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人常說「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三」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種寺廟的聖壇,還是每家的小佛龕,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早已約定成俗了。但為什麼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是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什麼不可以為人正直接納?
俗話說得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闖盪。”要想高官厚祿,並不是每天燒香就可以的。夾雜這么多沖動也是與佛家、道家觀念有悖的。不論是如來佛還是玉清尊神,都不容易垂青這些迷戀多多的而又本身懶惰的人。
② 祭祀為什麼要三拜這三拜有什麼含義
禮佛三拜之含義:
1、折服驕傲心
2、見賢思齊
3、懺悔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第一拜
第一拜:懺悔弟子某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
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某某願與法界眾生同證佛道。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弟子某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如果記不住的話,記住一拜懺悔自作罪業,二拜發願皈依三寶證道, 三拜發願與眾生一起往生凈土。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③ 拜神為什麼要拜三生
拜神要拜三生,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三是極數代表天地人。老子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三代表了一切,很多祭拜都是三拜。
補充:拜神是指到廟、道觀或其他宗教場所對神或者其他對象進行的一種祭祀或者表達自己誠意和膜拜的行為或禮節。到廟中拜神可有發覺,除了廟中主神外,還有許多香爐。
④ 古代跪拜禮儀
跪拜禮是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舊時使用年代最長、最頻繁的一種禮節。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范。
跪拜禮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⑤ 三拜九叩之禮在中國的意義是什麼
1.對神靈或者祖先的敬仰.畏懼..祈福.庇護
2.對亡者的哀悼.尊敬
3.即古代人與人身份的差距,對皇室和權貴者敬畏.巴結等
4.普通人與人之間的感恩,孝道等
⑥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意思
關於這句俗語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指祭祀叩拜的時候要拜三下不能拜四下,如果拜四下的話不僅是對受拜者的不尊敬,叩拜者也會因此倒霉遭遇一些不好的事。之所以會有這種觀念,主要是因為古人都比較推崇「三」這個數字,比如燒香拜佛時點的香是以「三」為基數,扣頭也是扣三下,這個「三」都是有特殊的寓意的。
總之,在農村的一些習俗文化里「四」就一直是個不好的數字,大家都在各個方面避諱這個數字。當然,這些也都是一些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封建迷信罷了,現在除了一些必要的場合還需要遵守這種規定以外,也沒有人再迷信地去避諱這個避諱那個。
尤其是關於過生日那一說,什麼四十歲不要大辦,過生日該怎麼開心怎麼來,都2019年了一些不必要的文化糟粕該摒棄就得摒棄。
⑦ 拜三道指的是那三道
天道、師道、孝道
⑧ 葬禮禮儀三拜九叩
三拜九叩是禮節上最高的級別。 跪是雙膝跪地,而非單膝,叩是叩首、叩頭,是頭點地。
三拜九叩是三步一跪,當跪下後就是叩首,而且叩一個頭就要站立起來,在跪下去,如此叩三個頭,是為一跪三叩首,再走三步,叩三個頭,再走三步,再三叩首,是為三跪九叩首。
三拜九叩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傳統的禮德文化裡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嚴禮儀。實際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義:「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這一百多斤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
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願舍其身。「叩」就是頂禮恭敬。因為,頭部裡面是整個性體系統最集約的區域,也是性光產生的區域,而且性體系統的辦公室也在這個區域。
(8)拜三道文化怎麼說擴展閱讀:
三拜
拜禮重復三次。三拜要行跪後兩手相拱於地,俯首至手,重復三次。古人使用三拜禮有三種情況。一是遇特殊行三拜,以示情切;二是主人對眾多客人行三拜禮,以示普遍行禮;三是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業歸敬。三拜始於先秦,經過近代,至現代後較為使用。
九叩
連續三次一跪三叩首。該禮節是清代時最莊重的大禮,行禮時,先放下馬蹄袖,然後跪下挺直上身,將右手伸平舉起到鬢角處,手心向前,然後放下,再舉起再放下,連舉三次站起。
如此大禮民間一般不用。僅在人們描述本地最高大禮時與「三拜」 聯用,稱「三拜九叩」為最高禮節,對帝王表示尊重。
三拜象徵人三寶精氣神,道三寶道經師,天三伯日月星,象徵三才。九叩象徵純陽之數。
三拜九叩能使陰陽平衡,調七情,去六欲。心態保持平和。過去道門有位前輩每天修煉三拜九叩達上萬次,出現了辟穀現象。
三拜九叩指封建社會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傳統的禮德文化裡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嚴禮儀。實際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義。
「拜」: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這一百多斤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願舍其身。「叩」:就是頂禮恭敬。
宗教學上的叩拜起源於上古巫祝中的祈禱。
在漢代後經發展,叩拜之禮儀也成了一種修行法門。裡面暗藏養生修煉的口訣。教徒叩拜神像一是凈化心靈,表示對神仙佛祖們的景仰尊重。二則可使身心慧光圓通,養生修煉。
⑨ 誰能告訴我禮法「三拜九叩」的具體方法,要通俗點謝謝
三拜九叩成語解釋
【名稱】三拜九叩
【拼音】sān bài jiǔ kòu
【解釋】指封建社會覲見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禮。
【出處】《左傳·僖公十五年》:「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後土而戴皇天,皇天後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事例】凈鞭一響,肅然無聲,只聽鴻臚寺的鳴贊高聲贊禮,群臣趨蹌跪拜,也是~的最敬禮。 ★高陽《慈禧全傳》四
宗教學上的叩拜起源於上古巫祝中的祈禱。
在漢代後經發展,叩拜之禮儀也成了一種修行法門。裡面暗藏養生修煉的口訣。教徒叩拜神像一是凈化心靈,表示對神仙佛祖們的景仰尊重。二則可使身心慧光圓通,養生修煉。
道教的三拜九叩如下所示:
一:走進廟觀後,進入大殿,面對神像,首先兩手放於兩腿側,兩腳並攏,離跪墊三尺遠,身心安靜,肢體放鬆,妄念不要存,嘴裡舌攪華池甘液自生。靜下心神。
二:頭腦清靜後,下頦內收,舌頂齦交,含胸頂背,虛心下氣,手掐子午訣通陰陽。子午訣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掐中指尖,右手拇指掐左手無名指根。接通手肺陰經氣和手少陽三焦經氣,達到陰陽相合。男女左右手相反,又稱太極訣。然後呼氣三口將訣合於臍下一寸三分處。
三:邁出左腳,跨出右腳。舉步輕靈,沉住氣,三步走到跪墊前,兩腳站定,完腰鞠躬同時拱手,此時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極訣,高不過眉,低不過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後兩手徐徐下降胸前,左手護胸,右手從左手中分出,向右下劃半圓。
四:在右手劃分半圓的同時身體下蹲,右手五指分開,掌心向下,按在跪墊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於右手勞宮穴位,左手其餘四指蓋在右手背上。此時腦子里要觀想你叩拜的神佛化成一道光進入你的體內。手在做時,意念要到,膝蓋跪上墊子,腦門印堂穴,向兩手合谷處靠近,頭輕輕叩三下,引導腰背督脈之氣,上升於頭頂,百會穴,此為返老還童式,是為還精補腦。
意念觀想自己身上放出萬道金光。此是於你叩拜的神佛金合二為一。
五:起身,左手護心,引導督脈之氣下降十二重樓,落入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極手於腹部氣海或丹田前,腳踏實地,力量分配到腳跟七,腳尖三角形底湧泉穴成涵空狀態。此有利於真氣上升和下降,兩腳前後虛實分明,雙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墜肘,到嘴前上下處,兩手降於胸前,左手護胸,右手從中分出來,向右下劃半圓時身體下蹲,左手揸入右手,腰部命門向外突出,尾骨處長強穴內收,兩腳跟頂住長強穴,防體內真氣過泄,此是二跪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護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極手於腹部氣海或丹田前,腳踏實地,力量分配到腳跟七,腳尖三角形底湧泉穴成涵空狀態。此有利於真氣上升和下降,兩腳前後虛實分明,雙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墜肘,到嘴前上下處,兩手降於胸前,左手護胸,右手從中分出來,向右下劃半圓時身體下蹲,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於右手勞宮穴位,左手其餘四指蓋在右手背上。膝蓋跪上墊子,腦門印堂穴,向兩手合谷處靠近,頭輕輕叩三下。此是三拜九叩。
七:接著起身打拱鞠躬,左腳先退一步到位,兩腳靠攏立正,彎腰打鞠躬退出大殿。
三跪象徵人三寶精氣神,道三寶道經師,天三伯日月星,象徵三才。九叩象徵純陽之數。
三跪九叩能使陰陽平衡,調七情,去六欲。心態保持平和。過去道門有位前輩每天修煉三跪九叩達上萬次,出現了辟穀現象。
⑩ 拜為什麼左邊三道右邊四道 拜年的拜為什麼左邊是三道而右邊是四道啊
拜字是兩手下的意思
隸書開始把下改寫到右邊的手下.表示雙手作揖,或下拜.隸書將「丅」(下)並入右邊的「手」之下而成為「拜」
左邊三道是表示左手
右邊四道是表示右手和「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