學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設施……無不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觸景生情,因美生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學校,進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高尚品德。學生在幽靜的環境中學習,感到舒心怡神,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豐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對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種消極腐敗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製作用,所有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第二、有利於規范學生的行為。健全的規章制度及健康的集體輿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規范作用。當學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規范及集體輿論的要求時,他就會自我調節矯正。學生有時可能不接受老師的教育,但卻不能反駁同學們的批評,誰都不願意成為「眾矢之的」。優美的校園環境同樣能規范學生的行為,試想:你會在地面光潔、環境優美的場所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會在雪白的牆壁上亂塗亂畫嗎?不會!這些不良行為都會自動消失。

第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學校集體為單位,注意學校的集體形象。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處理好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注意相互間的協作,必要時為了集體利益要犧牲個人利益,否則就會受到來自集體的人際壓力。這種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和自身發展的需要都要求學生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以建成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反過來,一個充滿理想、團結友好的集體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會到集體力量的偉大,從而樹立個人要服從集體、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集體主義思想觀念。

第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中學生渴望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多彩的校園文化適應了中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避免了對學生人格塑造單一化的傾向。使那些個性特長較突出的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內容和形式,並在活動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一個真實、完整、積極的自我意象,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當今中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是比較差的,而優美的校園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培養學生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學生置身於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會感到心曠神怡而暫時逃離「神經緊張,甚至心煩意亂」的境地,在輕松的心境下,心窗打開,可增強進取心,從而自願接受困難的挑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交往圈,使內向孤僻的學生合群並找到知心朋友,擴大胸懷;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因沉浸在歡樂或業余愛好中,因注意力轉移而沖淡和忘卻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於「越想越別扭,越想越傷心」了,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愛美是人的天性,中學生也不例外。但由於處於青春期這個特殊階段,中學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又存在著明顯的弱點:他們追求美,卻不善識別美,常把新、奇、特視為美,甚至誤以丑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內在美,往往認為儀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廣泛復雜而深刻有內涵。而優良的校園文化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及創造美的能力。

環境美可以升華為情感美。美麗安適的校園建設,整潔漂亮的教室布置,樸素大方的服飾打搶,以及校園空氣的凈化、文明禮貌語言的使用、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

均可誘導學生鑒賞美、追求美、創造美。在一系列審美活動中,學生會認識到美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勞動創造的;感受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深刻內涵;真正懂得和體驗到諸如「大方」、「優雅」、「和諧」、「風度」等這些描述美的有關詞彙的含義,從而把這些詞彙的內涵變成他們自覺的行為,使追求美、創造美成為他們生活的需要。

3.實踐功能

隨著分配製度、就業制度、勞動用工制度、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學生面臨著人才市場和優化勞動組合等種種考驗。因此,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樹立競爭意識,努力也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以創建活動、達標活動、爭先創優活動及各種竟賽活動為載體的校園文化對於學生樹立強烈的竟爭意識、參與精神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既增強了學生的竟爭意識,又使學生在爭創活動中受到鍛煉,提高竟爭能力。

未來社會是一個人際廣泛交往的社會,社會對未來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嬌生慣美,在外不會主動地正確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學校自然要成為培養交際能力的主陣地。而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利於提高學生交往的信心,各種活動的開展既給學生提供了廣泛的交際場所,又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又是行為主體,是校園文化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既可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及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多種技能,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還可以磨煉學生意志,提高學生組織管理能力,為以後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要使學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積極灌輸外,還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雖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是穩定漸進的,要相信,優化的校園文化必然會結出人才成熟之果。

⑷ 如何發揮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

如何發揮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上指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所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對於傳授知識、倡導學生行為文明、活動文明,營造文明風氣,用高雅的校園文化滋潤學生的心靈,確保校校園文化建設朝著科學、快樂、向上的目標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有利於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利於規范學生的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規范作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校園文化是以社會文化為背景,在內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環境與精神氛圍,它的主體是學校的管理者和全體師生,通過師生共同參與,以多種學科、多種領域作為活動的載體的特殊的群體性文化。它既具有文化的一般特點,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園文化建設,主要體現一個學校的個性魅力,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它包括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布局合理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景緻,整齊光潔的道路,美觀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設施、豐富的活動、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校園文化建設是營造素質教育氛圍的重要途徑,是

鑄塑校園精神的根本。因此,我們要根據學校具體情況,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建設優良校風、學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全面育人功能的作用。

一、建設良好的校園及周邊環境

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也就是一個學校的顯性文化,是現實教育育人目的載體,是必要的物質條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要支撐,包含一個學校的整體布局、校園綠化、校園美化等,就是能讓校園的各個區域都會說話,給人一種幽雅、寧靜的感覺,體現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

校園環境對學生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的作用,一個布局合理,生機盎然、整潔優美、寧靜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必然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建設過程中既整齊美觀,又大方實用;既著眼於近期使用,又考慮到長遠的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對象和主體,學生的參與程度,決定了文化環境建設的成功與否。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監督和指導,使學生積極參加校園環境建設,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可以使學校的綠化與學生的勞動教育結合起來,學生在參與綠化管理的勞動過程中,既學到了勞動的知識、技能,又養成了熱愛勞動的習慣,還培養了自治、自理和熱愛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加強校園硬環境建設,用優美的校園熏陶每一位學生,創建花園式學校。校園的規劃要合理、諧調,講求科學布局,創設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校園的每一處空間的作用。設置相

應的宣傳欄、圖書角、學習園地、表揚欄、競賽欄、衛生評比欄等,充分利用黑板報、壁報、雕塑、圖書館、榮譽室、團隊活動室等形式和專用場所,精心設置育人環境,渲染育人氣氛,將會達到「無聲勝有聲」的育人效果。給師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營造和諧、優美的校園,提高師生在校生活的質量,讓文化氛圍時時刻刻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作用。

二、營造奮發向上的校風,發揮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校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顯著特點,體現了這所學校的特有精神風貌。主要表現在校訓、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同時做好教風建設,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起「團結協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風,為促進良好校風的建設奠定基礎,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加強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確立正確的質量觀和人才觀,明確現代人才的衡量標准,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教師要以自己良好的師德表率給學生樹立榜樣。

校風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好的校風能激發學校成員的內在動力,使不符合環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禦作用,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

三、加強學風建設,建立以人為本,優化發展個性、培養特長的活動環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這有助於廣大師生之間達到密切合作,形成團結高效的集體,更好的發揮整

體效應。過各種載體和形式將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啟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和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在學生中形成良好風氣。

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這是推進創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培養師生能力的載體,包含學校的各種活動,如文體活動、教學活動、健康教育活動、主題班會、綜合實踐活動等,達到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目的。

應寓思想品德教育於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這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法定節日、傳統節日、紀念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可以結合形勢,開展各種教育活動;還可以開展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學校和家鄉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況,激發了熱愛學校、家鄉的情感。

大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教育活動具體、生動、形象,易於學生由道德感知向道德情感轉化,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

總之,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應建設優美和諧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建設和諧校園。

⑸ 如何在校園中使育人功能最大化

如何發揮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上指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所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特
別是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對於傳授
知識、倡導學生行為文明、活動文明,營造文明風氣,用高雅的校園
文化滋潤學生的心靈,確保校校園文化建設朝著科學、快樂、向上的
目標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
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利於陶治學生的情操,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
作用,有利於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利於規
范學生的行為,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規范作用;有利
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
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校園文化是以社會文化為背景,在內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環境與
精神氛圍,它的主體是學校的管理者和全體師生,通過師生共同參與
以多種學科、多種領域作為活動的載體的特殊的群體性文化。它既具
有文化的一般特點,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園文化建設,主要體現

⑹ 學校文化建設如何促進學生和教師發展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育人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是學校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因此,我校人文文化建設的開展主要圍繞學生未來發展的目標而進行。根據中學德育大綱要求,結合學校德育工作規律,我們認為,學生的發展主要應該包括行為規范、特長發展、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四個方面,相應地,德育也大致分為規范性德育、發展性德育、深層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通過四個德育模塊的工作,使學生成為講文明、懂禮貌、行為規范的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成為身心合一、心智和諧、心理健康的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基於這樣的價值取向,我校構建以「四個導向」為特點的人文文化建設目標,並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制度等途徑,推動人文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四個導向」的人文文化建設目標分別是,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人文文化,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構建以活動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構建以信仰為導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學生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
一、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人文文化,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行為規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礎性和常規性工作,經常占據學校德育的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效果不是很好,還經常會引發師生沖突。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讓集體成為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原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理論是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的理論依據。平行教育理論指出:「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盡力設法不和個別人發生關系,而只和集體發生關系,使每個學生都不得不參加共同的活動和遵守共同的規則。」全部教育過程,應該遵循「通過集體」、「在集體中」和「為了集體」的原則。為了構建以集體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我校推出了「八好班集體」建設和學生「部委制」改革,著力推動全員德育,讓班集體和學校集體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力量。
1.加強八好班級建設,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學校從2006年開始推出「八好班集體」建設方案,把行為規范教育的各個方面納入「八好班集體」建設評價之中,個人不再是單個人,而是集體中的一員;個人不僅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集體負責;學生犯錯誤時,不僅老師是教育者,學生也是教育者,集體更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我校「八好班集體」的做法是:把班集體建設的方方面面歸納、總結為八個方面,作為引領班集體建設的內容和目標,作為促進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平台。「八好班集體」建設從「學生出勤好、儀容儀表好、師生和諧好、公物維護好、教室整潔好、參加活動好、行為習慣好、課堂秩序好」8個方面提出了優秀集體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標准,為班集體建設提出了目標、方向、標准和抓手。「八好班集體」建設的終極目標是形成「自主管理班集體」、「和諧班集體」、「學習型班集體」三位一體的優秀集體,使學生在民主、和諧、向上、自主的集體中成人成才。「八好班集體」建設是班級和學生常規管理的基本載體,是學生行為文化和學校校風建設的主要抓手。
2.全面落實全員德育,推動學校全員育人目標實現
德育是學校的首要工作,德育應該由全體教職工共同完成,全員德育的理念得到了廣大幹部和教師的廣泛認可。但是,由於學校管理體制和實踐操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全員德育經常是一種理念和口號,很難落到實處。我們認為,全員德育不能有效落實的原因有三:其一,對德育主體要求泛化,沒能根據他們的崗位特點和素質不同提出差異性要求;其二,全員德育停留在口號上,沒有搭建有效落實的載體和平台;其三,對德育主體缺乏有效的支撐和切實的尊重,全員德育落實沒有保證機制。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第一、制定了《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全員德育管理規定》。明確全員德育的差異性要求,並對教師落實全員德育給予指導、支撐和激勵;教師是全員德育的主體,學科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班主任是全員德育的骨幹力量,對學生教育負主要責任;後勤員工是全員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務育人和校園生活德育的主體;行政人員是全員德育的領導者和實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體。
第二、推出了學生會「部委制」管理改革方案。為了解決現行的班級幹部設置不合理、三級幹部不銜接,以及學生幹部和管理教師不對接等一系列問題,我校從本學期開始推出了學生會「部委制」管理改革方案,根據學校工作需要,每個班級設置15個班團幹部,校學生會相應地成立15個部委,各處室相應地有15位教師參與學生幹部管理。這一改革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避免不同部門和幹部之間的交叉混亂,並為全員德育提供有效平台。
二、構建以活動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學校為同學們搭建各種活動平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努力建設青春校園。
1.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學生特長發展
學校堅持每天一節體育課,基本按學生興趣上課,田徑、球類、健美操等十幾個項目供學生自由選擇;合唱團、管樂隊、舞蹈隊經常活躍在各項重大活動中;機器人、航模、無線電測向等科技活動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幾十個學生社團和學生公司,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午間論壇、名人講座、課本劇表演、學生才藝展示、卡拉OK比賽使校園洋溢著生機與活力;運動會、元旦聯歡以及科技節、外語節等系列活動,豐富並提升著學生活動的文化品位。陳經綸中學的校園內處處充滿者笑聲、歌聲和讀書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張德慶校長提出的「讓每一個經綸學子戴上健康的皇冠,插上科技和藝術的翅膀,安上知識的馬達,睜著理性的雙眼,飛出陳經綸中學,翱翔在二十一世紀」教育理想的實現。
2.開展廣泛深入的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體驗感悟
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人生遠足已經成為學校的品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課堂、人生即遠足」成為其核心理念。通過市內課程、省外課程、國外課程的開設,使北京文化、中國文化、世界文化都融入到校園文化之中,讓學生能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使同學們能夠逐步成為真正的北京人、自豪的中國人、卓越的國際人。
志願服務是我校又一項品牌性實踐活動。學校構建了涵蓋家庭、班級、學校、社區、社會五個方面的志願服務系統,以便能夠使更多的同學在更多的基地進行志願服務活動。學校通過開展「家庭之星」、「班級之星」、「學校之星」、「社區之星」、「社會之星」等評選活動,有效地推動學生志願者服務活動的開展。「五星服務」活動由團委獨立運作,由團委志願部負責具體管理,由班級愛心社和特別行動小隊負責具體操作,實行記小時管理,以前每位同學在校三年的學習時間內至少完成48小時的志願服務活動,新課程實施後修訂為80小時。我們還提煉出「以愛育愛」的「五星服務」理念,讓學生「通過志願服務奉獻愛,通過愛的奉獻傳遞愛,通過愛的傳遞學會愛」,最終實現讓世界處處充滿愛。今年我校也因之成為了全國百個志願服務優秀集體中的一員。
三、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人文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調查研究表明,中學生在校生活主要的壓力來自學習負擔過重和不良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這也是給學生帶來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為此,我校提出了「構建以和諧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這一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1.提出三個主體的不同要求,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為了營造和諧的學校人文文化氛圍,我校堅持從人入手,做到以人為本,在幹部、教師和學生中倡導中華民族傳統的「合和」文化。學校提倡幹部歷練「人性、人品、人格」,每位幹部都是一面旗幟,真正成為師生的楷模;引導教師實現「合力、合作、和諧」,努力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啟發學生堅持「主題、主體、主流」,每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所有同學得到全面發展。
2.提出教師「四留情」要求,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學校在師生中廣泛開展師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通過師德教育和「手下留情、嘴上留情、作業留情、處理留情」的「四留情」學生觀的教育,使教師加強師德修養,轉變教育觀念,實施民主科學管理,主動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通過感恩教育和「尊重老師、學習老師、質疑老師、超越老師」的新的學習觀的教育,潤滑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加強學生品德修養,促進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主動建立融洽的親子和師生關系。
幹部之間、干群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了,學校的各種工作也就順暢了,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空間和氛圍也就形成了,這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四、構建以信仰為導向的人文文化,提升學生人格境界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的價值觀也在不斷走向多元。多元價值觀引發了社會文化的多元,社會文化的多元在豐富民族文化的同時,也沖擊著我們民族的主流價值觀。這一文化現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負面反映是,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面對這樣的尷尬局面,學校德育將走向何方?德育工作者將如何作為?我們的思路和做法是,構建以信仰為導向的德育亞文化,發揮學生主體性,弘揚主流價值觀,努力提升學生人格境界。
1.挖掘學校歷史育人功能,加強學生愛師愛校教育
校史是學校歷史和精神的載體,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巨大財富。我校利用精心設計的各種人文景觀再現陳經綸中學88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努力挖掘學校創始人清水安三先生「學長補短,學而事人」和學校改建人陳經綸先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誠為信,以善為懷」等題詞的時代內涵,重新詮釋「奮飛向上,自強不息」的校徽寓意,用校史激勵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學校的校園里,有反映學校發展歷史過程的校園文化廣場、雕刻有學校不同發展階段的石雕、記載著學校發展歷程的校史展覽,有反映學校建立和改建的功勛人物清水安三先生和陳經綸先生的雕像,有反映當代新型教育模式的「三構建一加強」的樓道文化。這些人文景觀的設計,對學生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每學年的新生入學教育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學校歷史文化的厚重和傳承。
2.建構系列信仰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學校積極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利用節假日參觀名勝古跡和祖國的大好河山,利用國旗下講話和班隊會時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在學生中評選「十項百名標兵」,在學校中開展感恩教育、誠信教育、責任教育、奧運教育、禮儀教育、禁煙禁毒教育、黨校教育、團校教育、儀式教育。學校有意識在各種活動中體現核心文化及主流價值觀,讓主流的教育內容和主流的價值觀占據校園,占據學生心靈。
學校團委正在構建以黨校、團校以核心的,以初一建隊、初二離隊建團、初三放飛理想、高一人生規劃、高二參觀清華北大、高三成人儀式為主體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這些將成為我校高境界德育的主要內容。我們相信,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是可以改變和塑造的人,以信仰為導向的學校人文文化,一定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定能夠提升學生高尚的人格境界和水平。
以上是我校人文文化建設的主要思路和脈絡,它將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融為一體,成為一種集體價值取向,發揮出巨大的導向功能、感染功能和育人功能。為不斷豐富和發展我校的人文文化,07-08學年度,我們推出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主題教育活動,作為人文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撐。

⑺ 如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是師生學習、工作的空間,校園文化體現在學校內部則形成其獨特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共同的思想作風和行為准則,它是這一時空存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文化形態上看,校園文化表現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僅僅局限於簡單的政治說教,更應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育人內涵,努力做到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

【漲知識】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育人離不開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小景,寬敞明潔的校園道路,萬紫千紅的綠化景觀,明亮寬敞的教室、圖書館,這些都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增進了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局限於綠化、美化校園,應有重點地搞好校園主要景點的建設,辦好宣傳櫥窗、閱報欄、標語牌等,讓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發揮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規范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形成自律,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行為操守更加規范。

【漲知識】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二、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建設 

校園文化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了校園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體現在自由的學術氛圍、多學科交匯的氛圍、寬容失敗的氛圍、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的氛圍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在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中影響、同化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人們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經受著這種文化的熏陶。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圖變成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溶於文化氛圍中,出神入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是一種高超的德育教育藝術。

【漲知識】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三、加強社團文化建設 

學校要開展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機地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加強社團組織的管理和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群眾性、廣泛性、參與性的特點,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各項活動。校園文化經常是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開展活動,很多活動都需要學生集體參與,需要有相互協作的精神。每個學生要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以構建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優化了師生的心理環境,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校園文化為學生追求個性的發展,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可塑造學生形成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空間。

【漲知識】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以自身物質因素為基礎,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精神生活的整體。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環漸進,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使之互相促進,真正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1、體現發展的理念,建立創新、競爭為理念的校園文化 建設校園文化,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題,以「人文、協作、創新、實踐」的學校精神為指導進行。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承載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必將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徵,從而培養並輸送出能適應時代發展,能參與社會競爭與合作,能積極推進、引導社會發展的學生個體。這些學生走上社會,將會用他們的品質影響社會風尚,用他們的人格影響未來的社會道德,使他們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2、堅持創新的觀點,創建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 要以全新的觀念、方法去創建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樹立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理念,使校園文化傳遞融為一體。徹底摒棄「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提供創新思維平台,引導學生把夢想變為現實,激發熱情,張揚個性,啟發創造,讓每一位學生經過多種實踐活動,展示特長,體現自我價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實踐活動的開展,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學習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3、建立校園網路文化,傳遞先進思想和時代最強音

網路作為「第四媒體」進入校園,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校園網路文化已成為校園文化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有的方式深刻地影響著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特別是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網路文化並非一方凈土,如何進行引導和實施有效的監管,正成為學校德育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要搶占網路思想文化陣地,弘揚主旋律,突出網路政治性、思想性、導向性、理論性、親和性、多樣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強研究,努力構建健康文明、藝術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園網路文化環境,使學生在這種文化環境中既獲得信息素養和審美能力,又具有正確的信息價值觀和道德觀。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

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就要注重「四育人」(教書、管理、服務、文化)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務上提倡「博愛」,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嚴謹規范的運行軌道中,充分鍛煉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環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在學習創新、技能實踐、文體競技、團隊精神、思想導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營造出良好成長環境。

⑻ 如何豐富校園文化,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

沒有感覺校園有什麼文化,育人就不要說了.都是一群青春少年燃燒青春虛度光陰的游樂園.課本的東西,最好少看,都不是好東西,有時間找點名著看看,課本看的越少越好,夠用就行,看多了,人絕對傻掉.博學的人,一開始也許會失敗,但成功必定是他的,一開始成功的人,最後失敗才是他的歸宿,什麼東山再起,那是傳說.

閱讀全文

與如何發揮學校文化育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1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