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保護安陽老城文化

如何保護安陽老城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3 06:58:50

⑴ 安陽申遺成功對安陽來說有那些好處

申遺成功帶來產業發展機遇

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究竟能給安陽、給殷墟帶來什麼?至今,在很多安陽人的心中仍然是個疑問。

其實,殷墟「申遺」給安陽帶來的變化,幾乎每個安陽人都能感受到。

首先,因為「申遺」,城市變得更加亮麗。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啟動5年來,安陽變得越來越美了。安鋼大道的整修、殷墟及洹河的綠化、東區行政大樓的崛起、文峰中路步行街的建成、「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小街道的整修一新……都使安陽人感到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安陽市副市長朱明說,殷墟申報成功後,不但可以提高安陽在全國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在全世界提高了知名度。此舉將帶動整個城市的發展,尤其是旅遊業的發展。據有關專家考證,一般「申遺」成功後,遊客增加都在10倍到30倍之間,尤其是境外遊客、高端遊客將大幅增加。這種效益已在殷墟申報的過程中凸顯出來。殷墟「申遺」幾年來,安陽市的旅遊業取得迅速發展。據殷墟博物苑的主任杜九明說,自從殷墟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後,殷墟博物苑接待的遊客數量每年以30%的速度上升,去年接待遊客已達35萬人。僅今年上半年,遊客就達15萬人之多。

不僅如此,前來殷墟參觀的遊客客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來殷墟參觀的遊客以周邊及省內城市的居多,而現在的遊客范圍逐漸擴大,北京、天津、山東甚至國外很多國家的遊客也頻頻光顧。殷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正隨著殷墟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逐漸擴大。

安陽市旅遊局局長張建國說,殷墟申遺,首先給安陽人帶來的是理念的變化。主要是安陽人的文物保護意識增強了,參與保護文物率提高了。同時在申遺過程中,殷墟和安陽的知名度也提高了。殷墟「申遺」啟動以來,安陽市旅遊產業發展迅速,遊客增長非常迅猛。自去年4月9日首列外地旅遊專列抵達安陽之後,來自北京、長春、沈陽、臨沂、淄博、福州、西安等地的專列、旅行團等也相繼駛抵安陽。去年,安陽市共投資近1.6億元用於旅遊資源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共接待入境遊客比前年增長30%,接待國內旅遊者比前年增長了近30%。今年五一期間,安陽市實現旅遊總收入2.8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93%,同比增長12%。

安陽不僅有厚重的文化、秀美的風光,更有種類繁多的特色美食和土特產品。如滑縣的道口燒雞,內黃的大棗,林州的核桃、花椒,湯陰的剪紙等,還有帶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如甲骨文及司母戊鼎等的仿製品。

鄭州大學歷史與考古系教授張國碩說,殷墟「申遺」成功後,完全可以在河南打造一條以殷墟為龍頭的商文化旅遊帶。商文化旅遊帶南起鄭州,北到安陽。而鄭州商城遺址,新鄉牧野古戰場、衛輝比干墓、淇縣朝歌、湯陰�里城、安陽殷墟都在這條線上,如果把這些蘊涵文化氣息的文化景點串起來,殷商文化旅遊將更加具有吸引力。

⑵ 上世紀50年代為什麼要拆除安陽古城牆

城牆是需要不斷維護的

不然就會垮塌,造成安全隱患
安陽當時打了好幾年仗,民窮財盡
無力維護,也需要重建

所以就採用拆城牆建房子的方法
一舉兩得
相比起來,活人更重要

⑶ 安陽都有哪些歷史文化

安陽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攸久,文化遺存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殷墟是甲骨文的發祥地,安陽古城是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安陽最能引人入勝、最能打動人心、最值得細細品味的東西,是在這個城市中曾經輝煌的殷商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安陽獨特的人文魅力。1、殷墟: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使之具有原真性、可讀性和可持續性,逐步將殷墟建設成為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大遺址公園,把殷墟作為一個保存完好、環境古樸自然、歷史信息豐富生動、文物遺址和出土文物均被真實有效保護、給人啟迪、供人欣賞的古老文明遺址,世世代代傳續下去。總體構思為:一河、三區、五景,即以洹河為紐帶,依託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後崗區,形成五個景點組團:入口標性景、殷墟博物苑、王陵遺址展示、洹河綠化帶和周圍整治。
2、古城:既繼承與發揚古城的整體歷史文化風貌,又便於開發、改造、創新,體現時代要求,實現傳統風貌的延續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以保護古城格局、傳統街區、典型傳統民居、文物古跡、坑塘、古樹名木、空間輪廓和整體環境為重點,突出傳統風貌、地方特色,以保護為基礎,實現古城的有機更新和傳統風貌的繼承和延續。將來的安陽古城,城隍廟、高閣寺、郭朴祠、許三禮祠堂、鍾樓、文峰塔、天寧寺與倉巷街傳統街區,東、南、北大街,唐子巷等歷史街區渾然一體,環城河清徹宜人,兩岸綠樹成蔭,景緻優雅,展現出安陽明清古城的歷史風貌。

⑷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包括哪些內容

1、歷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風貌;與歷史文化密切相i關的自然地貌、水系、風景名勝、古樹名木;反映歷史風貌的建築群、街區、村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民俗精華、傳統工藝、傳統文化等。

2、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必須分析城市的歷史、社會、經濟背景和現狀,體現名城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涵。

3、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4)如何保護安陽老城文化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特點

歷史分區擁有較多有價值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這類風貌分區應當最富有歷史文化特色,最能顯示有保護價值的老城傳統格局、建築、街衢、群體環境、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

另外,這類分區有的僅僅是一片地下埋藏的古城或宮殿建築、墓葬等的重要遺址,如河南省安陽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就是因為它有舉世著名的3000多年前的殷墟文化遺址。

新建分區泛指老城、老鎮等歷史分區以外,新建、擴建、改建地區和衛星城鎮的一種風貌區。這類風貌分區,有的等於白紙畫畫、平地起家;有的屬於老區擴建或改建,但是這些老區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必須保留的歷史價值,同時也不須承受歷史風貌分區基調的遙控。



⑸ 安陽歷史文化簡介400字

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後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在安陽出土問世。 截至2018年4月,安陽市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1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8項,類別包括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

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滑縣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獲得唐伯虎一幅名畫《蟈蟈白菜》。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萌發了用絹布仿製名畫,讓蟈蟈白菜有立體感的念想。秦氏絹藝作品多次榮獲全國金獎、優質獎, 被國家、河南省、安陽市等博物館收藏,在國內外很有影響。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如何保護安陽老城文化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安陽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總數達22個,其中,5A級旅遊景區1家,為殷墟;4A級旅遊景區6個,分別是紅旗渠、太行大峽谷、羑里城、岳飛廟、馬氏庄園和洹水灣旅遊區。

3A級旅遊景區7個,分別是顓頊帝嚳陵、黃華神苑、天平山、太行屋脊、萬泉湖、洪谷山、扁鵲廟;2A級旅遊景區8個,分別是袁林、天寧寺、珍珠泉、小南海、蠟梅園、都里漳河灣、林州五龍洞和彰德府城隍廟。

⑹ 請闡述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應如何保護歷史建築(不少於200字)

應做到以下四點:
(一)維護城市街道的格局和空間形式,積極創造城市歸屬感 城市一帶住宅一般都是圍合式的布局,沿著碎石巷走過去,一個個的門洞排布在巷子兩側,隨著年代的不同門樓樣式變化很大,從明清建築的古典樣式到近代的西洋形式,顯示著建築近代化的過程。這些小巷曲曲折折,窄的只有米半,僅能供一人通行,號稱「一人巷」,寬的也不超過兩米。弄堂的精彩更在於其轉角處理。斜角處在一人高的位置被斜削下來,極富雕塑感,顯示了「讓人三分」的思想。這細小之處都充滿了人性的溫暖。弄堂系統的延續保持城市的特徵。能使人想起老城的傳統形象,弄堂系統己經貫穿於整個老城的社會中性的鄰里空間的形象和實際特徵。作為社會和諧的象徵,它在許多城市居民懷舊的眼光中己經超越了其歷史的存在。它不僅具有不同背景的人都能認同的難忘的形象,而且保持一種使用的連續性,其本身就是一種集體記憶的形式。
(二)保護城市建築物和綠化,營造良好的周邊空間關系
城市由於用地面積有限,開敞空間有限,而建築物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體現了作為近代第一城的進化過程,是建築的化石博物館。所以在保護城市的古風貌特徵時,保護各個時期建築的特徵是必須要做的。而做這項工作要充分調查每座建築歷史風貌,不可採取一刀切的形式。古樹是歷史的活的見證,是無法仿造假造的文物,城市在保護改造的過程中對古樹名木都登記造冊的保護,為進一步的保護創造了條件。在改造城市的過程中要增加適當的開闊空間,進一步豐富街道景觀。結合現有樹木和原居民經常使用而現在廢棄的井台,來組織景觀廣場,提高旅遊景觀的質量,提升民居建築的商業價值。在組織綠化和廣場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原有的視線走廊,天寧寺塔就是這些視線走廊的主要制高點(如圖4)。要保證視線的通透,視線走廊地帶可利用地形道路、綠化空地和利用低矮建築等空間來實現。
(三)創造具標志性建築及其空間,形成城市建築文化識別系統 我們所熟知的任何一個知名的國際性大都市都存在其標志性的建築.這些建築就構成了城市的信急識別系統。人們一見到天安門及其廣場就知道是北京。提起埃菲爾鐵塔就會想起巴黎。看到金字塔馬上就聯想到了開羅。愈來愈多的事實證明,一個有特色的城市建築及其空間帶給這個城市的文化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它們是城市的靈魂、象徵、名片。這些輝煌的標志性建築不僅成為所在城市的標志,而且承載了精神的、象徵的、審美的內容是構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使得上述城市的形象在從未走過這些城市的人的心中變得生動具體起來。更是給那些到過這些城市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標志性建築是城市文化的沉澱反映出城市固有的個性風貌。是外界標志城市獨特存在價值的商標和載體。是構成城市信息識別系統的主要元素。因此,我們在城市規劃城市改造中要認真考慮城市標志性建築及其環境的問題。城市地段周圍的建築因年代不同而不同,但有共同的性格:古代淮地的豪放、粗獷和吳地的靈動、精明相融合的文化特質。對於改造區內的建築保留有價值的建築,對價值小的予以拆除,除部分按需要留做廣場外,可以考慮將市區其他地方無法進行保護的建築遷建到此地,形成特色鮮明的民居組團。對周圍建築應限製造型,和民居建築的豪放的外形相適應,精細的構造相呼應。創造特色鮮明、商機無限的城市。
(四)創造互補協調的城市空間特色
在城市一帶民居的處理,應該綜合考慮該地區的建築空間。可以採取互補協調的方法整合新舊建築空間,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空間環境。所謂互補協調就是指不同性質、特徵、風格、情調的東西以一定的形式、方法和諧組合融會成互相補充、協調統一的東西,避免千篇一律的毛病,從而顯示出別具一格的特色。以互補協調作為准繩衡量城市建築景觀.就是城市建設中的互相協調審美准則。這一準則囊括了城市景觀中許多具體的內容。如實體(建築物)與虛空(周邊空地)、開敞與閉合、含蓄與暴露、收與放、曲與直、動與靜、明與暗、濃與淡、主與次、輕與重等等。城市建築景觀如何將這些相互對立的東西協調組織在一個統一體中無不顯示了城市決策者、設計者、建設者的觀念和思維方法。進而顯示了城市建設的文化品位。在改造城市民居建築時考慮人民路的新建建築。將范圍內的個別環境因素與環境整體保持時間與空間上的連續性,即和諧的對話關系。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提倡人文與自然的協調平衡。在人文環境中力求通過對傳統的揚棄不斷推陳出新。 城市,千年的一個縮影,在不久的將來的改造過後,必將擺脫臟亂差的局面,重新煥發活力。為提升形象再創輝煌。為創造的價值商標和載體再做貢獻。

⑺ 安陽都有什麼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方

安陽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攸久,文化遺存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殷墟是甲骨文的發祥地,安陽古城是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安陽最能引人入勝、最能打動人心、最值得細細品味的東西,是在這個城市中曾經輝煌的殷商文化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安陽獨特的人文魅力。1、殷墟: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使之具有原真性、可讀性和可持續性,逐步將殷墟建設成為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大遺址公園,把殷墟作為一個保存完好、環境古樸自然、歷史信息豐富生動、文物遺址和出土文物均被真實有效保護、給人啟迪、供人欣賞的古老文明遺址,世世代代傳續下去。總體構思為:一河、三區、五景,即以洹河為紐帶,依託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後崗區,形成五個景點組團:入口標性景、殷墟博物苑、王陵遺址展示、洹河綠化帶和周圍整治。
2、古城:既繼承與發揚古城的整體歷史文化風貌,又便於開發、改造、創新,體現時代要求,實現傳統風貌的延續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以保護古城格局、傳統街區、典型傳統民居、文物古跡、坑塘、古樹名木、空間輪廓和整體環境為重點,突出傳統風貌、地方特色,以保護為基礎,實現古城的有機更新和傳統風貌的繼承和延續。將來的安陽古城,城隍廟、高閣寺、郭朴祠、許三禮祠堂、鍾樓、文峰塔、天寧寺與倉巷街傳統街區,東、南、北大街,唐子巷等歷史街區渾然一體,環城河清徹宜人,兩岸綠樹成蔭,景緻優雅,展現出安陽明清古城的歷史風貌。

⑻ 對比安陽市和開封市在城市發展中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措施有什麼異同

保護的措施,大概都是一致的,維修監管。不同的地方是開封對古代文化遺跡再加1保護的同時還在開發比如清明上河園就是把清明上河圖的現實版展示在誰的面前,並且加上1些廢油開封特色的表演,比如拋綉球盪鞦韆。噴火。以及模仿宋朝的戰爭場面。想想一些現代化的技術的運用這就是他的亮點。

⑼ [討論]安陽--恢復四個老城門如何

需要認真考慮.拱辰門在北大街口,鎮遠門在南大街口,這兩個城門將來都是步行街的主入口,可以修建.但永和門和大定門現在的位置都是小街巷,而且當年為防止黃河回故道,依風水堪輿東西大街錯開,不在一條直線上,在這里修門除了有觀賞價值外別無他用啊.而且如果修城門,南北兩門勢必比原來的城門要大的多,花費不小.聽說過政府有修拱辰門的意見,但是鎮遠門還沒有見有人提議要修.我的個人意見是,能少花這些面子錢就少花些.人為復古也要看有無價值,如果要修,就要考慮黃金地段上這些城門的利用價值,畢竟那不是幾千萬就能拿下來的工程.換句話來說,城門的配套設施都要修復.護城河的整治多年來一直沒有效果,城區老宅又都被拆遷破壞怠盡,小西門地段有海鑫等大廈阻擋,大定門有石油公司大廈,拱辰門有安陽劇院,到時候需要的動靜太大.

⑽ 怎樣保護世界文化遺產

1、深入挖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厚重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不斷提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文化遺產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無一不在訴說著我們民族的偉大和文明的燦爛,體現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對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當代中國社會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撐。世界文化遺產地和博物館一樣,都是利用文化遺產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文化、歷史、藝術和科學知識等方面教育的重要場所。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其教化作用,為提高民族素質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服務,這是我們文化遺產工作的根本使命和職責。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多具有十分厚重而富於表現力的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總起來看,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宣傳、展示和服務也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以「世界一流的遺產,世界一流的保護、管理和服務」作為標准來衡量,差距顯而易見。現在一些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宣傳、展示,往往缺乏歷史的深度和科學的嚴謹,缺乏生動的細節和藝術的表現;或是為招攬遊客而隨意編造,形同兒戲,表面上的熱鬧有餘而對遺產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的揭示、說明不足,或是見物不見人,或是見人而不見其精神,或是人、物兩不見。既不能感動人,也不能愉悅人,教育人也就無從談起。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和對宣傳展示工作的忽視最為主要。一些同志不明白,如果我們只注重了對物質文化遺產物質層面的保護而忽視了對其精神層面的研究、整理、分析、評介、展示、宣揚;如果我們只能讓人看到遺產的表面和外部形態而不能使人了解其內在的精神實質和珍貴價值,那就不僅僅是我們工作的失職和不力,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國文化遺產在現實社會的意義和價值,影響到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影響到我們當代文明與文化的建設。我們必須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正確對待尊重歷史和服務現實的關系,正確處理加強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既堅定不移地擔當悠久歷史的守護者,又努力成為新文化的建設者。

為此,我們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創新的思維去開拓局面。要看到當前工作中的差距,更要看到我們的巨大潛力,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對文化遺產的研究、宣傳、展示之上,為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提供更為優質和周到的服務。總之,要善於運用我們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為建設當今適應時代需要的和諧文化添磚加瓦。

2、遵守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的國際准則,履行作為成員國的義務和承諾,同時積極探索、總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利用工作的規律、標准、措施和辦法,為豐富和推進全球的世界遺產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事業,圍繞著世界遺產保護而形成的一些理念、觀點、技術甚至規章和傳統,是全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者智慧的結晶,不僅具有較為完善的體系和較強的先進性,同時也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普遍的指導意義。中國的世界遺產不能脫離國際准則的規范和指導。我們每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地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都必須要放在國際准則之下考量,必須經受得住國際社會的檢驗,必須符合國際規則的要求。同時,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在遺產保護、管理、利用方面的經驗、技術和方法,不斷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和保護水平。所有世界文化遺產單位都應該成為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具有樣板和示範作用的首善之區。

眾所周知,世界遺產事業的最初設計和提出,主要是在總結西方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完成的,它的發展與完善也曾經主要由西方國家所主導、所推動。但是隨著世界遺產事業在全球的推廣,情況在逐漸發生變化。今天的世界遺產事業已經是一個具有全球性的、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綜合系統。有關世界遺產的基本理念、觀點、技術等等,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產生於豐富的實踐之中,又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自然環境、不同技術傳統和不同遺產類型的應用過程中不斷被檢驗、被證明、被修正、被豐富,從而衍生和變化出新的、更具有時代氣息和地域特點的,更有針對性也更符合實際的新內容。我們中國是世界遺產大國,我們在尊重國際通行的規則、標準的同時,也應該尊重我們自己的歷史和實踐。我們的經驗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做法,已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雖不符合某些國際標准,也不應輕易拋棄而照搬國外一套;二是我們有些做法具有普遍意義的,應該積極向國際社會介紹。例如,2004年,我們在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了旨在呼籲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更加重視青年人在世界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加強針對青年人的世界遺產保護教育的《蘇州宣言》;今年夏天,安陽殷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現任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對此給與高度評價,認為殷墟這類重要歷史和考古遺址的列入,突破了陳規,豐富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多樣性。

我們要善於發現並把握世界遺產事業發展的規律,隨著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事業的穩步發展,力爭在世界遺產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手段方面,在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方面,都能夠有所創新、有所貢獻。當前,可以從對我國世界遺產工作實踐和經驗教訓的回顧、總結入手,探討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基礎理論、觀念和專業技術研究的問題,逐步形成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國特色的世界遺產學科。在這個方面,我希望國家文物局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護安陽老城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