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有哪些我們必須了解的
中國白酒的香氣豐富,香氣源於原料、發酵和陳釀及容器,包括原料香(糧香、曲香等)、發酵香(花香、果香、芝麻香等)、陳釀香(陳香、酒海味、油脂香等)。按照香氣風格的不同,白酒被分為12種香型,其中濃香、醬香、清香、米香型為基本香型,它們獨立的存在於各種白酒香型之中。其它8種香型,包括兼香、特香、鳳香、葯香(董香)、豉香、芝麻香、老白乾和馥郁香型,則是在上面4種基本香型基礎上,進行工藝的糅合以及創新,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工藝和酒體風格。
2. 白酒文化知識有哪些
1、酒精
任何含有糖分的液體,經過發酵便會產生醇,醇分甲醇、乙醇等幾種。甲醇有毒性,飲用後會中毒;乙醇無毒性,能刺激人的神經和血液循環,但過量飲用也會引起中毒。酒類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稱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氣味飄逸的易燃、易揮發液體,其沸點為78℃,冰點為-114℃。
2、酒度
酒精在酒液中的含量用酒度來表示,通常有公制和美製兩種表示法。
(1)公制酒度。公制酒度以百分比或度表示,是指在20℃條件下, 酒精含量在酒液內所佔的體積比例。如某種酒在20℃時含酒精38%,即稱為38度。
(2)美製酒度。美製酒度以Proof表示,是指在20℃條件下, 酒精含量在酒液內所佔的體積比例達到50%時,酒度為100Proof。如某種酒在20℃時含酒精38%,即為76Proof。
另外,還有英制酒度,以Sikes表示,但較少見。
3、酒精飲料
酒精飲料(Alcoholic Drinks)是指含有0.5%~75.5%酒精的任何適宜飲用的飲料。與此相對的是無酒精飲料(Non alcoholic Drinks),俗稱軟飲料(Soft Drinks)。
4、白酒中的有害成分
1、甲醇:導致中毒、失明乃至死亡,即使少量含量也會引起頭痛等不良感覺。
2、雜醇油:含量超標引起頭痛即「上頭」易醉。
3、鉛PB、呻、AS均引起中毒。
中國白酒的香型及典型代表
按香型分類,白酒又可分出十餘種,包括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鳳香型、兼香型、葯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老白乾型、馥郁香型等。
1、濃香型
這是白酒市場上佔比最多的一種香型。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酒香濃郁、綿柔甘洌、入口綿、落口甜、尾子干凈、回味悠長以及飯後尤香而著稱。以五糧液、杜康、瀘州、洋河為代表。
2、醬香型
酒色微黃而透明,醬香、焦香、糊香配合協調,口味細膩、優雅,空杯留香持久,以茅台為代表,因此又稱為 " 茅香型 "。
3、清香型
酒色清亮透明,口味特別凈,清香純正,後味很甜。以汾酒為代表,又稱為「汾香型 」。
4、米香型
口味柔和,蜜香清雅,入口綿甜,後味怡暢。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
5、兼香型
兼香型又細分為兩類:如醬中帶濃型,表現為芳香舒適,細膩豐滿,醬濃協調,餘味爽凈悠長,以湖北白雲邊酒為代表;還有一類是濃中帶醬型,酒體諸味協調,口味細膩,餘味爽凈,以黑龍江的玉泉酒為代表。
6、葯香型
清澈透明、濃香帶葯香、香氣典雅、酸味適中、香味協調、尾凈味長。代表酒貴州董酒,又稱「董香型」。
7、鳳香型
酒液無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豐滿,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代表酒是陝西的西鳳酒。
8、芝香型
酒體芝麻香突出,優雅細膩,甘爽協調,尾凈,以山東景芝白乾酒為典型。
9、豉香型
酒體玉潔冰清、豉香獨特、醇厚甘潤、餘味爽凈。以廣東江灣玉冰燒為代表。
10、特香型
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純正、酒體柔和、諸味協調、香味悠長。代表酒是江西四特酒。
11、老白乾香型
無色或微黃透明,醇香清雅,酒體諧調,醇厚挺拔,回味悠長。代表酒河北衡水老白乾。
12、馥郁香型
芳香秀雅、綿柔甘洌、醇厚細膩、後味怡暢、香味馥郁、酒體凈爽。代表酒湖南酒鬼酒。
3. 酒文化中的酒史和酒俗都包括哪些
酒文化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程,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其中包含著關於酒的起源、酒禮習俗等值得學習的酒文化知識。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中, 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
4. 什麼叫酒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歷史等酒文化現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徵,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內涵,是制酒飲酒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態。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鑒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農業生產、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著巨大影響和作用。 酒,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像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盪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即酒神精神的象徵。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簡單來說,酒文化包括了: 飲人:高雅、衰俠、直率、忘機、知己、故交、玉人、可兒。 飲地:花下、竹林、高間、畫舫、幽館、曲石間、平嘻、荷亭。另,春飲宜庭,夏飲宜效,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 飲候:春效、花時、情秋、瓣綠、寸霧、積雪、新月、晚涼。 飲趣:清淡、妙今、聯吟、焚香、傳花、度曲、返棹、圍爐。 飲禁:華誕、座宵、苦勸、爭執、避酒、惡譫、唷穢、佯醉。 飲闌: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釣、岸岸、煮泉、投壺
5. 中國有哪些酒文化
你好
中國酒文化:1.中國酒類的釀造起源與變革革。2.文人墨客與酒的淵源。3.歷史長河中借酒發生的一些重大事務。
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酒文化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6. 中國的酒文化有哪些
中國的酒文化有:
中國酒文化的特點:
1、歷史源遠流長根據可靠的歷史文獻和大量出土的文物證明,我們祖先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期(甚至早期),也就是距今七八千年(甚至萬年)左右,就已經學會飲酒,並有了較成熟的釀酒知識。約三四千年前熟練掌握了「酒麴」釀酒技術。
例如,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藁城西台村的商代遺址中,發現距今3400年左右的酵子殘殼,這是中國勞動人民發現和利用微生物的一大成就,是獨步世界之先的偉大創造,也是對世界釀造技術的一個特殊的貢獻。
2、講求色、香、味中國酒講究個性的完美,要求酒中各種成分相互協調,追求色、香和味的平衡。酒色,是酒液的顏色作用於人的視覺而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白酒透明無色,例如貴州茅台酒、四川五糧液和廣西桂林三花酒,有如瓊漿玉液,美得清淡質朴。色酒則五彩斑斕,美得濃艷纖巧。
7. 有哪些你熟知的酒文化
熟知的酒文化就是在敬酒的時候應該先從長輩開始,還有就是敬別人酒的時候要自己先飲,酒杯比別人稍微低一點。
8. 酒文化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酒種方面
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莫過於白酒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中國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而西方主要是葡萄酒為主。
酒杯方面
中國古代酒器以瓷器、青銅器和漆器聞名。中國酒器以形象優美,裝飾眾多而著稱。西方人注重不同的酒,喝酒的器具也不一樣。所以他們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紅酒杯、白蘭地酒杯等。
飲酒禮儀方面
中國的飲酒禮儀體現了對飲酒人的尊重。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順序。敬酒時要從主人開始敬,主人不敬完,別人是沒有資格敬的,如果亂了次序是要受罰的。而西方人飲用葡萄酒的禮儀,則反應出對酒的尊重。
飲酒目的方面
在中國,酒經常被當做一種工具。酒在中國人眼裡更多的是當作一種交際的工具,所以在中國的酒文化中缺乏對於酒本身進行科學而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品評,更在意飲用之後帶來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飲酒的目的往往很簡單,為了欣賞酒而飲酒,為了享受美酒而飲酒。
4飲食文化
編輯
酒文化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從酒出現之後,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酒的故鄉
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又同時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首先,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因此一切政治、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而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區,酒業的繁榮對當地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酒與社會經濟活動是密切相關的。漢武帝時期實行國家對酒的專賣政策以來,從釀酒業收取的專賣費或酒的專稅就成為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酒稅收入在歷史上還與軍費、戰爭有關,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稅(或酒的專賣收入)還與徭役及其他稅賦形式有關。酒的厚利往往又成為國家、商賈富豪及民眾爭奪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換交替,反映了各階層力量的對比變化。酒的賜晡令的發布,往往又與朝代變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動有關。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給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豐富的色彩。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幾千年來,酒的作用遠不限於此三條,起碼還包括: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
酒神精神
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即酒神精神的象徵。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現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之神狄奧尼蘇斯為象徵,到古希臘悲劇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論高度,德國哲學家尼採的哲學使這種酒神精神得以升華,尼采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泄,是拋棄傳統束縛回歸原始狀態的生存體驗,人類在消失個體與世界合一的絕望痛苦的哀號中獲得生的極大快意。
在文學藝術的王國中,酒神精神無所不往,它對文學藝術家及其創造的登峰造極之作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因為,自由、藝術和美是三位一體的,因自由而藝術,因藝術而產生美。
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這是古老中國的藝術家解脫束縛獲得藝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志氣曠達,以宇宙為狹」的魏晉名士、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有扃牖,八荒為庭衢。」「幕天席地,縱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嶽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這種「至人」境界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典型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