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犬儒文化是哪個國家

犬儒文化是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2022-05-22 15:14:53

A. 犬儒主義是什麼

犬儒主義者網路名片「犬儒主義」一般認為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創立的,另一人物第歐根尼則因為住在木桶里的怪異行為而成為更有名的犬儒主義者。當時奉行這一主義的哲學家或思想家,他們的舉止言談行為方式甚至生活態度與狗的某些特徵很相似,他們旁若無人、放浪形骸、不知廉恥,卻忠誠可靠、感覺靈敏、敵我分明、敢咬敢斗。 把憤世嫉俗、行為乖張的人格行為稱作「犬儒」源於古希臘。把「犬儒」奉為信仰並堅持一定的主張,持有一定的理想,實踐一種生活方式則成了一種「主義」。於是人們就稱這些人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樣的人」。至於這個稱謂是不是肯定來源於此,學界的觀點並不一致。 另外一種說法是指安提斯泰尼經常到雅典的一個被人們叫做「快犬」的體育場去和人們談話、辯論,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觀點的最初的追隨者隊伍,因而被稱作「犬儒派」。「犬儒主義」則由這一學派的觀點理念和生活行為演化而來。 「犬儒主義」的稱呼無論是怎樣的由來,這一主義信奉者的行為用現在的話來說「反正是挺歪的」。這些人的行為無拘無束,我行我素,無所顧忌,不知羞恥,無動於衷,粗俗無禮,虛榮自負,傲視一切,自我欣賞。他們不要家庭,不要子女,即使結婚,則夫妻同為犬儒,而且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行交合之事。犬儒主義詩人克拉底和女犬儒主義者喜帕契亞就是一對犬儒夫婦。他們藐視一切權威,誰都敢「損」誰都敢「諷」。 照理講,古希臘的文明是產生理性智者的環境,怎麼會出現這么一類人物呢?綜合來看,犬儒主義者或稱犬儒派是希臘城邦制度的現實產物,也是希臘城邦文化的叛逆。希臘的城邦制度的繁榮孕育了犬儒主義這個極端化的產兒,城邦制度的衰落催生了他。 關於犬儒主義,是有明確定義的。「犬儒主義」也要看是哪個意義上的詞語,是哲學意義上的,還是老百姓口語里的。哲學意義上的「犬儒主義」和FQ八桿子打不著,完全沒關系。FQ和一般詞彙里的犬儒主義,大概有一點類似,就是「諷刺譏笑,憤世嫉俗」,區別就太大了,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 犬儒學派(來自希臘文的κύων,「狗」)是古希臘一個哲學學派,由蘇格拉底的學生安提西尼(Ἀντισθένης )創立。該學說提倡回歸自然,清心寡慾,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要求人克己無求,獨善其身。 由於中文裡本無現成的對應詞彙,在中國大陸犬儒主義常被理解為譏誚嘲諷、憤世嫉俗、玩世不恭。 最著名的犬儒學派人士是安提西尼的弟子狄奧根尼。 目錄 1 學派創立 2 名字起源 3 基本思想 4 後期變化 學派創立 安提西尼在晚年對哲學喪失了信心,他放棄了上層階級的生活模式,過著簡朴的生活,並希望希臘回復到原始社會,而不受各種習俗和規定的限制, 名字起源 「犬儒學派」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解釋,或說該學派創始人安提西尼曾經在一個稱為「快犬」(Cynosarges)的運動場演講,或說該學派的人生活簡朴,像狗一樣地存在,被當時其他學派的人稱為「犬」。 到現代,「犬儒主義」這一詞在西方則帶有貶義,意指對人類真誠的不信任,對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的態度和行為。 基本思想 犬儒學派的主要教條是,人要擺脫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擁有的善。犬儒學者相信,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建立在稍縱即逝的外部環境的優勢。每人都可以獲得幸福,而且一旦擁有,就絕對不會再失去。人毋須擔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痛苦。犬儒學派對之後的斯多噶學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期變化 隨著犬儒理念的流行,犬儒主義的內涵發生了微妙的根本變化。早期的犬儒主義者是根據自身的道德原則去蔑視世俗的觀念;後期的犬儒主義者依舊蔑視世俗的觀念,但是卻喪失賴為准繩的道德原則。 因此後期的犬儒主義者普遍有這樣的想法:既然無所謂高尚,也就無所謂下賤。既然沒有什麼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沒有什麼是要不得的。這樣想法的結果是,對世俗的全盤否定變成了對世俗的照單全收,而且還往往是對世俗中最壞的部分的不知羞恥的照單全收。於是,憤世嫉俗就變成了玩世不恭。 一個關於犬儒主義者德勒斯的例子[1],某富翁送給他一筆錢,他收下了,對富翁說:「你慷慨大度地施捨給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於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嘮叨不滿。」 犬儒主義(Cynicism)是個外來詞,中文裡本來沒有現成的對應詞彙,通常將它理解為譏誚嘲諷,憤世嫉俗,玩世不恭。 犬儒主義是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西諾普的狄奧根尼。這派哲學主張清心寡慾,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力倡回歸自然(這使人想起老莊哲學,想起某些魏晉名士)。據說狄奧根尼本人住在一個桶里(又有一說是住在瓮里),以討飯為生。有人譏笑他活得象條狗,他卻不惱。「犬儒」之稱由此得名。關於狄奧根尼,有段故事很著名,一天,亞歷山大御駕親臨,前來探望正躺在地上曬太陽的狄奧根尼,問他想要什麼恩賜;狄奧根尼回答說:「只要你別擋住我的太陽。」 和玩世不恭恰恰相反,早期的犬儒是極其嚴肅的,狄奧根尼是一個激烈的社會批評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間的一切偽善,熱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從物慾之下解放出來的心靈自由。狄奧根尼確實憤世嫉俗,他曾經提著一個燈籠在城裡遊走,說:「我在找一個真正誠實的人。」 隨著犬儒哲學的流行,其內涵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後來的犬儒派們發表宏論,竭力鼓吹清貧生活的無比美好,甚至把人們正常的感情也譏為愚蠢。一位名叫德勒斯的犬儒派就說:「我的兒子或妻子死了,那難道就有任何理由應該不顧仍然還在活著的我自己,並且不再照顧我的財產了么?」(這使人想起莊子死了老婆鼓盆而歌的故事)超脫到了這一步,未免就有些矯情,就和冷酷分不清界限了。還是這位德勒斯,某富翁送給他一筆錢,他收下了,對富翁說:「你慷慨大度地施捨給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於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嘮叨不滿。」這里暗含的邏輯是,金錢本是無所謂的東西,我若拒絕你的饋贈,倒顯得我把金錢看得太重,太當回事了。我若收下金錢又表示感謝,那也是把金錢看重了,當回事了。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只要你肯給,我就若無其事地收下它。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這種態度看上去很灑脫,但好像又有些無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問題在於,金錢本來是重要的東西,不是不重要的東西。只不過在生活中還應該有別的東西比金錢更重要。所以,在堅持更高價值的前提下看輕金錢是高尚的;沒有更高的追求卻又擺出輕視金錢的姿態就不是高尚而只能是做作了,因此,倘若是無功受祿,正常人總會感覺不安。這就是為什麼德勒斯以不把金錢當回事為理由而若無其事地收下別人的饋贈,會給人以不知廉恥之感。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據一種道德原則去蔑視世俗的觀念,後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視世俗的觀念但卻失去了依據的道德原則。這就引出了一個始料不及的後果:既然無所謂高尚,也就無所謂下賤。既然沒有什麼東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沒有什麼東西是要不得的。不難想像,基於這種無可無不可的立場,一個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對世俗觀念做出滿不在乎的姿態,另一方面又毫無顧忌地去獲取他想要獲取的任何世俗的東西。於是,對世俗的全盤否定就變成了對世俗的照單全收,而且還往往是對世俗中最壞的部分的不知羞恥的照單全收(別充假正經)。於是,憤世嫉俗就變成了玩世不恭。 狄奧根尼堅持真善,揭穿偽善,這種批評精神被後來者扭曲得面目全非。一位人稱嘲諷者呂西安的犬儒派以揭穿偽善的名義,壓根否認世間存在有真善。在呂西安筆下,那些天真地追求德性的人都不過是大傻瓜而已。按照這派人的看法,世間之人只有兩種,要麼偽君子,要麼真小人。犬儒一詞後來的含義就是把人們一切行為的動機都歸結為純粹的自私自利。不錯,犬儒派既嘲諷有權有勢者,也嘲諷無權無勢者,但前者並不在乎你的嘲諷,「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後者卻必須贏得人們的同情支持。所以,犬儒派客觀上是有利於強勢者不利於弱勢者。這樣,犬儒派就從現存秩序的激進批評家變成了既得利益者的某種共犯合謀。 犬儒一詞的演變證明,從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間只有一步之差。一般來說,憤世嫉俗總是理想主義的,而且是十分激烈的理想主義。玩世不恭則是徹底的非理想主義,徹底的無理想主義。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義反倒很容易轉變為徹底的無理想主義,其間原因何在?因為,許多憤世嫉俗的理想主義者在看待世界時缺少程度意識或曰分寸感,對他人缺少設身處地的同情的理解,不承認各種價值之間的緊張與沖突,這樣,他們很容易把世界看成一片漆黑,由此便使自己陷入悲觀失望,再進而懷疑和否認美好價值的存在,最終則是放棄理想放棄追求。「世界既是一場大荒謬、大玩笑,我亦唯有以荒謬和玩笑對待之。」一個理想主義者總是在現實中屢屢碰壁之後才變成犬儒的,但正如哈里斯所言:「犬儒不只是在過去飽嘗辛酸,犬儒是對未來過早地失去希望。」 說來頗具諷刺意味,早期的犬儒是堅持內在的美德和價值,鄙視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可是到後來,犬儒一詞正好變成了它的反面:只認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否認內在的德性與價值。王爾德說:「犬儒主義者對各種事物的價錢一清二楚,但是對它們的價值一無所知。」

B. 犬儒主義指什麼

把憤世嫉俗、行為乖張的人格行為稱作「犬儒」源於古希臘。把「犬儒」奉為信仰並堅持一定的主張,持有一定的理想,實踐一種生活方式則成了一種「主義」。
「犬儒主義」一般認為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創立的,另一人物第歐根尼則因為住在木桶里的怪異行為而成為更有名的犬儒主義者。當時奉行這一主義的哲學家或思想家,他們的舉止言談行為方式甚至生活態度與狗的某些特徵很相似,他們旁若無人、放浪形骸、不知廉恥,卻忠誠可靠、感覺靈敏、敵我分明、敢咬敢斗。於是人們就稱這些人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樣的人」。至於這個稱謂是不是肯定來源於此,學界的觀點並不一致。
另外一種說法是指安提斯泰尼經常到雅典的一個被人們叫做「快犬」的體育場去和人們談話、辯論,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觀點的最初的追隨者隊伍,因而被稱作「犬儒派」。「犬儒主義」則由這一學派的觀點理念和生活行為演化而來。
「犬儒主義」的稱呼無論是怎樣的由來,這一主義信奉者的行為用現在的話來說「反正是挺歪的」。這些人的行為無拘無束,我行我素,無所顧忌,不知羞恥,無動於衷,粗俗無禮,虛榮自負,傲視一切,自我欣賞。他們不要家庭,不要子女,即使結婚,則夫妻同為犬儒,而且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行交合之事。犬儒主義詩人克拉底和女犬儒主義者喜帕契亞就是一對犬儒夫婦。他們藐視一切權威,誰都敢「損」誰都敢「諷」。
照理講,古希臘的文明是產生理性智者的環境,怎麼會出現這么一類人物呢?綜合來看,犬儒主義者或稱犬儒派是希臘城邦制度的現實產物,也是希臘城邦文化的叛逆。希臘的城邦制度的繁榮孕育了犬儒主義這個極端化的產兒,城邦制度的衰落催生了他。
希臘城邦制度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萌芽,到公元前6世紀時基本形成。城邦制度在古希臘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有的城邦如斯巴達保留了國王的職位,但也僅僅是形式而已,並無多少實權,國家大事仍由公民大會於公民選出的監察官、長老會來決定。公民是這個城邦的主人,城邦的政權掌握在作為公民的人們的手中。公民是政治動物,使潛在的政治家。只要有可能的閑暇,有興趣。他們可以直接參與城邦事務的管理與決策,城邦也會為他們的參與給與一定的公職津貼,作為生活的必需。在這樣的城邦中,就公民的集體而言,其中只有被選舉的管理者,而無世襲的專制君主與寄生的官僚,只有擁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權利的公民,而無俯首聽命的臣民。
也正是因為如此,城邦的公民制度也具有二重性,既把城邦看得高於一切,具有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又十分注重個性的自由發展。事物的發展總會出現極端化,城邦制度也不例外。城邦制度在保證公民的個性發展的同時,公民的個人自由和個性的張揚與發展也越來越走向了極端。各個城邦中充滿了黨派間的斗爭,公民大會感情用事議而不決。城邦事務動盪不安,政客間相互攻擊、斗爭、誹謗甚至是謾罵。理想化的民主的弊端暴露了出來,人類幼年時期的理想受到了挑戰。這種弊端和挑戰在後來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期幾乎到達了極點。人們從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一再慘敗和蘇格拉底的受害及柏拉圖的出走西西里等事件中,感受到了這種弊端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和對人們心靈的沖擊,簡單的理想主義的民主和公民權利受到了懷疑。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特立獨行的人,把反叛城邦制度的理想民主以極端的形式表達出來。並且認為使眾多愚蠢的人的愚蠢念頭把社會、城邦搞糟了,他們行為上以怪異和反常的行為向現有的秩序、制度、觀念、習俗挑戰,精神上則躲進個人的心靈深處尋求寧靜和快樂。犬儒主義作為這股向社會發起抗議的力量的代表,也就自然的產生了。因此說,為公民發展提供了廣大的空間的城邦制度是犬儒主義出現並走向極端化的溫床。
回顧人類的歷史,每一種新生的事物的出現都意味著對傳統的東西的挑戰甚至是褻瀆,每一種傳統的主流地位的喪失都意味著像僵屍樣被逐進垃圾場。

C. 請介紹一下斯多葛和犬儒學派

斯多葛哲學學派因在雅典集會廣場的廊苑(英文stoics,來自希臘文stoa)聚眾講學而得名。 是塞普勒斯島人 芝諾(約公元前336~約前264年)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學派,由於他通常在雅典的畫廊講學,故稱之為畫廊學派或斯多葛派.其代表人物:巴內斯、塞內卡、埃彼克泰特、馬可�6�1奧勒留(帝王哲學家,著有《沉思錄》,是學派晚期最著名的代表)等。 斯多葛學派(the Stoics)是希臘化時代一個有極大影響的思想派別,被認為是自然法理論的真正奠基者。它的創始人是芝諾(Zeno),由於他講學的地方是在公共建築下面的柱廊(stoa),希臘人稱之為斯多葛(stoic)。其代表人物有愛比克泰德、馬可·奧勒留、克里斯普等。 理論斯多葛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他們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宣傳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這種理論是為馬其頓統治希臘服務的.在國家觀方面,斯葛多派認為,國家不是人們的意志達成協議的結果,而是自然的創造物。 斯多葛派把宇宙看作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體,由原始的神聖的火種演變而來,並趨向一個目的。人則是宇宙體系中的一部分,是一個小火花。因此,人應該協調自身,與宇宙的大方向相協調,最終實現這個大目的。 「犬儒學派」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解釋,或說該學派創始人安提西尼曾經在一個稱為「快犬」(Cynosarges)的運動場演講,或說該學派的人生活簡朴,像狗一樣地存在,被當時其他學派的人稱為「犬」。到現代,「犬儒主義」這一詞在西方則帶有貶義,意指對人類真誠的不信任,對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的態度和行為。犬儒學派因其創始人安提斯泰(Antisthenes)在一個名叫居諾薩格(Kunosarges)的體育場中講學而得名。因為Kuno就是希臘語「狗」的意思。同時,「犬儒」這名稱也標志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安提斯泰是蘇格拉底的弟子,約長於柏拉圖二十歲。安提斯泰是一個非常引人注意的人物,在某些方面其有似於托爾斯泰。直到蘇格拉底死後,他還生活在蘇格拉底貴族弟子們的圈子裡,並沒有表現出任何非正統的徵象來。但是有某種東西——或者是雅典的失敗,也許是蘇格拉底之死,也許是他不喜歡哲學的詭辯——卻使得他在已經不再年青的時候,鄙棄了他從前所重視的東西。除了純朴的善良而外,他不願意要任何東西。他結交工人並且穿得和工人一樣。他進行露天講演,他所用的方式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也都能理解的。一切精緻的哲學,他都認為毫無價值;凡是一個人所能知道的,普通的人也都能知道。他信仰「返於自然」,並把這種信仰貫徹得非常徹底。他主張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財產,不要婚姻,不要確定的宗教。他的弟子們(如果他本人不曾)譴責奴隸制。他並不是一個嚴格的苦行主義者,但是他鄙棄奢侈與一切人為的對感官快樂的追求。他說「我寧可瘋狂也不願意歡樂」。 安提斯泰的名聲被他的弟子狄奧根尼蓋過了,狄奧根尼「是歐濟尼河上西諾普地方的青年,最初他[安提斯泰尼]並不喜歡他;因為他是一個曾因塗改貨幣而被下過獄的不名譽的錢商的兒子。安提斯泰尼命令這個青年回家去,但是他絲毫不動;他用杖打他,他也一動不動。他渴望'智慧',他知道安提斯泰尼可以教給他智慧。他一生的志願也是要做他父親所做過的事,要'塗改貨幣',可是規模要大得多。他要塗改世上流行的一切貨幣。每種通行的印戳都是假的。人被打上了將帥與帝王的印戳,事物被打上了榮譽、智慧、幸福與財富的印戳;一切全都是破銅爛鐵打上了假印戳罷了。」 他決心象一條狗一樣地生活下去,所以就被稱為「犬儒」,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象犬一樣」。他拒絕接受一切的習俗——無論是宗教的、風尚的、服裝的、居室的、飲食的、或者禮貌的。據說他住在一個桶里,但是吉爾柏特·穆萊向我們保證說這是個錯誤:因為那是一個大瓮,是原始時代用以埋葬死人的那種瓮。他象一個印度托缽僧那樣地以行乞為生。他宣揚友愛,不僅僅是全人類之間的友愛,而且還 有人與動物之間的友愛。甚至當他還活著的時候,他的一身就聚集了許多的傳說。盡人皆知,亞歷山大怎樣地拜訪過他,問他想要什麼恩賜;他回答說:「只要你別擋住我的太陽光」。據說亞歷山大(征服者亞歷山大)之後對隨從說:「如果我不是亞歷山大,我願意做狄奧根尼。」狄奧根尼的教導,一點也沒有我們現在所稱之為「玩世不恭」的(「犬儒」的)東西,——而是恰好與之相反。他對「德行」具有一種熱烈的感情,他認為和德行比較起來,俗世的財富是無足計較的。他追求德行,並追求從慾望之下解放出來的道德自由:只要你對於幸運所賜的財貨無動於衷,便可以從恐懼之下解放出來。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學說在這一方面是被斯多葛派所採用了的,但是他們並沒有追隨著他摒絕文明的歡樂。他認為普羅米修斯由於把那些造成了近代生活的復雜與矯揉造作的技術帶給了人類,所以就公正地受到了懲罰。在這一點上他有似於道家、盧梭與托爾斯泰,但是要比他們更加徹底。犬儒學派的主要教條是,人要擺脫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擁有的善。犬儒學者相信,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建立在稍縱即逝的外部環境的優勢。每人都可以獲得幸福,而且一旦擁有,就絕對不會再失去。人毋須擔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痛苦。犬儒學派對之後的斯多葛學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D. 犬儒一詞有哪些意思呢

犬儒解釋 原指古 希臘 犬儒學派的哲學家。他們提出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輕視一切社會虛套、習俗和文化規范,過著禁慾的簡陋生活,被當時人譏為窮犬,故稱。後亦泛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 犬儒主義(Cynicism)是個外來詞,中文裡本來沒有現成的對應詞彙,通常將它理解為譏誚嘲諷,憤世嫉俗,玩世不恭。這些理解大致不差,不過,我們若想對犬儒一詞有更完整的把握,有必要略略追溯一下它的起源和演變我們知道,犬儒主義是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西諾普的狄奧根尼。這派哲學主張清心寡慾,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力倡回歸自然(這使人想起老莊哲學,想起某些魏晉名士)。據說狄奧根尼本人住在一個桶里(又有一說是住在瓮里),以討飯為生。有人譏笑他活得象條狗,他卻不惱。「犬儒」之稱由此得名。關於狄奧根尼,有段故事很著名,一天,亞歷山大御駕親臨,前來探望正躺在地上曬太陽的狄奧根尼,問他想要什麼恩賜,狄奧根尼回答說:「我希望你閃到旁邊,讓我可以曬到太陽。」 把憤世嫉俗、行為乖張的人格行為稱作「犬儒」源於古希臘。把「犬儒」奉為信仰並堅持一定的主張,持有一定的理想,實踐一種生活方式則成了一種「主義」。 「犬儒主義」一般認為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創立的,另一人物狄奧根尼則因為住在木桶里的怪異行為而成為更有名的犬儒主義者。當時奉行這一主義的哲學家或思想家,他們的舉止言談行為方式甚至生活態度與狗的某些特徵很相似,他們旁若無人、放浪形骸、不知廉恥,卻忠誠可靠、感覺靈敏、敵我分明、敢咬敢斗。於是人們就稱這些人為「犬儒」,意思是「象狗一樣的人」。至於這個稱謂是不是肯定來源於此,學界的觀點並不一致。 另外一種說法是指安提斯泰尼經常到雅典的一個被人們叫做「快犬」的體育場去和人們談話、辯論,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觀點的最初的追隨者隊伍,因而被稱作「犬儒派」。「犬儒主義」則由這一學派的觀點理念和生活行為演化而來。 「犬儒主義」的稱呼無論是怎樣的由來,這一主義信奉者的行為用現在的話來說「反正是挺歪的」。這些人的行為無拘無束,我行我素,無所顧忌,不知羞恥,無動於衷,粗俗無禮,虛榮自負,傲視一切,自我欣賞。他們不要家庭,不要子女,即使結婚,則夫妻同為犬儒,而且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行交合之事。犬儒主義詩人克拉底和女犬儒主義者喜帕契亞就是一對犬儒夫婦。他們藐視一切權威,誰都敢「損」誰都敢「諷」。 照理講,古希臘的文明是產生理性智者的環境,怎麼會出現這么一類人物呢?綜合來看,犬儒主義者或稱犬儒派是希臘城邦制度的現實產物,也是希臘城邦文化的叛逆。希臘的城邦制度的繁榮孕育了犬儒主義這個極端化的產兒,城邦制度的衰落催生了他。

E. 什麼叫犬儒

原指古希臘犬儒學派的哲學家。他們提出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輕視一切社會虛套、習俗和文化規范,過著禁慾的簡陋生活,被當時人譏為窮犬,故稱。後亦泛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

F. 「犬儒主義」是什麼意思

人心不會熄滅,但它可能蒙上灰燼而不再燃燒。灰燼本來是燃燒的產物,但它反過來又抑制了燃燒。
撥開灰燼,你會看到重新燃燒的人心。
——作者手記

當今中國最流行的是什麼主義?答:犬儒主義。

⊙ ⒈犬儒主義的來龍去脈

犬儒主義(Cynicism)是個外來詞,中文裡本來沒有現成的對應詞彙,通常將它理解為譏誚嘲諷,憤世嫉俗,玩世不恭。這些理解大致不差,不過,我們若想對犬儒一詞有更完整的把握,有必要略略追溯一下它的起源和演變。
我們知道,犬儒主義是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西諾普的狄奧根尼。這派哲學主張清心寡慾,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力倡回歸自然(這使人想起老莊哲學,想起某些魏晉名士)。據說狄奧根尼本人住在一個桶里(又有一說是住在瓮里),以討飯為生。有人譏笑他活得象條狗,他卻不惱。「犬儒」之稱由此得名。關於狄奧根尼,有段故事很著名,一天,亞歷山大御駕親臨,前來探望正躺在地上曬太陽的狄奧根尼,問他想要什麼恩賜;狄奧根尼回答說:「只要你別擋住我的太陽。」
和玩世不恭恰恰相反,早期的犬儒是極其嚴肅的,狄奧根尼是一個激烈的社會批評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間的一切偽善,熱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從物慾之下解放出來的心靈自由。狄奧根尼確實憤世嫉俗,他曾經提著一個燈籠在城裡遊走,說:「我在找一個真正誠實的人。」
隨著犬儒哲學的流行,其內涵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後來的犬儒派們發表宏論,竭力鼓吹清貧生活的無比美好,甚至把人們正常的感情也譏為愚蠢。一位名叫德勒斯的犬儒派就說:「我的兒子或妻子死了,那難道就有任何理由應該不顧仍然還在活著的我自己,並且不再照顧我的財產了么?」(這使人想起莊子死了老婆鼓盆而歌的故事)超脫到了這一步,未免就有些矯情,就和冷酷分不清界限了。還是這位德勒斯,某富翁送給他一筆錢,他收下了,對富翁說:「你慷慨大度地施捨給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於你,既不卑躬曲膝,也不嘮叨不滿。」這里暗含的邏輯是,金錢本是無所謂的東西,我若拒絕你的饋贈,倒顯得我把金錢看得太重,太當回事了。我若收下金錢又表示感謝,那也是把金錢看重了,當回事了。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只要你肯給,我就若無其事地收下它。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這種態度看上去很灑脫,但好象又有些無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問題在於,金錢本來是重要的東西,不是不重要的東西。只不過在生活中還應該有別的東西比金錢更重要。所以,在堅持更高價值的前提下看輕金錢是高尚的;沒有更高的追求卻又擺出輕視金錢的姿態就不是高尚而只能是做作了,因此,倘若是無功受祿,正常人總會感覺不安。這就是為什麼德勒斯以不把金錢當回事為理由而若無其事地收下別人的饋贈,會給人以不知廉恥之感。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據一種道德原則去蔑視世俗的觀念,後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視世俗的觀念但卻失去了依據的道德原則。這就引出了一個始料不及的後果:既然無所謂高尚,也就無所謂下賤。既然沒有什麼東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沒有什麼東西是要不得的。不難想像,基於這種無可無不可的立場,一個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對世俗觀念做出滿不在乎的姿態,另一方面又毫無顧忌地去獲取他想要獲取的任何世俗的東西。於是,對世俗的全盤否定就變成了對世俗的照單全收,而且還往往是對世俗中最壞的部分的不知羞恥的照單全收(別充假正經)。於是,憤世嫉俗就變成了玩世不恭。
狄奧根尼堅持真善,揭穿偽善,這種批評精神被後來者扭曲得面目全非。一位人稱嘲諷者呂西安的犬儒派以揭穿偽善的名義,壓根否認世間存在有真善。在呂西安筆下,那些天真地追求德性的人都不過是大傻瓜而已。按照這派人的看法,世間之人只有兩種,要麼偽君子,要麼真小人。犬儒一詞後來的含義就是把人們一切行為的動機都歸結為純粹的自私自利。不錯,犬儒派既嘲諷有權有勢者,也嘲諷無權無勢者,但前者並不在乎你的嘲諷,「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後者卻必須贏得人們的同情支持。所以,犬儒派客觀上是有利於強勢者不利於弱勢者。這樣,犬儒派就從現存秩序的激進批評家變成了既得利益者的某種共犯合謀。
犬儒一詞的演變證明,從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間只有一步之差。一般來說,憤世嫉俗總是理想主義的,而且是十分激烈的理想主義。玩世不恭則是徹底的非理想主義,徹底的無理想主義。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義反倒很容易轉變為徹底的無理想主義,其間原因何在?因為,許多憤世嫉俗的理想主義者在看待世界時缺少程度意識或曰分寸感,對他人缺少設身處地的同情的理解,不承認各種價值之間的緊張與沖突,這樣,他們很容易把世界看成一片漆黑,由此便使自己陷入悲觀失望,再進而懷疑和否認美好價值的存在,最終則是放棄理想放棄追求。「世界既是一場大荒謬、大玩笑,我亦唯有以荒謬和玩笑對待之。」一個理想主義者總是在現實中屢屢碰壁之後才變成犬儒的,但正如哈里斯所言:「犬儒不只是在過去飽嘗辛酸,犬儒是對未來過早地失去希望。」
說來頗具諷刺意味,早期的犬儒是堅持內在的美德和價值,鄙視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可是到後來,犬儒一詞正好變成了它的反面:只認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否認內在的德性與價值。王爾德說:「犬儒主義者對各種事物的價錢一清二楚,但是對它們的價值一無所知。」

⒉ 專制與犬儒

密爾早就指出,專制使人變成犬儒(這使人聯想起王夫之的話:「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專制既是一種極端的專制,因此它更會使人變成犬儒。在**專制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都容易變成犬儒。統治者變成犬儒,因為他們早就不相信他們口頭上宣講的那套理論和原則,他們只把那些理論和原則當做維護權力的手段以及鎮壓反抗的借口。在被統治者方面,當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己在冠冕堂皇的旗幟下實際上處於被愚弄被壓迫的境地,很容易轉而對一切美好的價值失去信心。尤其是在試圖反抗又遭到嚴重的挫折之後。這樣,他們就可能放棄理想,放棄追求,甚至反過來嘲笑理想,嘲笑追求——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這樣,他們就變成了犬儒。當然,統治者的犬儒主義和被統治者的犬儒主義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廣義地講,它們都可以歸入犬儒主義。
按照歐文·豪的分析:極權主義有三個階段,(一)、烏托邦,令人心醉神迷的天堂理想,它誘發了狂熱,而狂熱則導致了(二)大規模的恐怖和人間地獄,然後,狂熱與恐怖被耗盡,於是,(三)、人們變得玩世不恭,「看透一切」,政治冷感,即犬儒主義。
我以為極權主義有四個階段,在狂熱和恐怖之後常常還發生過反抗,在反抗受挫之後才會出現普遍的犬儒主義。極權統治靠人們的狂熱而建立,通過大規模的恐怖而得以鞏固,但是,狂熱和恐怖都不可能持久,最後是靠著人們的消沉與冷漠,極權統治才得以維系。

⒊史密斯筆下的俄國人

美國記者赫德里克·史密斯在他那本寫於一九七六年的《俄國人》一書中,向讀者講述了在勃烈日涅夫時代彌漫於蘇聯社會的犬儒主義。我們知道,自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後,蘇聯社會出現了所謂「解凍」即有限的自由化時期。隨著自由化運動的深入推進,蘇共當局重新加強控制。其後,赫魯曉夫被黜,勃烈日涅夫上台,進一步壓制自由化運動,致使該運動漸趨沉寂。正是在這種情勢下,犬儒主義蔓延,構成當時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徵。
史密斯發現,在蘇聯,**主義意識形態實際上已經很少有人相信,首先是蘇共領導人自己就不再相信(順便一提,不久前,勃烈日涅夫的侄女柳芭發表回憶錄,其中寫到,勃烈日涅夫當年曾對自己的弟弟說:「什麼**主義,這都是哄哄老百姓聽的空話。」)史密斯引用一位莫斯科的科學家的話,「意識形態可以起兩種作用——或者是作為一種象徵,或者是作為一種理論,兩者不可得兼。我們的領導人把它用來作為一種象徵,作為斷定其他人是否忠誠的一種方法,但它並不是這些人身體力行的一種理論。它不是活的理論」。好比趙高在金殿上指鹿為馬,以此測試群臣,看誰是跟自己的誰是不跟的。一位高級編輯指出,現今當政的這些蘇共領導人是沒有信仰的人,「是一些對一切都無所謂的人。他們所要的是權力,純粹是權力」。這位編輯說,雖然上上下下的人都不再相信官方的意識形態,而且對各種事情也並非沒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一到了正式的場合,他們卻照舊舉手拍掌,重復著官方的陳詞濫調。人們明知這一切是毫無意義的,是逢場做戲,「可是你必須去玩它」。
許多俄國人既然抱著看破紅塵的態度,因此,當他們發現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人真的堅持某種理念,某種理想主義,簡直覺得驚奇。在一次國際和平大會上,一位蘇聯代表團的成員就對美國代表的較真深感意外。他私下問史密斯:難道這些美國人真的認為他們能夠發揮作用,能夠影響現實政治嗎?
史密斯認識一個蘇共少壯派官員。看上去此人是充滿矛盾的復合體。他一方面在和朋友談話中批評時政,攻擊腐敗,儼然是個改革家;另一方面,他又對本國的政治感到自豪,為自己能身處權勢集團而躊躇滿志。他清楚地知道斯大林時代的恐怖,也不願意再回到那個時代,但與此同時,他又對斯大林靠強權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紅色帝國而十分驕傲。一方面,他很樂意向別人顯示他的思想解放,根本不相信官方的教條。另一方面,他又對自己善於掩蓋個人觀點,對自己在黨內會議上以善於發言著稱而得意。其實,這正是蘇共新一代官員的一種典型——無信仰的、犬儒式的機會主義者。「可見,」史密斯總結道,「個人只要服從聽話,不公開向意識形態挑戰,不管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不是關鍵問題。」
伴隨著看穿一切的思潮的流行,物質主義也開始泛濫。這後一點倒也情有可原。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折騰,俄國人已經付出了太大的代價,**黨許下的諾言又在哪裡?無怪乎人們會這樣想:「人只活一世,而這一世是短促的。所以,請給我一點東西吧。別老是許給未來呀!」物質主義的泛濫進一步沖掉了殘存的理想主義。許多人為了一點點物質利益——為了一次出國機會,為了分得一套房子或搞到一部新汽車——甘願放棄自己的獨立政見。這樣,當局無須乎再採取大規模的恐怖措施,就足以控制住它治下的廣土眾民。
少數勇敢的持不同政見者依然在發出他們的聲音。在起初一段時期,他們贏得了廣泛的尊敬,雖然敢於公開表示這種尊敬的人不多。然而令人驚異的是,到後來,當局對異議人士潑污水,在一部分人中間竟然也得到某種響應。史密斯對此大惑不解。一位名叫瓦連京·圖爾欽的異議人士對他解釋說:「人群中有一種難以相信的犬儒主義。誠實的人使得那些沉默的人由於沒有大膽說話而有負罪感。他們無法了解別人怎麼會有勇氣去干他們本人所不能乾的事。因而他們感到不得不攻擊別人以安慰自己的良心。第二,根據他們自己的經驗,他們覺得每一個地方的每一個人,都在欺騙自身之外的每一個人。蘇聯人好象妓女一樣,因為自己是妓女,便認為所有的女人都是妓女。蘇聯人認為整個世界是分為黨派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個黨或那個黨的成員,根本沒有真正的誠實,根本沒有人支持真理。如果有人說他是公正的,是只講真理的,那麼,他就是在說謊騙人。這種犬儒主義給當局幫了大忙:使知識分子就範,把不聽話的異議人士排斥於社會之外。雖然人們可以到西方去旅行和收聽西方的電台。但只要普遍存在著這種犬儒主義,他們就會認為那不過是另一派在說話,所以也就值不得當真了。這種犬儒主義提供了極權國家今天的穩定,以代替斯大林時期的大規模恐怖。」
在新形勢下,正象一位數學家講的那樣:「提倡玩世不恭是控制的基本方法。」

G. 什麼是犬儒文化

原指古 希臘 犬儒學派的哲學家。他們提出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輕視一切社會虛套、習俗和文化規范,過著禁慾的簡陋生活,被當時人譏為窮犬,故稱。後亦泛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

H. 犬儒主義是指什麼

犬儒主義,cynicism,在字典里有兩個解釋,一是犬儒主義,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派別,二是指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現在一般是指第二個解釋。

先說作為古希臘一個哲學流派的犬儒主義,分為早期和後期,其代表人物是西諾普的狄奧根尼(Diogenes of Sinope)。這派哲學主張清心寡慾,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力倡回歸自然。他生活在一個桶里,以最低生存需求來生活。有人譏笑他活得象條狗,「犬儒」之稱由此得名。早期的犬儒是極其嚴肅的,狄奧根尼是一個激烈的社會批評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間的一切偽善,熱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從物慾之下解放出來的心靈自由。後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視世俗的觀念但卻失去了依據的道德原則。可以說,早期的犬儒是堅持內在的美德和價值,鄙視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可是到後來,犬儒一詞正好變成了它的反面:只認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否認內在的德性與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犬儒主義與老莊哲學極為相似,無論早期還是後期的思想,在老莊的書中均有涉及,我在《先秦諸子》的論文沒有寫到狄奧根尼和犬儒主義真是可惜。

然後看一下引申出來的兩個意思,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我一直以為這兩種人只是外在表現不同而具有相同的內在即對世界的不滿,前一個表現為對一切持批判,而後一個對一切都表示滿意。現在覺著不然,兩者的內在迥然不同,憤世嫉俗的人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玩世不恭的人是極端的無理想主義者。正因為理想堅定,所以對一切不合理的東西都要鞭笞;因為沒有理想的國度,所以對一切亦可亦不可,陷入虛無。現在中國的犬儒主義表現以後一種為主。

"我們怎麼理解cynicism,就是徹底的虛無主義,他是玩世不恭的,當然表現形式有憤世嫉俗的那些言行,骨子裡是玩世不恭和徹底的虛無主義。還有兩個方式的精確理解。有兩句話,一個是韋氏辭典上釋義,就是「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私自利驅使的」,這個人除了自私自利什麼都不相信。還有著名作家王爾德有一句名言,他說什麼樣的人是cynics這樣的人,就是這種人知道所有的事情的price,價格,但是他不知道所有事情的value,價值,所以我們今天理解這個詞從這幾個層面去把握你就很准了,他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人,是一個徹底虛無主義者,有一些憤世嫉俗的表現,但骨子裡他不是憤世嫉俗的人,而是玩世不恭的,徹底虛無,相信人的一切行為被自私自利驅使的。"

I. 什麼是犬儒

犬儒學派因其創始人安提斯泰(Antisthens)在一個名叫居諾薩格(Kunosarges)的體育場中講學而得名。因為Kuno就是希臘語「狗」的意思。同時,「犬儒」這名稱也標志著他們的生活方式。

把憤世嫉俗、行為乖張的人格行為稱作「犬儒」源於古希臘。把「犬儒」奉為信仰並堅持一定的主張,持有一定的理想,實踐一種生活方式則成了一種「主義」。 「犬儒主義」一般認為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創立的,另一人物狄奧根尼則因為住在木桶里的怪異行為而成為更有名的犬儒主義者。當時奉行這一主義的哲學家或思想家,他們的舉止言談行為方式甚至生活態度與狗的某些特徵很相似,他們旁若無人、放浪形骸、不知廉恥,卻忠誠可靠、感覺靈敏、敵我分明、敢咬敢斗。於是人們就稱這些人為「犬儒」,意思是「象狗一樣的人」。至於這個稱謂是不是肯定來源於此,學界的觀點並不一致。 另外一種說法是指安提斯泰尼經常到雅典的一個被人們叫做「快犬」的體育場去和人們談話、辯論,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觀點的最初的追隨者隊伍,因而被稱作「犬儒派」。「犬儒主義」則由這一學派的觀點理念和生活行為演化而來。 「犬儒主義」的稱呼無論是怎樣的由來,這一主義信奉者的行為用現在的話來說「反正是挺歪的」。這些人的行為無拘無束,我行我素,無所顧忌,不知羞恥,無動於衷,粗俗無禮,虛榮自負,傲視一切,自我欣賞。他們不要家庭,不要子女,即使結婚,則夫妻同為犬儒,而且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行交合之事。犬儒主義詩人克拉底和女犬儒主義者喜帕契亞就是一對犬儒夫婦。他們藐視一切權威,誰都敢「損」誰都敢「諷」。 照理講,古希臘的文明是產生理性智者的環境,怎麼會出現這么一類人物呢?綜合來看,犬儒主義者或稱犬儒派是希臘城邦制度的現實產物,也是希臘城邦文化的叛逆。希臘的城邦制度的繁榮孕育了犬儒主義這個極端化的產兒,城邦制度的衰落催生了他。

詳情請參閱
http://ke..com/view/34777.html?wtp=tt

閱讀全文

與犬儒文化是哪個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