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洛神是哪個地方的文化

洛神是哪個地方的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2 00:01:35

Ⅰ "洛神"一詞有何典故

洛神宓妃的傳說

在洛河兩岸,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少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半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豬、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大夥兒勞動之餘,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的河伯聽到,這個浪盪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鬱郁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後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後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便與妻子一同貶到人間,後妻子嫦娥偷吃仙葯,一人返回天宮,便只剩後羿獨自留在人間,宓妃產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後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後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後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街頭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並不向著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後羿與宓妃的事了。

從此,後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洛河兩岸的人於是在老城東關興建了座宏偉的「洛神廟」。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Ⅱ 洛神這個故事在古代是真的發生過嗎曹植和甄宓真的在三國時期相愛嗎

文昭甄皇後(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1]又稱甄夫人。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生母。曹睿即位後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後,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目錄
[隱藏]

1 生平

2 家庭

3 創作作品中的甄氏

4 參考資料

5 注釋

生平[編輯]
甄氏是上蔡縣令甄逸的女兒,母為張氏。三歲喪父。建安中期,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氏[2]。建安九年(204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甄氏因有姿色,被曹丕所納。甄氏初有寵於曹丕,生下兒子曹睿和女兒曹氏(即東鄉公主)。甄氏對曹丕妾室中有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對無寵的安慰開導,並常常建議曹丕為子孫昌盛多娶妻妾。[3]曹丕要驅逐一位姬妾任氏時,甄氏曾「流涕固請」,為其求情。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繼任為魏王。六月,曹丕南征,甄氏被留在鄴城。同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退位而成為皇帝,即魏文帝。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將兩個女兒獻與魏室為嬪。除獻帝二女外,曹丕在洛陽,後宮愛幸者有三:貴嬪郭女王,位次皇後;李貴人,生有皇子曹協;陰貴人,東漢大族南陽陰氏女。
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時,便進郭女王為夫人,封號等同甄氏。到曹丕稱帝,攜郭女王到洛陽,進封貴嬪,地位僅次於皇後;甄氏則被留在鄴城,仍為夫人,不立為皇後。甄氏愈發失意,有怨言。郭女王向曹丕進讒,曹丕遂遣使者至鄴城將甄氏賜死,據傳殯葬時披發覆面,以糠塞口。[4]黃初三年(222年),曹丕冊立郭女王為皇後,令甄氏之子曹睿奉郭皇後為母。之前黃初二年(221年),曹丕曾請術士周宣解夢,周宣答:「天下將有貴族女子冤死。」曹丕聞言後悔,派人追回賜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5]
226年,曹睿繼承帝位,即魏明帝,甄氏才被追封文昭皇後。
相傳甄氏曾創設「靈蛇髻」,對古代婦女發式頗有研究。[6]
家庭[編輯]
父母

父:甄逸,上蔡令

母:張氏:常山人
兄弟

甄豫,早終

甄儼,舉孝廉,大將軍掾、曲梁長

甄堯,舉孝廉
姐姐

甄姜

甄脫

甄道

甄榮
丈夫

袁熙,幽州刺史(建安中─204年)

曹丕,魏文帝(204年─221年)
兒子

曹睿,即魏明帝
女兒

東鄉公主
注釋[編輯]

^ 《三國志·魏書·後妃傳》注列舉了其兄弟姐妹的名字,唯獨沒有她的名字。因為曹植《洛神賦》被好事者傳為是寫給甄氏的愛情篇章,故此她一般被稱為「甄宓」或「甄洛」,有時又稱為甄妃。但從其子魏明帝為避母姓將《感甄賦》改名《洛神賦》,而「洛」「宓」二字未被避諱來看,此二字皆非甄氏本名。

^ 陳壽《三國志·魏書·後妃傳》:建安中,袁紹為中子熙納之。熙出為幽州,後留養姑。

^ 《魏書》:後寵愈隆而彌自挹損,後宮有寵者勸勉之,其無寵者慰誨之,每因閑宴,常勸帝,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觽多,乃獲斯祚耳。所願廣求淑媛,以豐繼嗣。"帝心嘉焉。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作《典論》,其中《內誡》一章:「司隸馮方女,國色也,世亂避地揚州,袁術登城,見而悅之,遂納焉,甚愛幸之。諸婦害其寵。給言將軍以貴人有節志,但見時宜數涕泣,示憂愁也,若如此,必長見敬重。馮氏女以為然。後每見術輒垂涕。術果以為有心志,益哀之。諸婦因是共絞殺,懸之於廁梁,言其哀怨自殺。術誠以為不得志而死,厚加殯斂。袁紹妻劉氏甚妒忌,紹死,僵屍未殯,寵妾五人,妻盡殺之。以為死者有知,當復見紹於地下,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追妒亡魂。戮及死人,惡婦之為,一至是哉!其少子尚,又為盡殺死者之家,嬪說惡母,蔑死先父。行暴逆,忘大義,滅其宜矣。紹聽順妻意,欲以尚為嗣,又不時決定。身死而二子爭國,舉宗塗地,社稷為墟。上定冀州屯鄴,舍紹之第。余親涉其庭,登其堂,游其閣,寢其房。棟宇未墮,陛除自若,忽然而他姓處之,紹雖登蔽乎?亦由惡婦。」對袁家諸婦的作為非常反感,可見他這時對甄氏已有不滿。
陳壽《三國志·魏書·後妃傳》:「黃初元年十月,帝踐阼。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後、李、陰貴人並愛幸,(甄)後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時引《魏略》雲:「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後之薨,故太後以憂暴崩。甄後臨沒,以帝屬李夫人。及太後崩,夫人乃說甄後見譖之禍,不獲大斂,被發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殯葬太後,皆如甄後故事。」

^ 《三國志·魏書·方技傳》:「無幾,帝復問曰:「我昨夜夢青氣自地屬天。」宣對曰:「天下當有貴女子冤死。」是時,帝已遣使賜甄後璽書,聞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

Ⅲ 古代神話中「洛神」身份是什麼,歷史上「洛神」真的存在嗎

「洛神」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一位人物,被稱為洛水女神。在古代神話,洛神是上古時期伏羲的女兒。她同時也是黃河之神河伯的配偶,掌管著洛河的女神。關於洛神的神話傳說想必很多人都了解。

在古往今來的很多描寫宓妃的詩文中,唯有曹植的《洛神賦》比較突出。在這部詩文中,描寫出了人仙戀有多麼艱難,描繪出來了世人為了追尋自己所愛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有人或許覺得洛神應該是甄氏,但是並不是這樣的,《洛神賦》的意義內涵在李善注《文選》流傳之後的唐朝便發生了轉換。於是這樣的故事內容從古代一直傳到了現在。

Ⅳ 關於洛神的傳說

洛寧縣西長水村有座洛神廟,不知建於何朝何代。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們成群結隊去洛河邊放河燈,祭洛神。這一風俗源自一個美麗而又悲壯的古老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西長水一帶居住著一個原始部落,首領有洛氏,聰明、勇敢。他有一部《洛書》,能卜卦、記數、醫病。有洛氏帶領人們上山狩獵,獲得的食物都公平地分給每一個人。

大家都很擁護他。後來洛河流域所有部落的首領因為佩服有洛氏的品德和才能,都願意和他結成聯盟,聽從他的指揮。一天,各個部落首領聚集在西長水這個地方祭告天地,歃血為盟。這個部落聯盟就叫有洛氏方國。

有洛氏聽說在遙遠的東方有個宛丘國,國王伏羲會結網捕魚,還會訓服野獸,讓它們聽人使喚。他決心去那裡學習他們先進的捕魚和訓獸技術,為方國的人們造福。他向著太升起的方向走啊,走啊,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到了宛丘國。

有洛氏對伏羲說:「請你教我捕魚、訓獸,讓您的恩惠遍布天下。」伏羲見有洛氏聰慧、勇敢,非常高興,把美麗、善良又會結網、訓獸的女兒嫁給了他。

有洛氏把《洛書》送給伏羲作聘禮,和妻子一起回到了自己的方國。有洛氏方國的人們親切地稱伏羲的女兒為宓妃。宓妃教會了人們結網捕魚,養牛、羊、雞、狗。從此,有洛氏方國更加富裕興旺,人們又尊敬地稱她為「洛妃」。

那時候,黃河岸邊也有一個方國,國王有河氏聽說宛丘國的公主美如天仙,便帶著《河圖》去求親。伏羲見《河圖》與《洛書》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禁大喜。有河氏趁機提出要娶公主為妻。

伏羲告訴他,女兒已經嫁給有洛氏了,有河氏無可奈何回國後,一直沒有放棄得到宓妃的念頭。當年初,他發動突然襲擊,殺死了有洛氏,並揚言:如果得不到宓妃,就殺死有洛氏方國所有的人。宓妃強忍悲痛,對有河氏說:「我要為有洛氏守孝一百天,才能嫁給你。

明年正月十五,你用花船來迎娶吧。不然,我現在死給你看!」有河氏見宓妃答應嫁給自己,就帶兵回國打造花船去了。

宓妃一面派人去宛丘國求救,一面叫所有的人躲進了山林。她獨自在洛水岸邊祭奠丈夫,等待宛丘國的救兵。正月十五那天,有河氏帶了許多士兵開著花船來了,而宛丘國的救兵卻沒到,無奈的宓妃被拉上了花船。

船到洛河中心,宓妃突然縱身跳入水中,不見了蹤影。有河氏氣急敗壞,要屠殺有洛氏方國的人。但上岸後沒找到一個人影,只得回國去了。

再說伏羲接到宓妃告急的消息,派後羿率兵趕去營救。後羿趕到有洛氏方國,得知宓妃已經投洛水而死,便追到有河氏方國去為宓妃報仇。有河氏拚死頑抗,被後羿一箭射中左眼而死。從此,有洛氏、有河氏兩個方國的人都臣服了伏羲。

第二年元宵節,伏羲來到洛水岸邊祭奠宓妃。人們扎了許多花燈,放入洛水為宓妃的靈魂引路。以後,西長水村的人年年元宵節放河燈,形成了一種習俗。他們都說,宓妃已經成為洛水之神,保佑著這一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來,人們又在村子裡蓋廟、塑像,紀念洛神。

(4)洛神是哪個地方的文化擴展閱讀

洛神的傳說是歷史悠久的民間傳說。在神話傳說中,江河湖泊都是有神類居住管理的,譬如四海中的龍王兄弟們。洛河,在文化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自然也有著豐富的傳說。

據說,掌管洛河水印的"洛神"是位仙女,以前,人們都認為她是伏羲氏的女兒宓妃。洛陽市河回族區洛川街舊有洛神廟,俗稱洛川奶奶廟或宓妃廟,面臨洛城,可惜抗日戰爭期間被毀。

Ⅳ 什麼叫洛神

洛神即宓妃,是中國先秦神話中,黃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時期宓妃形象得以豐富和發展,逐漸變身為世俗的美人,成為男性文人寄託情感的對象。曹植人神相戀的千古名篇《洛神賦》,確定洛神作為理想女神的文學典故。唐代始見洛神為伏羲女的說法。同時興起的陳王感甄說,造成上古宓妃神話原貌的割裂。

Ⅵ "洛神"是什麼神 傳說如何

洛神即宓妃,是中國先秦神話中,黃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時期宓妃形象得以豐富和發展,逐漸變身為世俗的美人,成為男性文人寄託情感的對象。

傳說:洛神名為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加入洛氏民族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動聽的樂曲來。這琴聲被黃河裡的河伯聽到,河伯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吞沒了宓妃。宓妃溺於洛水為神,稱謂洛神。

(6)洛神是哪個地方的文化擴展閱讀

曹植在獲得甄後遺枕後感而生夢,因此寫出《感甄賦》以作紀念,明帝曹睿把其改為《洛神賦》傳世。把甄後與洛神相提並論,實際上也是一種對甄後的懷念和寄託。《洛神賦》通篇言辭美麗,描寫動情,神人之戀纏綿凄婉,動人心魄。顧愷之讀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

參考資料

網路-洛神

Ⅶ 洛神是什麼意思

是宓妃,是中國先秦神話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時期洛神形象得以豐富和發展,逐漸變身為世俗的美人,成為男性文人寄託情感的對象。在曹植人神相戀的千古名篇《洛神賦》中,洛神被作為理想美神的化身。洛神賦也奠定了傳統東方美學的基礎

唐代始見洛神為伏羲女的說法。同時興起的陳王感甄說,造成上古宓妃神話原貌的割裂。

先秦配偶神

洛神最初叫做「宓妃」,這一名稱源於屈原《天問》:「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意是「天帝降下後羿,(讓後羿)改變夏民的災禍。為何射河伯,娶洛川妃為妻」。

故事是宓妃游於洛水,美色為河伯所窺探,河伯使計將宓妃溺於洛水,因此強占宓妃,夏朝的有窮國君後羿(大羿娶嫦娥,並不是同一個人物)仰慕宓妃,而被河伯所知,河伯發難於洛水,興水患而為害一方,後羿憤而射傷河伯,娶宓妃為妻,河伯向天帝狀告,而被天帝奚落,成全了後羿和宓妃,後羿封宗布神,宓妃封洛神。

宓妃神話產生之初,其形象是一位美麗、愛情、性為化身的配偶神。有學者考究,洛神的故事演繹與西方古希臘神話愛與美之神阿芙羅迪忒(維納斯)的故事極度吻合,西方較早記載追溯到公元前5-6世紀,有關於山海經的蹤跡也若隱若現,神話故事的溯源自源於遠古或者存在於史前文明。

Ⅷ 「洛神」爆火沒幾天,清華美院卻被全網罵!為什麼

作為正在復興中的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是崛起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對傳統文化的弘揚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洛神作為古代文化的瑰寶之一,應該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傳承與發揚。

洛神,美神的化身

洛神指的是中國神華中的洛水女神,原名宓妃,是掌管洛河的水神。

清華美院之所以被罵,是因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日新月異,民族的、傳統的文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可,一味的崇洋是站不住腳的。

Ⅸ 電視劇洛神講的是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的事

講的是三國曹魏時期的事。
三國時曹植曾寫下洛神賦,為了感念甄姬,所以洛神暗指甄姬。

Ⅹ 古代真的有洛神嗎有的話請給我一些有關洛神的資料吧

洛神就是宓妃,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民間還有三國洛神賦的傳說。洛神賦還是一幅名畫和TVB的一部電視劇名。
文化傳說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大夥兒勞動之餘,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裡的河伯聽到,這個浪盪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鬱郁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後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後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
後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回到有洛氏中間,並與宓妃產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後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後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後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並不向著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後羿與宓妃的事了。
從此,後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後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閱讀全文

與洛神是哪個地方的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