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人們如何更好地應對文化沖擊

人們如何更好地應對文化沖擊

發布時間:2022-05-20 16:36:52

1. 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該如何應對

在世界歷史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但是唯獨中國的文明得以傳承下來,並且延續了幾千年。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民族文化是具有包容性跟持續性的,但是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我國的傳統文化應該如何延續下去,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我覺得不要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學,要樹立正確的民族文化價值觀,意識到我國民族文化的可貴之處。

三、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

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發展的基石,我們現在社會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傳統文化而開展的。但是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它與當代文化相結合,從而讓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創新以及傳承。

2. 大學生應該如何抵制文化侵略

面對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傳統,我們不能閉關自守、夜郎自大,要學習,但是要有目的的學習、借鑒和汲取,但是也一定要高度警惕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蝕。

1、首先,要注意保護我國傳統文化。

全球化令各國關系更加密切,大家都從自由貿易和資本市場中嘗到了甜頭,全球化雖然豐富了文化,同時也帶來了緊張。一些國家的流行文化滲透了所有國家的文化市場,侵蝕了本國的傳統文化。

因此,在打開國門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的同時,要加大投資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防止被西方的文化過度影響甚至同化。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和符號,它積淀著民族的信仰、倫理、情感等諸多內容。如果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消失不見了,那傳承弘揚該從何談起。

2、其次,要對外來文化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中華傳統文化凝聚全世界華人的精神財富,也是維護國家統一的牢固壁壘,我們應該珍惜、繼承和發展它的優良成分。為了使我們本土文化在全球化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弘揚和發展,我們就得善於消化和吸收西方優秀文化。

而且,在與西方的文化交流中難免魚龍混雜,會出現一些負面現象,文化交流的過程和後果也不可能獲得完全而徹底的控制,文化的交流會促使人們思想和觀念的改變,這種改變自然不可能納入完全的社會控制。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待此問題上要保持應有的辨別力和批判力,採取辯證的觀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此一來,二者才能取得平衡。

3、再者,要藉助各種手段實現文化推廣,進而更好地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在繁華商業區,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的身影隨處可見。在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及網際網路中,西方文化也大舉對中國進行滲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面對西方文化如此激烈有效的滲透,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否也可學習這些推廣的方法,在繁華商業區宣揚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結合時尚,又或者再電影、電視、音樂中融入更多的傳統元素,提高人們對它的接受度。

4、最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教育體制問題。

我們現在的教育都存在著一個通病,就是比較忽略傳統文化的授課,這也導致了中西文化的不平衡。例如開設一些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孔子學堂、國畫、象棋等等的傳統文化課程,讓學生從小受到渲染,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一種文化總是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總的來說,對待西方文化,應該是堅持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原則: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待西方文化就是要這樣。

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相互借鑒學習的過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有自己的嚴謹辨別能力,分清善與惡、美與丑,擇善己者用之,去其糟帕。牢記把繁榮民族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這對有效的抵制西方文化滲透,凝聚中華兒女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2)人們如何更好地應對文化沖擊擴展閱讀

帝國主義的文化入侵在今天並沒有停止,只不過是改頭換面,採用了新的更為隱蔽的方式。與歷史上直接依賴於軍事佔領和政治控制的文化侵略不同,現在更多的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而進行的文化商品的傾銷以及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主要是通過大眾媒體、教育系統以及新興的國際互聯網進行的。

某網上共有17334人參與調查,反對過聖誕節認為中國人過洋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結果的人佔53.8%,贊同認為民眾只是找機會輕松,並不是被西方文化洗腦的人佔29.68%,無所謂的人佔17.24%。

9月28日孔子誕辰時,在浙江衢州「南孔廟」,一名老師帶領小學生們在孔子像前參拜孔子時,竟有小學生指著白須飄飄的聖人說:「這位老爺爺是聖誕老人!」由此看出,它是從更深層次方面去影響人們的,帶來的危害更是無窮。

當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大喊「中國威脅論」。一直妄圖通過「西化」、「分化」的方式和平演變我國。這種意識形態里的斗爭一直就沒有停止過。文化滲透是他們在文化領域向我們進攻的重要手段。

與以往不同的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以及網路通訊技術的日益發達,今天的文化滲透更多體現在文化商品的傾銷以及文化價值觀念的滲透,他們藉助電影、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各種方式大肆鼓吹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讓其他國家的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去認可並追求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因此,我們不能被文化入侵的假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追本溯源,不要一味崇洋媚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反對和抵制文化入侵。

3. 如何避免文化沖擊最好多列幾點 急

1 限制不良信息經由網路進行傳播,危害青年人的思想
2 限制不良言論對輿論的影響
3 政治適度干預外來文化的沖擊,減少外來文化的不良信息,吸收優秀文化部分
4 進行優秀思想教育,提高國家的教育內容和教育質量,從教師抓起,全面提高教師執業道德水平
5 增加輿論和媒體的積極干預,禁止不良媒體的存在
6 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
7 搞活民間文化,積極提煉本土文化
8 加大民族間的精神文化交流力度,促進優秀文化借鑒,禁止劣質文化腐蝕本土文化
9 經常發起社區文化運動,或搞文化促進活動,將本土文化擴大
10 各地鼓勵精神文明適度建設,提高重視力度,多為文化提供交流地

4. 文化沖突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

文化是由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綜合體。文化雖然有共性, 但文化所秉持的價值觀念體系由於地理, 歷史, 文化, 風俗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 從而在交際中容易產生沖突, 甚至成為群體相互排斥的一個原因。、

「人類學家認為, 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 不同民族, 社區和集團的文化, 有不同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基本價值觀的不同是產生文化沖突的重要原因。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或文化內涵是通過他的基本信仰, 行為以及所屬的特定群體的價值觀表現出來的。只有了解了這種特定的文化, 特別是它的基本價值觀, 才有助於理解文化沖突。

端正態度對待文化沖突

不同民族的文化, 都有不同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每個民族都有其優秀文化傳統。要學會欣賞對方的文化, 合理地看待外來文化, 從而「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

了解文化沖突的原因

因不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 而使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到不愉快。

文化沖突發生時, 我們首先應該熟悉外來朋友所在國的文化基本價值觀, 然後盡力克服由文化沖突引起的不愉快。另外, 還要積極學習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因為只有通過交流, 才能了解異國文化。

5. 如何應對剛到國外時的文化沖擊(culture shock)

建議方式:面對差異,學會理解和尊重他國文化, 汲取精華,豐富自己。

例如我自己在愛爾蘭,記得自己的大學教授,都在第一堂課提示我們:「任何的時間和任何的時候,都可以提問題,而且可以保持和教授不一樣的觀點和意見。」 這樣的提示,它不單單是求學的態度,也是人生的態度。

在這樣的提示下,我那壓抑已久的微弱聲音開始展現他自己,讓他自己被聽到和被理解。從中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們之間的不同不是錯誤,也不是敵對,而是豐富」。當我們的團體只有一種聲音的時候,那我們的團體就已經迷失了自己。

我的另一個學習途徑,是課間30分鍾的休息,到餐廳和當地學生喝咖啡或喝茶。在那裡,課堂被討論的主題還會繼續。特別詫異他們那超乎我意料之外的思考和表述,讓我意識到對於一個問題還有那麼多的思路可以擴展。當然了,對於一個在課堂上自己錯過的重點也在這樣的閑談中失而復得。

當時,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有很多中國人,他們多數都是和國人在一起。一起聊天、一起吃飯、一起散步、一起說國語,很少和當地人有交接。

當然,剛出國,和國人在一起比較舒服自在,可以理解。但若一直沒有和當地文化面對面的交流和接觸,我們就失去了被本地文化豐富的機遇,非常可惜。

海外留學本身就是一個學習。

為很多的國人孩子,那是他們脫離父母,走向獨立的關鍵時刻。過慣了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學生,剛到國外,除了適應新的文化外,學習獨立思考,獨立生存,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習。

6. 運用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相關知識 談談怎樣應對互聯時代的文化沖擊

①政府要加強對互聯網等大眾傳 媒的管理,正確引導輿論;②每個人 都要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 增強抵禦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 力;③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 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 抵制腐朽文化;④奏響主旋律,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以科學 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 作品鼓舞人。使其在文化生活中占據 主導地位;⑤要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 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 態領域的指導地位;⑥建設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體系,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 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 觀引領風尚;⑦推動建設和諧文化, 培育文明風尚,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精 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傳播「正能量」的積 極性;⑧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 會主義榮辱觀,不斷加強個人的科學 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以上8 點,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何五點, 得滿分,總分不超出10分)

7. 如何對待外來文化作文600字

傳統文化·外來文化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當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與好處的同時,我們的文化也正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應該何去何從?我想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我們的文化中,才是應對這種境況的最好方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萬戶搗衣聲」中的思念和牽掛,「遍插菜萸少一人」的哀傷,還有那「燈如晝」的元夜「花市」。此情此景在有些人的心中已淡化消逝了,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沒有這些傳統節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掛滿禮物的聖誕樹、一盒盒的巧克力、一束束玫瑰花……悲哉!他們是一群丟了根的人,當人們推翻帝國主義對我們的欺壓和奴役之後,他們卻心甘情願地拋棄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情感上接受奴役。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這種全盤接受外來文化而拋棄傳統文化的做法是錯誤的,同時也是愚蠢的。龍應台曾說過「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是啊,一個沒有自己傳統的國家,一個沒有自身文化的民族,談何生存和發展?一味地拋棄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面對外來文化還有另一種態度,那就是抵制。清王朝曾經閉關鎖國,沉侵在地大物博的美夢中。當外國人用堅船炮利使清朝被迫打開大門時,自以為唯我獨尊的人們才發現與別人的差距有多遠。這種盲目的拒絕也是不可取的,兩種文化的相遇,雖然會經歷碰撞與磨擦,但也會擦出新的進步的事物,這樣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拒不接受外來文化只會讓傳統文化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積極將外來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傳統文化中才是應對文化沖擊的最好方法。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近幾十年來四地的經濟飛迅發展,它們受到的文化沖擊也是相當巨大的,但每當傳統節日來臨時,四地的節日氣氛都十分濃重。香港和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們都曾被外國佔領統治,在這種狀況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棄自己的傳統反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非但沒有丟失棄自己的傳統反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發揚光大。為什麼生活在香港和台灣的人們能做到這點呢?我想他們是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容了那些外來文化,留下外來文化的精華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既然在我們面前有這樣的實例,為什麼我們不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呢?事在人為,只有每個人都這樣去做,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這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而行。
讓我們正確對待文化沖擊,抓住這機會,揚帆遠行。
烹一桌「中西全席」
出入門庭若市的KFC,有人嘆:「中國市場都快被外國人占完了。」觀看著熱播的《人魚小姐》,有人想:「中國文化快失掉身份了。」眺望滿街的聖誕樹,滿牆的「Merry Chrratmas」,有人憤慨道:「應該把西方的文化趕出我們中華的國門!」
他們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卻這樣想像:如果KFC與古色古香的茶座並街而立,如果人魚小姐能與漢武大帝共舞,如果聖誕與春節共慶,讓一道香滑爽口、琳琅滿目的中西全席顯現世人眼前,那又該多好!
是的,中與西應攜手,而非為敵。
中國的今天,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正是這開放,讓我們民族塵封已久的身心有了享受異國情調的機會。於是,各國文化蜂擁而至。人們聽的是麥克·傑克遜,看的是《大長今》,過的是聖誕節。
有人駁斥現代人崇洋。可是,如果這「洋」是有益的,崇一崇又有何妨?在西方活潑歡快的曲調中,我們領略到了熱情與活力;在大長今那異域的古樸中,我們看到了賢淑與勤奮;在感恩節等西方節日中,我們明白了對父母的感恩……「洋」不是不能「崇」,而是要會「崇」。
當然,中華的傳統也要常存心中。五千年,一個無法想像的長度。五千年來,有秦皇的焚書坑儒,有漢武的罷黜百家,也有三國兩晉的血雨腥風,有五代十國的拼殺吞並,還有元、明、清幾世紀的民族統治,可是,中華文化仍舊是傳承了下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兼收並蓄,獨樹一幟……這些詞語對於中華那千年歷史中流傳下的精華恐怕還是太淺薄吧。
試問,這樣的文化,怎麼能夠忘懷?不錯,外國的文化有其優點,但是,在現代人追求外國的新潮時,也不能忘卻我們的根。休閑時,不妨靠上古樸的藤椅,放上一曲《小河流水》,讓充滿中國元素的水滋潤你的心田;不妨捧上一杯清茶,看那沸水中躍動茶葉,彷彿幾經風雨,幾世浮沉的中華;不妨抬頭仰望那輪明月,學那古人問青天或是想那祖母講過的故事……
牡丹能與鬱金香相得益彰,青松能與聖誕樹共同生長,仙鶴能與夜鶯共同歌唱。
中國與西方,何不攜手,烹一桌「中西全席」,把共同展現那文化的絕代風采!

8. 如何應對留學時的文化沖擊

首先在出國留學之前要對文化沖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且要清醒地認識到初到異國所產生的各種煩惱,如孤獨失落、過分依賴其他中國留學生、對其他國家的文化不理解等都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緩解文化沖擊帶來的影響。

1、盡量充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是自己忙碌與自己的事情之中,無心煩惱。

2、堅持每天記日記,記錄下自己的心路歷程,通過比較初來與相處一段之後的心情來更好地指導自己在國外的生活和學習。

3、可以找已經留學一段時間的中國學生聊天,向他們請教如何適應這種文化沖擊,更多地了解所留學國家與本國家的文化差異。

4、要記住在留學國家所發生的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以彌補離家在外的孤獨寂寞感。

5、自己要積極開朗,多參加課外活動,結識較多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並成為好朋友,不可一味地依賴中國留學生。

6、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愛好,保持身心愉快。

總之理解文化沖擊是適應過程中的必然階段,要應對這種文化沖擊,就要從心裡理解別國文化,尊重他國和本國家的文化。

與人們如何更好地應對文化沖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