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文化正統在哪裡

中國文化正統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22 13:23:11

❶ 描述一下中國文化的起源

漢唐以後,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馬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在我國難覓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還有完好的保存。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後的實學思想,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鏞等人是韓國哲學家,僅看他們的著作難以判斷作者的國籍。而中國文化中的禮教內容,在中國早已失傳,在韓國還保留的相當完整,因此,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是儒教國家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不但對韓國、日本,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在明清之際,通過西方耶穌會士,通過東學西漸,還傳播到了歐洲一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先後傳到西方後,對於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對法國的影響最大,法國成為當時歐洲中國文化熱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中國的一些儒家經典如《論語》、《大學》等,就通過法國傳到了歐洲其他國家。法國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如笛卡兒、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巴赫,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推崇程度,讓我們現在都感到震驚。伏爾泰就在禮拜堂里供奉著孔子的畫像,把孔子奉為人類道德的楷模。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直到費爾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過中國哲學,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如萊布尼茨就認為,正是中國的發現,才使歐洲人從宗教的迷惘中覺醒過來。這種影響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影響了德國的辯證法思想。
那麼,中國文化對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與西方現代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學術界對西方現代文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也不是始於17世紀的工業革命,而是始於18世紀的啟蒙運動;因為啟蒙思想集中表現了現代文化的基本特徵,於是,就得出了這樣兩個基本命題和結論:第一個命題就是: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發生過重要影響;第二個命題就是,「啟蒙思想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條件」。結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進程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我們知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的現代化程度較高,但韓國的現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拋棄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現代化,而是在對傳統文化尊重、繼承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化。到過韓國的人對韓國人的愛國精神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觸。譬如,韓國目前最著名的大學成均館大學,該校現在仍以儒家思想為宗旨,以仁義禮智為校訓。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還會按照傳統方式到文廟去祭祀孔子,還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講授的主要課程就是儒家的經典《四書五經》。在中國幾乎已經消失殆盡的傳統縣學和書院,在韓國至今還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也在2004年底在韓國首都掛牌成立。韓國還將儒家文化的精神,通過電影、電視,各種媒體,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可以說,韓國是以儒家文化立國育民的成功範例,被西方很多學者稱作「儒教國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國度」。韓國沒有拋棄和否定傳統文化,而是把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入到了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中。
新加坡則從1980年代,就開始推行以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為中心內容的「文化再生」運動。1982年春節,李光耀總理號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儒家的傳統道德,並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作為政府必須堅決貫徹執行的「治國之道」。1988年10月,第一副總理吳作棟又提議把儒家東方價值觀提升為國家意識,並使之成為每個公民的行動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發表了充滿儒家倫理精神的《共同價值白皮書》。該書提出了五大共同價值觀為:(1)國家至上,社會為先;(2)家庭為根,社會為本;(3)關懷扶持,同舟共濟;(4)求同存異,協商共識;(5)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重視傳統文化告訴我們:
第一、這些國家之所以都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儒家傳統文化中一部分價值觀、倫理觀已經積淀成為他們民族的道德規范和民族心理。如李光耀1978年在國慶獻辭中曾說:「也許我英語比華語好,因為我早年學會英語;但是即使再過一千個世代,我也不會變成英國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價值體系,而是東方價值體系。」
第二.韓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實現現代化,不必以犧牲傳統文化為代價;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並行不悖的。

❷ 中國十大文化區及特點

中國十大文化區及特點如下:

1,齊魯文化區

齊魯之地,古稱「海岱」,是因為它以泰山和大海為地理標志。一般說來,齊魯文化具有粗獷古樸、豪爽熱烈的特點。

2,燕趙文化區

燕趙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和山西、陝西的中北部地區。都市文化的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燕趙文化,文化特點具有一定的「正統性」,文化娛樂等方面受宮廷和北京市民文化影響較大。

3,三秦文化區

三秦之地,即今陝西地區,包括甘肅、寧夏的東南部。由於文化中心逐漸向東南轉移,這里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逐漸滯後,原有文化開放性日益減弱,保留了較為傳統的文化心態。

4,三晉文化區

地處中州,各種文化碰撞交流於此,使這里的文化呈現出一種共享性。商業的流動性和因水患、戰亂和災荒引起的人口流動一起,造成這里的人口頻遷特點。

5,楚文化區

楚文化的分布,包括今天兩湖、安徽、江西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其中以兩湖和安徽的部分為核心地區,淮河流域和鄱陽湖流域等作為其邊緣地區。由於這里以丘陵和江湖為主要自然地理特徵,加上民族文化源流的豐富,使楚文化極具特色,比如文學藝術神奇浪漫、民間生活崇巫尚鬼等。

6,吳越文化區

吳越文化以太湖為中心,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上海地區,影響到安徽東部和江西的東北部。以「吳儂軟語」為特徵的吳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構成獨特的語言文化系統,強化了這里的區域文化特徵。文化風格細膩、恬淡、婉轉、雅緻、清新,與北方各區域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7,巴蜀文化區

巴蜀文化以四川為中心,輻射到陝南、鄂西和雲貴部分地區,由川東的巴文化和川西的蜀文化共同構成。巴蜀文化的風格以熱烈、詼諧、高亢為特徵。

8,其他文化區

嶺南文化區,從較寬泛的意義上說,包括廣東、海南、福建和廣西的部分地區性文化(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文化基本上屬於這一地區的移民文化)。嶺南文化帶有濃厚的域外色彩,家庭組織和區域性組織較發達,具華洋混合的新文化風格。

東北文化區在遼、金、元、清時期具有濃厚的游獵文化特色,但在不斷與漢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在遼東地區形成了農耕文化與游獵文化交融的特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文化區

❸ 中國儒家學說是在什麼時候確立正統地位的,又有如何發展、

中國儒家學說是在西漢確立正統地位的。

漢武帝獨尊儒術,確立儒學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正統地位。魏晉玄學,唐朝佛學繁榮,傳統儒學受到挑戰,也促進了儒學的創新和發展。

到了宋代,儒佛道學說相互滲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闡釋儒學的新學派——理學。宋元時期,科技、史學、文化、藝術高度繁榮。明清之際,個性解放的思想出現。清初,君主專制高度發展,文字獄愈演愈烈,禁錮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3)中國文化正統在哪裡擴展閱讀

漢武帝要解決王國問題,鞏固中央集權國家,需要一種符合實際的統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統一,鞏固政治上的統一。而在建立政權時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適應鞏固政權的需要,漢初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也不適應經濟發展後的變化。

這時,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張,對儒學加以發揮,提出了「君權神授」、「大一統」的思想,適應了當時政治的需要。也使自「焚書坑儒」以來陷於困境的傳統儒學在學術上得以發展。

董仲舒對儒學的發揮適應了西漢大一統局勢的需要,對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統治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因此,儒學的正統地位得以在西漢確立。

❹ 中國十大文化內涵城市

西安——這個必須有,文化底蘊深厚

濟南——孟之道、齊魯文明是中國文化正統

長沙——嶽麓書院,橘子洲頭。因屈原和賈誼的影響而被稱為「屈賈之鄉」。「楚漢名城

天水——這個很少有人知道,強力推薦。麥積山石窟其實比敦煌石窟更有研究價值,只是敦煌石

窟被「一偷成名」。再加上伏羲廟,天水是伏羲的出生地。溫泉遠赴盛名很值得去逛逛。

南京——這個南京貢院,秦淮河畔,八大名妓不解釋

開封——在中國的歷史上,七個王朝在此建都,建成至今2700年歷史。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號稱「詩都」「花都」絲綢之路起點。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揚州——這個沒去過但很有名。

麗江——個人喜歡這個,無論是民族底蘊還是自然風景,都是很美的。號稱千年古鎮。

還差一個,但去過的也就這些比較有文化內涵了。如果要風景呢,就強推西藏,漂亮的沒話說。這個照片就是原圖,保證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徠卡相機。

❺ 中國文化的最高層是儒家正統

是儒家正統。中國文化的最高層是儒家,能形成中華文化的正宗是因為儒家的理論是從個人層次上升到國家層面,比較貼合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

❻ 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在哪個朝代

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在哪個朝代:西漢
西漢在漢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❼ 中國上下五千年,總共出現過幾次文化的斷代和延續,最正統的中華文明和儒家思想出現在哪一時期

應該是出現三次文化斷代,1是南北朝時期,2是元朝,3是清朝。正統的中華文明和儒家思想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❽ 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在哪

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中國文化,是華夏文化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東方文明體系被稱為「漢文化圈」,特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從舊石器時代的發明創造,到康梁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和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很多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國水運史》);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

❾ 想全面正統地了解中國的文化,我該從哪裡入手謝謝了

中華文化。不但是中國文化。
中國人是血族信仰。這個你先看看漢網(www.hanminzu.com):信仰的三重性。
然後呢,根據三一原理,中華文化分儒道釋三流。
理論上說,先秦諸子的書你都該讀,它們側重在不同方面,同源!
有個我精煉過的書目,你要的話留郵箱或者q我:16801572。佛教的大略看看就行了,太長。
道教你可以讀:道德經、老子想爾注、關伊子。
福生無量壽天!!

❿ 什麼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

中國文化的正統即是中華民族本身。我和你說漢文化,那後面的唐宋元明清就不是中國了?他們都是歷史里的一頁,都不完全代表中國,真正代表中國的文化,即是現在中華民族融匯了數千年之後現今擁有的文化總和。而不是單純地正統論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正統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