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明上河園在哪裡
主題廣場:就在張擇端老先生塑像的後面。廣場中央的池水中浮動著一隻造型古樸的宋代木船,船上桅桿高聳,雲帆高掛,象徵著宋代繁忙的漕運和高超的造船技術。
水池的邊上正好有幾位宋裝的美女在哪兒遊玩,在水池的倒映下,非常美麗。從這里出去便是大門了,因為下雨,只能算是走馬觀花逛了一圈,並沒有靜下來慢慢的品味,大家有時間,可以在這里停留半天的時間,才可以玩得盡興。
❷ 宋夏歷史文化創意遺址公園在哪裡
可以這樣講,宋夏永樂大戰的慘敗直接把宋神宗趙頊氣死了。永樂大戰爆發兩年多後的公元1085年4月,年僅36歲的北宋第6位皇帝趙頊病亡。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場把宋神宗趙頊氣死的宋夏永樂大戰,就發生在我們榆林市榆陽區與橫山區交界的無定河兩岸,當年,那可真成一條「血染的河流」。
還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次調研,不是為了議論歷史的孰是孰非,而是想通過深挖歷史,呈現歷史,思考歷史,活化歷史,條分縷析,來說明宋夏永樂大戰與今日我市發展文化產業項目的內在關系。
讓我們的調研就從宋夏永樂大戰爆發的100年前說起吧。
李繼遷叛宋
公元982年,李繼遷19周歲。
公元963年,李繼遷出生在我們榆林市橫山區無定河邊的黨岔鎮。那時,這一帶稱作銀州。
繼遷是個註定要成大事的孩子,史載,他「生而有齒」。
李繼遷是黨項人,唐末,其先祖拓跋思恭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升任夏州定難軍節度使,受賜李姓,受封銀、夏、綏、宥四州地。
銀、夏、綏、宥四州是後來李繼遷三代人創立西夏王朝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是黨項李氏創立西夏王朝的發祥地、大本營和總後方。而這四州之中的其中三州,在我們榆林。
銀州,北周置,治所故址在橫山區黨岔鎮北庄村,轄境相當於今天的榆陽區、米脂縣、佳縣及橫山區東部地區。
夏州、北魏置,故址在我市靖邊縣北統萬城。現在的橫山區西北部、靖邊縣東北部及內蒙古烏審旗、杭錦旗屬夏州管轄。
綏州,唐武德三年(620)置。轄境相當於今榆林市綏德、子洲、吳堡、清澗等縣及子長縣部分地區。
宥州,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海市和鄂爾多斯鄂托克旗一帶及我市定邊縣東北部、靖邊縣西北部一小部分區域。
唐末黨項拓跋思恭從青海率部內遷至我們陝北榆林,因鎮壓黃巢起義受封定難軍節度使,經過五代時期50多年的苦心經營,黨項李氏已成為盤據在我們榆林的一支不可小覷的地方割據勢力。中國歷史上,唐、宋王朝之間有過一個大分裂的紛亂時代,即「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50多年間,「定難軍節度使」這一統領銀、夏、綏、宥四州的最高地方行政長官和軍事長官,均由拓跋思恭後人世襲。拓跋思恭之後,第二任:李思??ㄋ脊У埽?壞諶?任:李彝昌(思恭孫):第四任:李仁福(彝昌族父);第五任:李彝超(仁福子);第六任:李彝興(彝超弟),以上歷任定難軍節度使,五代時先後附於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這里反復論述,是要說明黨項李氏與我們陝北榆林這塊土地深厚的歷史淵源。可以這樣講,是陝北榆林這塊土地成就了黨項李氏。黨項李氏深耕我們陝北榆林,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拓跋思恭立足陝北(唐末);第二階段:黨項李氏6任定難軍節度使,四代人世襲我們榆林,並在榆林站穩腳跟,割據一方(五代);第三階段:黨項李氏圖謀建國,並經過三代人在以榆林為中心土地上的殺伐征戰,建立西夏王朝。
而建立西夏王朝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宋夏永樂大戰發生的100年前,公元982年李繼遷的叛宋。
李繼遷這個在我們榆林市橫山區黨岔鎮出生的「生而有齒」的陝北後生(橫山人,原籍青海),是一個有鴻鵠之志、有血性和殺伐之心、有堅定目標(建立西夏國)的銀州少年。他從19歲在榆林抗宋,到41歲戰死,身經百戰,越戰越勇,他所發動和經歷的戰事,百分之八十發生在我們榆林(銀、夏、綏、麟、府州)這塊剛強的土地上。
李繼遷有著怎樣的身世呢?《宋史》記載:他的高祖是拓跋思忠,思忠是拓跋思恭的胞弟,唐末跟著他哥哥拓跋思恭鎮壓黃巢起義,打仗特別勇敢,戰死後唐僖宗追任他為宥州刺史。他的曾祖父李仁顏,官職是銀州防禦使,就是銀州的軍事最高指揮官。他的爺爺李彝景在五代後晉時又繼承世襲了銀州防禦使這一職務。他的父親李光儼在後周時繼續繼承世襲了銀州防禦使這一職務。可見李繼遷與銀州淵源之深。
李繼遷祖上不僅幾代世襲銀州做官,他自己做官也早,他11歲(974)時,就被北宋任命為「定難軍管內都知蕃落使」。
那麼李繼遷這個11歲時就在北宋為官的銀州少年,為什麼要叛宋呢?事情還得從982年說起,當時的定難軍節度使,是李繼遷的叔伯哥哥李繼捧。他沒和他的弟弟李繼遷商量,就舉所轄銀、夏、綏、宥四州八縣實質性歸附宋朝(原來是名義上歸附,獨立性強),繼遷堅決反對降宋,苦勸哥哥繼捧,繼捧不聽勸,乾脆附宋入朝,舉家遷往當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去享受榮華富貴。臨走前還教導他弟弟繼遷說,你在黨岔的銀州老家好好守著,哥到外邊去干一番事業。但宋朝皇帝不放心,隨後又下詔令李繼遷及黨項李氏其他族人也到開封去。血氣方剛的李繼遷豈肯服從?這位「勇悍而有智謀」的橫山後生,當機立斷,立即竄據山野,從此踏上了20多年拒宋自立的曲折道路。
繼遷離開黨岔銀州的一幕十分驚險,皇帝下詔後,銀州已封城,繼遷出城已十分困難,他「偽稱乳母死,出葬郊外,以兵甲??棺中,與其黨數十人奔入蕃族地斤澤,距夏州東北三百里,出其祖彝興像以示戎人,戎人皆拜泣,繼遷自言:我李氏子孫,當復興宗緒」。
這段話用白話說就是,繼遷為了出城,謊稱他奶媽死了,要安葬到銀州城郊外去。他帶著忠於自己的幾十個黨項子弟,披麻戴孝,將兵器藏在棺材中,以給奶媽辦喪事為名,騙開城門,一口氣狂奔到距夏州東北三百里的地斤澤。當時地斤澤是黨項族人的聚居地。繼遷把他爺爺李彝景的哥哥李彝興的畫像舉過頭項(繼遷爺爺李彝景的官職只是銀州防禦使,而他爺爺的哥哥李彝興則是定難軍節度使,管轄四州,號召力強),哭著向黨項族人數落他哥哥李繼捧的不是,黨項族人齊刷刷跪在李彝興的畫像前,都哭著說要跟著李繼遷復興李氏宗室,干一場建國立業的大事。
從李繼遷立志抗宋自立的982年到宋夏永樂大戰爆發的1082年,100年間,李繼遷三代人前赴後繼,殺伐征戰,從此他們的老家「銀、夏無寧日」。
下面,僅舉李繼遷起兵之初在我們榆林征戰的幾例:
第一例:982年12月,李繼遷攻夏州。尹寬(宋夏州刺史)使請濟師,太宗詔引進使梁迥領兵往護銀、夏諸州事。繼遷聞之,退。
意思是說:982年,李繼遷帶人攻打靖邊統萬城的夏州,宋太宗趙光義高度重視,下詔令梁迥帶部隊支援黨岔、統萬城的銀州和夏州。李繼遷一看打不過,跑了。
第二例:983年,夏5月,李繼遷又帶人來騷擾銀州、夏州一帶。這次又驚動了皇帝趙光義,宋太宗令銀、夏、綏、宥都巡檢使田欽柞與副使袁繼忠率兵巡護。繼遷從??柞嶺引眾拒之,戰於葭蘆川,不勝,棄鎧甲走。
這里需要關注的是「??柞嶺」這個地名。「繼遷從??柞嶺引眾拒之」,??柞嶺在哪裡?應該在今日榆陽區與米脂、佳縣交界處。叛宋初期,李繼遷每次出兵都是從地斤澤(今內蒙古烏審旗烏審召鎮境內的「胡同查干淖爾」)由北向南襲擊,與宋軍「戰於葭蘆川」,必然經過榆陽區、米脂縣到佳縣,所以「??柞嶺」應在這三區縣交界處。
李繼遷叛宋之初,基本是連戰連敗,沒打過幾個勝仗。但他來得快,跑得也快,宋軍很無奈,給皇帝報告時這樣分析原因:「賊居沙磧中,逐水草畜牧,便於戰斗,利則進,不利則走。今五路齊入,彼聞兵勢大,或不接戰,且謀遠遁。欲追則人馬乏食,將守則地無堅壘。賊既未平,臣輩何顏以見陛下。」「羌人剽悍多詐,出沒不時,我師乘銳,見小利小勝,必貪功輕進,往往墮賊計中。第嚴約束,明烽候,堅壁清野,以挫其鋒。」984年,知夏州尹憲和巡檢曹光實向地斤澤發動了一次夜襲,焚燒帳篷四百多,斬首五百級,還俘獲了李繼遷的母親和妻子,繼遷僥幸得以逃脫,就這繼遷仍不屈服,帶著人馬不斷攻宋。
李繼遷以地斤澤為根據地戰鬥了兩三年,實力漸漸壯大起來。這個銀州少年最想念的還是他的老家黨岔銀州,他想奪取銀州,於是問計於眾。他的弟弟李延信說:地斤澤這個地方雖然東鄰麟、勝二州,西接夏、綏二州,軍事位置不錯,但畢竟是個小沙窩,哪裡能做首都?現在銀州一直有人來投奔我們,乾脆我們讓他們做內應奪取銀州!部下張浦也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浦同時提醒繼遷說:銀州都巡檢曹光實是宋朝的一員老將,善於用兵,若不誘之離開銀州,我們不一定能攻克銀州。於是李繼遷令弟弟李繼沖把黨項能動員的部落都動員糾合起來,做好戰斗准備,他自己帶著黨項豪酋破丑重遇貴與張浦、李大信等人趕到銀州騙曹光實。見了面,他誠懇地對曹光實說:我腦子進水跑到地斤澤以來這幾年,吃不上喝不上難以生存,我現在想投降你你樂意嗎?曹光實相信了李繼遷,當即認李繼遷為自己的外甥,並且行了舅甥之禮,商定過幾天在佳縣葭蘆川一帶舉行正式受降儀式。曹光實為了擅功,不與他的手下商量,就輕率確定了此事。到了約定的那天,繼遷派兵在葭蘆川設伏,自己領十幾個人到銀州迎接曹光實出城受降。曹光實令他的干兒子克明護著輜重在後,他自己帶著百騎直奔葭蘆川。李繼遷與他剛認的這個舅舅曹光實談笑自若,並馬前行,從黨岔銀州出發向東北方向葭蘆川行進。到了葭蘆川,李繼遷舉手揮鞭,伏兵起,殺光實,瞬間殲滅了曹光實帶的百騎。李繼遷撥轉馬頭,借曹光實旗號騙開銀州城門,殺入銀州,並且自己任命自己為「定難軍留後」(相當於定難軍副節度使)。李繼遷誘殺曹光實攻佔銀州是985年2月。從此,黨項四州歸附李繼遷的人越來越多。李繼遷殺回他的老家,威名遠播,漸成氣候,實力大增。
李繼遷985年2月據銀州,3月,乘勝攻取宋會州(今陝西靖邊東)、三族寨(米脂西),進圍撫寧寨(今鎮川)。四月與宋軍戰於濁輪川(今神木窟野河邊)。這次,他可遇上了一個真正的對手——北宋名將李繼隆。有人甚至說,李繼隆是「北宋第一名將」,他英勇善戰,敢戰、能戰,其戰功不在楊無敵、種世衡、狄青之下。由此可見,在冷兵器時代,一場戰役能否勝利,主將的英勇無畏,起決定性作用。
濁輪川大戰,李繼隆一戰殲敵五千,並乘勝追擊至銀州,李繼遷帶領殘部棄城而走,銀州被宋軍奪回。李繼遷在窮途末路之時於986年附遼。李繼遷投降契丹後,契丹將公主嫁給他,並幫助他擴大力量。淳化元年(990),他被契丹封為夏國王。淳化二年(991),李繼遷向宋請降。其實,李繼遷這是緩兵之計,為了贏得時間,積蓄力量,以便進一步與宋朝角逐抗衡。但北宋息事寧人,一味遷就李繼遷,授予李繼遷銀州觀察使的官職,並賜名趙保吉。淳化三年(992)正月,李繼遷再次占據銀州。至道三年(997),李繼遷又被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管轄銀、夏、綏、宥、靜(在米脂北)五州。銀、夏、綏、宥、靜五州終於回到拓跋李氏手中。然而,李繼遷並不滿足於此,咸平二年(999)至四年,再次出兵攻掠北宋麟、府、延州。
李繼遷附遼的這一年(986),恰是楊家將的核心人物楊業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戰敗被俘絕食三日而死的一年。
李繼遷與楊業是同時代人,但楊業應該大繼遷十幾歲。為什麼提到楊業呢?主要是想說明北宋這些名將與我們榆林這塊土地的關系。楊業的父親楊信是神木人,擔任過麟州刺史,但楊業在麟州並沒有多少戰績,他弱冠之年就跟著唐末北漢皇帝劉崇到了太原,成為劉崇賬下一名驍將。979年,宋太宗滅北漢,楊業降宋,從此跟著宋太宗征戰。宋太宗任命楊業為代州刺史,駐防山西雁門關宋遼邊境。楊業8年抗遼的主戰場大都在山西雁門關一帶,所以,從開發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角度講,英勇無敵的「楊家將」雖然是一優質IP,遺憾的是這一IP在我們榆林沒有太多的故事可挖掘。
而宋夏征戰之主角李繼遷就不同了,他與我們榆林的關系是:生於斯、戰於斯、死於斯。
楊無敵跟著宋太宗在山西浴血奮戰的時候,李繼遷一點也沒消停,在我們榆林跟北宋不停地搗蛋。從982年叛宋到997年,李繼遷16年間一直與宋軍轉戰於銀、夏、綏、宥四州之間。997年,漸漸壯大起來的李繼遷兵鋒指向宋西北重鎮靈州(今寧夏靈武),先襲擊了宋朝運往靈州的芻粟四十萬,又抵禦了宋五路大軍的進剿,於1002年攻陷靈州,殺靈州知州裴濟,徹底打開了北宋的西北大門。李繼遷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而他本人又受遼冊封為西平王,便改靈州為西平府。李繼遷令他的弟弟李繼瑗和牙校李知白等,督領民眾建造宮室、宗廟,於公元1003年正月建都於此。
李繼遷離開榆林到寧夏建都,也有一番宏論,他弟弟李繼瑗起初對他離開老家銀州和夏州並不贊同,對他說:銀、夏繫纍世經營,祖宗靈爽,我們不應該離開這里。繼遷說:「從古成大事者,不計苟安;立大功者,不徇庸眾。西平(寧夏靈武)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若繕城浚壕,練兵積粟,一旦縱橫四齣,關中將莫知所備,且其人習華風,尚禮好學,我將藉此以為進取之資,成霸王之業,豈平夏偏隅可限哉!」
李繼遷建都靈州後,時而向西征戰,時而向東進軍,東沖西突擴大地盤。1003年6月,他帶兵2萬圍宋麟州(今我市神木市),宋真宗急令駐守在佳縣金明寺的北宋巡檢李繼周增援,真宗看著地圖說:「麟州依險,三面孤絕,戮力可守,但城中乏水可憂耳。」當時宋朝麟州知州衛居寶是一員戰將,他不僅做到了宋真宗詔令的「戮力可守」,而且派一支奇兵出城與李繼遷的2萬大軍廝殺。當時的戰況真是激動人心,敢死隊在李繼遷的大軍中冒死廝殺,麟州城上,衛居寶親自上城督戰,令所有守城士兵高聲吶喊為殺入敵陣的勇士助威,同時箭雨和矢石(冷兵器時代的拋石機將石塊拋入敵陣)如注,城上城下合力搏殺,殺傷李繼遷萬餘人。繼遷一看宋軍英勇,只得拔陣而去,敗回靈武。
1003年6月這場「麟州保衛戰」與80年後的「永樂保衛戰」十分相似,除過自然環境、雙方軍力等因素外,戰將是否臨危不懼,是否能夠出奇制勝是關鍵。1003年的麟州保衛戰,就是因為有知州衛居寶這個戰將才獲勝,他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出奇不意派出一支敢死隊殺入李繼遷2萬大軍之中,同時親自在麟州城頭擂鼓助陣,才有了這場勝利。而80年後的永樂大戰,因為沒有衛居寶、包括范仲淹、李繼隆、種世衡這樣的文武全才,遇上徐禧這樣一個不懂軍事又剛愎自用的主帥,所以永樂大戰才輸得那樣慘。
當然,宋夏永樂大戰失敗的原因還有許多,宋軍的冒進也是失敗原因之一。宋軍所築永樂城,距李繼遷幾代人視若生命的老家黨岔銀州隔無定河相望,直線距離只有十幾公里。有一句俗話說,「欺負人欺負到家了」,指欺負到家是不能忍受的。宋軍把前沿堡壘永樂城築到了西夏家門口,黨項李氏怎能容忍?雖然1082年,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已把都城遷到了寧夏銀川,但橫山黨岔的銀州,始終是黨項李氏夢牽魂縈的老家!1082年發生在黨項李氏百餘年苦心經營的老家橫山黨岔家門口的那場永樂大戰,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為什麼要「傾國來爭」「以死相拒」,舉西夏全國之力和你死磕,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李繼遷1003年「東征」麟州失敗後,1004年正月又在「西征」甘肅西涼府時中計大敗,「中流矢,創甚,奔還」。
這次西征西涼府大敗,李繼遷奔而未還,他在掩著創傷奔回靈州途中死,其時41周歲,他的兒子李德明繼位。
李德明遷都
李德明(981-1032),德明繼位之時,正值宋、遼媾和,訂立「澶淵之盟」。為了自立自保,德明一方面堅持與遼聯姻、受遼封賜的方針,同時也與宋通款講和,周旋於兩大國之間,求得一個和平發展的空間,鞏固和發展繼遷所建立的事業,發展農牧業生產,西掠吐蕃,北敗回鶻,奠定了西夏建國的基礎。
一部宋夏史,就是一部戰爭與和平的歷史,如果說,李繼遷以戰爭的手段實現了他與北宋的交流,李德明就是以和平為手段完成其父未竟的事業。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宋夏訂立和約,宋朝承認李德明佔有銀、夏、靈諸州的既成事實,封德明為西平王,仍授德明定難軍節度使。而且每年賜給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
1020年,李德明將都城從靈州遷到了興州(今寧夏銀川),自此,西夏定都於銀川。
李德明統治的28年,宋夏之間以和平為總基調,銀、夏一帶少有戰事。1032年11月,李德明卒,其子李元昊繼位。
李元昊稱帝
用今天的話說,李元昊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元昊1032年繼位後,不願繼續臣屬宋廷,追求與宋廷分庭抗禮的對等國家地位。繼位之後,開始有步驟地實施立國稱帝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元昊刻意突出黨項民族意識,增強民族凝聚力。在「戰」與「和」的建國思想上,元昊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德明去世前,這對父子就曾就此問題展開過討論,德明訓戒他的這個好戰的兒子說:「吾久用兵,終無益,徒自疲耳。吾族近三十年衣錦綺衣,此聖宋天子恩,不可負也。」德明的意思是說,你看我與宋廷近30年不打仗,宋朝皇帝每年給我們那麼多好吃好喝好穿好玩的,這種恩德不能辜負。可元昊則不以為然,回答他老爸說:「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意思是說,吃好穿好算什麼,不過是普通人的訴求,英雄一生,應該稱王稱霸,建功立業,只吃好穿好有什麼意思。
李元昊即位後,立即實施其建國宏圖,採取與其父李德明迥異的治國措施,旋即以一個獨立政權的姿態登上了歷史舞台。
一是易姓氏,稱吾祖(兀卒)。
元昊首先拋棄了唐賜李姓和宋賜趙姓,認為這二姓都不足貴,他甚至連祖先的姓「拓跋」也不屑一顧,自更姓拓跋氏為嵬名氏,名曩霄。
二是明號令,勒諸部。1033年3月,元昊下禿發令,自禿其發,然後下令全國禿發,三日不從,殺之。於是民爭禿其發,耳垂重環以異之。
三是別服飾,辨貴賤。《宋史》載:「文資則襆頭、?笏、紫衣、緋衣;武職則冠金帖起雲鏤冠、銀帖間金縷冠、黑漆冠,衣紫旋?,金塗銀束帶,垂蹀躞,佩解結錐、短刀、弓矢?,馬乘鯢皮鞍,垂紅纓,打跨鈸拂。便服則紫皂地綉盤?倫踴ㄐ??,束帶。民庶青綠,以別貴賤。」
可以這樣設想:在我們將來建設的宋夏歷史文化創意遺址公園「北宋城」內,僅把西夏元昊制定的這些服飾恢復,讓遊客穿上游園,也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元昊制定的這些服飾,以服飾顏色區分人的職別和貴賤,可謂赤橙黃綠,五顏六色。
西夏文官和武官,大體從頭到腳佔了6種顏色:紫、緋、金、銀、黑、花。老百姓只能穿戴兩種顏色的服裝:青、綠。
元昊還親自主持了黨項族的文字創制工作,創西夏民族文字「蕃書」,後人稱其為「西夏文」。經過四年大刀闊斧的國內改革和周密准備,1038年10月11日,元昊正式立國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元昊稱帝後,與北宋近30年的和平局面再次被打破。對於北宋王朝來講,元昊稱帝不啻是一噩耗。幾十年來,為了阻止西夏立國與稱帝,北宋幾代皇帝嘔心瀝血,委曲求全,給黨項李氏供吃供喝,還是沒能阻止西夏王朝崛起的步伐。
元昊稱帝,使宋夏邊境形勢驟然吃緊,雙方劍拔弩張。
而我們今天榆林市境內的神木、府谷、榆陽、橫山、靖邊、綏德、清澗、子洲、米脂、佳縣、吳堡等縣區,即為宋夏邊境爭奪戰的主要區域,宋夏重啟釁端,榆林人民就要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榆林人民的母親河——無定河,憂傷地記下了這一切。
來源:榆林日報
編輯:自在獨行
❸ 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始建於何時,建成於何時
清明上河園分景示意圖
開封清明上河園是依照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始建於1992年7月,1998年10月對外開放。
1992年7月,清明上河園正式動工創建;
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2008年,清明上河園被河南省旅遊局推薦為5A級景區創建試點;
2011年,被國家旅遊局正式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清明上河園是由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與海南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坐落於開封市龍亭湖西岸,是第四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
清明上河園是以畫家張擇端的寫實畫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營造法式》為建設標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風情、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題材,以遊客參與體驗為特點的文化主題公園。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再現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
2009年,清明上河園成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座以繪畫作品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是國家黃河黃金旅遊專線重點歷史文化旅遊景區。
清明上河園作為集歷史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休閑度假旅遊、趣味娛樂旅遊和生態環境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文化公園,突出體現了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和情趣性等特點。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❹ 宋代都城一日游的景點路線圖
為您介紹,請參考:
宋城景區是杭州西湖旅遊線路之中最大的看點之一,宋城位於杭州西湖的西南部,是我國最大宋文化主題文化公園,再現了《清明上河圖》的美景畫卷。宋城景區主要分為《清明上河圖》再現區、九龍廣場區、宋城廣場區、仙山瓊閣區以及南宋皇宮區、南宋風情苑區等部分。以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功能主義相結合手法,建造出了源於歷史但是又高於歷史的宋代都城,宋城景區就是一處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展現和表述,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教育價值。
在宋城景區之中,有宋代時期的宮苑、驛站、店鋪作坊、市井、虹橋、城樓、仙山、郊野及街頭的民俗文化表演,再現了宋代汴京和臨安的京都繁榮景象。宋城景區不僅是以送建築為景區主旨的,還蘊含著自然山水的美麗景色,還有園林建築的完美融合,宋文化是宋城景區的靈魂所在。宋城景區的大門口有一群十米高的九龍柱,直徑也有一米,被稱之為是「世界一絕」。
宋城景區是嚴格按照當時宋朝建造的工藝進行建造的,重現了宋朝都城的繁榮景象,其中再加上有層次有韻味,有節奏,的歷史文化內涵的理念建造出來宏大的宋代都城場景,在中國是首屈一指的。宋城之中的旅遊時刻可以隨時遇到具有宋代文化的民族表現展現在眼前,就如置身電影之中,切身感觸到宋代文化的悠久文化內含。
在宋城市井街吃過晚飯後,有的同伴打道回府去賓館了,有的留下來感受潑水節的氣氛。惟有我,暫離熱鬧的人群,沿著白天走過的和未走過的路,來個宋城巡遊。
首到一站是「怪街」。白天跟隨同伴進鬼屋感受「聊齋驚魂」,雖說有5人一組,仍然嚇得差點哭起來。鬼屋陰森森、恐慌慌,不時有怪聲音、怪動作,那些凌空而降的僵硬「死鬼」,轉角處冒出的「活鬼」,還有「黑鬼」、「白鬼」們交相輝映,令人緩不過氣的窒息感、沉悶感、恐慌感一並壓向我,沖跨我勇敢的心裡防線……
決定第二次前去,是在一種不由自主挑戰意識的支配下。我調適好心態,依舊是5人一組,我一個人落在最後,仔細看鬼屋裡面的造型、擺設,還有臨風而動的魅影。「黑鬼」站在轉角處的門口,我友好地對他說:我不怕你,剛才見過你了。再到停屍房,那個「白鬼」許是怕我了吧,突然隱身不見了。
我想起一句話: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這是治療挫敗最好的良方。從鬼屋出來,人果真輕鬆了不少。只有戰勝自我,才有能力和變幻多端的命運抗爭。如果我不進去,會一輩子在它無端的陰影控制下,失去快樂。
❺ 杭州宋城在哪裡
杭州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
❻ 宋城在哪裡
宋城(Song Cheng)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148號,杭州之江旅遊度假區內,1996年5月18日開業,是杭州市第一個大型人造主題公園。
宋城以「建築為形,文化為魂」為經營理念,仿宋代風格建造,主體建築依據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長卷《清明上河圖》而建,並按照宋書《營造法式》建造,還原了宋代都市風貌,是杭州市第一個反映兩宋文化內涵的主題公園,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
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宋城的靈魂,與拉斯維加斯的O秀、巴黎紅磨坊並稱「世界三大名秀」。
宋城千古情
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杭州宋城的靈魂,與拉斯維加斯的「O」秀、巴黎紅磨坊並稱「世界三大名秀」。用聲、光、電科技手段和舞台機械等呈現方式演繹了良渚古人的艱辛、宋皇宮的輝煌、岳家軍的慘烈、梁祝和白蛇許仙的經典故事。
❼ 清明上河園,龍亭、包公祠,開封府,大相國寺,這些景點玩一天需要多長時間
1、「清明上河園」看你是否看節目表演了,如果看的話最少要半天時間。隨便逛逛的話要2個小時吧。
2、「龍亭」基本最少也需要2個小時,因為比較大。
3、包公祠---1個小時。
4、開封府--近2個小時。
5、大相國寺----也得2個小時吧,快的話1個小時。
6、清明上河園是由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與海南置地集團公司合作建設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坐落在開封市龍亭湖西岸,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它是以畫家張擇端的寫實畫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營造法式》為建設標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風情、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題材,以遊客參與體驗為特點的文化主題公園。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再現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2009年,清明上河園成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座以繪畫作品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是國家黃河黃金旅遊專線重點歷史文化旅遊景區。
7、清明上河園作為集歷史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休閑度假旅遊、趣味娛樂旅遊和生態環境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文化公園,突出體現了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和情趣性等特點。
開放時間:9:00-21:30 《大宋-東京夢華》演出時間20:10-21:20
門票價格:白天成人票100元,學生憑本人學生證50元。1。4米以下的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免票
8、龍亭風景區位於河南開封城內西北隅,南與宋都御街相接,面積83.13公頃,是開封最大的旅遊名勝景區。整個景區建在宋、金皇宮和明代周王府遺址上。 龍亭大殿高26.7米,基高難度3米,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各有八間朝房,與大殿組成完整的宮殿院落,其內建有中國首座大型宋代蠟像館,63個人物像形兼務,栩栩如生。午門至大殿為御道,長480米,將玉帶橋、嵩呼、朝門貫穿其中。御道兩側為著名的楊家湖和潘家湖。整個園區碧波盪漾,垂柳依依,芳草如茵。既有北方宮殿渾厚之氣魄,又兼南國園林秀麗之嬌美。
9、開放時間:07:00--19:00 , 門票價格:25元/人 ,交通提示:乘1路公共汽車。
10、包公祠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復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國家旅遊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遊區的重要景點之一。
11、史書記載,開封包公祠始建於金、元,經明、清等朝代,包公祠歷代修葺,已有近千年歷史。由於黃河水患,屢毀屢建。
12、1984年,開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
13、2003年,包公祠被國家旅遊局正式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4、地理環境:包公祠位於開封市包公湖西側,與延慶觀毗鄰[8],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15、門票價格:30.00元,開放時間:07:00~19:00。
16、開封府,位於包公東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譽為天下首府,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史料記載,北宋開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馳名中外。重建的開封府,佔地60餘畝,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應,同碧波盪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秀美景觀。
17、開封府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包公東湖北岸。門票價格:30.00元,開放時間:07:00~19:00。
18、開封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位於著名文化歷史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市中心。該寺歷史悠久,是我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復建鍾、鼓樓等建築。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巍峨壯觀,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旅遊景點。
19、大相國寺地處中原腹地,豫東大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西段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20、開放時間:8:00-18:30,門票:成人票:45元,學生票:23元(1.4米以上)
❽ 開封正宗歷史遺留景點!
位於開封市龍亭城內西北隅。這里原為北宋和金代的故宮, 也是明周王府的遺址。
清康熙三十一年在此築了一座萬壽亭, 亭內供有「皇帝萬歲」的牌位, 人們稱之為「龍亭」, 每逢重大節日, 文武官吏皆來此朝拜。道光二十五年毀於大風災, 後重建。龍亭建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磚砌台階上, 為重檐歇山式正殿。殿正面的石階分三層72級, 石階中間嵌有雕龍青石。殿內正中放置著一個巨大的黑色「龍墩」 ,相傳為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1986年, 龍亭大殿內興建了開封宋代蠟像館, 為中國內地第一座蠟像館。雕塑的人物包括北宋9個皇帝和當時著名的文臣武將。龍亭的古建築,有史可據的可上溯到唐德宗李適在位時(公元780-805年)所建的永平軍節度使治所——藩鎮衙署。之後,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將其改建為皇宮。北宋時的皇城(包括皇宮)亦在此,,稱之為大內。金代後期,亦以此為皇宮。元滅金後,它是河南江北行省的衙署。元末紅巾軍農民起義中龍鳳政權也以此為臨時行營。至明,當時的統治者又大興土木興建周
藩王府。清初以此為貢院,繼改建為萬壽宮。民國年間(公元1925年)一度改為龍亭公園;1927
年馮玉祥將軍第二次主豫時,改名中山公園。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正式命名為龍亭公園至今。
開封位於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的東部,北依黃河,南接黃淮平原,東連華東諸省。轄五縣五區,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萬,市區從口78萬。開封冬寒春暖,夏熱秋涼,四季分明,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4.52度,平均降水量622MM。
開封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開封之名源於春秋時期,當時,鄭國君主鄭庄公選擇這里修築儲糧倉城,便取 啟拓封疆 之意,定名 啟封。到了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為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就將 啟封 更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的由來。
開封建城的歷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定都於此,所以開封素有 七朝古都 之稱。特別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開封(史稱東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當時,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會。古人曾這樣描述當年宋都的輝煌: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北宋畫家張擇端繪制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更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北宋時期,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人文薈萃,創造了一代燦爛輝煌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宋文化。清正謙明的包公,滿門忠烈火的楊家將,圖強變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樂飛等歷史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光輝的足跡,他們的豐功偉績,作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為傳頌。
是的,開封在歷史上曾為中華民族文明史寫下過絢麗的篇章。 建國50年來,特另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開封的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今日的開封商貿發達、農副產品豐富、交通運輸便利、名勝古跡眾多,是中原地區黃河沿線重要的旅遊勝地和對外開放城市,也是國家旅遊局命名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開封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她享有七朝都會、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縣的名勝古跡,依稀可尋的古成風貌,特色濃郁的民俗文化絢麗多姿的秋菊,顯示了古都的風韻和魅力。目前開封擁有名勝古跡景點187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
開封旅遊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園、鐵塔、繁塔、大相國寺、包公祠等觀光景點古樸典雅,與碧波盪漾的包公湖、龍亭湖、鐵塔湖和雄偉的城門樓、古城牆交相輝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築風格為主,宋文化氛圍濃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譽的大宋旅遊景區。
開封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交通便利。龍海鐵路、國道310高等級公路沿黃河貫通東西,106國道經開封黃河大橋縱越南北,開封至鄭州、洛陽的高速公路,使抵達鄭州國際機場的車程僅用60分鍾。近年來,隨著市區主要幹道拓寬改造工程的相繼竣工,市內旅遊交通條件和城市旅遊大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開封擁有較完善的旅遊配套體系,現有星級飯店22家,旅行社34家,涉外定點經營單位28家。著名的開封府、金明池重建工程業已經開工,不久將以嶄新的容顏迎接四海賓朋。
開封在每年春、秋季節定期舉辦東京禹王大廟會、菊花花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文化活動,使優秀的民俗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熱烈歡迎大家到古都開封旅遊觀光。
❾ 宋城位於杭州哪裡求具體地址。
宋城不在臨安的。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是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地址:杭州市之江路148號
❿ 杭州的宋城在杭州哪裡風景有什麼特點
杭州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是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由杭州宋城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拋綉球宋代(公元九百六十至一千二百七十九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成熟的朝代,其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在當時居世界領先地位。宋城就是反映兩宋文化內涵的杭州第一個主題公園,它主要分為:《清明上河圖》再現區、九龍廣場區、宋城廣場區、仙山瓊閣區、金明池、宋城大劇院部分。 宋城是兩宋文化在西子湖畔的自然溶合,也使杭州宋文化旅遊得到了定位。宋城旅遊景區的建設運用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功能主義相結合的造園手法,源於歷史、高於歷史,依據宋代傑出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嚴格按照宋代營造法工再現了宋代都市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繁華景象。在景觀上創造了一個有層次、有韻味、有節奏、有歷史深沉感的游歷空間。在中國傳統山水園林藝術手法基礎上,吸取了西方開朗、飄逸、注重功能的藝術處理手法,使之既有《清明上河圖》再現區的古樸、凝重、嚴謹,和九龍廣場、城樓廣場、宋塊廣場軸線式大人流的集散功能,又有景觀的包容性和沖擊力。斗拱飛檐,車水馬龍,滲透出一幅濃郁的古宋風情。規模宏大的瀛州飛瀑,營造出一個凝幻似真的傳奇氛圍,使悠古的宋城溶進了一股生命的動感,構成了一幅宋城之水天上來的奇景。 市井街文化是宋城的靈魂,它在表現自然山水美、園林建築美、民俗風情美、社會人文美、文化藝術美上作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時空概念,縮短了時空距離。穿過高大的城門樓,只見一條小河貫通南北。河中船隻往來穿梭,兩岸樓閣矗立,楊柳低垂。身穿宋代服裝的商販在此經營著仿古酒茶。城中經常有魔術、民間 舞蹈及雜技表演,還有中國古代婚禮儀式的表演。宋城是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追憶與表述,它應該成為一座寓教娛樂的歷史之城。 門票價格:80 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