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愛豆的養成文化背後如何運營

愛豆的養成文化背後如何運營

發布時間:2022-05-24 10:45:46

Ⅰ 都說男團炒CP是一貫的運營思路,蔡徐坤一路是如何紅起來的

都說男團炒cp是一貫的運營思路,而蔡徐坤卻是一個例外,他一路走來,其實都沒有怎麼炒cp,甚至cp反倒是他的一個累贅,其實他就是依靠他獨特的個人特色以及他超強的實力,再加上個人的舞台魅力等等,吸引了大批的粉絲,才讓他最後能夠c位出道,成功的進入大家的視野。而且其實蔡徐坤是非常謙遜的一個人,人品其實也是一個人能夠火起來很重要的一個點,他的人品一直以來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出道以來沒有傳過什麼樣的緋聞,而且也一直兢兢業業,跟他合作過的前輩都是誇贊,而且他也給大家貢獻出了很多優秀的舞台,甚至走上了國際代表我們國家展現出我們國家偶像的一種風范。這樣的一個正能量愛豆,其實才是我們國家應該大力推廣應該讓大家喜歡的,所以他的紅火其實是因為他值得。

Ⅱ 如何看待愛豆文化

看待愛德文話,我覺得現在的每一個文化的數學肯定都有他申請到這個道理個。我覺得只有肯定是有很多人需要這個東西,所以他才會一直存在。

Ⅲ 創4選手林墨談養成系偶像,你怎樣理解養成系偶像

愛豆這一個職業在中國內地可以說是無根浮萍了,每一年都有人懷揣著明星夢進來,業內已經飽和到內卷,但是國內連最基本的唱跳舞台都不能提供。

然而,即便土地貧瘠,但是愛豆行業和飯圈還是蓬勃發展,每一年都有幾檔選秀節目,每一年都有新人加入這一個行業,養成系愛豆一直是一個很獨特的純在,不同於韓系愛豆羽翼豐滿才出道,養成系愛豆剛進團就可以參加團內組織的公演,有自己的團綜和固定的粉絲群體甚至是後援會了。

養成系愛豆最早似乎是來源於日本的AKB系愛豆,中國最出名的養成系團體莫過於snh48和時代峰峻了,許佳琪、鞠婧禕、TFBOYS都是養成系愛豆出生。

《創造營2021》的練習生林墨,曾經是時代峰峻的練習生,後變為原際畫的練習生,是一名養成系愛豆,林墨就淺談了自己對養成系愛豆的看法。

Ⅳ 為什麼韓國的愛豆文化會這么發達

「愛豆」這個詞其實是「舶來品」,並非是中國的本土產品,它是源自於日韓的偶像文化,最終傳入了中國,並且受到了中國年輕人的一致追捧,在中國的境內,也被年輕人帶起了一陣愛豆文化浪潮,不得不讓人感嘆,當代的年輕人追星是真的瘋狂啊!熟悉韓國的人都知道,其實韓國才是愛豆文化最繁榮的地方!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韓國文化產業的發達!作為一個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家,韓國有意促進了本國偶像文化產業和愛豆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了國家和社會層面的支持,自然就有很多的愛豆產生了,因為國家和社會能夠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資源,有了資源他們自然能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Ⅳ 養成系愛豆會對愛豆本人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嗎

產生影響。因為養成系愛豆年齡小,受到太多外界的關注,會讓他們沒法正確認識自己,進而產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所以,我個人覺得愛豆走養成系路線,肯定會對他們本人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這份影響可大可小,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對於普通的觀眾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以及可以進步空間。

Ⅵ 「愛豆」的臉面靠粉絲的錢來撐,你怎麼看待飯圈文化

有很多的人都表示,如果真的喜歡一位明星的話,就應該要去為這位明星花錢。可我們可以發現現在追星的大部分都是學生,在這個時候我沒有怎麼能夠獨立的去給這些明星刷錢。主要就是自己父母的一些錢,還有一些孩子的家庭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但是他們為了給這些明星刷一些禮物,或者是去購買一些東西的話,就開始去騙自己的父母。

飯圈文化確實是不對的

這種追星方法是完全不正確的,而且明星也是要拒絕這樣的追星方法,明星的生活確實是非常的繁忙,而在這個時候我們也應該要知道默默的去支持這些明星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拿著自己家裡面所有的錢給明星買一些周邊或者是其他的東西,我認為有一些飯圈文化真的是非常的智障。用著父母的錢去愛明星真的好嗎?等到我們真正的有了經濟實力的時候,再去花錢愛明星。

Ⅶ 成團即失業,出道即巔峰,我國為啥誕生不了「超級愛豆」

隨著《青春有你2》的開播,2020年的“偶像選秀”正式帶著熱搜向我們走來。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的幾個月,觀眾們還會看到的選秀節目包括但不限於《以團之名2》《創造營2020》等。

如果把2005年橫空出世的第二屆《超級女聲》算作“選秀元年”,那麼誕生了《偶像練習生》的2018年則被稱為“愛豆元年”(“愛豆”,即網路流行詞,英文idol的音譯,意為偶像)。15年的時間,是一個向我們的鄰國韓國和日本“抄作業”的過程,中國傳統的選秀方式正在無限向日韓靠攏,單打獨斗變成了聚眾抱團,實力碾壓變成了粉絲養成。

2005年7月15日,《超級女聲》總決選入圍第一場。

中國第一批“愛豆”是從韓國回來的,從最初的韓庚、宋茜,到後來的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回國的那一刻起,就幾乎與舞台絕緣了。再看看新晉“愛豆”出圈的原因都是什麼呢?蔡徐坤的粉絲“戰鬥力”很強,楊超越的爭議體質,周震南和他的2G生活,反正都跟業務無關。

僅2019年,這些新晉“愛豆”們就拍攝或貢獻了《誅仙》(孟美岐)、《大唐女法醫》(周潔瓊)、《有翡》(周潔瓊)、《斗羅大陸》(吳宣儀)、《靈域》(范丞丞、程瀟)、《赤狐書生》(陳立農)……這還僅僅是主演,客串的影視劇或綜藝節目更是不勝枚舉。

另一方面,從選秀中出道的“愛豆”,大多分屬不同公司,雖然成團後會和視頻平台方簽1至2年的合約,但真正實行時,每家都要來分一杯羹,團體中分配給每個人的資源差距大。《偶像練習生》誕生的NINE PERCENT,從成立到解約,幾乎沒有合體過,這都是對“愛豆”熱度的消耗。

“愛豆”,中國可以自己定義嗎?

除了通過以視頻平台為首、學習韓國練習生制度的選秀節目誕生“愛豆”外,還有一些公司借鑒的是日本的養成系偶像。時代峰峻創始人李飛就曾說,日本傑尼斯事務所創始人約翰尼·喜多川是他的偶像。2019年7月,約翰尼·喜多川去世時,媒體統一用的都是“偶像教父隕落”,足見其在日本娛樂圈的地位。但時代峰峻也只打造出一個TFboys,他們的成功具有一定偶然性,很難被復制,不信就看看TFboys的師弟們。如今已成年的“三小隻”,其中兩人去學了表演,一人去國外學習聲樂,都和“愛豆”這個職業漸行漸遠。

上海絲芭文化傳媒集團,拷貝的則是日本的偶像女團AKB48。相比其他練習生,這些被選中的女孩不需要過硬的唱跳實力,只經過基礎培訓,就要登台表演,所有技能都是在舞台上根據觀眾反應培養起來的,受眾是宅男。所以即便他們也參加了類似創造營的選秀,在實力上仍無法出圈。直到剛剛開播的《青春有你2》,才誕生了第一位實力顏值俱佳的許佳琪。

日本娛樂圈強調的是術業有專攻,“愛豆”和聲優、歌手、電視劇演員、電影演員一樣,都是一份職業,都有著明確的職業規范。日系“愛豆”的核心業務是用極高的偶像責任感服務粉絲,他們要給粉絲造夢,唱跳演綜藝都要涉獵。像國民男團嵐(ARASHI),從1999年出道的十幾歲少年變成了年近40歲的大叔,他們唱火了許多歌曲,有自己的電視劇代表作,拿過日本影帝,有常駐綜藝。但去年底成員二宮和也突然宣布結婚,被粉絲認為是偶像失格,直接導致ARASHI宣布今年底停團。無論曾取得過多大成就,戀愛、結婚、私聯……任何一個“丑聞”,都足以擊垮偶像這個職業。

雖然以往的明星也或多或少地扮演著“大眾情人”的角色,但大多是被動的,“愛豆們”則要主動使這種身份職業化。中國的偶像是否能夠遵守日系偶像的職業道德,一生自律?目前看來,好像是既沒有韓系“愛豆”的絕對實力,也沒有日系“愛豆”謹守形象的責任感。

更重要的是,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沒有“愛豆文化”的,在大眾認知里,一個人如果不是好演員,也不是一個好歌手,又怎麼可以是一個好“愛豆”呢?即便選秀如火如荼的近兩年,這種文化也沒有受到主流的認可。

去年10月“中國電視好演員獎”發布會現場,著名導演劉江還直言:“別讓那些年輕人老想成為“愛豆”,那是寵物一樣的稱呼。要當個好演員,這才是有尊嚴的。”言辭是過激了點,但事實就是,很多人對“愛豆”的認知體系是把他們定義成“唱歌不好的歌手”“演技不行的演員”。

陳凱歌或許說得更溫和一些:偶像不用把戲演好,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出好戲。演員需要不斷經歷山重水復的過程,不斷地磨礪自己,不斷攀登高峰。但做偶像是有風險的,一朝粉絲不喜歡你了,就只剩一個頭銜。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年輕人往演員的路子上走,可能走得更長久一些。

從2005年的《超級女聲》開始,中國真正誕生了“粉絲文化”。每家粉絲都有固定的名字,每個人也有各自的應援口號和應援色。但這種應援文化同樣不被大眾認可,說起這些粉絲,人們習慣於在前面冠以“腦殘”這個定語。其實無怪乎大眾反感,這種文化常與“某某粉絲與某某粉絲搶占應援位大打出手”、“為某某偶像一擲千金”、“粉絲追車險造成車禍”,以及網路各種口吐芬芳、用“飯圈邏輯”看待一切這樣的事兒聯系在一起。

在韓國,若偶像身材走樣、唱歌破音、跳舞像劃水,哪怕鞠躬的角度和時間不到位,都會被媒體和粉絲數落。但中國粉絲對偶像卻還處於無底線包容與洗白的階段。“跳舞不行,是因為她通告太多太累了”、“演技不行,但他夠努力了,你行你上”、“談戀愛?沒實錘就是造謠”……所以在中國做偶像,似乎是不需要職業自覺的。

Ⅷ 該如何整頓飯圈文化,引導藝人成為正能量偶像

飯圈曾經是因為喜歡的人所組建的小圈子,大家在這里交換信息為愛豆打榜聲援。但是近些年來飯圈越走向極端化的態勢,在匿名的遮擋下,屢次做出出格的舉動,漠視網路的規則。藝人也因此受到波及,粉絲行為偶像是否應該買單也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點話題。藝人如何引導自己的粉絲向善想好?藝人理應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傳播正能量給自己的粉絲。

1.飯圈文化 亦好亦壞

群體的力量往往更加強大。在疫情期間,各家粉絲以自家偶像的名義群體捐款捐物,默默的做了很多善舉。在偶像的感召下,粉絲也開始好好學習,用功讀書,努力健身,對周圍的人保有善意和愛。在張藝興超話中高考放榜日,飯圈大粉給考取功名的粉絲派發獎品,希望他們繼續努力,也感召其他尚處在高中的小粉絲好好學習,像張藝興一樣努力努力再努力。

必要時刻,應該勇敢的站出來,承擔公眾人物的責任,傳遞正能量給自己的粉絲。同時也應該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偶像,一言一行都會被模仿,所以更要努力的管理自己的言行舉止,努力向上。

Ⅸ 如何看待現今中國偶像這個職業的現狀和發展

中國目前還沒有自己培養出的作為職業而存在的「偶像」,或者說,愛豆。

國內對愛豆的標準是什麼?到目前為止還很混淆。偶像產業不夠成熟,競爭還沒有出現,日韓的偶像產業能長久運營,除了有很多明面的條框,還有很多約定俗成,況且那些愛豆,實力出眾的有,人品好夠努力,足夠做很多人榜樣的也有,在先天條件得到了千百人選一的結果以後,還會拚命努力,甚至最後落一身傷痛,他們作為偶像,是真正對普羅大眾有激勵作用的。

愛豆販賣夢想,人品、人格魅力和珍惜粉絲算是最重要的。雖然我們現在經常把各種明星稱為「我愛豆」,但把愛豆,即偶像,作為演員歌手之外的一個職業來看的話,國內幾乎是沒有愛豆的。倒是有些流量,說是愛豆出身,人品業務能力沒有,但粉絲一大把,照樣在娛樂圈混得不錯,在綜藝如魚得水。認認真真做偶像反倒不如他們混的好,那誰去做偶像呢。

偶像本來是個普通職業。

閱讀全文

與愛豆的養成文化背後如何運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